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亡 中南海又喜又憂(圖)
 
楊寧
 
2011年12月2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死了,這讓一直扶持他但卻時常被其「耍弄」的無可奈何的中共高層又喜又憂。喜的是可以有機會實現金正日「託孤」遺願,在扶植其繼承者金正恩的過程中,加強中共在朝鮮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從而將其繼續作爲與國際社會周旋的籌碼;憂的是年輕的金正恩是否能「鎮住」朝鮮實力派人物,特別是那些有意改變現狀並傾向於韓國的軍方人物。

不過,中共的歡喜將夾雜着怎樣的苦澀,目前誰都不好說,因爲金正恩能在多大程度上對中共俯首帖耳,是否會像其祖父和父親那樣成爲中共眼中的「白眼狼」,都是個未知數。

回顧中朝關係史,中國人再清楚不過的是中共志願軍支持朝鮮「打敗美帝野心狼」的事情,而金正日也是在中共犧牲至少七十萬中國軍人、中國人省吃儉用支援「糧草」的情況下,成爲朝鮮的「偉大領袖」。可惜,在朝鮮的教科書上,白紙黑字寫的卻是朝鮮人民軍如何英勇戰鬥,獨立打敗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的,中共軍隊的影子根本不見了蹤影。至於如今每次朝鮮所說的中朝「鮮血凝成的友誼」,不過是金家父子向中國乞討時的外交辭令。

朝鮮戰爭後,中共在朝鮮不僅留下幾十萬屍骨,還留下千萬噸給養物資。1953年停戰後,中國大軍又作爲壯勞力,爲北朝鮮建設門面,恢復經濟,白白苦幹了六年。而這些,並沒有換來金日成的感謝。在金日成看來,當年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在東北也曾得到金日成的幫助,中共的「回報」是理所應當的。

不僅如此,金日成在掌握朝鮮最高權力後,開始了大規模清洗,幾十年來黨政軍領導幹部走馬燈般更換,直到將中共影響徹底肅清。1966年中共發動文革後,各地造反派武鬥十分厲害,東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則在初期派系鬥爭比較平靜。此時金日成派來大批特務,向雙方開槍,挑起了大規模武鬥。金日成的用意是仿效蘇聯,藉機佔領中國領土,尤其是長白山一帶的土地。

雖然金日成如此「忘恩負義」,但因爲毛時代的中共在國際上並無太多的朋友,所以還需要朝鮮這樣的「朋友」給自己撐門面。

鄧小平改革開放後,中國與韓國的關係開始鬆動,雙方經貿往來頻繁。1992年,中國和韓國建交前,中共派錢其琛前往朝鮮向金日成通報。金日成聽說後,氣的臉色發青,並揚言要在臺北設立辦事處等報復措施。金日成後來向鄧小平交涉,要與臺灣建交,但鄧小平以強硬態度回應:「你們要是和臺灣建交那麼中朝斷交。」這讓金日成很是惱火,但因爲需要中國的經濟支援,金日成只得將怒火壓在心中。

金日成死後,兒子金正日於1997年10月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取代其父親成爲朝鮮最高領導人。中朝關係更是雪上加霜。在拒絕中國改革內政建議的同時,大批朝鮮饑民湧入中國,其中不少人通過北京的外國使館投奔韓國,金正日認爲這是中國在拆朝鮮的臺。2000年北京申奧,朝鮮關鍵的一票投給了悉尼,這讓中共很是鬱悶。

2007年5月,美國向朝鮮傳出訊息,希望第二年建交,並簽定和約,前提爲平壤放棄核計劃。朝鮮的「美國牌」令中共十分焦慮,中共再次提供高額經濟援助,以換取金正日維持「中朝友誼」。就這樣,中共和朝鮮繼續彼此利用,串演核訛詐雙簧欺騙美國和世界。一方面,朝鮮可以在國際舞臺上耀武揚威一把,一方面也有助於提振國內支持力度,同時還想藉此敲詐一點物質援助;而中共也可以藉此轉移國際社會對其人權等問題的關注。

去年,業已病入膏肓的金正日來到中國「託孤」,希望中共成爲第三子金正恩的後援。中共高層當然是喜在心間,以爲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對朝鮮的控制力,只是資歷最淺,但頗有乃父之風、更心狠手辣的金正恩,是否會在得了中共的幫助而轉身也左右逢源,讓中共空歡喜一場卻是難以預料的。

而此前外電有報導稱,朝鮮政府高層爆發了激烈的權力鬥爭,即在金正日欽點金正恩爲接班人之際,幕後兩派人馬爲誰將真正管治朝鮮展開了爭鬥。這兩派一派是以金正日妹夫、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爲代表的強硬派,一派是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樸奉珠爲代表的改革派官員。後者希望開放朝鮮,進行市場經濟改革。不過,選舉結果至少表明,強硬派暫時佔了上風,而這種選擇也是金正日乃至朝鮮高官在領導層過渡階段,爲避免政治動盪而進行的必然選擇。

如今金正日猝死,那些曾被打壓的反對派官員們的反彈很可能導致兩派爭鬥再起。在這種情況下,業已陷入深重經濟危機的朝鮮出現內亂也並非沒有可能。中共軍隊在中朝邊境的異動、韓國的高度戒備以及美日韓的緊急磋商,應該都是對目前不明朗的朝鮮局勢的應對舉措吧。

中共能否如其所願送金正恩一程,還要看朝鮮兩派博弈的結果。以這兩年世界的發展大趨勢來看,中共如願的可能性不大。至於中共出兵武力干涉,應該是下策中的下策。現在的中共高層倒是不妨想一想,失去了薩達姆、穆巴拉克、卡扎菲和金正日這些無賴「朋友」,自己大概也走不了太遠了吧。

 
分享:
 
人氣:17,91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