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神韵莅临亚洲首站日本 开启2024演出序幕(多圖)
 
2023年12月19日,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及神韻交響樂團一行逾百人飛抵日本名古屋,開啟2024演出季。(藤野偉/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12月19日,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一行逾百人飛抵日本名古屋,將在日本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演出,並拉開神韻2024年全球巡迴演出的帷幕。 「終於盼來了神韻!」當神韻藝術家神采奕奕地步出機場大廳時,等候已久的粉絲禁不住發出內心的喜悅。他們拉開寫有「歡迎神韻來日本」的橫幅,有人手拿氣球,有人手持「歡迎神韻來日本」、「神韻最棒!」「感動!」等彩牌,也有粉絲獻上花束,歡迎神韻再次蒞臨日本。 神韻演員大勢中天:日本觀眾會被神韻打動 日本出生的神韻舞蹈演員大勢中天(Oose Nara)表示,每次回到日本演出都有一份特殊的感受,也能理解日本觀眾對神韻的期待。她說,2024巡迴演出的首場在日本,她也有一點小緊張,今年也是一套全新節目,「在一些方面又有了更好的突破,相信這些效果展現在舞台上觀眾會喜愛,也會被感動。」 日本觀眾喜愛神韻的舞蹈、音樂,大勢中天表示特別理解這份感受,她說:「音樂是舞蹈的靈魂,神韻音樂結合了東西方音樂的精髓,這一特別之處是別的演出所沒有的。自己在跳舞時也會為神韻音樂所打動,帶出內心的情感,相信觀眾也會有這樣難以忘懷的情感,並被打動。」 今年神韻在日本的演出還將首次前往北海道,北海道近期票房火爆。大勢中天說:「其實一直很期待能去北海道,沒想到這次能夠成行。」 神韻演員黃于亭:神韻傳遞給觀眾正面、善的訊息 多次參與演出的神韻舞蹈演員黃于亭(Huang Yuting)表示,每次來日本演出各方面都有收穫,「其中,日本觀眾對神韻展現的文化內涵很有共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或許是日本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很相近,能感受到日本觀眾對神韻演出越來越喜愛。」黃于亭說,「早期來日本時,日本觀眾比較矜持,鼓掌時都很含蓄,後來觀眾非常活躍,把觀看演出時的感動、興奮毫無保留地釋放出來,我在舞台上能與觀眾有種默契的共鳴和一體感。」 黃于亭表示能來日本演出特別開心,「畢竟這正是我們希望傳遞給他們的一個訊息,也就是正面的、善的訊息。」 同時,黃于亭表示,在日本各地演出也有種很熟悉的感覺,看到那些傳統建築、街道有種並不陌生的親切感。 神韻節目主持人唐瑞:東西方人都能接受神韻 神韻藝術團主持唐瑞表示,「不管哪個國家的觀眾都能接受神韻。中國的五千年傳統文化是普世價值,東西方人都能接受。」而日本觀眾對神韻的熱愛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認為,「日本人保留了很多唐朝的文化,所以日本人特別能接受神韻。」 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是以中國古典舞為主,整齊劃一的動作和翻騰跳躍等高難度的技巧令觀眾一飽眼福。唐瑞說,「整個舞台都是一個動作,這是非常難做到的。一般的舞蹈演員只想到自己,但是我們要想到整體,演員們必須放下自我,想到這個整體才能完成這種超越一個人的藝術表演。」 曾多次訪問日本的唐瑞開心地說,這次來日本就像「回家了!」他喜歡日本的建築,並期待能再次吃到他喜歡的日本美食:豬骨麵和鰻魚飯。 從東京趕來歡迎的粉絲井田千景今年21歲,她非常推薦年輕人來看神韻。因為神韻節目裡的《西遊記》等故事在日本家喻戶曉,演出以幽默的手法塑造了孫悟空的形象,她說相信日本年輕人也會非常喜歡。 據神韻官網介紹,神韻2024演季巡迴演出將覆蓋全球五大洲至少20個國家200個城市,所到城市總數將達歷年之最。 12月22日在日本名古屋拉開2024首演的序幕後,美國德州休斯頓、佛州勞德代爾堡,以及意大利佛羅倫薩也將迎來神韻。今年12月底,神韻八個藝術團悉數登台,在歐洲英國、意大利,亞洲日本,以及美國五個州同步演出。 神韻日本演出正逢跨年之際,主辦神韻演出的古典振興會的稻垣謙太郎(Kentaro Inagaki)表示:「因為神韻的節目源於傳統文化,能喚起人們與生俱來的善良之心,新年期間觀神韻,總能讓你充滿活力,以煥然一新的積極心態迎接新的一年。」 神韻將從12月22日至2月16日在日本演出,購票可撥打熱線電話(+81-120-91-8487),或登入神韻官方訂票網站:shenyun.com/tickets。 演出訊息:
△(轉自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9/7944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1. 推特驚爆蔡奇醜聞--姦淫眾多女服務員(圖) (213,677次)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圖)
2.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圖) (210,592次)

秦剛被注射氰化鉀 十名將官一同被處死(圖/視頻)
3. 秦剛被注射氰化鉀 十名將官一同被處死(圖/視頻) (201,470次)

4. 驚動中南海 一起比李克強死更離譜的命案(圖/視頻) (196,333次)

5. 林彪是如何被逼上絕路的?(圖) (191,838次)

6. 傳中共中央警衛局長涉中南海兩命案(圖) (190,644次)

7. 令計劃至少五個私生子 蔡奇可能更多! (190,442次)

8. 習近平整肅秦剛和火箭軍 竟是普京告的密? (183,929次)

9. 火箭軍70人被抓 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183,467次)

10. 參與白紙運動被抓逃亡海外 酷刑讓人痛苦不堪(多圖) (174,514次)

11. 被爆毒死李克強 武警上海總隊司令陳源失蹤? (172,735次)

12. 胡錦濤託孤無效 胡春華為表忠毀文革博物館(圖) (171,828次)

13. 傳馬興瑞將任中辦主任 分析:習有多個政治意圖 (171,657次)

14. 習統治危機即將爆發 盼其暴斃心態瀰漫中南海 (171,321次)

15. 中共貪官被帶走留置後瞬間崩潰醜態曝光 (170,985次)

16. 李克強火化後 習像換了一個人(圖) (170,846次)

17. 被爆毒死李克強 武警上海總隊司令陳源失蹤? (170,259次)

18. 秦剛死訊六大疑點 習近平或被弄死 (169,838次)

19. 中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消失三週 傳言四起 (169,611次)

歌后曝朝鮮出演內幕:自己遭監聽,李雪主臉蒼白(圖)
20. 歌后曝朝鮮出演內幕:自己遭監聽,李雪主臉蒼白(圖) (169,580次)

21. 外交部高層為何聯手整秦剛 (169,069次)

22. 魏京生:外援沒戲 內需通縮 路在何方? (168,785次)

23. 「你竟敢公開聲明是『國民黨』」 (168,388次)

24.  1994年克拉瑪依的那場火災是過失還是故意? (168,289次)

25. 2023年 中共高官「被失蹤年」 (168,201次)

26. 夜話中南海:二十大上落選中委的那批人 (167,966次)

27. 消息:習逼紅二代交錢幫他救急 否則「上手段」(圖) (167,542次)

28. 又一親信被查 趙樂際下場不妙? (167,116次)

29. 繼李克強後 57歲公安部特勤局高官心臟病猝死(圖) (166,895次)

中共誘臺飛官駕機叛逃 分析:意圖山寨CH-47
30. 中共誘臺飛官駕機叛逃 分析:意圖山寨CH-47 (166,694次)

31. 人臉識別專家死因成謎 輿論:出來混早晚要還(多圖) (166,544次)

32. 李克強離奇死亡讓前常委不寒而慄 習坐火山口(圖) (166,508次)

33. 青海舊部連續被抓 知情人:趙樂際很危險 (166,447次)

34. 劉鶴生父文革「跳樓」身亡 死後半年無人奔喪 (166,131次)

35. 揭祕:緬甸是如何成為鴉片最大生產國的? (165,695次)

36. 為什麼要折騰上海?細思極恐!習家軍要馴服上海人 (165,137次)

37. 暗示「一尊」地位不保?王毅被指高級黑 (164,953次)

專訪
38. 專訪"白紙運動"親歷者:酷刑讓我覺得自己瞎了(多圖) (164,216次)

39. 經濟利益受損 中共體制內官員對習近平極為不滿! (164,054次)

40. 周恩來為何兩次化名非法入境蘇聯 (164,012次)

41. 2023年中共有19個億元貪官被審判 (163,976次)

42. 瘟疫降 經濟退 白紙革命成噩夢 中共三關難過 (163,760次)

43. 這個中共大將「文革」中為何捱整那麼慘? (163,337次)

44. 臺灣:中共開會決定以「化整為零」方式對臺介選 (162,608次)

19個億元貪官 2023年被審判
45. 19個億元貪官 2023年被審判 (162,425次)

46. 李克強內閣為經濟背鍋? 傳財經高官陸續被查 (162,375次)

47. 微博警告大V不得唱衰經濟 國安部親自上陣恐嚇(多圖) (162,074次)

為何宋美齡說宋慶齡「於國未盡忠」?(圖)
48. 為何宋美齡說宋慶齡「於國未盡忠」?(圖) (162,047次)

49. 海外華人讚三退運動 退黨中心:三退保平安(視頻) (160,401次)

50. 黎智英案開審 美英促港府立即放人(視頻) (155,059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