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立波自宮」失去的不止是「腔調」(圖)
 
夏小強
【人民報消息】上海人講究「腔調」,上海也是一個有腔調的城市,其「腔調」體現在建築、服飾、飲食、口音及娛樂等;海派清口的創始人周立波,也屬於這個城市的腔調。但是這幾天,周立波失去了腔調,與此相關的同時,網絡上誕生了一個堪與「秋雨含淚」比肩的新詞「立波自宮」。

周立波11月16日微博:「爲上海膠州路火災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們默哀祈禱!在此不幸的突發事件中,政府各部的快速反應也讓人聊表欣慰。心碎與感動,讓我今天極其錯亂!」

網友發文這樣評價道:「在這條微博之前,周立波也許是上海演藝圈的驕傲,在這條微博之後,周立波一定是上海市政府的驕傲。是啊,政府各部的快速反應確實讓人欣慰,尤其是抓捕無證電焊工的速度,尤其是請發起獻花的市民喝茶的速度,尤其是至今未見一名官員問責的速度。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伶人諷諫的傳統,在殘酷的時代,一個喜劇演員,即使不能用帶淚的微笑喚起人們心中善良的感情,用旁側的鋒利爲倒下者呼籲正義與同情,至少也不能像立波這樣子,梳着賭神的髮型,卻去做政府貼心的小棉襖。」

周立波又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番宏論:「網絡是一個泄『私糞』的地方,當『私糞』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變成『公糞』,那麼,網絡也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公共廁所!」「政府若將網絡民意當真,實是一種『自宮』行爲了!」……這些宏論一出,網民的幾千條滔滔怒罵隨之而來,最直接的後果,兩天下來,「曾經在海派清口中有技巧有智慧鍼砭時弊的周立波,因爲這兩條微博,失去了20萬的粉絲」。不僅如此,網絡新詞「立波自宮」就此誕生。

周立波的這2條微博在遭到了衆多網民的嘲諷怒罵之後,周立波完全失去了他一直自我欣賞的「腔調」。開始抓狂,和衆網民對罵。有網文這樣描述他:「當上海10萬人(官方數據)向遇難者獻花的時候,他用微博向有力者獻媚;當網友被激怒,鳴鼓而攻之的時候,他脫下西裝,用傳說中的婆娘拳展開反擊。一夜之間,他的微博掉了20萬粉絲,他的心都快碎了,但這只是他從一個喜劇演員轉型爲悲劇演員的開始。」

周立波更多抓狂微博語錄賞析:

•11月24日16:36「兄弟!我去過的國家,可能比您知道的國家還多!我用掉和捐掉的錢,可能比您看到的錢還多!我的道德境界僅受您想像力的限制。」(回覆一位網友)

•11月24日19:06「你在說你媽嗎?我代表全世界的戲子問侯她!謝謝她曾爲我們服務!」(回覆一位網友,那位網友說:「現在的戲子就是XX的好婊子」)

•11月25日01:21「有人說:我絕對愛祖國,但我不一定要愛黨,邏輯混亂!中國很特別,一黨執政是憲法之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中國不是我們的祖國嗎?誰讓我們這麼好命投胎在中國呢?認命才會幸福!可以發牢騷,但不要褻瀆和詛咒,我們都是中國人!」

華南理工大學教師謝勇在文章中這樣分析周立波曾經的成功:「……除了他的腔調,實際上更在於他對於上海風骨的某種顯現。他對主流話語體系的不順從乃至針鋒相對,他對本土文化的捍衛與執著,他的草根性與民間立場等等,都是這個城市稀缺而渴望的。」

但是,從名利雙收後的周立波在這次網絡罵戰中的表現來看,他似乎被名利衝昏了頭腦,之所以被網友罵爲「腦殘」和「弱智」,是他竟然說出了「愛黨就是愛國」之類的話。「誰讓我們這麼好命投胎在中國呢?」這樣獻媚當局的話,在此時此刻說出,不僅毫無幽默感,和所謂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說中國遇難礦工的那句「誰讓你不幸生在中國了」一樣的讓人感到冷血。

今年3月,毒奶粉受害兒童家長聯盟發起人趙連海案剛審結,但案件被當局視爲敏感內容,他受審情況內容的網貼被各大網站紛紛刪除,香港女影星梁詠琪因在其微博客上聲援趙連海,網貼被要求刪除。梁詠琪在其微博客上刪除有關趙連海內容的訊息後,再發新的消息表示:「內地有內地的規矩……好,我刪!但不公平的事還是不想再看到……尤其發生在平民百姓身上。」這段內容得到大量香港以及內地網民的回應和稱讚。梁詠琪的新浪微博上有近47萬名追隨者,她還利用在微博客上的影響力發起對西南乾旱地區的賑災。梁詠琪的表現爲娛樂界的同行做出了正面的表率。

在一個嚴酷的社會環境下,在遇到上海大火這樣的人禍大於天災的事件時,沒有人苛求像周立波這樣的公衆人物,成爲正義和受難者的發言人,而向政府和強權問責,但最起碼他可以守住道德和良知的底線,保持沉默,而不是站在當權者一邊,向當權者獻媚。

專欄作家葉匡正對此有精彩的評論:“對權力和利益集團的諷刺與批判,是一切喜劇的「男根」。一個喜劇演員一旦失了這個男根,笑話和段子說得再機巧逗樂,不過是活動舞臺上的一個變形小丑,一個鬼臉匠人而已。可怕的是,這類信奉「妾婦之道」的「公公小丑」,往往把自己看作可呼風喚雨的精神偶像,反而把那些有抗爭意識的民衆當作小丑,期望把民衆的批判意識引入主流話語的牢籠。他們以沉浸藝術爲藉口,逃避世間苦難;他們躲在喜劇那貌似傲慢的屋檐下,其實充當的只是權力的犧牲品。並不誇張地說,如今大量喜劇演員言說空洞無物,價值判斷混亂,都在淪爲一個個只有鬼臉而無靈魂的活動軀殼。大量的周立波在淪爲『周自宮』,周立波不過比他們更迫不及待,更具代表性而已。”

被名利誘惑自我膨脹的周立波這次失去的不僅僅是「腔調」,他失去的還有他的粉絲和觀衆,失去的是做人的道德和良心,失去了這一切,如果周立波還不能醒悟的話,他也就是失去了未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聖母頌》中 上海演奏出生命的尊嚴(圖) 2010/11/25 (76,368次)
上海大火 韓正何不引咎辭職?(圖) 2010/11/24 (19,534次)
一位上海大火倖存者的自白 2010/11/24 (18,509次)
紐約帝國大廈發生大火的時刻 2010/11/22 (17,368次)
上海,鮮花的力量(圖) 2010/11/22 (18,072次)
大火「頭七」 上海逾20萬民衆悼念 當局緊張(多圖) 2010/11/21 (75,952次)
北京房老闆放言拆故宮 上海大火給城市病亮紅燈 2010/11/21 (17,379次)
又是一個「國際性難題」!(圖) 2010/11/21 (17,957次)
找找原因 上海的大火好蹊蹺(多圖/視頻) 2010/11/20 (129,934次)
清史傳奇 從溺死鬼到大富翁(圖) 2010/11/28 (41,335次)
連勝文爲何持續遭遇大難(多圖) 2010/11/28 (56,045次)
小笑話:李長春進政治局常委會的祕訣 2010/11/28 (90,670次)
此消息均以新華網的報導爲準(圖) 2010/11/27 (37,364次)
槍擊連戰兒子 臺黑道替中共消災(圖) 2010/11/27 (45,120次)
變天了!(圖) 2010/11/26 (35,642次)
寸了!今年西方感恩節和「蛋炒飯」節同一天(圖) 2010/11/26 (37,624次)
感恩節的疑問 2010/11/25 (26,944次)
內幕!南韓被炸的真實原因 2010/11/24 (56,409次)

折騰吧!這終於上了新華網頭條(圖) 2010/11/24 (33,479次)
一碗水端平!毛澤東嫂子是革命專嫁戶(多圖) 2010/11/23 (52,000次)
哪是最新研究!看看人類早有的這些預見能力(多圖) 2010/11/23 (45,469次)
比打擺子厲害 氣溫一跟頭就跌18℃(圖) 2010/11/22 (84,666次)
先打個招呼!北京西三環主路突然地陷(圖) 2010/11/21 (87,852次)
懵瞪!難道臺灣已經悄悄歸中共統治了(多圖) 2010/11/21 (93,623次)
絕了門兒的3個小品(視頻) 2010/11/21 (160,218次)
找找原因 上海的大火好蹊蹺(多圖/視頻) 2010/11/20 (129,934次)
?貓咪是如何懂得用這神奇的方式喝水(圖) 2010/11/20 (45,128次)
想幹啥?新華網僞造楊開慧遺囑(多圖) 2010/11/19 (34,334次)
江大盜咋判!文物小盜李海濤今日執行死刑(圖) 2010/11/19 (29,956次)
衛士長驚人回憶:喊毛主席萬歲必須看場合(圖) 2010/11/19 (37,161次)
新華網爲何要出這個蠢問題(多圖) 2010/11/18 (31,056次)
絕門兒!毛澤東一生最怕的是這個(多圖) 2010/11/17 (81,468次)
聽喝兒!習近平教訓薄熙來別瞎折騰(圖) 2010/11/15 (51,895次)
68公斤美洲獅敗給小狗的意義非凡(圖) 2010/11/14 (31,219次)
唐柏橋英文自傳《我的兩個中國》(多圖) 2010/11/14 (40,255次)
中國最牛!我公爹是毛澤東(多圖) 2010/11/13 (55,906次)
小英子代姘夫出征亞運會(多圖) 2010/11/12 (53,506次)
老江,嚴肅點兒!拍證件照呢(多圖) 2010/11/11 (123,765次)
這個快訊不是小題大作(圖) 2010/11/11 (28,792次)
脫光加吃豆腐!新華網逗馬克思高興(圖) 2010/11/11 (32,848次)
老江夫妻罕見的恩愛老照片(多圖) 2010/11/10 (61,719次)
順治帝出家之迷終破解(圖) 2010/11/10 (48,164次)
俄國總統大選將你死我活 2010/11/10 (29,946次)
迷!誰給了它們如此完美的身體結構(多圖) 2010/11/9 (65,35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