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激情照!十七大老江身教勝於言教(多圖)
 
鄂新

十七大老江身教勝於言教的激情照!

【人民報消息】說起實踐「三個代表」實在太難,連江澤民自己都說不清楚,那「三個代表」到底都代表什麼。但中共最常說的幾句話「起模範帶頭作用」、「身教勝於言教」就具體多了,三呆婊就能親身實踐了。

以前的不算,「淫雄」不提當年勇,提的就是今朝。

在十七大上,坐在主席臺上的81歲瞎了一隻眼的老江眼睛賊溜溜盯着端茶倒水的漂亮女服務員轉。老江毫無顧忌自己這副色像被外國攝影記者拍照。因爲他是中共黨章和憲法裏的「三呆婊」。在西方政壇這樣早就被踢到臺底下去了,可在中共政權裏,老江還是個開心寶貝兒呢,十七大主席臺有了老江,都不用擔心做報告時會場裏的記者會打瞌睡。這就是老江的過人之處。


三呆婊是這樣給中國人做示範的!


溫家寶沒有老江那樣的色心淫眼!

因此,不管多少人反對,中共不但高舉三呆婊,而且要全黨全國學習《江澤民文選》。當然,現在的人很難坐下來讀什麼書,所以江澤民親自出來以身示範如何做人就尤爲重要。

這些圖片都是無字的新聞,但比起文字報導來確實略勝一籌。江澤民屁股上兜着尿不溼還如此煥發青春,讓年輕一代一下子茅塞頓開:噢,原來薄熙來升官升的那麼快的祕訣是有咬爛模特乳頭的激情啊!

共產黨真是人才濟濟。△

(人民報首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胡錦濤,此事萬不可當斷不斷(圖) 2007/10/21 (53,106次)
胡溫與江曾在十七大的一次較量 2007/10/21 (59,641次)
江的形像就是這些記者給落實到位的(多圖) 2007/10/21 (60,687次)
精采圖片!步入步出十七大會場兩重天(多圖) 2007/10/21 (42,064次)
小笑話:江澤民在十七大的講話(圖) 2007/10/20 (58,932次)
誰裝傻也不行!江登上十七大主席臺(多圖) 2007/10/19 (87,688次)
曾慶紅按計劃出局 賈慶林將出大丑(圖) 2007/10/19 (63,626次)
陳良宇不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圖) 2007/10/18 (50,183次)
激情照!十七大老江身教勝於言教(多圖) 2007/10/18 (75,338次)

十六大九常委公開亮相推遲38分鐘的原因(圖) 2007/10/18 (67,200次)
十七屆政治局常委已基本定下 2007/10/18 (55,017次)
賈慶林醉酒大罵江澤民(圖) 2007/10/18 (66,720次)
劃時代的聲樂大賽!不須等未來 今日看東方(圖) 2007/10/18 (32,831次)
江臉綠!萬里同意取消政法委(圖) 2007/10/17 (53,639次)
從諾貝爾和平獎看西方世界的墮落(多圖) 2007/10/17 (40,656次)
十七大!不要讓胡錦濤成爲第二個朱熔基(圖) 2007/10/16 (56,658次)
十七大常委七人 塵埃未落定 2007/10/14 (44,068次)
原來如此!曾慶紅失敗的根本原因(多圖) 2007/10/14 (57,220次)
徐諾曼成爲希拉莉揮之不去的陰影(圖) 2007/10/14 (31,558次)
油吃多了拉稀!兩圖片看老江的最怕(圖) 2007/10/14 (40,223次)
防江曾蹬蹬腿!北京將實行淨空管制(圖) 2007/10/12 (41,022次)
高層達成共識:周永康不進常委會 2007/10/12 (42,013次)
吳邦國宣佈:曾慶紅賈慶林退下 2007/10/11 (45,971次)
大局已定!江無反手之力 胡樹核心地位(多圖) 2007/10/11 (47,896次)
傷腦筋!兩件讓中共無法用武力解決的問題(多圖) 2007/10/11 (46,303次)
江澤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圖) 2007/10/10 (49,144次)
還剩6天!不是胡錦濤等不及了 2007/10/10 (44,854次)
高層新規定!十七大升官的潛規則 2007/10/9 (46,962次)
希拉莉這醜聞讓中共把嘴樂歪了(多圖) 2007/10/9 (37,960次)
江乖乖!她比宋祖英魔力還大的原因(多圖) 2007/10/8 (62,740次)
西方媒體譴責養共爲患的大財團(圖) 2007/10/7 (35,195次)
中共鼓動下!緬甸不平凡的十天(多圖) 2007/10/7 (32,412次)
忒高!老江和陳至立都被繞進去了 2007/10/6 (38,643次)
這新聞讓黃菊老婆和江大公子暈菜(圖) 2007/10/5 (47,351次)
BBC這個消息在告訴世界什麼(多圖) 2007/10/5 (46,843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