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朱熔基力主查办周正毅 陈良宇大闹胡温中央 (多图)
【人民报消息】

前总理朱镕基力主查办周正毅案


今年五月,由于周正毅、刘金宝案被揭发,“上海帮”贪污受贿罪行逐渐曝光,一股或明或暗清算“上海帮”的力量正在不断壮大。

朱镕基向胡温建议查处周正毅

据2003年11月前哨杂志报道,外界普遍认为,查处周正毅是由新上台的胡锦涛、温家宝主导的。其实,胡温上台之后尚未站稳脚跟,“上海帮”又虎视眈眈,他们对周正毅的胡作非为虽然心中有数,但考虑到周和“上海帮”的关系,只好先放一马。

力主查办周正毅案的是前总理朱镕基,朱退休后一直在上海休养。休养期间,他接触了许多上海市民,包括一些身受其害的干部。他们向朱镕基投诉周正毅依仗权贵乱拆民房,大发其财。

一个赖昌星式的流氓小混混,靠向官府和银行行贿,居然成了拥有几家上市公司和几百亿财产的“上海首富”,这是朱镕基也觉得不可思议的。朱退休后,无官一身轻,没有包袱,不怕被人整,虽然他知道周正毅是因为和黄菊、陈良宇勾结才能在上海滩发达的,并且查到最后肯定要牵涉到江泽民的儿子江绵恒,但他还是向胡温建议查处周正毅。

吴邦国不喜欢黄陈


吴邦国认为周正毅该查
支持查处周正毅的还有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吴也属“上海帮”,但在八十年代比较靠近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朱镕基一九九一年离开上海后,由吴邦国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任上海市长,两人关系并不融洽。吴邦国也听到一些关于周正毅巧取豪夺的议论,对黄菊、陈良宇纵容周正毅强毁民居也觉得太过分。吴邦国是一九九四年离开上海到北京任副总理的,当时周正毅还没有“崛起”,吴和周没有半点关系,所以比较超脱。吴邦国曾和朱镕基交换过意见,两人都认为周正毅该查。

周正毅被揭发后,陈良宇如坐针毡,但陈背靠江泽民有恃无恐。他逮捕替房屋被毁户打官司的律师郑恩宠,逮捕向中央告状的香港居民沈婷,妄图用法西斯暴力压制事件深入暴光,但事与愿违。

胡锦涛同志对陈良宇印象不好

八月份,向“上海帮”进攻的第二波打响了。中央五部委组织调查组赴上海调查“土地腐败”,查出上海两年来有百分之八十四的房地产用地没有经过招标。八月二十五日,中国科学院工业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经营报》刊载了此消息,令黄菊、陈良宇的腐败罪行再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科学院是江大公子江绵恒地盘,《中国经营报》揭发黄菊、陈良宇的腐败罪行实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该工业研究所如此敢为,可见亦有相当背景支撑。

八月二十九日,温家宝到上海视察,这是温当总理后首次到上海。他找陈良宇谈了十五分钟,问他和周正毅是什么关系。陈承认强调经他手批给周的贷款只有六千万,上海贷款主要是黄菊批的。温还对陈说,你怎么搞的,胡锦涛同志对你的印象并不好!

江泽民力保陈良宇


“上海帮”江泽民、黄菊、陈良宇
据说中央曾有意要“动”陈良宇,对其进行党纪法律查处或将其调离上海。但最终胡锦涛请示江泽民时,江指示大意如下:上海市对外的窗口,动作太大会造成国内外的巨大震动,对大局不利。陈良宇是好人。

早在周正毅、刘金宝事件发生后,江泽民威胁中央政治局:刘金宝事件,周正毅事件,王雪冰事件,还有其他类似事件,只能算是上海市委某些环节工作失误,不能看作是直接勾结。黄菊、陈良宇同志主持市委工作,中央是肯定的。黄菊、陈良宇同志在工作、作风上有错误,但已有认识,不要再揪住不放。上海政局绝不能乱,局部乱也不行。一乱,其他地方跟风肇事添乱,会失控。

陈良宇向胡温中央发泄

有江泽民撑腰,陈良宇下令没收在上海所有的八月二十五日的《中国经营报》,并向中央投诉。

陈向温告状说中央和国务院曾同意旧城改造部分可以不招标,五部委调查组和《中国经营报》不应该把这部分列入百分之八十四里面。有人后来向朱镕基求证,朱说上海曾提出这种要求,但中央根本没有同意和批准。

陈揪住《中国经营报》不放。他向温家宝大骂《中国经营报》,要求处理。 《中国经营报》在压力之下,只好炒了写那篇报道的记者,并被迫刊登了道歉启示。

但陈良宇得寸进尺,九月三十日,直接派遣几百名上海警察全副武装大闹北京抓人,上海八十五名去北京上访者被捕遣返。照中央的惯例,一般都是由当地警方捉拿上访者和“盲流”,然后送回原居住地。现在地方巡捕不经“圣旨”在“天子脚下”胡闹,真可谓是开创中国历史先河。此事在北京引起很大轰动,有人说,“上海帮”已经丧心病狂,居然向胡锦涛、温家宝示威。北京警方对“上海帮”的目中无人也相当愤怒。

胡温和“上海帮”由周正毅案引起的冲突目前处于拉锯状态。中纪委基本上已查清了“上海帮”贪污受贿的来龙去脉。由于江泽民一再包庇,所以到现在还没有高官落网。但周正毅、刘金宝案被揭发,“上海帮”贪污受贿罪行逐渐曝光,一股或明或暗清算“上海帮”的力量正在不断壮大。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江胡各说各话!这一回到底听了谁的(多图) 2003/10/30 (30,780次)
郑恩宠与江泽民同时被判──陈良宇不认胞弟 黄菊夫人出走美国 2003/10/30 (23,638次)
胡锦涛没显山没露水没放过上海帮 陈良宇上电视上讲台就差上法庭(多图) 2003/10/5 (43,247次)
小笑话:陈良宇是这样教育他的女友的(图) 2003/9/23 (39,885次)
黄菊陈良宇“好一片阴凉” (图) 2003/9/23 (14,809次)
继陈良宇之后!薄熙来今天也吓得上新华网露面 2003/9/4 (21,791次)
江泽民的“稳定”已到尽头 中国正处在新一轮激荡前夜 2003/9/2 (18,339次)
上海帮找不到帮主江泽民 江绵恒陈良宇求签问卜(多图) 2003/9/1 (31,013次)
薄熙来干得好!陈良宇同志,请立即下达该通知 2003/9/1 (20,840次)
北京的秘密!这个会议被航天飞行颁奖大会所掩盖着(图) 2003/11/10 (28,123次)
谜!江泽民为何给中央警卫部队整个儿大换血(图) 2003/11/9 (42,081次)
新华网只摆擂台!在这一仗中江胡到底谁能赢(多图) 2003/11/9 (22,726次)
江要吃短朱熔基的舌头 罗干借刀杀人胡不中招儿(多图) 2003/11/8 (48,342次)
高层透风!北京出的就是这件大事(多图) 2003/11/7 (46,075次)
老布什跟江泽民翻脸 中央急开会军区有异常(多图) 2003/11/6 (39,330次)
北京出事了!中南海撤换警卫 江亲信匆忙返京 2003/11/6 (40,134次)
一张震惊八十八国首脑的照片(图) 2003/11/4 (43,917次)
新华网今天这篇文章是高层动态(图) 2003/11/4 (33,732次)

宽厚肩膀成废弃码头!陈至立的老公如何成了大亨(多图) 2003/11/3 (48,462次)
新华网昨天这篇滚动报导为何至今不滚动(多图) 2003/11/2 (23,586次)
为何董建华和北京争抢杨利伟(多图) 2003/11/1 (22,832次)
隔着门缝儿瞧:曾庆红是中共高层里的那段儿“盲肠”(多图) 2003/11/1 (26,544次)
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布什是怎样接见曹刚川的?(图) 2003/11/1 (26,319次)
多这一回嘴!!今日新华网暴露江泽慧去美国的秘密(多图) 2003/10/30 (32,546次)
压垮胡锦涛!为何三个代表顺利入宪(多图) 2003/10/29 (26,913次)
怕炸窝!新华网今天才宣布了三中全会不敢公开的这个消息(多图) 2003/10/28 (40,513次)
江转着圈儿肯定自己 中国没有胡温新政(多图) 2003/10/28 (34,520次)
瞬间泄密!中国政坛上的球是这么踢的(下)(多图) 2003/10/28 (28,700次)
没有忘却的记忆!为封网江绵恒干了这缺德事儿(多图) 2003/10/26 (24,539次)
空军司令被江泽民收拾了!江曾将有大战(多图) 2003/10/25 (32,285次)
江泽民,军队这种丑事你怎么不张扬了?(图) 2003/10/25 (37,119次)
中国要出大事!是谁击毙了空军司令?(多图) 2003/10/24 (43,717次)
新华网密闻!加拿大总理杭州公开恶心咱军委主席(图) 2003/10/24 (30,268次)
一段有趣的对话扯出了曾庆红、黄菊 2003/10/24 (37,428次)
曾庆红整治胡锦涛 曾庆淮受累前途莫测(多图) 2003/10/23 (42,275次)
紧急呼吁!请网友关注新华网今日预告(图) 2003/10/23 (26,063次)
全包啦?明报揭露了江绵恒的一个大问题(多图) 2003/10/22 (38,449次)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方舟子靠撒谎名噪一时(图) 2003/10/22 (28,224次)
嘿,人民日报到底跟着哪个主子跑?(图) 2003/10/20 (30,485次)
胡出席APEC会议 江派王刚监视其行动(多图) 2003/10/20 (31,187次)
澳门秀!曾庆红学江泽民有模有样(多图) 2003/10/20 (24,824次)
江泽民三中全会被迫检讨 乔石说曾庆红不知好歹(多图) 2003/10/19 (43,708次)
刘晓庆深深地三鞠躬 让江泽民三天睡不着觉(多图) 2003/10/18 (49,307次)
看了才知道谁牛!神五上天 老美贫困儿童增加了55万(多图) 2003/10/18 (25,021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