↺ 首頁  電子報 简体版
新加坡海峽時報: 張萬年「臺海五年開戰論」事出有因 (16,176次)
渥太華公民報驚爆中國特務加拿大面會賴昌星內幕 (18,685次)
凌鋒: 加拿大不可遣返賴昌星 (15,806次)
中共作家魏巍在志願軍赴朝作戰上的自欺欺人 (20,412次)
死神已向李濟周招手 (15,915次)
朱總理就廈門遠華案接受記者採訪 (14,310次)
前美國情報官員驚爆中國諜報系統祕幕 (17,417次)
鎮靜劑隨駕伺候,長生藥曾慶紅自用 (19,359次)
一起鮮爲人知的罷工 (15,254次)
鄧銅像的故事 (14,912次)
藤春燕北京受審 海外聲援 (14,160次)
林彪的爲人和特點 (29,159次)
深圳:一場史無前例的浴血械鬥 (14,269次)
「鐵面宰相」朱鎔基也會開玩笑 (15,346次)
林和立遭遇殺猴儆雞 (17,867次)
中國公檢法系統創收辦法匪夷所思 (14,604次)
蘋果日報創辦人舉家遷臺灣辦週刊 (13,644次)
爭辦奧運北京不惜斥巨資兩百億美元 (13,956次)
賴昌星海外行蹤暴露始末 (15,879次)
總理的決心:查!即使案件牽涉江澤民本人 (21,185次)
中國政府能否順利引渡賴昌星已成海內外關注焦點 (16,087次)
【紀元專欄】張偉國: 江澤民的人權遊戲 (14,438次)
專家認爲,賴昌星可能經香港引渡大陸 (13,220次)
賴昌星早已申請難民身份 (13,664次)
深查遠華案威脅中共政權 (14,822次)
江綿恆:中國無線通訊鹿死我手 (15,700次)
政治腐敗的原因 (12,664次)
重慶81歲老婆婆捨身救三童 (13,200次)
朱熔基希望引渡賴昌星 (13,093次)
賴昌星落網 遠華案再起波瀾 (14,404次)
賴昌星雖未落中共之網北京仍擬押後審李紀周 (12,947次)
米洛舍維奇還想跳出來 又在電視上露面了 (13,319次)
遠華案:劉華清求情江澤民不理睬 (36,540次)
林彪的「怪病」是什麼病 (20,436次)
反什麼別反貪官 (13,320次)
 
 歷史驚變 
 

法輪功創始人
李洪志大師發表

《爲什麼會有人類》
 
《法難》   《驚醒》
 
《為甚麼人類是迷的社會》
 
 
 
 
渥太華公民報驚爆中國特務加拿大面會賴昌星內幕 (18,685次)
中共作家魏巍在志願軍赴朝作戰上的自欺欺人 (20,412次)
銷贓警官反成「破案功臣」 (11,163次)
爭辦奧運北京不惜斥巨資兩百億美元 (13,956次)
深查遠華案威脅中共政權 (14,822次)
江綿恆:中國無線通訊鹿死我手 (15,700次)
朱熔基希望引渡賴昌星 (13,093次)
遠華案:劉華清求情江澤民不理睬 (36,540次)
貴陽人民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光天化日播放淫穢圖片 (14,525次)
大陸國營書店公然出售色情光碟 (14,187次)
昨夜武漢炸彈驚魂 (13,055次)
新加坡海峽時報: 張萬年「臺海五年開戰論」事出有因 (16,176次)
凌鋒: 加拿大不可遣返賴昌星 (15,806次)
亞洲華人投資五百萬元 可望享居港權 (12,965次)
死神已向李濟周招手 (15,915次)
湖南省一政協常委慘遭「色劫」 (13,121次)
陳希同倒臺之內幕及幕後原因! (28,102次)
一字罵盡貪官 (13,420次)
嘻笑篇:文明市民公約 (16,382次)
世紀之痛--中國首份艾滋病人完全紀錄 (15,451次)
小學生穿越內環路被撞死: 違章白撞 (12,316次)
一起鮮爲人知的罷工 (15,254次)
藤春燕北京受審 海外聲援 (14,160次)
無知丈夫請奪命接生婆 (12,576次)
香港《蘋果日報》被指藐視法庭判罰10萬 (13,146次)
滿腔報國志,無端冰雪霜 -- 一個博士的悲憤自訴 (15,835次)
機密!不可竊取 --- 法輪功成員被關在精神病院 (14,084次)
廣東艾滋病毒感染人數超過2萬 (12,608次)
莫桑比克82名獄囚突然神祕死亡 (12,390次)
「性」帶給中國康齡青年的威脅正日益增加 (12,068次)
湖南一煤礦瓦斯爆炸 10死4重傷 (11,352次)
中國河南發生惡性交通事故 51部車被毀 (11,513次)
三峽沉船 2失12傷 (11,721次)
長江大堤宜都段發生重大崩岸,危及7000人生命安全 (11,150次)
聖誕節病毒在大陸傳播速度加快 (11,423次)
「鐵面宰相」朱鎔基也會開玩笑 (15,346次)
蘋果日報創辦人舉家遷臺灣辦週刊 (13,644次)
總理的決心:查!即使案件牽涉江澤民本人 (21,185次)
毛岸英夫人撰文紀念毛岸英犧牲五十週年 (15,721次)
中共軍方異動:張萬年迫江澤民讓步 (27,791次)
臺灣或將邀卸任的柯林頓來訪 (12,970次)
女包公走紅兩岸 (13,615次)
中國社會民主黨紐約成立 推舉趙紫陽任名譽主席 (15,145次)
林彪的爲人和特點 (29,159次)
林彪的「怪病」是什麼病 (20,436次)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第十五回 生命之源(修訂版) (17,480次)
其人其事──羅幹小檔案 (24,712次)
東北王林彪之謎 (26,702次)
專案組查不出林彪的證據 (20,625次)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十曾府夜話 (23,179次)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九 無妄之災 (14,443次)
漁樵歌 (12,293次)
左派VS右派:愛人民 (13,864次)
小笑話:成克傑身後奇遇 (27,851次)
比曹雪芹寫得更好的一個段子:世人都說當官好 (13,775次)
小幽默:下崗職工與小偷 (17,164次)
江澤民二千年末三步曲 (13,823次)
小笑話:江澤民開車 (36,333次)
漫畫:江澤民鉗制港媒 (14,663次)
1.遠華案:劉華清求情江澤民不理睬 (36,540次)
2.小笑話:江澤民開車 (36,333次)
3.江澤民與李鵬,推牌在即? (33,494次)
4.江澤民病情的追蹤報導(4) (33,356次)
5.梁新:從伍紹祖復出再看中央內部的權力爭鬥 (31,106次)
6.小笑話:中美俄三巨頭汶萊拜見上帝 (30,847次)
7.處死成克傑的幕後政治陰謀 (30,115次)
8.梁新:爲何賴昌星一日不殺 江澤民寢食難安 (29,802次)
9.林彪的爲人和特點 (29,159次)

10.梁新:爲何賴昌星的電話讓江澤民不敢輕舉妄動 (28,408次)
11.陳希同倒臺之內幕及幕後原因! (28,102次)
12.小笑話:成克傑身後奇遇 (27,851次)
13.中共軍方異動:張萬年迫江澤民讓步 (27,791次)
14.李瑞環訪港暗露江澤民垮臺玄機 (27,715次)
15.東北王林彪之謎 (26,702次)
16.梁新:江主席身邊的「導彈」越來越搗蛋 (25,788次)
17.遠華案越揭越黑:賈慶林終於「婉轉」承認涉案並請辭 (25,466次)
18.其人其事──羅幹小檔案 (24,712次)
19.江總又有出色表演 (24,068次)
20.黃色貪官怎麼洗澡 (22,075次)
21.大紀元:李瑞環向江澤民出招了! (22,031次)
22.南京大學弄巧成拙戳了江澤民的痛處 (21,935次)
23.梁新: 從法新社報導看中共內部的權力較量 (21,678次)
24.江澤民軼事二三樁 (21,552次)
25.總理的決心:查!即使案件牽涉江澤民本人 (21,185次)
26.江澤民「大義滅親」討好軍方 曾慶紅「敗走麥城」失利官場 (20,968次)
27.亞洲週刊驚暴北京海外捉拿遠華案主角賴昌星行動內幕 (20,909次)
28.專案組查不出林彪的證據 (20,625次)
29.鄧小平那年在深圳留下兩句謎一般的話 (20,437次)
30.林彪的「怪病」是什麼病 (20,436次)
31.中共作家魏巍在志願軍赴朝作戰上的自欺欺人 (20,412次)
32.林和立事件爲自由香港敲響了警鐘 (20,328次)
33.胡錦濤的家世與生涯 (20,325次)
34.羅幹:保衛天安門!保衛江澤民! (20,262次)
35.江澤民同志在黨的代表大會上的講話(尚未發表,注意保密) (20,256次)
36.杞人憂天:江澤民迴光返照四處竄? (20,038次)
37.令人歎爲觀止的霍比大預言(1) (19,784次)
38.遠華案:江澤民殺人滅口 (19,543次)
39.看看江澤民的兒子是如何沾他老子光的(2) (19,409次)
40.外星嬰兒降落人間 (19,392次)
41.鎮靜劑隨駕伺候,長生藥曾慶紅自用 (19,359次)
42.【舊聞新說】遠華未了案:尉健行衝冠一怒訓斥賈慶林 (19,271次)
43.大紀元:傳奇領導人李瑞環 (18,869次)
44.冤獄遍地 民不聊生——朱鎔基透露經常遇攔轎喊冤 (18,863次)
45.渥太華公民報驚爆中國特務加拿大面會賴昌星內幕 (18,685次)
46.從歷史事實反思馬克思的學說 (18,594次)
47.梁新:江綿恆靠父蔭 滿嘴肥油 (18,535次)
48.臺灣也有萊溫斯基,大陸呢? (18,439次)
49.遠志明談生死和信仰,談馬克思主義和基督文明 (18,053次)
50.林和立遭遇殺猴儆雞 (17,867次)
51.情到深處無怨尤—訪伍紹祖 (17,861次)
52.江澤民東亞行力不從心 (17,837次)
53.「一代奸黨」--中共五十年的苛政 (17,785次)
54.「放光明」電視節目相繼上映 (17,552次)
55.江氏垮臺後 殘害法輪功者面臨處決 (17,496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