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高層透風!北京出的就是這件大事(多圖)
 
姜平
【人民報消息】

北京出事了!

昨天很多網站都刊登了香港發出的消息:北京出事了!

中央社7日電,香港明報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及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六日臨時縮短在珠海行程,吳儀並於中午趕抵北京。消息人士說,兩人因有急事臨時改變行程。而當天在香港訪問的副總理曾培炎,也取消部分參訪行程飛回北京。

回去幹什麼呢?當然是開會,真到動刀動槍的份兒上,他們這些沒有軍權的高官回去也沒有用。

胡前江後


意味深長的大會
今天新華網最重要的消息是《中國舉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慶祝大會》。

中共九常委外帶江澤民全部出席。有必要搞得這麼轟轟烈烈、這麼隆重嗎?難道這就是「北京出事了」?有什麼政治意義?

看「詳細內容」,在11月7日22點的報導《中國舉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慶祝大會》中連接了以下幾篇文章: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隆重舉行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

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 江澤民爲楊利偉頒發獎章和證書

吳邦國主持 溫家寶宣讀決定 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幹出席

胡錦濤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於授予楊利偉同志「航天英雄」榮譽稱號並頒發「航天功勳獎章」的決定

報導說,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 孫承斌)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爲楊利偉頒發獎章和證書。

這一段報導把胡錦濤和江澤民的職位都寫得清清楚楚,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沒有如往常那樣把胡錦濤的第三個職位「軍委副主席」也寫在上面,所以「中央軍委主席」 江澤民必然要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領導之下。別看這一點點兒改動,那可差大幅去了!

報導還說,今天上午,人民大會堂內喜氣洋洋,春意融融,羣燈璀璨,鮮花吐芳。(這幾個排比句可是意味深長)上午9時30分,大會開始。大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授予楊利偉同志「航天英雄」榮譽稱號並頒發「航天功勳獎章」的決定》。雄壯的樂曲聲中,江澤民主席爲楊利偉頒發了「航天功勳獎章」和「航天英雄」榮譽稱號、「航天功勳獎章」證書(江澤民在此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一目了然)。全場響起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江氏張狂得找不着北


胡錦濤講話
現在新華網的頭版頭條是《胡錦濤在慶功會發表重要講話》,看了這個講話就知道確實北京出事了。

前些日子,神五上天,功勞都讓江氏家族給包了,不但江澤民出來抖餿,江綿恆也探頭伸手摘桃子,居然還敢放肆地坐在第二把功臣交椅上,出來講什麼話;江澤慧也昏了頭,莫名其妙地去美國簽約,要免費給人家蓋個「中國園」,誰允許她這樣隨便糟蹋中國人民的血汗錢?還敢在新華網上張揚;這兩天更不像話了,江澤民乾脆把姘頭陳至立也帶出來亮相,好像神五上了天,江氏集團也上了天!

近來媒體報導說,載人飛船上天是11年前江澤民下的指令,江綿恆說是4年前中科院院長委派他這個門外漢搞的,才有今天的成功。

曾慶紅的智力比胡錦濤差得遠

胡在今天的講話中說,發展航天事業是40多年前「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從國內外大局的戰略高度出發,以長遠的眼光和非凡的膽略,毅然決定研製「兩彈一星」」,是「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把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納入發展高技術的「863」計劃」,是「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對我國尖端科技事業的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並對工程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胡錦濤最後說:「11年的實踐證明,(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這一重大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胡錦濤這樣一評價,江澤民再想把發展航天事業的成功都攬在自己懷裏,把江綿恆和神五上天掛上勾,把江綿恆也弄進軍委裏的把戲就玩兒不下去了。看來胡錦濤的智慧還是比曾攝政高出不少。

爲何緊急開會


楊利偉
據幕僚透露,這次大會表面上看是給楊利偉頒獎,其實給他頒獎根本不需要全體政治局常委都出席,搞得這麼轟動,這個大會的意義就在胡錦濤唸的這份講話稿上。但爆發點是11月4日新華網的新聞《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會見全軍院校會議代表》上,有些人忍無可忍,要求出訪剛回國的胡錦濤召開會議,要藉着給楊利偉頒獎把問題說說清楚。

昨天那幾位急着往北京趕就是爲了參加中共高層的這個會議,神五上天如何定位,江胡的出場如何定位,胡錦濤的講話稿如何定位。經過脣槍舌箭的火爆場面,最後會議決定,以後胡錦濤江澤民出席的任何會議包括軍事會議,胡錦濤的頭銜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頭銜是「中央軍委主席」,誰前誰後就不用每次都傷腦筋了。

幾個江家幫還想折騰,說不要爲這些小事計較來計較去。有人斥責道:「不怪有人罵你們太自賤了,明明是個正房,偏要拿出小妾的賤相!」大家都抿着嘴樂,那樂也不是好樂,全帶着鄙夷和譏諷,曾慶紅他們也跟着樂了,不過聽說那樂比哭還難看。

反撲

今天,和胡錦濤的講話稿同時出現在新華網「本網最新播報」的有下面這兩篇文章,可見江澤民還不死心,還命令江家幫反撲:

賈慶林: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統戰工作全局 07/11-20:51
國務委員陳至立會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 07/11-20:41

新華網是中共高層動態的晴雨表

幾個小時之後,那兩篇文章「滾動」得不見了,新華網「本網最新播報」裏出現《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08/11-00:27》。

軍方的動態萬萬不可忽略和輕視。軍方逆着誰異動,誰都受不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北京的祕密!這個會議被航天飛行頒獎大會所掩蓋着(圖) 2003/11/10 (28,123次)
謎!江澤民爲何給中央警衛部隊整個兒大換血(圖) 2003/11/9 (42,081次)
新華網只擺擂臺!在這一仗中江胡到底誰能贏(多圖) 2003/11/9 (22,726次)
江要吃短朱熔基的舌頭 羅幹借刀殺人胡不中招兒(多圖) 2003/11/8 (48,342次)
高層透風!北京出的就是這件大事(多圖) 2003/11/7 (46,075次)
老布什跟江澤民翻臉 中央急開會軍區有異常(多圖) 2003/11/6 (39,330次)
北京出事了!中南海撤換警衛 江親信匆忙返京 2003/11/6 (40,134次)
一張震驚八十八國首腦的照片(圖) 2003/11/4 (43,917次)
新華網今天這篇文章是高層動態(圖) 2003/11/4 (33,732次)

寬厚肩膀成廢棄碼頭!陳至立的老公如何成了大亨(多圖) 2003/11/3 (48,462次)
新華網昨天這篇滾動報導爲何至今不滾動(多圖) 2003/11/2 (23,586次)
爲何董建華和北京爭搶楊利偉(多圖) 2003/11/1 (22,832次)
隔着門縫兒瞧:曾慶紅是中共高層裏的那段兒「盲腸」(多圖) 2003/11/1 (26,544次)
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布什是怎樣接見曹剛川的?(圖) 2003/11/1 (26,319次)
多這一回嘴!!今日新華網暴露江澤慧去美國的祕密(多圖) 2003/10/30 (32,546次)
壓垮胡錦濤!爲何三個代表順利入憲(多圖) 2003/10/29 (26,913次)
怕炸窩!新華網今天才宣佈了三中全會不敢公開的這個消息(多圖) 2003/10/28 (40,513次)
江轉着圈兒肯定自己 中國沒有胡溫新政(多圖) 2003/10/28 (34,520次)
瞬間泄密!中國政壇上的球是這麼踢的(下)(多圖) 2003/10/28 (28,700次)
沒有忘卻的記憶!爲封網江綿恆幹了這缺德事兒(多圖) 2003/10/26 (24,539次)
空軍司令被江澤民收拾了!江曾將有大戰(多圖) 2003/10/25 (32,285次)
江澤民,軍隊這種醜事你怎麼不張揚了?(圖) 2003/10/25 (37,119次)
中國要出大事!是誰擊斃了空軍司令?(多圖) 2003/10/24 (43,717次)
新華網密聞!加拿大總理杭州公開噁心咱軍委主席(圖) 2003/10/24 (30,268次)
一段有趣的對話扯出了曾慶紅、黃菊 2003/10/24 (37,428次)
曾慶紅整治胡錦濤 曾慶淮受累前途莫測(多圖) 2003/10/23 (42,275次)
緊急呼籲!請網友關注新華網今日預告(圖) 2003/10/23 (26,063次)
全包啦?明報揭露了江綿恆的一個大問題(多圖) 2003/10/22 (38,449次)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方舟子靠撒謊名噪一時(圖) 2003/10/22 (28,224次)
嘿,人民日報到底跟着哪個主子跑?(圖) 2003/10/20 (30,485次)
胡出席APEC會議 江派王剛監視其行動(多圖) 2003/10/20 (31,187次)
澳門秀!曾慶紅學江澤民有模有樣(多圖) 2003/10/20 (24,824次)
江澤民三中全會被迫檢討 喬石說曾慶紅不知好歹(多圖) 2003/10/19 (43,708次)
劉曉慶深深地三鞠躬 讓江澤民三天睡不着覺(多圖) 2003/10/18 (49,307次)
看了才知道誰牛!神五上天 老美貧困兒童增加了55萬(多圖) 2003/10/18 (25,02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