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特稿】进化假说使科学误入歧途(下)(多图)
——《透视「进化论」》第六章(下)
 
《透视“进化论”》第六章。(大纪元制图)
【人民报消息】(接前文)本章目录: 第六章 进化假说使科学误入歧途(下) 七、进化论阻碍对史前文明的研究 7.1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7.1.1 奥克洛铀矿是核反应堆 7.1.2 「奥克洛现象」引起国际关注 7.1.3 令人费解的精准核反应条件 7.1.4 精准控制的慢化冷却管理系统 7.1.5 让人惊叹的核废料处理方式 7.1.6 如何做到数十万年稳定运转? 7.1.7 科学家的质疑和不受拘束的思考 7.2 史前人类的脚印 7.2.1 犹他州2.5亿年前的三叶虫鞋印 7.2.2 内华达州500万年前的鞋印 7.3 史前人类使用工具的证据 7.3.1 南非28亿年地层里的金属球 7.3.2 美国5.7亿年前地层里的精致金属瓶 7.3.3 加州金矿3800万年前地层里的工具 7.4 奇特的月球 7.5 史前文明真实存在 八、进化论阻碍地质学研究 8.1 「渐变论」与「灾变论」之争 8.2 「新灾变之父」布雷茨与彭罗斯奖章 8.3 化石讲述的史前故事 8.3.1 化石沉积特点提示曾被快速埋葬 8.3.2 动物化石中的奇怪死亡姿势 8.3.3 化石的特点不符合进化假说 8.3.4 灾难性大洪水提供合理解释 8.4 贵州2.7亿年前的藏字石 九、进化论阻碍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 9.1 微观原子需要设计 9.2 宇宙中其它被精准设计的现象 9.3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照片 9.4 牛顿眼中的宇宙天体 十、进化假说阴影障碍科学进步 10.1 进化假说进入学校课堂 10.2 违反科学求真精神 10.3 垄断控制科学体系 10.4 排斥打压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工作者 十一、人类科学应该回归正路 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在庆祝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同时,其实还同样面临著许许多多无法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 2005年和2021年,世界顶级的学术刊物《科学》期刊曾两次发布基础科学研究的125个科学难题,涉及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神经科学、生态学、能源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⁶⁷⁶ 不仅如此,直至今日,世界各地还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用当今的科学理论或达尔文进化假说无法解释的现象比比皆是。 七、进化论阻碍对史前文明的研究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出现文明距今不超过一万年。可是,在世界各地的出土文物中,人们却发现了许多来自几十万年前、几百万年前、上亿年前甚至于十几亿前的史前文明存在的证据。 7.1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从非洲加蓬共和国开采出来的铀矿石中,铀-235在总铀标本中的含量偏低,异常贫化。 这引起世界多国科学家去加蓬实地调查研究,最后发现这里有一些核反应堆的遗迹。科学家发现它们的建造时间是二十亿年前,运转了几十万年。不仅如此,这些核反应堆的设计之合理、性能之优越是当今建造核反应堆的工程师都难以做到的。按照达尔文进化假说理解,那时连人都没有,更谈不上科技文明了,怎么却有这么高级的核反应堆呢? 7.1.1 奥克洛铀矿是核反应堆 1972年5月,法国一家核燃料加工厂的工作人员H‧布齐格(H. Bouzigues)在检查铀矿样本中铀-235的含量比例时,发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一个来自加蓬共和国奥克洛(Oklo)的样本的铀-235的比例仅占总铀的0.7171%,低于其它铀样本的含量(0.7202%)。⁶⁷⁷ 虽然这两个数字的差别看似微乎其微,可是,对一个熟悉放射性同位素的人来说,其意义可非同一般。因为铀-235的含量在地球其它地方的天然铀矿中,甚至在来自太阳系的样本如月球或陨石中,都相当稳定,占总铀的0.7202%。 因为铀-235是一种稳定的核反应堆燃料,所以当地铀矿中的铀-235的减少,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为什么铀-235的含量在加蓬的这些铀矿标本中减少了呢?人们希望找到铀-235丢失的原因,于是法国原子能委员会(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CEA)的科学家和官员们开始展开调查。 他们首先排除了污染的可能性,确认了加蓬奥克洛铀矿样本中铀-235含量减少的现象真实存在,而且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是涉及到整个奥克洛铀矿中的大约700吨的铀矿的普遍现象。这些铀矿中的铀-235平均丰度仅0.62%,最低只有0.296%⁶⁷⁸。根据专家的计算,铀-235总量减少了约200公斤⁶⁷⁹。 铀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同位素,铀-238占比最多、铀-234最少,只有铀-235可以作为理想的核反应堆燃料。而自然界中不存在只选择性消耗铀-235的天然机制,除非铀-235在核裂变反应中被利用了,否则很难解释为何奥克洛铀矿的样本中普遍存在铀-235的比例低于常规值的现象。 194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⁶⁸⁰(Otto Hahn, 1879—1968)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⁶⁸¹(Fritz Strassmann, 1902—1980)首次实验证实,像铀-235这样比较大的原子核,被中子撞击之后能分为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中子和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叫做核裂变⁶⁸²(nuclear fission)。他们的这一震撼世界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原来认为原子核不可分裂的观念,显示原子核可以通过人为方式被劈裂成更小的碎片。 一旦初始反应启动,释放的2、3个中子至少有一个能击中附近的铀-235原子核,能使核裂变反应持续下去。产生的裂变产物也不稳定,会继续释放出更多中子,继续与其它可裂变核素发生碰撞,导致它们分裂并释放更多中子,从而维持自身持续(self-sustaining)的连锁反应,称作核裂变链式反应。这就是设计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的基本原理。⁶⁸³ 本次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第一个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⁶⁸⁴,是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 1901—1954)⁶⁸⁵等,于1942年12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塔格球场(Stagg Field)建立的。他们利用铀-235作为核燃料产生的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最初输出功率为0.5瓦特。 科学家们在奥克洛铀矿地区检测到大量铀-235的极具特征性的裂变产物,这些裂变产物的丰度如此之高,是支持铀-235曾经发生核裂变反应的无可争议的证据。这些裂变产物包括稀土元素镧(lanthanum)、铈(cerium)、镨(praseodymium)、钕(neodymium)、铕(europium)、钐(samarium)和钆(gadolinium)以及钇(yttrium)、锆(zirconium)、钌(ruthenium)、铑(rhodium)、钯(palladium)、铌(niobium)、银(silver)、钼(molybdenum)和碘(iodine);另外还包括惰性气体氪(krypton)和氙(xenon)。 而如果只是一个不活跃的铀矿,就不会有这些铀-235的核裂变元素产生了,所以人们确信这里曾经是一个核反应堆,铀-235作为核反应的燃料被大量消耗了,因此才导致了现在测到的含量的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奥克洛矿石中钕-142基本为零,而钕的七种同位素中除钕-142外,其它六种均能在奥克洛矿石中测到。这与铀-235在裂变过程中不产生钕-142的特点是相符的,也侧面证明了这里发生过铀-235的核裂变反应。
图6-17 铀-235核裂变原理:当中子撞击铀-235原子核时,它就会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中子和巨大的能量。(大纪元制图)
那么,这些核反应堆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据大多数科学家的推算,早在约18亿~2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期,就存在这些核反应堆了。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在45亿年前刚刚形成的时候,铀-235含量占总铀的17%。铀-235半衰期为7亿年,经过漫长的核衰变,到20亿年前铀-235含量约占3.68%⁶⁸⁶,达到了诱发持续核裂变反应所需要的铀燃料水平。当今核电厂中人们通常采用的铀-235的水平是3%,这是天然铀矿经过浓缩以后的浓度。 铀-235原子核不稳定,释放出α、β和γ射线,粒子重新排列以达到更稳定的状态,称为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 decay)⁶⁸⁷。铀-235原子经过衰变,降低到初始一半的量所需要的时间为半衰期。铀-238的半衰期为44.7亿年,铀-235的半衰期为7.04亿年。 在元素周期表中⁶⁸⁸,不同的化学元素是按照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来排列的。铀-238、铀-234和铀-235都是铀(uranium, U)元素⁶⁸⁹,都有92个质子,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数都为92,位置相同,因此得名「同位素」(Isotope)。238、234、235代表的是原子量,它等于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相加的和。如铀-238有146个中子。改变中子数不会改变元素类型,但会改变元素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加蓬核反应堆持续运行的时间,长久得超乎想像。科学家通过测量铀-235其它一些特征性裂变产物(如钸239,Plutonium 239)的含量,计算出加蓬核反应堆的裂变反应曾经持续了数十万年。 随著进一步挖掘,科学家在加蓬铀矿区内发现了十几个核反应堆。加蓬核反应堆的平均输出功率约100千瓦,可以给大约1000个灯泡供电,这相当于1951年12月20日人们在美国爱达华州用核反应堆发电时最初向外输出的功率。 7.1.2 「奥克洛现象」引起国际关注 加蓬核反应堆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能奇迹般地持续平稳地运行几十万年呢?科学家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75年6月23日—2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加蓬当局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Libreville)联合召开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来自19个国家的世界顶级科学家,热烈地探讨加蓬核反应堆的不同寻常之处,称之为「奥克洛现象」。⁶⁹⁰ 代表美国参加会议的是当时美国顶级核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乔治‧A‧考恩(George A. Cowan, 1920—2012)。考恩曾在美国能源部下属的主导开发第一颗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就职39年,在二战期间参与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⁶⁹¹。他因「一生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a lifetime of exceptional achie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nergy)而获得恩里科‧费米奖(Enrico Fermi Award)、新墨西哥州科学院杰出科学家奖(New Mexico Academy of Science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ward)、罗伯特‧H‧戈达德奖(Robert H. Goddard Award)、E.O. 劳伦斯奖(E.O. Lawrence Award)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奖章(LANL Medal)──这是该实验室授予个人或小组的最高荣誉。他还是著名的圣达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创办人之一。 考恩1976年7月为《科学美国人》写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科学界对加蓬核反应堆的调查研究和假设。 7.1.3 令人费解的精准核反应条件 正如现代人要建造一个人工核反应堆时需要精心设计那样,加蓬核反应堆的形成也同样需要满足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学条件,至少包括矿石中铀-235的浓度、矿脉大小、形状以及水和其它一些矿物含量的限制。而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在大自然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今天的人们为了建造核反应堆,需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核燃料。铀-235要足够多,能够维持有意义的中子通量。平均而言,铀-235原子核裂变会立即发射2、3个中子,其中一个必须被吸收,并且必须引起另一个核的裂变,其余的可以吸收到别处或逃逸。 这类似于如果要做一个燃烧时间比较长的火堆,人们需要准备足够的助燃品,并将它们合理地堆放在一起,才能让火堆的燃烧时间持续较长;又比如,如果点一次火想要燃放500响的一连串鞭炮或一连串烟花,必须精心设计排列好里面燃烧的布局才能做到。 除铀-235含量至少占总铀的3%之外,矿石中总铀的浓度必须至少为10%。加蓬奥克洛反应堆区域富集的铀浓度超过20%,而非反应堆区域的铀浓度很少高于1%,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突兀的浓度跳跃。而且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反应堆多分布于铀矿的边缘地带。⁶⁹² 核反应堆还得具备一定的厚度,尺度大小应超过裂变后再生中子的最小捕获区间,厚度至少为半米或三分之二米。这有助于确保一个铀裂变核发出的中子在逃离铀矿之前,被另一个裂变核吸收。在较薄的沉积物中,中子会逸出。球体是最有效的形状,所需的铀量也最少,奥克洛核反应堆区满足厚度的要求。 另外,附近不能有大量的中子毒物(neutron poison),例如硼,因为它们会剧烈吸收中子、抑制核裂变反应。中子毒物若量太多,会使热中子不足以激发核反应,使核反应停止。 除此之外,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因重元素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格伦‧T‧西博格(Glenn T. Seaborg)教授曾评论道:要让一个核反应堆运行起来,需要满足许多精准条件,比如参与核反应的慢化剂与燃料都必须非常纯净,若有百万分之几含量的污染物,都会「毒害」反应堆,使反应终止。而他表示,自然环境下的地下如何满足这些必要的条件?奥克洛核反应堆的情况「真是令人费解」。⁶⁹³ 从铀反应堆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来看,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无法用「自然形成的」这种猜测来解释。 另外,这些核反应堆大多埋藏在地下。在地下越深,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如果地下环境温度超过200摄氏度,岩石就会发生形态变质(metamorphism),比如石灰石会变质成大理石。研究发现,反应堆区域埋入地下十几亿年间的最大温度在180~200摄氏度之间,恰好在岩石变质的温度边缘。只要埋藏再深一点儿、温度再高一点儿,反应堆区域就无法保持现在的面目了。⁶⁹⁴ 7.1.4 精准控制的慢化冷却管理系统 铀-235裂变时释放出的是快中子,又称热中子,它们速度快,多数会像电磁波穿越人体一样穿过铀-235原子核而不会使它分裂。 因此,要想在核反应堆发生受控和持续连锁的核裂变反应并持续运转,需要有精准含量的中子慢化剂(Neutron moderator)填充在铀-235的间隙,来减缓裂变核发射出的中子的飞行速度。 只有慢中子才能有效撞击附近的铀-235原子核,使反应持续下去,所以用慢化剂填充在铀-235间隙内,才可能使核裂变反应持续。 常用的中子慢化剂包括石墨及水。石墨中的碳及水中的氢,都能起到慢化快中子的作用。慢化剂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不能充分慢化中子,多了会使中子慢化过度,这需要精准地计算慢化剂的含量和比例。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的猜想是,水透过岩石缝隙过滤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水,加蓬核反应堆几乎不可能发生链式反应。水减慢了从铀中释放出来的中子的速度,以便它们能够撞击并使其它原子分裂。当反应产生的热量变得太大时,水就会变成蒸气并停止减慢中子的速度,然后反应减慢直到水冷却,这过程可以再开始。⁶⁹⁵ 水的慢化作用主要是由水中的氢原子提供的。对于20亿年前的矿石来说,最佳比例约为水重量的6%。奥克洛的沉积矿石(sedimentary ore)中的结晶水应该满足此要求。作为慢化剂的地下水流入反应堆使核反应开始,核反应产生的热量使水汽化增压把液体水排出反应堆,反应堆失水使核反应接近停止进入休息期;在休息期,反应堆缓慢地降温后,蒸汽压力逐渐降低;在休息期末,水从新渗入反应堆开始了下一个反应期。⁶⁹⁶ 另外核反应堆的平稳运行,既不能脱离临界(criticality)状态,又不可让其长期在超临界状态或亚临界状态,否则会导致烧堆或停堆。超临界状态会使链式反应规模迅速扩大、核燃料堆快速升温,若不加抑制,核燃料堆很快会熔毁;亚临界状态则会令链式反应规模迅速缩小,若不控制,链式反应会很快停止。 所谓临界状态,是指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能够保持不增不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裂变产生的中子能够引发一个新的裂变,反应堆的功率保持恒定。如果反应堆中的中子数超过临界值,就会导致反应堆的功率上升,这种状态称为超临界(supercritical);如果反应堆中的中子数目低于临界值,就会导致反应器的功率下降,这种状态称为亚临界(subcritical)。 因此,一个成功的核反应堆或核电站,需要持续流动的冷却剂,负责及时带走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现代的核电站,人们为了使核反应动态地维持在临界状态,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频繁调节核燃料里的中子吸收材料的面积以及调整冷却水流。 问题的关键在于,加蓬核反应堆持续运转了几十万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机制,能够让填充在铀-235间隙的冷却剂和中子慢化剂保持稳定不变的含量和作用呢? 任何一个核电站的建成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具备各种系统条件才能运作成功。加蓬核反应的这些精准的物理参数条件,都说明了一个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没有目的的材料的堆积是不可能出得来一个核电站的,更不用设想可能会让它平稳运转几十万年,用所谓的自然形成的猜测来解释是根本无法自圆其说的。 考恩在反应堆内的一些断层附​​近观察到明显的中子通量和铀-235的损耗。他认为,这些断层很可能是充满水的通道。这说明这里存在管道设计的可能性。然而,这还仅仅只是20亿年之后人们看到的一点点残存的痕迹。 7.1.5 让人惊叹的核废料处理方式 ​​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来满足地球上人类的发展需求。其中之一的核能,被认为可能是最重要的中短期解决方案,不幸的是,现代的核能技术总是伴随著放射性核废料,而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科学家的难题。自从人们用核能发电以来,核电厂一直在产生大量对人和环境有害的高放射性废弃物,包括钸(Plutonium, Pu)、铯(Cesium, Cs)、钡(Barium, Ba)以及惰性气体氙(Xenon, Xe)和氪(Krypton, Kr)等。一旦它们被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 如果要储存核废料,必须能将有毒放射性元素有效保存至少10万年。问题是人们不知道使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储存核废料的容器,钢材会生锈,混凝土会渗漏,甚至玻璃也会被辐射损坏。 通过对奥克洛反应堆的研究,科学家看到了智慧、安全处置核电站产生核废料的多种方法。 奥克洛的核反应堆,核废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有效地捕获和保留在反应堆区域周围的花岗岩、砂岩和粘土的磷酸铝矿物中,「固定」在奥克洛的地下深处,并没有向环境中扩散,而且持续了数十亿年不变。钸(plutonium)是最令人担忧的反应产物之一,它从近20亿年前形成的地方只移动了不到10英尺。⁶⁹⁷ 放射性铯同位素一直是核废料处理中的长期难题。例如在福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为了对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负责,人们曾经花费了大量努力来绘制裂变铯在土壤、沉积物、植物和动物中的扩散和保留情况的地图。 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PNAS)刊登了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同位素成像系统研究奥克洛反应堆中裂变产物放射性元素铯和钡的处理方式。⁶⁹⁸ 铯-134和铯-137是核裂变产物,其中铯-137是最易挥发的元素之一,也是危害健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之一,主要传播途径是大气和水体,所以如何阻隔其进入空气或接触水流就成了防止核子扩散的重点。⁶⁹⁹ 2018年的研究发现,在奥克洛反应堆中止后5年,具有较大健康危害的裂变物铯和钡就被捕获到钌(Ru)金属及其硫化物聚集体中,而且,它们被保留在反应堆里最活跃的区域,而没有扩散或流失到周围环境中。钌是一种稀有惰性金属,钌像一层壳一样帮助封存了放射性元素,把它们与环境安全隔离。⁷⁰⁰ 也就是说,奥克洛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仍然靠近它们最初的产生地,并且在沉积岩中,所以不会被地下水溶解或扩散。这些方法都让科学家感到非常惊讶。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 F.高蒂埃-拉斐(F. Gauthier-Lafaye)的研究还发现,奥克洛反应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在地质环境中保留很长时间的地方。他通过仔细分析确定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地质、矿物和地球化学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可以解释:第一,奥克洛反应堆位于弗朗斯维尔盆地(Franceville basin),该盆地具有地质学的稳定性;第二,奥克洛反应堆周围岩石的低渗透性,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反应堆核心周围的粘土层(clay layers)塞住了周围砂岩(sandstone)的孔隙所导致的渗透度的下降,目前,奥克洛矿床砂岩的渗透率接近零;第三个因素是可溶性裂变产物可进一步被铀矿中的二氧化铀(UO2)保留,这些形成了奥克洛矿床在限制核裂变产物扩散方面的重要的第二道屏障。⁷⁰¹ 如今科学家们仍然无法复制出古老奥克洛的核反应堆对核废料的成功控制方法,只能说还在学习之中。 7.1.6 如何做到数十万年稳定运转? 核反应堆的顺利运行,需要精密设计和非常高的协调机制作为保障。在漫长的数十万年间,水循环环境、中子毒物存量、脱硅(矽)⁷⁰²、粘土化、地震、核燃料消耗、堆芯变形、孔隙率等诸多变量必然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而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使反应堆脱离临界状态导致烧堆或停堆,那么除非在人造环境下运行,否则,这么久远的核反应堆绝无可能稳定运转数十万年之久。 回顾近代,1952年到2011年共59年间,世界各地的核电站已出现了至少33起值得记录的重大事故或非正常事件。⁷⁰³ 1979年美国宾州的三哩岛(Three Mile Island)核电站因为冷却水大量流失,继而爆炸,反应堆炉心燃料熔毁近半,造成5级事故。⁷⁰⁴ 1986年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因控制棒无法顺利插入反应炉堆,发生爆炸和炉心熔毁,造成7级事故。⁷⁰⁵ 2011年日本福岛(Fukushima)核电站,因为地震、海啸后应急发动机也受损,无法靠电力对反应炉堆进行抽水降温,发生爆炸和炉心熔毁,造成7级事故。⁷⁰⁶ 在国际核能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vent Scale, INES)中,根据危害严重性从小到大被评为1至7级。每高一级的事故,代表比前一级更严重约10倍。⁷⁰⁷ 仅2021年3月到2022年12月的不到两年时间,达到该分级表第1到3级的核能事件,在全世界至少发生了11起。⁷⁰⁸ 为什么加蓬核反应堆没有在核链式反应开始后爆炸并自我毁灭?是什么机制保障其安全运转几十万年之久呢? 7.1.7 科学家的质疑和不受拘束的思考 综上所述,加蓬核反应堆不仅在布局上合理,而且在物理化学反应条件方面体现了精心设计的构思。此外,它已经以井然有序的方式稳定运行了数十万年,并成功处理核废料。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套经受时间检验的智慧、严谨和持久的运行管理系统。 就像建造核电站一样,加蓬核反应堆显然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实现。人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当今最优秀的核物理专家和工程师,也难以设计出类似加蓬核反应堆这样的奇迹。 五十年来科学家们竭尽所能,仍无法说清这些反应堆如何形成且稳定运行数十万年的机理,只是把它归结为「自然形成的」假说,好像因为无法解释,就只好用「自然形成」来勉强作为最好的解释。 然而,根据地球形成的物理学知识,天然铀是不能够自动形成一个天然核反应堆的。原因有三: 其一,铀-235属于超重元素。超重元素的形成是在超新星爆炸中产生的。超新星爆炸释放了极大的能量,足以使得原子核发生合成和重排,从而形成超重元素。这是宇宙中超重元素的来源之一。⁷⁰⁹ 超新星爆炸形成了地球上的众多丰富的元素和矿脉。天然铀矿在地球地壳上的分布,取决于超新星爆炸时相关超重元素的分布、地球形成过程和其中相关物理规律等⁷¹⁰。 其二,超新星爆炸是天然铀矿形成的一种主要机制,但这机制并不能够导致设计条件那么复杂的核反应堆的形成,所以天然铀矿自动形成这么一个可控且高智能的核反应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控核反应堆的形成需要特定的设计和管理,而天然铀矿并不具备这些特性。 一个可控的核反应器也需要精确的工程设计和控制管理,这些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对中子流的调控、反应器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对核燃料的处理等方面的要求⁷¹¹。而天然铀并没有经过这些精密的处理步骤,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可控的核反应堆。 其三,前寒武纪时期天然铀矿中放射性铀-235的含量较高,当铀-235含量足够时,铀-235核裂变链式反应可能会发生。但是可控核裂变反应自然发生,科学家是无法相信的,尤其加蓬核反应堆对有害核废料的高智能的处理方式更是令人不可思议。 迄今为止,那些所有声称核反应堆为「自然形成」的文章,都只是停留在一个没有根据的假说的阶段,并没有提供任何支持大自然如何生成这么一个比人为设计还要精巧、强大很多倍的核反应堆的证据。一些人似乎只是在维护对自然形成假说的信仰,寻找拼凑支撑自然形成假说的证据,对大量疑点则避而不谈。 法国核物理学家罗杰‧诺德(Roger Naudet)在加蓬反应堆的前期研究中,担任项目组长。1996年他在总结自己20年研究成果的《奥克洛:化石核反应堆》(Oklo: The Fossil Nuclear Reactors)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奥克洛核反应堆大量无法以「自然形成」解释的现象和技术细节⁷¹²。因为篇幅有限,这里不详述。 其实根据2004年美国能源部的记载,在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当各国科学家第一次听说这些被称为「天然」的核反应堆时,就表示了高度怀疑。一群世界上最优秀的物理学家在精心设计机械细节、材料纯度和组件几何形状等等各方面的条件下,才建造出了「芝加哥一号」。科学家们反问:「建造核反应堆时,需要如此高度的工程、物理学和敏锐、细致的关注,(可控)核裂变反应怎么可能在自然界随机发生呢?」(”How,” they asked, “could fission reactions happen in nature, when such a high degree of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acute, detailed attention went into building a nuclear reactor?”)⁷¹³ 然而,进化假说否定了20亿年前人类或高智能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因进化假说在科学界的垄断地位导致很多科学家无法公开表达,而只好用隐晦的方式表示对自然形成理论的深度质疑。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者、美国顶级核物理学家考恩在他的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评论,在1975年的会议之外的闲暇讨论期间,与会的科学家们开始不受拘束地思考。例如,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是否早在18亿年前就进化成了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些情节应该被改编成科幻故事,但若没有大量的技术细节补充而能合理解释其建造过程,这个电影也拍不出来,但是如果直接引进一艘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太空船的情节──太空船将用过的核反应堆倾倒在现场,补充了燃料供应并离开了──这个故事可能会好讲得多。 考恩最后总结道:「无论如何,一个讯息已经很明确了。在核反应堆的设计中,人类不是创新者,而是对『自然』的模仿者。」 考恩还点评说,20亿年前的反应堆运转几十万年之后,在地下历经近20亿年仍保存完好,堪称奇迹。后人发现加蓬核反应堆的经历,更是一个足够侦探小说题材级别的探险之旅。 因为长期受到达尔文进化假说的影响,很多人难以跨越雷池去大胆思考这些史前核反应堆的成因。 我们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探讨加蓬核反应堆的可能性,从理性上承认──当今人类都做不出来的东西,只有比当今人类科学更加发达的文明时期,才能设计、建造得出来。加蓬核反应堆反应了超越当今地球人类的文明,也就是除了本次人类文明之外,之前还可能存在著史前文明时期。 7.2 史前人类的脚印 科学家们不仅发现加蓬核反应堆可以作为史前文明存在的证据,还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支持史前文明存在的其它证据,比如史前人类存在的脚印。 7.2.1 犹他州2.5亿年前的三叶虫鞋印 1968年,美国绘图员兼业余三叶虫收藏家威廉‧J‧梅斯特(William J. Meister)报告在美国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 Utah)附近的惠勒页岩(Wheeler Shale)中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是穿著鞋踩上去的。这个鞋印,看起来跟现代人的鞋印很类似,被称为「梅斯特脚印」(Meister Footprint)。⁷¹⁴ 当梅斯特劈开一块页岩时,这个鞋印的凹痕及其铸件显露出来,这个鞋印长10英寸、宽3~3.625英寸,是成年男子鞋的常见尺码。鞋印中清晰可见的是一种已灭绝的、生活在约6亿年到2.5亿年前的海洋节肢动物──三叶虫(trilobite)的遗骸。⁷¹⁵ 梅斯特在196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这个古老的鞋印:「脚跟的印痕在岩石上比鞋底凹陷了约八分之一英寸。脚印显然是右脚的,因为凉鞋在脚后跟的右侧磨损得很严重。」(The heel print was indented in the rock about an eighth of an inch more than the sole. The footprint was clearly that of the right foot because the sandal was well wor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el in characteristic fashion.) 该鞋印没有任何理由不被视为真品。鞋子可以在土质相对绵密、潮湿的沙滩上留下非常清晰的印记。形成该鞋印的岩石是页岩,页岩是由黏土、泥土或淤泥固结而成。鞋印的形状,很大程度取决于页岩的基质的性质和形成鞋印的周围基质受挤压的情况。 梅斯特陪同马里兰州塔科马市哥伦比亚联合学院的克拉伦斯‧库姆斯(Clarence Coombs)博士和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研究生地质学家莫里斯‧卡莱尔(Maurice Carlisle)前往鞋印发现地点。经过几个小时的挖掘,卡莱尔先生发现了一块泥板,这表明该地层曾经是在表面的,这让他相信在该地点发现化石的可能性很大。
图6-18 犹他州页岩中一块含有三叶虫的鞋印,被称为「梅斯特脚印」,箭头指向标本中的一只三叶虫。(由Clifford Burdick提供,1982年,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图6-19 样本「跟部」线的特写,显示裂纹线延伸到样本左侧的压痕之外。(由Clifford Burdick提供,1982年,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图6-20 标本中保存较好的三叶虫的特写(由Clifford Burdick提供,1982年,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地质学家戴维斯(Leland J. Davis)考察发现这块含有三叶虫的脚印化石的页岩来自寒武纪。 因为这个脚印是埋在这个岩石中、被人敲开之后才发现的,所以这个脚印产生的年代通常估算应该跟岩石大致同龄。 最令人回味的是这个三叶虫的化石。三叶虫是一种已灭绝的节肢动物,出现在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奥陶纪时期种类较多⁷¹⁶,泥盆纪衰退,仅少数幸存,最终在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灭绝。⁷¹⁷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时的身体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随后,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逐渐分解,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petrification)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著;那些生物死亡之前生活的痕迹也可以保留下来。 化石(fossil)通常是岩石中保存的石化了的生物遗骸,例如动物或微生物的骨头、贝壳、石印、琥珀中保存的物体、矽化木或DNA残留物⁷¹⁸。所以化石记录的实际上是生物体死亡后被掩埋时所发生的石化过程。人们通过测定岩石或化石中的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放射性碳14)的丰度与其衰变产物的丰度,来推算岩石或化石产生的年龄和地质年代。 三叶虫之所以能存在于这个脚印上,说明当时这个人的这一脚踩上去的时候,是与三叶虫同时存在的一个时期,也就是说,这个脚印产生的年代应该是6亿~2.5亿年前。 这个脚印,是一个遥远过去存在史前人类的无可辩驳的证据。犹他大学冶金教授库克(Melvin A.Cook)称赞该发现是「人类足迹化石中最了不起的样品」(most remarkable specimen of a fossil human footprint)。⁷¹⁹ 1968年6月13日,《沙漠新闻》报(Deseret News)发表了题为「令人困惑的化石」(Puzzling Fossils Unearthed)的文章,报导了该发现。文章附带了化石照片,随后全美国各地报纸也报导了该发现。 实际上在全球各地都发现过史前人类脚印化石,最久远的是美国肯塔基州岩堡县发现的10个完整的人类足迹和几个零碎的足迹,被称为岩堡县足迹(Rockcastle County footprints)。它们位于石炭纪的砂岩中。该化石年代可追溯到距今3.2亿~2.8亿年前。 然而,一些持进化观点的科学家拒绝承认这个发现,仅仅是因为它的产生年龄超出了进化论所推算的人类生活的时间范围。如格伦‧库班(Glen J. Kuban)⁷²⁰或美国国家科学教育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⁷²¹等都把它当作是自然产物,或用一些地质现象来做牵强的解释,而不敢突破进化论的局限来面对史前人类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7.2.2 内华达州500万年前的鞋印 1922年10月8日,W‧H‧巴卢(W. H. Ballou)博士在《纽约星期日美国人报》的《美国周刊》上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专题文章,题为「500万年前的石化『鞋底』之谜」(Mystery of the Petrified “Shoe Sole” 5,000,000 Years Old)。 文中记述了美国杰出的采矿工程师约翰‧T‧里德(John T. Reid)在内华达州(Nevada)潘兴县的费雪峡谷发现了一只鞋子的化石印记,上面有缝线的痕迹和断裂的鞋跟。这个鞋印被人们称为「内华达州的鞋印」(A Shoe Sole From Nevada)。这个脚印记录在《考古禁忌:人类隐藏的历史》的第807~808页。⁷²² 里德在内华达州勘探化石时,突然停下来,低头看著脚附近的一块岩石,感到十分困惑和惊讶。因为那块岩石本身的一部分似乎是人类的脚印!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不是赤脚的痕迹,是石化的鞋印,前半部不见了,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轮廓,在这个鞋印周围有一条轮廓分明的缝线。鞋底有一个凹痕,似乎是由于脚后跟的骨头磨损鞋底材料而形成的凹痕。
图6-21 内华达州三叠纪鞋底化石(公有领域)
里德感到非常惊讶,接下来找到了洛克菲勒研究所的一位显微摄影师和一位分析化学家,对标本进行了拍照和分析。 显微照片的放大倍率比标本本身大20倍,显示了缝线的微小细节。分析最终证明这个鞋底是人类的杰作。即使是用肉眼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缝线以及鞋底对称的轮廓。 据当时的《纽约时报》报导:「它非常适合10岁或12岁的男孩。边缘光滑,就像刚剪好的一样。令人惊讶的是,缝线似乎是双线,一条靠近鞋底的外侧边缘,另一个在第一条线的内侧约三分之一英寸处。『皮革』在内部的贴边较厚,并且似乎稍微倾斜,因此在边缘处半英寸宽向外延伸,鞋底大概八分之一英寸厚,保持著良好的对称性。贴边的完美线条以及鞋底缝制到鞋子上的数百个微小孔的外观,使该物体成为在检查它的科学家眼中如此非凡的怪胎。」⁷²³ 地质学家检查了该印记,测出该带鞋底的石头是来自三叠纪的化石(三叠纪是2.13亿~2.48亿年前)。这块岩石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 1922年初里德到纽约拜访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威廉‧马修斯博士(Dr. William Matthews),向他展示这块三叠纪鞋底化石后,请他留意这个鞋印,并问他对此有何看法。 尽管马修斯对这块化石的鞋底与人的鞋底相似的细节表示了极大的惊讶,他说「我从未见过如此非凡的东西」(I have never seen anything so extraordinary as this)⁷²⁴,但最后马修斯这样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自然模仿作品,但仅此而已。这不是人的作品。人们不相信人类在这片大陆上的存在超过了三万年。」(It is the most perfect piece of natural mimicry that I have ever seen, but that is all. It is not the work of man. It is not believed that man has existed on this continent for more than 30,000 years.)⁷²⁵ 不仅如此,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学部馆长赫伯特‧P‧惠特洛克(Herbert P. Whitlock)博士也称其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标本」,但是他用了这样的词来形容──「他见过的最能骗人的」。 然而,鞋底就是鞋底,带有斜角贴边和缝接的痕迹,它当然是人制造的产物,而且是穿在人脚上的。任何一个不带有先入为主观念的客观观察者,都不会怀疑它的起源或性质。而使这些专家们拒绝这个化石的唯一原因好像就在于──「人类在当时并不存在」。 显然,任何权威对这种奇怪化石的认可,都会颠覆达尔文的理论。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到,马修斯博士和惠特洛克博士等人显然因为关于人类起源的进化假说的影响而拒绝接受这个化石上的脚印是鞋印的事实,这真是一个可悲又可笑的逻辑。 即使一个客观事实再充分,一旦它违反了某些人的固有观念,比如进化假说这样的理论时,即使是科学家也可以忽略大量的证据,而宁愿把持著自己的观念,不愿向前再迈出一步。 当人们发现了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时,由于无法解释其存在,就认为它是自然形成的。科学家因为执著于进化论的观念并不愿意改变,从而阻碍了人们对人类起源以及史前文明存在真相的探索。 7.3 史前人类使用工具的证据 英国生物学家和作家伊凡‧T‧桑德森(Ivan T. Sanderson, 1911—1973)提出「异地文物」(Out-of-Place-Artifacts, OOPARTS)这一术语,是指人类的化石或印记、动物、人造物体等等在一些不寻常的地层或地质构造中被发现。而按照进化假说,这些物体不应该位于它们被发现时所处的位置。上面提到的脚印等就是这样的物体之一。⁷²⁶ 美国史前文化研究科学家迈克尔‧克雷莫(Michael Cremo, 1948—)曾走遍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异地文物的资讯。这些异地文物提供了一系列证据,表明早在这次人类文明历史在地球上诞生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智慧生命了。他将自己的发现汇编成一本畅销书《考古禁忌:人类隐藏的历史》。⁷²⁷ 除了这些发现之外,考古学家在世界上的许多发现显示,不但有史前人类的存在,而且这些人类和我们一样具有高度的文明,他们的特征之一便是具有使用工具和制造的能力。 7.3.1 南非28亿年地层里的金属球 上个世纪,南非克莱克斯多普(Klerksdorp)的矿工们在地层中发现了几百个精巧的金属球,它们带著凹槽,看起来非常直,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像是手工制造的。其中至少一个金属球的赤道周围有三个平行凹槽。发现这些金属球的地层大约在28亿年前。⁷²⁸ 南非克莱克斯多普博物馆馆长罗尔夫‧马克思(Roelf Marx)对此表示:「它们是在叶蜡石(pyrophyllite)中发现的,叶蜡石是在西德兰士瓦小镇(Western Transvaal)奥托斯达尔(Ottosdal)附近开采的。这种叶蜡石是一种相当软的次生矿物,莫氏硬度仅3,大约在28亿年前沉积形成。」⁷²⁹ 马克思表示,虽然这些金属球看起来是人造的,但地球历史上当时并不存在智慧生命,这些球的来源是个谜。这是因为人们受到达尔文进化假说影响,而造成这些现象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图6-22 南非的克莱克斯多普(Klerksdorp)一处约28亿年历史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一批这类带有凹槽的金属球。(Robert Huggett/英文大纪元)
7.3.2 美国5.7亿年前地层里的精致金属瓶 185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多切斯特(Dorchester)的会议屋山(Meeting House Hill)的一场岩石爆破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锌银合金的金属器皿,它被人们称为多切斯特花瓶(Dorchester Pot)。同年6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报导了这个器皿。⁷³⁰ 这个小花瓶呈钟形,顶部有一个小开口。约4.5英寸(11.5厘米)高,底部直径为6.5英寸(16.5厘米),顶部直径为2.5英寸(6.4厘米)。 它由锌制成,并精致镶嵌著银质的图案,侧面有六个花卉的装饰条纹,底部有类似藤蔓或皇冠的条纹。 多切斯特花瓶的装饰工作和完美制造表明它的创造者是大师级金属工匠。这个金属花瓶的发源地在罗克斯伯里砾岩(Roxbury Conglomerate),其年代可追溯到5.7亿至5.93亿年前的埃迪卡拉时期(Ediacaran Period)。
图6-23 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出土的锌银合金金属花瓶,估计有5.7亿到6亿年历史。(https://www.ancient-code.com/the-dorchester-pot-originating-from-the-593-million-year-old-roxbury-conglomerate/ )
7.3.3 加州金矿3800万年前地层里的工具 1849年,人们在加州中部内华达山脉山坡上的古老河床砾石中发现了黄金,吸引了成群结队的冒险家来到这里淘金。很快矿工们在桌山(Table Mountain)和金矿区其它地点的隧道深处发现了数百件石器和人体骨骼的化石。 1880年,美国加州首席政府地质学家、哈佛大学地质学教授乔赛亚‧德怀特‧惠特尼⁷³¹(Josiah Dwight Whitney, 1819—1896)撰写了关于加州金矿矿井深处发现的物品的长篇著作《加州内华达山脉的金砾石》(The auriferous gravels of the Sierra Nevada of California)⁷³²,向科学界报告了这一证据,该书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出版。 这些石器工具包括尖矛、石臼和杵,在厚厚的未受干扰的熔岩层下面。地质学家证实,这些文物和骨头被嵌入的地层属于始新世时期(Eocene period,3800万~5500万年)。 19世纪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威廉‧B‧霍姆斯(William B. Holmes)说:「也许,如果惠特尼教授充分了解今天所理解的人类进化的故事,尽管他面前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证词,他(也)会犹豫是否要宣布这一结论。」⁷³³(Holmes of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one of the most vocal nineteenth-century critics of the California finds, wrote: “Perhaps if Professor Whitney had fully appreciated the story of human’s evolution as it is understood today, he would have hesitated to announce the conclusions formulated [that humans existed in very ancient times in North America], notwithstanding the imposing array of testimony with which he was confronted.”) 除此之外,类似的金属工具还有很多。 例如,1968年考古学家朱伊特(Y. Druet)和萨尔法蒂(H. Salfati)在法国圣让德利维(Saint-Jean de Livet)采石场的石灰岩层里发现了一些金属管,岩层年龄至少有6500万年的历史。在考虑并消除了几个假设之后,朱伊特和萨尔法蒂得出结论,在6500万年前已经有智慧生命存在。 1966年,胡安‧阿门塔‧卡马乔(Juan Armenta Camacho)和辛西娅‧欧文-威廉姆斯(Cynthia Irwin-Williams)在墨西哥城附近的霍亚勒克(Hueyatlaco)挖掘出一批铁矛,美国地质学家弗吉尼亚‧斯蒂恩‧麦金泰(Virginia Steen McIntyre)博士和美国地质调查小组的其他成员测定发现这是25万年前的武器。 尽管地质学家做年代测定的技术是成熟的,但是,因为这些数据所显示的人类文明历史与当前达尔文主义对人类起源的解释相矛盾,所以这些案例被从科学论述中删除。换句话说,如果事实与现有理论不符,那么这些事实即使非常确凿,也必须被抛弃。 7.4 奇特的月球 在宇宙天体中,行星环绕恒星运动,卫星环绕行星运动⁷³⁴。地球是绕著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月球是绕著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月球是浩瀚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能照亮地球上的黑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月球是怎么形成的呢? 1879年,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George Darwin)认为,快速旋转的地球排出的部分物体形成了月球⁷³⁵。这个假说虽然明显缺乏依据,但是由于没有其它解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著一定的流行度。 后来科学家认为一个行星天体撞击了早期的地球,形成了一个碎片环,最终聚集成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这个「大撞击假说」是目前最被科学界接受的关于月球形成原因的一个假说。⁷³⁶ 但是科学家发现月球具备与其它星体明显不同的特点。第一个有趣的现象,要从人类的登月计划说起。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成功登上月球,靠的是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成功运送。美国NASA航空航天工程师沃纳‧冯‧布劳恩博士(Wernher von Braun, 1912—1977)就是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首席设计师。布劳恩当时是美国太空总署太空飞行中心主任,1967年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75年获得国家科学奖章。他被公认是20世纪最重要的火箭开发工程师。⁷³⁷ 尽管阿波罗登月舱的主要目的是让人登陆月球表面,但它们的用途并没有在离开月球表面后就结束。美国太空总署将废弃的太空船用于科学研究。1969年11月19日,阿波罗12号第二次登上月球,按照事先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太空总署故意让一个登月舱坠毁,在月球上造成了猛烈撞击,引发月震,然后科学家通过测量月球的振动,试图弄清楚月球的内部结构。⁷³⁸ 撞击的结果如何呢? 1970年3月,布劳恩发表在《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月球像钟声一样响起,回响持续了将近一个钟头。布劳恩在文中表示,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显示出月球神秘的地下结构(unearthly underground structure)。⁷³⁹ 《大众科学》另一篇2016年的文章的报导类似,阿波罗撞击力相当于一吨TNT炸药,由此产生的冲击波在短短8分钟内就形成并达到顶峰,然后又花了一个小时才完全消散。⁷⁴⁰ 根据NASA网站的资料,1970年4月14日,当阿波罗13号的登月人员再次进行撞击月球表面的实验时,月球的反应是发出像锣一样响亮的声音,在撞击后振动和共鸣了近一个小时。⁷⁴¹ 《大众科学》2016年的文章也描述说,阿波罗13号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这一次阿波罗撞击月球的击中威力相当于11吨半TNT炸药。月震在撞击7分钟后达到峰值,产生的冲击波比阿波罗12号登月舱撞击的冲击波大30倍、长度长4倍。 当时登月太空人杰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开玩笑说,这是该任务中唯一顺利进行的。⁷⁴² 这两次撞击造成的振动持续的时间比科学家预期的要长,远远超过地球上任何同等振动的持续时间;月亮发出的声音几乎就像钟声一样。这一奇怪的结果迫使科学家对月球及其组成展开不同的思考。 什么样的物体被撞击的时候能产生钟声呢?根据常识,我们自然不难得出一些基本判断。一个实心球是不太可能发出钟声的。 月球平均密度约为每立方公分3.34克,表面密度接近每立方公分3.1克,明显低于地球的每立方公分5.5克的密度。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者密度的差距这么大呢?⁷⁴³ 科学家分析,月球内部结构具有薄薄的地壳和较小的致密核心。分析月球样本发现,月球可能拥有一个致密、富含铁和钛的矽酸盐「核心」⁷⁴⁴。有些科学家估计月球内部纯铁成分的核心半径为310公里~320公里。 钛(Titanium)与铁和镍等金属相似,坚硬且难熔。钛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经常被用于制作飞机、太空船、飞弹和船舶的许多零件。⁷⁴⁵ 钍(Thorium)在月球上的含量也很高。添加到玻璃中的钍可产生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可用于专门的光学应用。镁和镁合金中添加钍可提高其耐高温强度。钍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也是有用的核反应堆燃料。⁷⁴⁶ 如果是一个自然产生的星球,怎么会存在这些特别的金属呢? 种种证据显示,月球与地球的结构和性质的不同。科学家们不敢突破现有的各种理论的束缚,不敢去大胆假设和求证。如果人类能突破「进化论」的框框,相信人类对月亮的认识和研究会有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7.5 史前文明真实存在 如前所述,如果用达尔文的进化假说来解释人类的起源,那么这个地球上的文明应该不超过一万年,可是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久远年代的文明古迹,它们的发达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我们这一次有记载的人类文明。 有不少科学家已经提出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论,认为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史前人类文明、人类文明是周期性的。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弗里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认为:「我相信人类曾有过若干次文明。人类存在时已熟悉原子能,但由于误用,使他们被毁灭。」(I believe that there have been civilizations in the past that were familiar with atomic energy, and that by misusing it, they were totally destroyed.)⁷⁴⁷ 然而,很多科学工作者在面对大量史前文明的事实的时候,却不敢跨越雷池一步,而失去了很多更新人类观念、促进人类科学发展的良机。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毒害所导致的深重不良后果。 八、进化论阻碍地质学研究 其实在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上,还有许多达尔文的进化假说解释不了的关于地球本身的现象和事实,这里牵涉到另一门学科──地质学(geology)。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历史和过程,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各个方面。地质学家研究地球的岩石、土壤、山脉、河流和海洋等等,研究它们如何形成、演变,也试图通过研究地球的结构、地震、火山和地壳运动来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变迁。⁷⁴⁸ 地质学家既是科学家,又是探险家和侦探,他们时而穿越崇山峻岭、时而潜入深邃海底。他们通过观察地球上的山川河流,试图解开地球的历史之谜,寻找著地球的起源和秘密。 8.1 「渐变论」与「灾变论」之争 我们的地球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只不过是一颗星体,它的稳定运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会受到突发性事件的深刻影响。这些突然发生的事件,甚至可能是具有巨大破坏性的全球性事件。这些灾难可能是火山喷发、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大型冰川湖水坝的决裂或非常强烈的地震。 可是这些灾难对地球的影响,比较难被地质学家们所充分认识到。尤其是在19世纪,在达尔文提出进化假说的年代,地质学上实际上就开始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著名争论──「渐变论」与「灾变论」之争。 渐变论(Gradualism)⁷⁴⁹,也称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认为地球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微弱的地质变化的长期积累,长期演变不依靠大型灾难也能够发生。该理论最先于1795年由苏格兰地质学家詹姆斯‧赫顿(James Hutton, 1726—1797)⁷⁵⁰提出,1830年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 1797—1875)在其著作《地质学原理》中认为地质变化是渐进且均匀的⁷⁵¹,自此均变论被人们奉为该领域的信条。 更不幸的是,这些理论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达尔文,而且被他吸纳并被应用到生物学领域,作为他后来提出进化假说的主要假设和基础。 可是,19世纪初,也不是所有人都盲目跟随这些理论。例如,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立者、法国杰出的动物学家和博物学家乔治‧居维叶男爵(Georges Cuvier, 1769–1832),就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灾变论提出者。⁷⁵² 居维叶做了大量影响当时科学界的关于动物解剖结构的原创研究。他的研究笔记惊动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物学教授艾蒂安‧杰弗里‧圣伊莱尔(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并因此而受聘于该博物馆。他还担任帝国公共教育督察并协助建立法国省立大学。由于这些卓越的学术和教育领域的贡献,他于1811年被授予骑士爵位。 居维叶通过详实的研究,认为每个物种都是为了其特殊目的而创造的、每个器官都是为了其特殊的功能而创造的。他进一步指出,根据动物的解剖学特征,证明不同物种自创世以来就没有改变。所以,在关于物种的起源问题上,居维叶完全不同意其他学者提出的进化论观点。 我们在第三章列举的大量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详细阐述的人体结构的精妙复杂无法用进化来解释的现象,居维叶在一百九十多年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同时,居维叶还通过对化石系统性的研究,令人震惊地发现了一些灭绝的物种。例如重建了一种未知四足动物化石的完整骨骼,而证据显示该动物物种已经群体灭绝。此外,他还在更深、更偏远的地层中挖掘出包括大鲵、飞行的爬行动物和灭绝的大象的动物遗骸,而这些灭绝的物种与现在的动物相去甚远。 居维叶对地球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跨度发生的巨大地质变化印象深刻。他结合动物结构、化石考古和地质学研究,提出突然的灾难包括地震和洪水等几乎可摧毁整个地球的生物物种,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使地球成为废墟,生物向幸免于难的地区迁徙而重新繁衍生息。他将地球的历史解释为一系列造山、海侵以及生物的繁衍和灭绝的过程。 这就是灾变论(Catastrophism)的主要由来。简而言之,灾变论认为地球历史是循环往复的,曾发生过多次大的灾难,是多次的灾难导致了旧物种的灭绝和新物种的一次次再创造。这跟我们上面提到的史前文明多次存在的证据遥相呼应。⁷⁵³ 而当今科学界已经普遍接受的灾变论,也叫大规模灭绝(Massive Extinction),是指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全球性的、短暂的重大环境变化而导致地球生物物种的群体急剧灭绝。据估计,在过去的5亿年中,地球上发生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至少有五次,导致地球上75%到90%以上的物种在眨眼间消失。⁷⁵⁴ 1982年,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古生物学家大卫‧M‧劳普(David M. Raup, 1933—2015)和杰克‧塞普科斯基(Jack Sepkoski, 1948—1999)共同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确定了五次灭绝事件发生的特定地质年代。⁷⁵⁵ 目前地质学家们公认的五次灭绝事件分别大致发生在4.44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3.83亿~3.59亿年前的晚泥盆纪、2.52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2.01亿年前三叠纪—侏罗纪和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 劳普1996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⁷⁵⁶(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2002年当选为美国哲学会院士⁷⁵⁷(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塞普科斯基曾于1983年荣获古生物学会查尔斯舒克特奖⁷⁵⁸(Charles Schuchert Award,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实验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⁷⁵⁹(Luis Alvarez, 1911年—1988年)曾与他的儿子、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⁷⁶⁰(Walter Alvarez, 1940—)一起发现,约6550万年前的岩层的粘土层具有高铱含量。他们推测,铱是在一次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后沉积下来的。这种巨大撞击的灾难影响引发了大规模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尽管最初存在争议,但这一理论逐渐获得支持,成为恐龙突然灭绝的迄今为止最合理的解释。 8.2 「新灾变之父」布雷茨与彭罗斯奖章 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哥伦比亚高原(Columbia Plateau)上,充满了各种地质奇观。超过16,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分布著数百个干瀑布(Cataract),尤其在中部的一片沙漠中,矗立著世界上曾经的最大的瀑布,它宽3英里、高400英尺,如果现在有水,将会是尼加拉瀑布的10倍大。⁷⁶¹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奇怪的干峡谷、摩天大楼那么高的砾石堆、足以吞没一个城市的深洞以及无数奇怪的东西。尤其是在整个华盛顿州东南部,肥沃的起伏的丘陵边界被大片火山玄武岩侵蚀,形成了特有的奇特景观,就好像农田和峡谷被切碎并缝合在一起,当地农民将这些地方命名为「疤痕地」(Scablands),他们只能在岩石之间的富含淤泥的地方种植小麦。 对于地质学家来说,疤痕地却是一个谜。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奇特的地质景观?谁能想到这个被人们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的答案却被一个当时并不是地质学家的高中生物老师揭示出来。他为了找到这个答案而转身地质行业,亲身考察,敢于质疑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教条。虽然这一发现曾经给他招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质疑和批评,但最终他的理论被地质学界接受,他也因此而成为获得美国地质学会最高荣誉「彭罗斯奖章」(Penrose Medal)的著名地质学家。 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呢?他就是美国近代地质学家哈伦‧布雷茨(J Harlen Bretz, 1882年—1981年)。 出生在密西根州的布雷茨,原本是生物学背景,是阿尔比恩大学(Albion College)生物学学士和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生物学硕士。 1909年,当年27岁的布雷茨在西雅图的一所高中担任科学课老师。有一天,他到华盛顿大学参观美国地质调查局新绘制的哥伦比亚高原地图。 当没有受过正规的地质学训练的布雷茨查看地图时,马上注意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哥伦比亚高原的昆西盆地(Quincy Basin)西缘有一个巨大的干瀑布,似乎是水从盆地溢出并流入哥伦比亚河的地方,坠入一个数百英尺深的峡谷。那个瀑布当时应该比尼加拉瀑布还要大,但奇怪的是,这个瀑布现在看来并没有明显的水源。 布雷茨向当时的教员询问了这个现象,但没有得到答案。在那时,布雷茨决定改行成为一名地质学家。四年后,他拿到了芝加哥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并于1922年毕业返回华盛顿,以便亲自仔细研究调查这片神秘的高原地带。 布雷茨当时多次协同学生和家人,亲自前往哥伦比亚高原实地调查,积累了大量地形地貌的原始资料。经过半年实地考察后,他得出了一个甚至令他自己都感到震惊的结论:一场地球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性大规模洪水曾经席卷了整个哥伦比亚高原,撕裂了那时的土壤和岩石,在几天之内雕刻出峡谷和瀑布。 他在1923年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所有其它假设都有致命性的弱点而无法自圆其说,而只有大洪水才是对该地区目前地质学特征的唯一可能的解释。布雷茨指出渐变式的缓慢侵蚀不可能造成这种独特地貌,只能用一场灾难性的、猛烈的大洪水来解释,只有大洪水能造成这种「满目疮痍」。 他拿出了一张经过他现场仔细研究后绘制的「通道式疤痕地」(沟渠地,Channeled Scabland)的详细地图。这张地图非常准确,几乎是现代卫星图像的虚拟追踪版本。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洪水冲刷高原之后形成的沟渠河道的直接印象。他论证说,这些通道只能由快速而猛烈的洪水雕刻而成。 布雷茨从1923年起开始发表系列论文,论证「灾难性」的洪水是造成哥伦比亚高原特殊地貌的原因。 在1925年发表于《地理学期刊》(Journal of Geology)的一篇论文中,布雷茨写到,华盛顿哥伦比亚高原的沟渠地地理学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大片细长裸露玄武岩,是被巨大高度的冰川河流所深深侵蚀的痕迹。⁷⁶² 「洪水的现场证据包括:(1)洪水冲下的斜坡有值得注意的甚至是壮观的剥蚀和侵蚀;(2)河流在山丘之间有利的地方蔓延回流;(3)巨大的砾石坝(gravel bar)沉积现象,其中一些几乎与洪水的深度一样厚;(4)逆著蛇河(Snake River)河道逆流而建的三角洲(delta)在冰川河入口上方拦住了蛇河;(5)厚350英尺、面积200平方英里的波特兰三角洲的表面有100英尺高的坝体。」 布雷茨表示,快速侵蚀的关键是形成哥伦比亚高原的火山玄武岩(basalt)⁷⁶³。当玄武岩熔岩冷却成岩石时,会形成垂直的六角形柱子,彼此之间的键结较弱,所以这些玄武岩柱子可以一块一块地被分离。因此,一场大规模的高通量的洪水可以迅速地撕裂基岩,以至于像大古利(Grand Coulee)这样的峡谷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形成了。 涉世未深的布雷茨刚开始提出来大洪水理论的时候,就马上被地质学界认定为异端邪说。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界人士一直信奉莱尔提出的渐变论,认为地质变化是渐进且均匀的。布雷茨的洪水论让人联想到圣经中的诺亚故事,似乎回到了前科学时代。难道神或创世主讲的人类历史居然是对的? 当时思想中充斥著进化假说的科学家们显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学说,也许只有像布雷茨这样入道不深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之人,才敢于质疑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教条吧。 1927年,布雷茨发表了另一篇关于「斯波坎洪水」(Spokane Flood)所形成的地貌的论文后,美国的地质界权威邀请他前往华盛顿特区演讲。布雷茨向专家们推演了一场大规模的冰河时代洪水如何能在覆盖了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科迪勒拉冰原(Cordilleran ice sheet)以南形成了三片平行的洪道,并汇集在一个位于罗德岛州南部边缘的临时湖泊中,然后像溢出浴缸的水一样排入哥伦比亚河峡谷的场景。 但是,由于当时布雷茨只得出了结论,并未给出导致洪水产生的具体原因,所以他并没能真正说服当时的地质界权威。 然而,20世纪40年代另一个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却意外地给布雷茨的洪水理论补足了这个遗憾。 1940年6月18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于西雅图举行的会议上,即将退休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学家约瑟夫‧帕迪(Joseph Pardee)发表了一篇题为「米苏拉冰川湖的波纹痕迹」(Ripple Marks in Glacial Lake Missoula)的论文。他态度温和,用安静的声音讲述了他十几年前的发现,18,000至13,000年前,在最后一个大冰河时期末期,蒙大拿州米苏拉冰川湖形成。随著湖水水位上升,最终导致2,000英尺高的冰坝破裂之后,大约500立方英里的水以迅雷不及掩耳、摧枯拉朽之力冲破了冰坝残余物,冰坝中的水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外面的荒地──哥伦比亚高原,成为当年席卷哥伦比亚高原的大洪水的来源的有力证据。⁷⁶⁴ 其实早在1925年,帕迪就以书信的形式向布雷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来,帕迪通过对密苏拉湖长达十年的调查,找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证据。他通过沉积物计算出了密苏拉湖灾难性决堤时的洪水量和水流速度,以及只有极其猛烈的水流才足以形成的波纹痕迹。在1942年发表的论文中帕迪写道:「大约500立方英里的水以不可思议的力量冲破了冰障。」 对许多地质学家来说,帕迪的研究让他们开始重新看待布雷茨的大洪水理论,这是支持布雷茨洪水理论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其他地质学家后来也陆续发现了多次此类大规模洪水的证据。 1972年,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第一张地球卫星图片,清楚地显示了哥伦比亚高原的疤痕状渠道,与布雷茨在20世纪20年代所绘制的完全相同⁷⁶⁵。因此《纽约时报》报导:「虽然他的提议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一张由距头顶约570英里的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现在为这场史前灾难的范围和性质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1965年召开的国际第四纪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会议发给布雷茨的一封电报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现在都是灾变论者。」(We are all now catastrophists.) 1994年,在华盛顿古利市干瀑布州立公园游客中心外,一块纪念布雷茨的牌匾上写著:「献给J‧哈伦‧布雷茨,他耐心地教导我们,灾难性的洪水有时可能在大自然持续上演的戏剧中扮演一个角色。」(Dedicated to J Harlen Bretz who patiently taught us that catastrophic floods may sometimes play a role in nature’s unfolding drama.)⁷⁶⁶ 1979年美国地质学会授予布雷茨美国地质学会最高荣誉──彭罗斯奖章⁷⁶⁷。领奖后,布雷茨幽默地说:「我所有的敌人(大洪水论的反对者)都死了,所以我没什么可沾沾自喜的。」(All my enemies are dead, so I have no one to gloat over.) 然而,为什么一个高中教师出身的布雷茨提出的合乎逻辑的理论,需要经过56年的时间以及几代人的验证才最终被资深的地质学家们所接受和认可呢? 在华盛顿州立公园的同一块牌匾上,还刻著布雷茨的一句话:「没有先例的想法通常不受欢迎,而且当有秩序的世界的概念受到挑战时,人们会感到震惊。」(Ideas without precedent are generally looked upon with disfavor and men are shocked if their conceptions of an orderly world are challenged.) 为什么布雷兹时代的很多专家对现在看来不言而喻的地质发现如此视而不见呢?这就是进化思想禁锢地质学界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当初出茅庐、有主见、敢于挑战权威的布雷兹的发现冲击当时人们对地质学的认识时,直接冲击了进化论为主导的、排神的科学界的观念,大多会引来质疑甚至抨击。 然而,布雷茨是一位尊重事实、坚定反对教条的人。布雷茨通过详实的调查资料,摆事实、拿证据,终于成为了「新灾变之父」。他所留给世界的,也许不只是一种学说,还有面对质疑时一个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所应该有的勇气和态度。
图6-24 布雷茨的大洪水理论指的是,在18,000至13,000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期,华盛顿东部的土地多次遭受大规模洪水的冲刷。它们开凿峡谷、切割瀑布,并塑造了今天被称为「沟渠地」的辫状水道地形。(国家地理杂志网络截屏)
8.3 化石讲述的史前故事 前面谈到的鞋印化石提示了史前文明的存在,这里再从化石提示史前灾难存在的角度来加以论述。 化石是过去生活过的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它们通常被保存在岩层中,这些岩层以沙子或泥浆等沉积物的形式积累。化石要讲一个故事──但是,是什么故事呢? 8.3.1 化石沉积特点提示曾被快速埋葬 根据常识,如果我们取出一条新鲜鳟鱼去除鳃,大约4~5小时,鳃组织就会被细菌感染并开始分解,一周后鳃软组织完全消失。鱼死后次生片层(secondary lamellae)塌陷更快,在1到3小时之间就可发生。 然而,1989年11月《今日地质学》期刊报导了巴西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鱼化石,保留了当时化石记录中已知的最精致的结构,包括鳃、肌肉、胃甚至有黄的鱼卵,最壮观的组织是鱼鳃(grill)。许多标本的鳃动脉和静脉都保存完好,次生片层也完好无损。⁷⁶⁸ 而巴西鱼化石的次生片层是完整的,几乎没有塌陷的迹象,以至于地质学家认为,这些化石是在鱼死亡后不久产生的,并且可能仅在不到5小时内完成石化过程、变成化石。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地质学博士安德鲁‧A‧斯内林(Andrew A. Snelling)在《地球灾难性的过去:地质、创造与洪水》(Earth’s Catastrophic Past: Geology, Creation & the Flood)书中列举了生物在被快速掩埋之后形成化石的大量证据。⁷⁶⁹ 例如,在加拿大洛矶山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寒武纪伯吉斯页岩发现的各个紧密地层中保存了120余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其中大多数是软体动物,但它们的软体部分保存完好,通常内脏中还含有食物。节肢动物占化石物种的近40%,其中包括三叶虫。 在南非开普省(Cape Province)桌山奥陶系页岩地层中,人们发现了一种广翅类(eurypteris)的节肢动物(arthropods)化石标本。它们的壮观之处在于,不仅展示出完整的角质层骨骼,还展示了通常因为在死后早期腐烂而丢失的感觉螯肢和行走附肢。而且,支配附肢的纤维肌肉也得以保存,有时在头后部也可看到螺旋状的食物道以及前腹部保存完好的鳃道和树突结构。 如果化石形成缓慢,化石中的大部分贝壳应该是厚实的,脆弱的贝壳相对不常见。那么最厚实的贝壳类群也是海洋化石记录中最常见的吗? 2015年《古生物学》期刊的一篇来自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古生物学系的安娜‧K‧贝伦斯梅尔(Anna K. Behrensmeyer)的研究,发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 他们对古生物学资料库(PBDB)中450个最常见贝壳类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研究。根据贝壳大小、厚度、加固因素(肋、褶皱、刺)、矿物学和微观结构有机物含量,对结构的持久性进行评分。与预期相反,研究结果表明,小而薄的贝壳化石与大而厚的贝壳化石,在化石中出现的频率一样多,这说明大部分化石在被沉积物埋藏的时候是速度很快的、化石是迅速形成的。⁷⁷⁰ 综上所述,许多化石生物显示出它们被活埋或死后不久被埋葬的明确证据。快速埋葬是化石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除非迅速掩埋,否则大多数生物的遗体及其精细结构都将无法保存。 在现代地质环境中,沉积物的沉积速度太慢而无法保存化石,但许多沉积岩层富含化石。古老的岩石中发现的大量化石表明,它们当时的被埋藏速度肯定比通常要快。 当然,促进化石在地层中形成和保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快速埋葬之外,还包括拥有贝壳或骨头等坚硬的部分和低氧环境能帮助抑制腐烂等等其它辅助因素。 8.3.2 动物化石中的奇怪死亡姿势 研究化石的专家们发现,脊椎动物的化石经常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姿势,张著嘴,头骨和颈部向后弯曲,尾巴拱起。这种姿势在许多保存完好的羊膜动物(鸟类和其它动物)包括恐龙化石中可以观察到。 长期以来,专家们一直在争论这种奇怪姿势的原因,通常把它称之为「角弓反张」(opisthotonus),极端的、背侧脊柱过度伸展的姿势,类似于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引起的抽搐。 专家们分析,引起这些姿势的不可能是死后的原因,而应该是死前各种因素导致的肌肉痉挛。死后原因包括尸僵、干燥以及肌腱和韧带的收缩,都不可能产生这种持续的角弓反张姿势。⁷⁷¹ 角弓反张更多地告诉我们动物死亡之前的情况,而不是死后发生的事情。如果这些生物突然被洪水淹死和掩埋,引起缺氧窒息,可能导致类似这种情形。 当古代动物在泥土或沙地上行走、爬行或奔跑时,它们的脚会留下印记。这些足迹可以是脚印、爪印、尾迹等。随著时间的推移,这些足迹被埋藏在沉积物中,经过地质作用,如压实和矿化,最终形成了石化的足迹化石。 足迹化石的存在本身就暗示著动物被快速埋葬,这种短暂的脚印才能被保存下来。另外,考古学家和专家们通过比较脊椎动物足迹化石与身体化石的地层分布,发现一些奇怪的特征。例如爬虫类和两栖类的足迹在中生代上部和第三纪沉积物中罕见,而相应的骨骼却很丰富。人们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发现如果使用世界范围洪水的地球历史模型,可以得到自然的解释。⁷⁷² 8.3.3 化石的特点不符合进化假说 化石的特点,不符合进化假说推演的规律,主要有三点。⁷⁷³ 第一,化石的发现顺序与进化假说不符。 化石专家将主要化石群的首次出现顺序与根据进化假说预测的顺序比较,发现大部分化石的顺序与根据进化假说所预测的顺序不符。 第二,化石中出现的现代物种比例与进化假说不符。 如果达尔文进化假说是正确的,物种是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形成的,那么,理论上应该非常低比例的现代物种才会形成化石。而研究表明,迄今为止记录在案的250,000种化石物种中,大多数现代生物体都有化石记录,这表明化石记录比进化假说所假设的要完整得多。 而如果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灾难,可导致化石迅速沉积,这样化石才可能会「捕获」更大比例的曾经生存过的生物物种,包括现代生物物种。 第三,含化石岩层的分布与进化假说不符。 一个例子是煤,它代表植物遗骸的积累、压实和改变。一些单独的煤层可以追踪到数百甚至数千平方英里。煤作为一个整体从美国延伸到欧洲,进入里海以北的顿涅茨盆地。 白垩(Chalk)是构成英格兰南海岸著名的多佛白崖的岩石。白垩是一种石灰石(limestone),由数十亿海洋藻类的微小「装甲板」(armour plates)组成。白垩位于英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大部分地区,横跨英吉利海峡,它可以在法国、德国、瑞典和丹麦找到,也可以追溯到波兰、保加利亚、土耳其、埃及、以色列和前苏联,类似的白垩甚至出现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与现代环境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当今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形成如此规模的化石矿床的可能性。 8.3.4 灾难性大洪水提供合理解释 保罗‧加纳(Paul Garner)主修地质学和生物学,同时拥有环境科学学位,还是伦敦地质学会的会员。他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了异常的化石现象,结果显示生物是被迅速埋葬的,而且化石的特点与进化论不符。⁷⁷⁴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化石的快速掩埋?加纳认为,灾难性大洪水事件可为如此奇特的化石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⁷⁷⁵ 第一章里提到的寒武纪化石和线粒体DNA研究,提示地球上的生命是以大爆发的形式产生的。地球上的生命不是单一线性慢慢演化,更可能是多次「爆发—灭绝」的重复循环。而科学家们往往因为受到达尔文进化假说的错误影响,不敢大胆突破进化假说的局限、承认史前存在大洪水等地质学灾难的可能性,从而阻碍了地质学研究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大洲、多个民族都有洪水的传说,而且内容惊人的相似。全球性洪水是导致大量化石产生的重要促发因素之一,这也与其他地质学家提到的灾变论不谋而合。随著人们进一步的研究,这方面的证据也会越来越多的被揭示。 8.4 贵州2.7亿年前的藏字石 2002年6月,中国贵州省平塘县掌布乡的桃坡村前村支书王国富清扫景区时,无意中发现一块巨石上有「产」「党」两个大字。当他清理掉巨石旁边的杂物后,惊奇地发现石壁上清晰地显现出如浮雕般的几个约一尺见方的一横排大字「中国共产党亡」。大陆媒体只提前面五个字,其实最后还有一个「亡」字。⁷⁷⁶
图6-25 贵州平塘藏字石(原图来自云村寨:https://www.yuncunzhai.com/book/218998.jhtml)
2003年8月至12月间,先后有三批地质专家鉴定「藏字石」形成的原因。⁷⁷⁷ 2003年8月中旬,贵州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毛健全等专家教授作地质考察,认定这块藏字巨石是从河谷左岸陡崖上坠落下来的,崩塌岩体坠地后,分裂为左右两块巨石。 这块巨石重约170吨,平均宽3.2米,高2.6米。这些字在右边巨石的石壁面上,大小相当,分布匀称,平均高25.2厘米,平均宽17.8厘米,字体较石壁突出0.5厘米~1.2厘米,是阳文。河岸另一侧的破裂面上则能看出有这几个字凹陷的形态(或称阴文),但字形难以辨识。人们可以想像,这块巨石一分为二的时候,形成了右边石头凸显出来的字,左边石头则有凹陷进去的字的情形。 经鉴定,「藏字石」上所出现的字有许多椭圆形和柱状结构。构成字体的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碳酸钙),与巨石的成分一致;另外,组成字体的成分还有化石生物包括海绵、海百合茎、腕足类等。 2003年9月2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吴道生率领有关处室人员及省地矿局地质专家、教授级工程师王立贤等到掌布作现场考察。经专家鉴定,巨石中的字浑然天成,未发现人工雕琢、塑造、粘贴、充填的痕迹。破裂的两块巨石的相应部位均显示出字形结构,表明在两块巨石破裂之前就已存在于岩石内部。其结论与第一次考察的鉴定结果一致。 2003年12月5日至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专家刘宝王君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著名古生物学家李凤麟等15人组成的考察团,再次深入掌布河谷对「藏字石」进行实地考察。 这些中国地质科学的泰斗级人物对「藏字石」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鉴定后一致认为,掌布河谷景区的「藏字石」距今已有2.7亿年,属于二叠统栖霞组深灰色岩。字体均匀排列,没有人工雕凿及其它人为加工的痕迹,堪称世界级地质奇观。 尽管中国大陆假冒伪劣的产品很多,但是这块石头和里面的字可是货真价实的古董真货。专家们反复调查鉴定,为什么一致认为这些字不是现代人造的呢? 首先这块石头是真古董,巨石的年龄有2.7亿年,而字是从坠落崩裂的巨石里面发现的,这是人力所不能为的,是非现代人工制造的最直接证据。如果是现代人造假、人为把字的图案「做」在石头表面的话,应该会有人工雕琢、水泥或者胶体黏连的痕迹,而且会有缝隙。然而巨石与字浑然一体,专家考察没有发现任何人工痕迹。 其次,字的化石成分鉴定发现的2亿年前的海绵、海百合茎、腕足类动物等古生物化石都和现代生物截然不同,这些化石更不是现代人能伪造、制造出来的。 另外,发现巨石的地方是贵州省平塘县,非常偏僻,人烟稀少,中共红军在长征时都没有到过这里。布依族人也有自己的文字,汉语并不是他们民族世代相传使用的,近代在石头里造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在这块石头上人工造字的可能性完全被排除,地质学研究又证明这块石头是2.7亿年前形成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若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假说,一万年前地球上不存在现在的文字,2.7亿年前这块石头上的字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平塘县的这个藏字石中,「党」字是简体字(简化字),「国」和「产」字是正体字(繁体字)。「中」「共」「亡」三个字则是正体字和简体字写法相同。楷书始于东汉(西元25年—220年),简体字是1956年开始在大陆推行的。 那么,2.7亿年前形成的石头上,天然显现著当今人们不仅能看得懂而且仍然在使用中的文字,是在向人们提示什么呢? 这是否向人们提示,2.7亿年前就存在著生命,不仅会文字,还能预见未来人使用的文字字形呢?难道那个时代的生命穿越时空到了现代? 奇字天成的背后是什么呢?专家报告中指出天然成字的概率是1,000亿分之一,还没有考虑各字体大小一致、方向一致、间隔一致、字形一致的限制条件。也许再加上第6个字出现的概率组合,可能就是万万亿分之一的可能性。 那么,2.7亿年前,是谁运用了这么高的智慧,对未来的事情做出类似于指引人们的预测呢?藏字石在中国产生了轰动效应,被列为2004年中国境内十个未解谜团之一。
图6-25 贵州平塘藏字石(原图来自云村寨:https://www.yuncunzhai.com/book/218998.jhtml)
图6-27 贵州平塘「藏字石」景点解说词。(长松/大纪元)
九、进化论阻碍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 天体之大,无穷无尽。再大的天体,从更遥远的天空来看,可能也只是更浩瀚宇宙当中的一粒尘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物理学与天文学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的都是宇宙中不同物体或粒子的运动规律,只是尺度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我们这里把它们放到一起讨论。 随著人类科学研究的发展,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研究越深入的科学家,就越感慨宇宙的奥秘非人类所能认知。 2021年《科学》期刊再次发布的《125个科学问题:探索与发现》中列举的18个物理学和23个天文学难题,其中一些根本性的难题,是不可能通过现有的科学框架体系来回答的。⁷⁷⁸ 这样的天文学问题包括:5. 宇宙何时消亡?8.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9. 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吗?11. 质量的起源是什么?17. 我们的银河系特别吗?23. 什么是重力? 类似的物理学难题包括:5. 什么是物质的最小组成部分?9. 为什么时间似乎只朝一个方向流动?10. 什么是暗物质? 人们对宇宙和物质的基本认识,为什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多的难题得不到解释?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跳出进化论和无神论的束缚,考虑整个宇宙、地球和人类可能是被超越人类的智慧生命所设计或创造的这个可能性的时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即使穷尽智慧也无法探其究竟的奥秘。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体现了特别的设计,而且这些特别的设计相当精准,差一点都不能够形成我们的物质和组成我们的宇宙。这些都是用进化论和无神论的随机碰撞、偶然产生理论无法解释的。进化论和无神论给人灌输的许多概念、观念,让人们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裹足不前。 9.1 微观原子需要设计 这里先举一个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特别设计的例子来初步说明。原子核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呢? 依照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 QCD),质量有一部分来自电磁相互作用。带电粒子的质量与不带电粒子的质量相比,带电粒子的质量要重,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要轻。对于质子和中子而言,质子带电,中子不带电,那么如果没有特别设计的话,应该是质子质量大于中子质量。⁷⁷⁹ 同时按照物理学规律,所有的粒子衰变成质量最小的粒子才能够最后稳定下来,所以质子就应该会衰变成中子。这种情况下就没有稳定的质子,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元素。 那么,怎么解释物质中的原子大部分都是稳定的呢?只有靠特别的设计才能做到。 设计者先准备不同的夸克,比如上夸克(up quark)带2/3e的正电荷,下夸克(down quark)带1/3e的负电荷,e为基本电荷单位(elementary charge);然后再设计让质子和中子分别由不同的夸克构成──质子由两个上夸克(up)和一个下夸克(down)组成,中子由一个上夸克(up)和两个下夸克(down)组成。这样巧妙设计的结果就是质子带电、中子不带电。 而且设计者还特别设置为下夸克的质量稍大于上夸克的质量,就形成带电质子的质量比中子的质量稍微轻一点,这样就能够形成稳定的带电质子或不带电的中子,从而形成稳定的带电原子核。特别是中子与质子的质量的差异仅为0.14%,又是经过特别设计选择的,否则如果下夸克与上夸克的差异太大,导致中子与质子的质量的差异太大,原子核就很难稳定。 原子核再与电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元素,元素再进一步构成各种物质,构成这个稳定的世界,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出特别设计的结果。 9.2 宇宙中其它被精准设计的现象 除微观世界的原子核的精准设计之外,物理方面还有许许多多例子可以体现非常精彩的设计理念。几乎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被精准的、严格平衡的物理定律和常数规定、设计出来的。 例如,为什么地球会留在绕太阳的轨道上?光是如何传播的?是什么将原子和原子结合在一起?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从行星到粒子的最大和最小尺度上,宇宙中有四种基本作用力:万有引力(Gravitational force)、电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强力(Strong Force)、弱力(Weak Force),这些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不同的粒子所处的空间维度上,负责塑造我们所居住的宇宙和世界。⁷⁸⁰ 曾经研修过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的美国弥赛亚学院(Messiah College)的哲学教授罗宾‧柯林(Robin Collin)⁷⁸¹在接受美国耶鲁大学法学硕士李‧史特博(Lee Strobel, 1952—)采访时,阐述了物理学定律如何被精准地设计、规定和搭配组合,然后这个宇宙才得以运作。⁷⁸² 柯林说:「一切的物理定律是如此精准(就像在剃刀边缘,on a razor edge),使生命得以存在。例如,宇宙中如果没有引力(gravity)这样的力去拖住物质,就不会有星球,没有星球,也就不会存在任何复杂的生物体;如果没有『强力』(strong force)的存在,原子核无法把质子(protons)和中子(neutrons)聚拢在一起,也就不会有任何原子,也不会有化学;如果没有电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的存在,化合物之间就不会有任何的连结力,也就不会有光,不会有很多、很多其它物质。因此,所有这些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或规则都必须到位,使生命得以存活;若是拿掉这些规则,甚至只是拿掉一个物理原理或规则,就不会有生命了。」 所以,任何一个物体能存在于宇宙中,至少需要几十种不同的参数,而这些参数都必须在精准的位置上、被微调在一个精准的范围。重力(引力)不过是这些参数的其中一个而已。如果引力的作用常数大一些,宇宙中将到处都是黑洞;引力的作用常数小一些,将不能形成像现在这样的星系。 有趣的是,人们研究发现,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物质层次,其物理参数(例如尺度)是以10的5次方的数量级递增或递减的。这种现象至少涵盖了从夸克—轻子层次到核子层次、到原子层次、到细胞层次,再到人层次、地球层次、太阳层次、太阳系层次以及银河系层次。这些应该不是偶然现象,体现出被精心设计的痕迹。⁷⁸³ 对于现代物理学家来说,如果按进化论或无神论这种封闭的思维模式去推测,上述这些现象似乎永远也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而如果能打破进化论或无神论的条条框框、承认有一个设计者的存在,人们可能马上会豁然开朗。那么谁又是设计者呢? 9.3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照片 成立于1958年的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是美国在太空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他们的成就很多,包括制造卫星、探索月球或火星或甚至太阳系更远的地方等等。⁷⁸⁴ 1994年2月8日,美国《世界新闻周刊》(Weekly World News)刊登了一张照片,美国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Telescope)于1993年12月26日将数百张照片传回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Greenbelt)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指挥中心。这些照片清楚地显示了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市漂浮在茫茫的黑暗太空中。这个历史事件于2009年9月10日被《世界新闻周刊》再次报导。⁷⁸⁵ 照片的拍摄者兼研究员马西娅‧梅森博士(Marcia Masson)引述NASA内部专家的话说,那片城市绝对是天国(Heaven):「因为,我们人类所知的生命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冰冷的、没有空气的太空中。」 梅森博士说,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目的是要拍摄远在宇宙边缘的影像,但是镜头曾发生故障,直到有太空人将它修复。修复完成后,望远镜传回的第一批图片是万花筒般的色彩和亮光。但当调整焦点后,传回的图片中居然出现了天国城市。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人类航天史上最强大的天空望远镜之一,它能够观测到远至数十亿光年之外的物体。这意味著什么?如果一个物体距离10亿光年远,那么光从该物体到达地球需要10亿年,而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只需要8分钟。⁷⁸⁶ 哈勃太空望远镜被放置在大气层之外的太空中运行,这可以消除大气造成的天文观测干扰问题,比地面望远镜工作得更好。在紫外线、伽马射线和X射线等某些波长到达地球之前,大气层会部分阻挡它们,这使得对太空物体的观测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将哈勃望远镜放置在太空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⁷⁸⁷ 梅森博士表示,NASA在正确的时间将哈勃望远镜瞄准了正确的地点,然后在胶片上捕捉到这些影像,这需要巨大的运气。 美国航太局分析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经过反复检查数据后,他们得出结论:这些图像是真实的。他们也推论,那个城市不可能居住著我们已知的生命。
图6-28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天堂(作者兼研究员马西娅‧梅森博士《世界新闻周刊》截屏 https://weeklyworldnews.com/headlines/11684/new-hubble-images/ )
尽管有媒体报导,可是NASA发言人一直保持沉默,但机构内部人士承认,美国太空总署「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改变全人类未来的东西」。 9.4 牛顿眼中的宇宙天体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2—1727年),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巅峰人物,他提出了解释物体运动规律的三大运动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用万有引力解释地球上物体的下落规律以及行星运动等天体现象;在数学方面,他是无穷小微积分的最初发现者。牛顿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⁷⁸⁸ 牛顿曾说,「当我观察太阳系时,看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刚好使地球得到适量的光和热,这可不是偶然的现象!」(When I look at the solar system, I see the earth at the right distance from the sun to receive the proper amounts of heat and light. This did not happen by chance.)⁷⁸⁹ 他说,人们应该思考这样的事实:太阳,作为太阳系中唯一产生热和光的天体,事实上,它向六颗行星【编者按:当时人们只发现了六颗太阳系的行星】发出了适当的光和热,这种情况只能通过设计才能出现。此外,神确保行星以正确的速度运行、与太阳的距离正确(并且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具有正确的质量(因此也有正确的引力),并以正确的速率绕轴旋转。只有精通机械和几何学的人才能比较和调整所有这些特征,只有伟大的哲学家才能发现其运动背后的原则。[ The latter should ponder, he continued, the fact that the sun and no other body in the solar system produced heat and light, and indeed, gave out exactly the appropriate light and heat to the six planets, a state of affairs that could only have arisen by design. Moreover, God had ensured that planets travelled at just the correct velocities, were at just the right distance from the sun (and travelled in just the right orbits), had just the right mass (and hence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gravitational power), and revolved on their axes at just the correct rates. Rehearsing a remark he had made about a perfect (i.e., divine) mechanic in the “Preface to the Reader” of the Principia, he insisted that only a being exquisitely skilled in mechanics and geometry could have compared and adjusted all these features; he might have added that only a great philosopher could have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ir motions.]⁷⁹⁰ 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也被称为《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中说:「这个最美丽的太阳、行星和彗星系统,只能源自一个智慧和强大的高级生命。而如果恒星是其它类似系统的中心,这些系统也是由相同的智慧所形成,那么这些恒星都是由类似的智慧生命组建的;特别是因为恒星的光与太阳的光具有相同的性质,并且来自每个系统的光都会传递到所有其它系统;为了避免恒星系统因引力而相互撞击,他把这些系统放在彼此相距遥远的地方。」(This most beautiful system of the sun, planets and comets, could only proceed from the counsel and dominion of an intelligent and powerful being. And if the fixed stars are the centres of other like systems, these, being forme by the like wise counsels, must be all subject to the dominion of One; especially since the light of the fixed stars is of the same nature with the light of the sun, and from every system light passes into all other systems; and lest the systems of the fixed stars should, by their gravity, fall on each other mutually, he hath placed those systems at immense distance one from another.)⁷⁹¹ 尽管牛顿生活的年代还没有进化论的出现,但他却因为提倡宇宙是智慧生命设计的产物而被人们批评,人们认为其理论不科学、走入误区。难道只有符合进化论、无神论的探索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科学吗?这不是在用进化论、无神论的棒子来打击人们探索真理、真相的勇气和努力吗? 十、进化假说阴影障碍科学进步 进化假说阻碍了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大胆接受史前文明的真相,阻碍了人们应该取得的进步。 不仅如此,进化假说还阻碍了地质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各种学科方方面面早就应该取得的发展和进步。因为篇幅所限,我们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一百多年来科学领域的很多发现已经直接挑战甚至直接否定了进化假说,但是,很多科学家至今仍迫于社会压力,不敢挑战进化假说,这些都已经直接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在一些不容否认的新的科学发现面前,到底是削足适履、一味维护这个漏洞百出的进化假说,还是破除陈旧的进化观念、发展和完善科学理论?人们真的是到了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英国著名化学家威尔德‧史密斯(Wilder Smith)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就曾这样说:「我们正站在一个科学起源理论特别是生物学起源理论发生剧变的边缘。物理和化学领域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剧变;在生物科学领域,这种理论的剧变早就该出现了。一百多年来,达尔文主义和科学唯物主义的黑手(dead hand)一直严重影响著进步。」⁷⁹² 10.1 进化假说进入学校课堂 尽管进化假说如此漏洞百出,却被堂而皇之地引入学校课堂。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美国建国早期主要是由欧洲人组成,很多是由于宗教信仰迫害流亡到美国来的,大部分信仰上帝。神创论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根本没有争议;而进化论因为缺乏证据,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美国关于进化论和有神论的教学争议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美国开始形成现代公立学校系统,要设立生物课。这时就面临一个问题:生物课讲进化论还是讲神创论?美国南方的很多州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就纷纷立法,规定学校生物课只能教神创论,不能讲进化论。这里的神创论主要指的是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等。 1925年3月25日,田纳西州曾通过一项《布特勒法案》(Butler Act),禁止公立学校教师教授进化论。⁷⁹³ 1925年7月,田纳西州代顿小镇的一名24岁的中学教师约翰‧托马斯‧斯科普斯(John Thomas Scopes, 1900—1970)在美国民权联盟(ACLU)的支持下,在课堂里面公开讲授进化论。州政府就起诉他违反田纳西州的《布特勒法案》,法庭判决他违反了州的法律,斯科普斯被定罪并罚款100美元。⁷⁹⁴ 官司打到田纳西州高等法院的时候却推翻了原判,作的裁决是原判不合理,说罚款应该由陪审团定,而不是由法官来定,就这样在程序上推翻了原判。 这个「斯科普斯审判(Scopes Trial)案」是第一起关于课堂教授进化论的法律案件,又称「斯科普斯猴子审判」(Scopes Monkey Trial),当时受到高度关注,那时候收音机刚刚发明,很多人都在收听这个案件的进展情况。 但因为州法院并没有就能不能教进化论作出裁决,所以在法律上通常认为这个案件意义不大,但是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从那个时候抵制学校教进化论的力量就慢慢减弱,直至1967年《布特勒法案》被废除。 第二次大事件发生在1968年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头城。小石头城一个高中教师发现她的教科书上有进化论的内容,如果她教进化论,就违反阿肯色州的法律,因为阿肯色州是禁止教进化论的;如果不教进化论,她就违反了校区教育委员会的规定。她处于一个左右两难的境地,而她必须要做一个选择。⁷⁹⁵ 她实在没办法,就起诉州法律违宪。因为她起诉的是州法律违宪,所以官司一下就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决说阿肯色州的州法律违宪了,裁决说是禁止各个州把任何一个宗教信条作为教育的基础。 这个裁决不允许各州在公立学校禁止教授进化论,这是法律上最重要的第一步,但是也没有禁止教授神创论,所以在1968年这个事件以后,南方很多地方是神创论和进化论同时教的。 第三个是1987年爱德华兹诉阿吉拉德案,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路易斯安纳州的《神创论法案》违宪。从那以后,全美的公立学校基本上就把神创论排除出公立学校了,只讲进化论了。直至现在进化论进入了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学校和课堂。⁷⁹⁶ 就这样,这个毫无科学根据、漏洞百出、错误的「进化假说」开始堂而皇之地从学校教育开始,被当成不证自明的「真理」,被以「科学」的名义,灌输给没有思想准备和抵御能力的孩子们。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披著科学外衣的伪理论里充满了许多假证据,并出现在教科书中。当时那些信奉进化思想的人用这荒唐的谎言误导一代又一代人,迷惑、欺骗、束缚了无数人。 尽管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进化论是正确的,可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教授、灌输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概念,这显然是不尊重事实、自欺欺人的作法。 在进化假说被威权化之后,连科学家要公开质疑,都需要十足的勇气,对判断能力不强的孩子更是先入为主,毒害之巨大可想而知。 10.2 违反科学求真精神 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科学的基本精神是尊重事实。达尔文对科学的不良影响,直接体现在一言堂的宣教、指鹿为马、否认事实的荒唐逻辑上,使很多科学界人士的思维观念在不知不觉中也慢慢变得不科学,失去了科学最核心的本质──最基本的尊重事实的精神。 进化假说严重地影响了科学和理性的正常思维活动,并且阻碍了人类科学的正常发展;此外,它对科学伦理和道德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造成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堕落和败坏。 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马克‧斯托克尔(Mark Stoeckle)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大卫‧塞勒(David Thaler)发现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种是在10万到20万年前形成的,而不是慢慢进化而来的。这样一个明显的驳斥进化论的证据,当他们将其发表在2018年的《人类进化》期刊上时,却在醒目的标题位置写著──文章是支持进化论的。⁷⁹⁷ 美国著名地质学家,莱斯大学土木工程博士、明尼苏达大学水利工程博士、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亨利‧马迪森‧莫里斯(Prof. Dr. Henry Madison Morris, 1918—2006)⁷⁹⁸在他的著作《与神的长期战争》(The Long War Against God)中说:「有趣的是,进化论思想的实际影响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更能感受到,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广泛宣扬进化论已经被自然科学『证明』的信念。然而事实是,尽管自然科学通常是在进化框架中解释的,但没有人观察到真正的进化发生,甚至在任何生命科学中都没有,更不用说地球科学或物理科学了。」⁷⁹⁹ 10.3 垄断控制科学体系 世界上的很多学问、科学,都允许多个理论体系同时存在。比如物理学研究目的是探究世界的来源,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说,包括宇宙大爆炸学说、量子力学相对论、多维空间理论、暗能量和暗物质理论等等,这些学说都可以并存探讨。 可是在生物学领域就很不正常,尤其在人类和物种的起源这个重大命题上,生物学采取的是绝对排他主义方式,除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假说,其它都不允许存在,违反进化假说的一切理论似乎都会就被视为「伪科学」。 比如在人类的起源问题上,至少还有造物主、智慧设计或神创论。很多进化假说无法解释的现象,用「造物主创世」的观点都可以解释(详见《第八章》。神学或许是更高的科学体系,比如在牛顿生活的时代,神学是很受尊重的。 现代还是有很多人信神,科学家都有很多人信神,由于受这种不相信有神的观念的影响,一旦有人发现与神有相关的一些人、事、物或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几乎都会被打上「封建迷信」「不科学」的标签。 进化思想还几乎主宰了所有的科学体系,凡是不符合进化论的发现都会被排斥在外,例如前面提到的对于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的起因的探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地质考古学现象的研究,都是因为质疑甚至否定了进化论,才导致人们裹足不前、无法突破。 10.4 排斥打压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工作者 尽管进化不符合科学事实的地方可谓漏洞百出,可是一百多年来,进化论却被视为绝对不允许任何质疑、批评和挑战的特殊宗教神话了。 维护进化假说体系的人,甚至把进化论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种工具,用来打压一些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的科学界人士。 美国地质学家弗吉尼亚‧斯蒂恩‧麦金泰(Virginia Steen McIntyre)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就曾经因为报告科学事实而被迫沉默。⁸⁰⁰ 如前所述,1966年人们在墨西哥韦亚特拉科(Hueyatlaco)考古遗址现了一系列石器,包括叶状尖矛。 麦金泰作为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开始对此进行调查。当他们第一次开始工作时,认为该遗址的叶状尖矛可能有2万年历史,已经很古老了,但还没有老到引起争议的程度。 麦金泰使用各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对尖矛进行年代鉴定(Radioactivity Dating)并加以验证,最后结果都显示叶状尖矛约有25万年的历史,这直接触犯了当时科学界所信奉的达尔文进化假说。⁸⁰¹ 麦金泰博士在采访中讲述道,「而当时我相当天真。我想我们这里有件大事,而我只会坚持这个日期。我们已经得到了信息,我们得到了事实。让我们找出事实并从那里继续研究下去。我没有意识到这会毁掉我的整个职业生涯。」(And I was rather naive. I thought okay, we’ve got something big here. But I’m just going to stick with the date. We’ve got the information, we got the facts, let’s get the facts out and go on from there. And I didn’t realise it was going to ruin my whole career. ) 如果她放弃「25万年」的结果、采用「2万年」的数据,可能会成就她的职业生涯。由于她坚持事实,她后来所有的职业机会都对她关上了大门、网站被关闭,进一步作地质学调查的许可证也被吊销。后来就没有在她自己选择的领域工作过。(According to Dr. McIntyre, and because she stuck to the facts, all of her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 were closed off she’s not worked in their chosen field since site was closed and permiss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was denied forever.) 自从美国智库发现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2001年发起「对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科学质疑」宣言以来,几乎每位签署声明的科学家都需要勇气、承受异样的眼神甚至被怀疑是否有什么不光彩的动机。 不少一流科学家因为反对进化论而被压制,甚至成了被嘲笑、被鄙视、被边缘化的对象,所以导致很多科学家要想发表论文,首先要取得所谓「政治正确」的标签──与进化论保持一致。 许多科学家不敢公开反对「进化假说」,或是因为自身没有仔细验查揣摩,或是安于「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而非「科学正确」(scientifically correct)的基点,避免公开质疑后受排斥、损失个人利益甚至拿不到科学研究的资金。 十一、人类科学应该回归正路 如前所述,科学发展到今天,虽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从荒唐的克隆人闹剧到失去伦理的塔斯基吉梅毒实验,再到令人怵目惊心的中国器官移植;从18岁男孩杰西接受基因疗法之后的猝死到贺建奎编辑人胚胎事件;从病毒「功能获得」研究与新冠疫情的关系到基因改造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一切生物科技乱象,都与进化假说所提倡的否认精神道德、强调生存竞争导致现代科学界盲目追逐科技有著千丝万缕的关联,进化假说是导致生物科技弊端反复再现背后的重要推手。 更有甚者,被进化假说所加强的机械唯物生命观、治标不治本的机械对抗的治病思路以及所引发的西药毒副作用,都非常令人担忧;被忽略的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更是西方现代医学无法根本解决的难题。 而且,进化假说忽视精神的起源,令人类科学误入歧途,甚至带来灾难性的负面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物学、医学,还涵盖了很多其它科学领域。 从巴克斯特反复重复的生物间的原始感应现象,到江本胜发现的水也能感知人和周围环境的信息,再到量子物理学有名的双缝实验,都证明人的精神不仅具有物质属性,还时时刻刻影响著客观世界。 更有趣的是,从唐雨会认字的耳朵到严平生比CT还准的透视能力,再到张宝胜通过意念凭空取出的药片,人们思想中的壁垒被一个一个的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科学实验所突破。天目、透视、遥视、预测、心灵感应、特异致动六种功能已经被世界公认的事实,是精神可以改变物质的无可辩驳的直接证明,更是进化假说完全无法解释的人体生命现象,也更直接地、更本质地击垮了「进化论」所精心构建的堡垒。 而一场1979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持续了20年的热潮,直接引发了人们对人体科学和生命本质的深入探讨,法轮大法更是作为其巅峰,直接揭示了很多关于人体特异功能和人体科学问题的答案,给国家、人民和社会带来无穷益处,可是却到最后,被信奉进化论的中共政权残酷镇压。 这一自然界的混乱和灾难、科技界的腐败和变异以及社会败相的背后,都与达尔文进化思想息息相关。人类真的到了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反思的时刻了。 科学的真意是探索宇宙、生命和人体的真相。茫茫宇宙,无论天文地理、历史古迹,都充满了许许多多现代科学迄今为止无法解释的奥秘。当今科学发现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足以改变人类今天的教科书。 科学界不断发现的许多现象都提示了史前文明的存在,从2.5亿年前的三叶虫鞋印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从南非28亿年前的金属球到美国5.7亿年前的精致金属瓶;从地质考古学家发现的大洪水灾难,再到美国宇航局拍到的星际城市等等,不胜枚举。 当人们用进化论或无神论的框架体系无法解释各种宇宙现象、物质或生命现象的时候,往往就说是「自然」形成的;由于各种观念的障碍,不愿意思考那「自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任何一种自然现象的背后往往并不偶然。 目前整个人类科学技术都是遵循著进化论的思路在发展,其弊端已经彰显,甚至危及人类的未来。如果今天人类能够正确反思其祸害的深重,打破思维定势,勇于纠正错误、拨乱反正,相信对人类的未来必将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因为进化论违背了科学的精神,打著科学的旗号反科学,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科学,所以人类的正本清源必须从认清在科学界几乎占统治地位的进化论上著手。人类不能迷信达尔文搞的进化论。如果进化论根本无法证实,那么就不能说它是正确的;如果进化论是错误的,那么所有从进化论发展起来的东西也都是错误的。 既然进化论是错误的,那么,它也不能被称为「科学」,我们就应当把它从科学的殿堂中清理出去。 科学家的视野应该更为广阔,不能自我封闭。只有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和求真的精神,才能理解这个宇宙的存在密码以及人类的来源和生存的价值,才能解决现代科学以及整个人类正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 科技需要发展,但发展科技的同时需要回归理性、重视道德,这样才能走正路。在规划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时,首先需要纠正进化论对生命的错误认知,从思想上摈弃进化论,肃清进化论对人们的毒害和对科学的毒害。 进化论对科学发展的危害之大,超越人们的想像。进化论不光影响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对社会科学也起到了同样严重的负面阻碍作用,我们会在第七章详述。△ 参考文献: 676. SCIENCE, 2005-01-07, Special Issue 125 th Anniversary, 01 JULY 2005, VOL 309, ISSUE 5731. https://faculty.cc.gatech.edu/~turk/science_125/science_125.pdf. 125 questions: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14 MAY 2021. Science/AAAS Custom Publishing Office. BOOKLET SPONSOR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https://tinyurl.com/yck6wmdh 677. By Alex P. Meshik. The Workings of an Ancient Nuclear Reactor. Two billion years ago parts of an African uranium deposit spontaneously underwent nuclear fission. The details of this remarkable phenomenon are just now becoming clear. Scientific American. January 26, 2009. https://tinyurl.com/s372d3ak 678. Oklo – A Nuclear Reactor 1800 Million Years Ago. Dr. S. Eklund, Director General.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17304780204.pdf 679. George A. Cowan. A Natural Fission Reactor. Scientific American , Vol. 235, No. 1 (July 1976), pp. 36-47. Publish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a division of Nature America, Inc. https://sci-hub.st/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https://tinyurl.com/j878twvn,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680. Spence, Robert. “Otto Hah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4 Jul.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Otto-Hahn.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1.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Fritz Strassman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8 Apr. 2023, https://tinyurl.com/4dyd8puy.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2. nuclear fission, physics. Also known as: atomic fission, induced fission.Written by Ellis P. Steinberg. Director, Chemistry Division,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rgonne, Illinois, 1982–88; Section Head, Nuclear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1974–82.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Last Updated: Sep 27,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uclear-fission 683. Marcum, Wade and Spinrad, Bernard I.. “nuclear reacto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6 Oct. 2023, https://tinyurl.com/2n5d94z7.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4. Reactors Designed by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Energy.gov.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Science. UChicago Argonne LLC. https://www.ne.anl.gov/About/reactors/early-reactors.shtml 685. Badash, Lawrence. “Enrico Ferm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nrico-Fermi.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6. Nature’s Nuclear Reactors: The 2-Billion-Year-Old Natural Fission Reactors in Gabon, Western Afric https://tinyurl.com/4feap47x 687.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radioactive isotop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1 Jul.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radioactive-isotope.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8. Pauling, Linus C. and Lagowski, J.J.. “periodic tabl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3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periodic-table.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89. Morss, Lester. “urani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2 Sep.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uranium. Accessed 28 October 2023. 690.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OKLO PHENOMENON LIBREVILLE, GABON, JUNE 1975 The meeting was attended by 73 participants from 19 countries. https://tinyurl.com/4tu5nxwj 691. George Cowan’s Interview (2006) https://ahf.nuclearmuseum.org/voices/oral-histories/george-cowans-interview-2006/, George Cowan’s Interview; George Cowan’s Interview (1993) https://tinyurl.com/mtyxx9ay / Voices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https://tinyurl.com/3shxya4r 692. J. C. Ruffenach et al., Isotopic Abundances Measurement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Oklo Phenomenon, November 1979.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zna-1980-0202/pdf 693. Evidence Shows a Nuclear Reaction Occurred Spontaneously Long Ago. By Walter Sullivan Sept. 26, 1972. https://tinyurl.com/mra6t8ep 694. F Gauthier-Lafaye, P Holliger, PL Blanc, Natural fission reactors in the Franceville basin, Gabon: A review of the conditions and results of a “critical event” in a geologic system.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0, 4831–4852 (1996). https://tinyurl.com/475mzvad 695. Oklo: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 US/DOE/2004. https://tinyurl.com/ynhp8kt7 696. George A. Cowan. A Natural Fission Reactor. Scientific American , Vol. 235, No. 1 (July 1976), pp. 36-47. Publish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a division of Nature America, Inc. https://sci-hub.st/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https://tinyurl.com/j878twvn ,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50391. 697. Oklo: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 US/DOE/2004. http://ecolo.org/documents/documents_in_english/oklo-reactor.html 698. Groopman, E. E., Willingham, D. G., Meshik, A. P., & Pravdivtseva, O. V. (2018). Discovery of fissionogenic Cs and Ba capture five years after Oklo reactor shutdow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35), 8676-8681. https://doi.org/10.1073/pnas.1807267115 699.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环境毒物研究中心 铯 http://nehrc.nhri.org.tw/toxic/toxfaq_detail_mobile.php?id=40; 核事故中常见放射性核素的种类与危害是什么? 生态环境部核子与辐射安全中心 2015-11-17,资料来源:《核子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 https://tinyurl.com/43vfemm6 700. This Two Billion Year-Old Natural Reactor May Hold The Key To Safe Nuclear Waste Disposal. David Bressan. Senior Contributor. Aug 14, 2018,01:33pm EDT https://tinyurl.com/56mnukmz 701. F. Gauthier-Lafaye et al., Les gisements d’uranium du Gabon et les reacteurs d’Oklo, May 1986. https://tinyurl.com/mr3vweps, https://www.persee.fr/doc/sgeol_0302-2684_1986_mon_78_1 702. 矽和硅是同一种化学元素的不同中文名称,它们都是从英文名称silicon音译而来。矽是从拉丁语silicis音译而来,最早由清朝的徐寿在1871年出版的《化学鉴原》中使用,后来被中华民国教育部在1933年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中采用,并沿用至今。硅是从荷兰语keiaarde音译而来,最早由日本学者宇田川榕庵在1837年出版的《舍密开宗》中使用,后来被中国大陆在1956年公布的《化学元素名称暂行规定》中采用,并沿用至今。两个名称的意义都与燧石有关,因为燧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是硅元素的一种氧化物。矽和硅的区别,其实就像英文中的sodium和natrium、potassium和kalium一样,只是反映了近代欧洲化学用名中西欧的两大主流语族——日耳曼系和拉丁系的不同而已。 703. The Guardian (https://tinyurl.com/5n7e3m4m),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s:listed and ranked since 1952, Mar 2011 704. 核能是什么?核能发电的原理?核电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https://tinyurl.com/453jnka5 705. 三哩岛、车诺比、福岛历史上三大核电事故,现在怎么了? https://tinyurl.com/wpruays7 706. Japan: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Update Log, Updates of 12 April 2011 https://tinyurl.com/yp43j97f 707. International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vent Scale (INES). https://tinyurl.com/mwbu5vmv 708. The Information Channel on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vents https://www-news.iaea.org/EventList.aspx 709. S. E. Woosley, A. Heger, and T. A. Weaver. The evolution and explosion of massive stars. Rev. Mod. Phys. 74, 1015 – Published on 7 November 2002. https://tinyurl.com/26bk6s7p, https://sci-hub.yt/10.1103/RevModPhys.74.1015; Woosley, S. E., & Weaver, T. A. (1995). The evolution and explosion of massive sta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v.101, p.181. 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1995ApJS..101..181W/abstract. 710. Taylor, S. R. (1974). Abunda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 new tab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38(5), 855-866. https://tinyurl.com/3tk3tz25, https://sci-hub.yt/10.1016/0016-7037(64)90129-2 711. J. R. Lamarsh’s A. J. Baratta’s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3rd (Third) edition(Introduction to Nuclear Engineering (3rd Edition) [Hardcover])(2001) Hardcover – January 1, 2001. https://tinyurl.com/2sk2y4r3 712. R. Naudet, Oklo:The Fossil Nuclear Reactors (Translation of Chapter 6, 13 and Conclusions), SKB Technical Report 96-14, September 1996. https://www.skb.com/publication/12534/SKB96-14_OCR.pdf 713. Oklo: Natural Nuclear Reactors. US/DOE/2004. https://tinyurl.com/ynhp8kt7 714.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tinyurl.com/2bup6sjv, Page 810. 715.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trilobit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 Nov.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animal/trilobite. Accessed 10 November 2023. 716. Gutiérrez-Marco, J., García-Bellido, D., Rábano, I. et al. Digestive and appendicular soft-parts, with behavioural implications, in a large Ordovician trilobite from the Fezouata Lagerstätte, Morocco. Sci Rep 7, 39728 (2017). https://doi.org/10.1038/srep39728 717. Hollingsworth, J. S. (2008). “The first trilobites in Laurentia and elsewhere”. In I. Rábano; R. Gozalo; D. García-Bellido (eds.). Advances in trilobite research (PDF). Fourth International Trilobite Conference, Toledo, June, 16-24, 2008. Cuadernos del Museo Geominero, Nº 9. Madrid, Spain: Instituto Geológico y Minero de España. ISBN 978-84-7840-759-0. https://www.igme.es/museo/trilo08/archivos/TRILOBITE.pdf 718.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fossil record”.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6 Jan. 2020,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fossil-record. Accessed 11 November 2023. 719. Geological Specimen Rejuvenates an Old Controversy. Wm LEE STOKES. Dialogue 139. https://tinyurl.com/379njzh5 720. “The “Meister Print” An Alleged Human Sandal Print from Utah”. TalkOrigins. Retrieved 4 May 2019. https://www.talkorigins.org/faqs/paluxy/meister.html, http://paleo.cc/paluxy/meister.htm 721. “Tripping Over a Trilobite: A Study of the Meister Tracks”.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trieved 4 May 2019. https://ncse.ngo/tripping-over-trilobite-study-meister-tracks 722.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tinyurl.com/2bup6sjv, Page 807. 723. God — or Gorilla. : how the monkey theory of evolution exposes its own methods, refutes its own principles, denies its own inferences, disproves its own case. by McCann, Alfred Watterson, 1879-1931. Publication date 1922. New York: The Devin-Adair Company. https://tinyurl.com/ywcmwh2y. P353-354. 724. God — or Gorilla. : how the monkey theory of evolution exposes its own methods, refutes its own principles, denies its own inferences, disproves its own case. by McCann, Alfred Watterson, 1879-1931. Publication date 1922. New York: The Devin-Adair Company. https://tinyurl.com/ywcmwh2y. P353. 725. Todd Wood. John Reid’s Amazing Fossilized Sho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Bo-ecRhlo 726. OOPARTS! Out-of-Place-Artifacts in Pennsylvania. 2014-07-25 11:54 Topics: Environment and Nature, Pennsylvania. https://tinyurl.com/v4syzwxu 727.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tinyurl.com/2bup6sjv 728. A Relic of a By-Gone A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7, no. 38, p. 298 (June 5, 1852 or June 7, 1851) . https://tinyurl.com/mr26t7sp The Dorchester Pot: Originating from the 593 million year old Roxbury Conglomerate https://tinyurl.com/5asktm8a 729.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tinyurl.com/2bup6sjv 730. A Relic of a By-Gone A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7, no. 38, p. 298 (June 5, 1852 or June 7, 1851) . https://tinyurl.com/mr26t7sp The Dorchester Pot: Originating from the 593 million year old Roxbury Conglomerate https://tinyurl.com/5asktm8a 731. Gilman, D. C.; Peck, H. T.; Colby, F. M., eds. (1905). “Whitney, Josiah Dwight” .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1st ed.). New York: Dodd, Mead. https://tinyurl.com/r7n99v4a 732. The auriferous gravels of the Sierra Nevada of California. J. D. Whitney. DOI: https://doi.org/10.5962/bhl.title.65298. LCCN: https://lccn.loc.gov/a49007061. OCLC: 6664992. View online: https://tinyurl.com/bdfc3su5 733. Forbidden Archeolog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By Michael A Cremo and Richard L Thompson. 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 1996. ISBN 9780892132942, 0892132949. Reader’s Summary https://tinyurl.com/2bup6sjv 734. What Is a Satellite? (Grades 5-8). https://tinyurl.com/3rmbbvp8 735. Wise, D. U. (1966). “Origin of the Moon by Fission”. In Marsden, B. G.; Cameron, A. G. W. (eds.). The Earth-Moon System. Boston, MA: Springer. pp. 213–223. https://tinyurl.com/u4ynuzws, https://tinyurl.com/y6bs4zer. 736. Canup, R.; Asphaug, E. (2001).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s formation” (PDF). Nature. 412 (6848): 708–712. https://tinyurl.com/2ax9yuw9 737. Wernher von Braun. Former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Director. NASA. https://www.nasa.gov/people/wernher-von-braun/ 738. Apollo 12 Command and Service Module (CSM). NSSDCA/COSPAR ID: 1969-099A. https://tinyurl.com/y6c5nmc5. 739. Wernher von Braun (March 1970). “How APOLLO 13 Will Probe The Moon’s Interior”. Popular Science. https://tinyurl.com/34ubpa88 740. Does the Moon Sound Like a Bell? Though the Apollo lunar modules were built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landing two men on the surface of the…BY AMY SHIRA TEITEL | PUBLISHED MAY 27, 2016 10:00 PM EDT. https://www.popsci.com/does-moon-sound-like-bell/ 741. Apollo Expeditions to the Moon. CHAPTER 12.3. https://history.nasa.gov/SP-350/ch-12-3.html 742. Does the Moon Sound Like a Bell? Though the Apollo lunar modules were built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landing two men on the surface of the…BY AMY SHIRA TEITEL | PUBLISHED MAY 27, 2016 10:00 PM EDT. https://www.popsci.com/does-moon-sound-like-bell/ 743. Solomon, S. C., & Toksöz, M. (1968). On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oon.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7), 475-484. https://tinyurl.com/2m8sfzpn 744. Mark Wieczorek and 15 coauthors (2006). “The constit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lunar interior” (PDF).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60 (1): 221–364. https://tinyurl.com/ypr6ywsc 745.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titani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Oct. 2023, https://tinyurl.com/bdzfkdmh. 746. Morss, Lester. “thori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8 Sep. 2023, https://tinyurl.com/mr8yexzj. 747. Frederick Soddy Quotes. https://www.azquotes.com/author/13856-Frederick_Soddy 748. Windley, Brian Frederick and Harbaugh, John W.. “ge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3 Nov.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geology. Accessed 12 November 2023. 749. Gradualism. Ge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gradualism 750. James Hutton. Scottish geologist.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ames-Hutton 751. Macomber, Richard W.. “Charles Lyell”.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0 Nov.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harles-Lyell. Accessed 13 November 2023. 75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Georges Cuvie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 Aug.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rges-Cuvier. Accessed 12 November 2023. 75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catastrophis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4 Jun. 201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tastrophism-geology. Accessed 13 November 2023. 754. What are mass extinctions, and what causes them? In the last 500 million years, life has had to recover from five catastrophic blows. Are humans dealing the planet a sixth? BYMICHAEL GRESHKO ANDNATIONAL GEOGRAPHIC STAFF. PUBLISHED SEPTEMBER 26, 2019 13 MIN READ. https://tinyurl.com/6sw3fyx8 755. Raup, D. M. (1982).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Science. https://doi.org/1501, https://sci-hub.yt/10.1126/science.215.4539.1501 756. David Malcolm Raup.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https://www.amacad.org/person/david-malcolm-raup 757. Dr. David M. Raup.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Member History. https://tinyurl.com/56np62xr 758. Charles Schuchert Award. https://www.paleosoc.org/schuchert-award 759.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catastrophis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4 Jun. 201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tastrophism-geology. Accessed 8 May 2023. 760.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Walter Alvarez”.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Oct.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Walter-Alvarez. Accessed 12 November 2023. 761. Formed by Megafloods, This Place Fooled Scientists for Decades. Geologists couldn’t account for the strange landforms of eastern Washington State. Then a high school teacher dared to question the scientific dogma of his day. BYGLENN HODGES PHOTOGRAPHS BYMICHAEL MELFORD https://tinyurl.com/2v6dx8df 762. Bretz, J. Harlen. “The Spokane Flood beyond the Channeled Scablands.” The Journal of Geology, vol. 33, no. 2, 1925, pp. 97–115. JSTOR, http://www.jstor.org/stable/30067418, https://tinyurl.com/4xf5nshf. Accessed 14 Nov. 2023. 763. Columbia River Basalt Group Stretches from Oregon to Idaho. By 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gov). https://tinyurl.com/nbstmspc 764. Bretz, J Harlen (1882-1981). By Cassandra Tate Posted 11/29/2007 HistoryLink.org Essay 8382. https://www.historylink.org/File/8382 765. Legacy: J Harlen Bretz (1882-1981). A scablands geologist whose theory finally won out.By John Soennichsen. https://magazine.uchicago.edu/0912/features/legacy.shtml 766. A plaque Archived 13 December 2013 at the Wayback Machine was dedicated to Bretz in 1994 outside the Visitor Center at Dry Falls State Park in Coulee City, Washington that reads “Dedicated to J Harlen Bretz who patiently taught us that catastrophic floods may sometimes play a role in nature’s unfolding drama”. https://tinyurl.com/e9uunyer 767. The Man: Geologists accept Ice Age floods theory, honor Bretz with Penrose Medal. https://tinyurl.com/5h2h33ha 768. D. M. Martill, ‘The Medusa effect: instantaneous fossilization’, Geology today, Vol. 5, 1989, pp.201-205. https://tinyurl.com/rfk77ayc 769. A. A. Snelling, Earth’s catastrophic past: Geology, Creation and the Flood, Volume 2. Master Books (October 2014), ISBN : ‎978-0-89051-873-1. pp.537-575. https://tinyurl.com/26wsb77k 770. A. K. Behrensmeyer and eight others, ‘Are the most durable shelly taxa also the most common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Paleobiology, Vol. 31, 2005, pp.607-623. https://www.jstor.org/stable/4096887; https://sci-hub.yt/10.2307/4096887 771. C. M. Faux and K. Padian, ‘The opisthotonic posture of vertebrate skeletons: post-mortem contraction or death throes?’ Paleobiology, Vol. 33, 2007, pp.201-226. https://www.jstor.org/stable/4500148; https://sci-hub.yt/10.2307/4500148 772. L. Brand and J. Florenc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vertebrate fossil footprints compared with body fossils’, Origins (Ge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Vol. 9, 1982, pp.67-74. https://www.grisda.org/origins-09067 773. Fossils and the Flood. Paul Garner. https://www.evangelical-times.org/fossils-and-the-flood/ 774. Paul Garner. Evangelical Times. https://www.evangelical-times.org/author/paul-garner-bsc-fgs/ 775. Fossils and the Flood. Paul Garner. https://www.evangelical-times.org/fossils-and-the-flood/ 776. 一块奇石成就一个景区。出版日期:2013-01-01。云村寨。 http://www.yuncunzhai.com/book/218998.jhtml; https://www.yuncunzhai.com/book/218865.html 777. 藏字石,贵州藏字石事件。2021-10-04 14:40:01 来源:新奇世界 网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L3JJUIN05527VSW.html 778. 125 questions: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14 MAY 2021. Science/AAAS Custom Publishing Office. BOOKLET SPONSOR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https://tinyurl.com/yck6wmdh 779. Sung Chang; The neutron and proton weigh in, theoretically. Physics Today 1 June 2015; 68 (6): 17–18. https://doi.org/10.1063/PT.3.2804 780. The Four Fundamental Forces. NASA. https://universe.nasa.gov/universe/forces/ 781. Robin Collin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Messiah College. https://closertotruth.com/contributor/robin-collins/ 782. Physics Prove The Existence of God (On A Razor’s Ed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2Hsi_gln8 783. C. Huang and Y. -C. Huang. Anthropic Principle’s Predicting Symmetric Distribution Matter Strata, Their Physics Laws, and Verifications. Advances in Astronomy; Volume 2019; Article ID 2501417, 16 pages.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aa/2019/2501417/ 784. What Is NASA? (Grades K-4). https://tinyurl.com/yms8tftk. 785. NEW HUBBLE IMAGES. September 10, 2009 by Marge Floori. Weekly World News. https://tinyurl.com/vemzrzdm 786. The Farthest Visible Reaches of Space https://imagine.gsfc.nasa.gov/features/cosmic/farthest_info.html 787. NASA Hubble Site. https://www.hubblesite.org/, https://www.hubblesite.org/quick-facts NASA. 788. Isaac Newton. English physicist and mathematicia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789. 33 Best Sir Isaac Newton Quotes (EDUCATION). GRACIOUS QUOTES. https://tinyurl.com/38pb8ak5. 790. Priest of Nature: The Religious Worlds of Isaac Newton 1st Edition. by Rob Iliffe (Author). https://tinyurl.com/3dfzbwbw; https://tinyurl.com/7xp6djsz 791. https://tinyurl.com/2brb3nu3 792. Arthur Ernest Wilder Smith, The Creation of Life: A Cybernetic Approach to Evolution, Wheaton, IL: Harold Shaw, 1970, pp. 244-245. https://www.sermon-online.com/contents/34550; https://tinyurl.com/ycxbvnyv 793. “Full text of the Butler Act and the bill that repealed it”. Tennessee Evolution Statutes PUBLIC ACTS OF THE STATE OF TENNESSEE PASSED BY THE SIXTY – FOURTH GENERAL ASSEMBLY 192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9-05-20. Retrieved 2023-11-16. https://tinyurl.com/yr2cj76d 794. “Scopes of ‘Monkey Trial’ Is Dead at 70”.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3, 1970. Retrieved December 5, 2014. https://tinyurl.com/ea5tmt22 795. Ten Major Court Cases about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 June 6, 2016. Written by Molleen Matsumura & Louise Mead.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https://ncse.ngo/ten-major-court-cases-about-evolution-and-creationism 796. Ten Major Court Cases about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 June 6, 2016. Written by Molleen Matsumura & Louise Mead.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https://ncse.ngo/ten-major-court-cases-about-evolution-and-creationism 797. M.Y. Stoeckle, D.S. Thaler. Why should mitochondria define species? Human Evolution. Vol. 33; n. 1-2 (1-30) – 2018. DOI: 10.14673/HE2018121037; https://phe.rockefeller.edu/wp-content/uploads/2018/12/Stoeckle-Thaler-Final-reduced-002.pdf 798. Dr. Henry M. Morris.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 https://www.icr.org/henry_morris/ 799. The Long War Against God Author(s):Henry Morris; Publisher:Master Books; Year:2000; Edition: Language: English; Pages (bibl\file):344\0; ISBN: 0890512914, 9780890512913. https://tinyurl.com/ykabazbx 800. Krishna Tube. The Mysterious Origins of Man. Starting 6’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tC141Ma4E 801. Geologic evidence for age of deposits at Hueyatlaco archeological site, Vasequillo, Mexico [archive]; 1981 (PDF-Datei; abgerufen 8. Juli 2016) https://tinyurl.com/27vb7fn2 《透视「进化论」》写作组 点阅【透视「进化论」】系列文章。 点阅【透视“进化论”】系列文章。 前言 第一章:进化论是未经证实的假说(上) 第一章:进化论是未经证实的假说(下) 第二章:破除进化假说的经典迷思(上) 第二章:破除进化假说的经典迷思(中) 第二章:破除进化假说的经典迷思(下) 第三章:分子生物学否定进化假说(上) 第三章:分子生物学否定进化假说(中) 第三章:分子生物学否定进化假说(下) 第四章:进化假说未触及精神世界(上) 第四章:进化假说未触及精神世界(下) 第四章:进化假说未触及精神世界(下) 第五章:濒死轮回学揭示生命本质(上) 第五章:濒死轮回学揭示生命本质(下) 第六章:进化假说使科学误入歧途(上) 第六章:进化假说使科学误入歧途(中) (版权归大纪元和写作组所有,欢迎转载,不得更改。)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27/7892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多名中共高官、警察、院士、高校教授等密集过世,多为中共党员。|
多名中共高官、警察、院士、高校教授等密集过世,多为中共党员。|
大白又回来了 中国疫情肆虐 !方舱医院启动作为临时输液室!
大白又回来了 中国疫情肆虐 !方舱医院启动作为临时输液室!
中国疫情失控!医护大批感染 骨科、产科医生去看儿科!
中国疫情失控!医护大批感染 骨科、产科医生去看儿科!
黑警把人逼到绝路,「辱母案」中的于欢怎样了?
黑警把人逼到绝路,「辱母案」中的于欢怎样了?
中国疫情全面爆发!上海中山医院百名医护全中招!  灾难重演!
中国疫情全面爆发!上海中山医院百名医护全中招! 灾难重演!
高人指点?!喜欢游泳的毛泽东游遍大江河,为何却独不游黄河?|
高人指点?!喜欢游泳的毛泽东游遍大江河,为何却独不游黄河?|
 
更多文章导读
 
 
 

反击北戴河逼宫 习赐死李克强 逼元老交财产(图)
1. 反击北戴河逼宫 习赐死李克强 逼元老交财产(图) (171,845次)

2. 习威逼元老交出财产 只有两家未交 (159,649次)

美国设鸿门宴 中共焦头烂额 变脸求和
3. 美国设鸿门宴 中共焦头烂额 变脸求和 (150,561次)

4. 惊爆内幕:去世前一天曾全面体检 李克强死因疑云难散 (149,835次)

5. 习近平下榻酒店像灵堂 十分神秘 (148,364次)

蒋介石身边女共谍颠覆了神坛老毛(图)
6. 蒋介石身边女共谍颠覆了神坛老毛(图) (147,385次)

7. 王岐山十八大后与旧部的最后晚餐 (146,223次)

8. 逃不掉!拜习会后,拜登再次公开宣布习是独裁者 (145,964次)

9. 党争无底线 李克强表弟及其旗下人马性命堪忧 (142,712次)

10. 毛泽东终生未在黄河中游泳有何因 (142,615次)

11. 中领馆雇妓女去旧金山欢迎党魁 国内议论纷纷! (139,758次)

12. 李克强之死是「阳谋」(图) (139,379次)

13. 李克强遭习嫉恨的8件事 (139,243次)

只有因果 没有偶然(多图)
14. 只有因果 没有偶然(多图) (138,998次)

战战兢兢的李克强夫人与任人宰割的林彪女儿
15. 战战兢兢的李克强夫人与任人宰割的林彪女儿 (138,536次)

【人物真相】李克强妻程虹的悲剧人生(视频)
16. 【人物真相】李克强妻程虹的悲剧人生(视频) (136,221次)

17. 为保曾庆红的爹引出的惊天秘密 (134,647次)

18. 中共丑闻知多少? 江青、张春桥、康生都是叛徒! (133,283次)

19. 工兵被哈马斯扣押 习急派张又侠向普京求救(视频) (133,166次)

20. 中共大转弯 从仇美转亲美 评:是战略欺诈 (133,046次)

21. 共青团官微讲了点真话就起到黑习效果(多图) (132,592次)

由李克强之死想到前公安部长李震之死(图)
22. 由李克强之死想到前公安部长李震之死(图) (131,440次)

习全家错爱毛泽东的原因
23. 习全家错爱毛泽东的原因 (131,263次)

24. 消息人士:李克强被「赐死」 习打击妄议(图) (131,005次)

25. 周恩来朱德毛泽东是怎么死的? (130,738次)

26. 北京权力圈发生震荡?权贵家族金融腐败关键人被抓 (130,542次)

27. 矛头直指习近平 刘源撰文反对个人专断 (130,540次)

28. 惊爆!习近平恳求拜登提供9千亿美元救助(图) (130,103次)

29. 夜话中南海:在“注水博士”习近平眼中,真才实学是李克强的原罪 (129,698次)

30. 他们坐新疆军阀监狱无恙 却没逃过文革 (128,636次)

李克强委曲求全窝囊死(图)
31. 李克强委曲求全窝囊死(图) (128,113次)

32. 中共党内发出不同的声音 财新社论呼吁改革 (127,611次)

33. 为中共党魁画像的中央美院教授罹患恶性脑瘤亡 (127,598次)

重庆前副市长熊雪被逮捕 坏事做多了的报应!(图)
34. 重庆前副市长熊雪被逮捕 坏事做多了的报应!(图) (127,405次)

35. 当百姓不再害怕中共,就轮到中共害怕百姓了 (126,129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