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衆志成城 推倒「中國柏林牆」
 
玉清心
 
2009年11月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1989年11月9日,整個柏林牆開放了。那一時刻,德國人奔走相告湧向柏林牆。兩邊的居民你拉我拽,攀上高牆,擁抱、歡呼、哭泣,眼淚和歡笑交織在一起。20年來這一歷史經典片段年年回放,令全世界見證了德國人的痛苦,也分享了他們的歡樂。

冰冷的柏林牆,在一夜之間把柏林城市切割成兩半時,也把無數家庭拆散得骨肉分離;170公里長的柏林牆,斬斷了1700萬東德人對西德自由民主的嚮往和歸屬的渴望。那時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像柏林這樣,共產專制和自由世界兩大陣營如此面對面激烈衝突的地方。倒塌後的柏林牆,現在除保留有一小段牆體作爲紀念和歷史見證外,遺址上只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紅線成爲歷史標誌。

柏林牆的倒塌像多米諾骨牌,由此引發了東歐鉅變,使那裏的共產專制制度結束。然而20年前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似乎沒能在世界範圍內一直推到底,中途被什麼絆住了,後面留下了中國、北韓、古巴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倒下,在繼續奉行共產專制。

當年東德修建柏林牆時的工程代號是「中國長城第二」,表示它的圍牆固若金湯,像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堅不可摧,然而佇立了28年後它轟然倒塌。被不少人忽略的是,在萬里長城的故鄉中國大陸,有另一堵網絡信息圍牆悄然築起,即中共官方進行網絡審查的「長城防火牆」GFW(Great FireWall的縮寫),一座橫亙在中國和世界之間的無形的網上高牆,中國的網絡柏林牆。

從建立互聯網的第一天起,中共就開始了日益嚴密的網絡審查和封鎖。都說中國有三億網民是世界之最,但在世界互聯網上卻聽不見中國民衆的聲音。這座信息柏林牆已把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人攔截在了自由世界的主流信息社會之外,把中國人民的心鎖在了它的黑匣子裏,使人民淪爲它的精神囚徒。

資訊時代的互聯網,是中共的一大死穴,中共誓死保權就得「封網」。未經中共過濾的國際自由社會的信息在中國傳播開來,把歷史、現實的真相告訴中國人,中共賴以生存的謊言不攻自破。了解了真相的民衆必然會唾棄它,脫離它,那時不用人勸,人們會自己選擇退黨,遠離邪惡。

有人稱2009年爲中國網民覺醒年,網路上不利於中共的輿論一邊倒,令當局膽戰心驚。在中國網民巨大覺醒的背後,反網絡封鎖的破網高手們功不可沒。這些無私的志願者,和一個龐大的極權政府在網絡上鬥智鬥勇。破網軟件不斷升級,讓中共的封網大軍一直在屁股後面追趕。幾年來推出的動態網自由門、極景無界等高效破網軟件,卓有成效地幫助中國大陸網民一次又一次成功翻過了「防火牆」。「破網高手」是「中國網絡柏林牆」的剋星,是正在推倒這堵牆的重量級推手。

近日,德國前總理科爾、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以「柏林牆之父」的殊榮聚首柏林,暢談自由的勝利。三位政治家當然是當年推倒柏林牆的推手。

1963年柏林牆建起不久,肯尼迪總統做了歷史性的訪問,在柏林演講,「我是柏林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堵不是防範外敵,而是防範自己人民的牆。」

1987里根總統在勃蘭登堡門的柏林圍牆前發出了那聲銘刻在人們心中的呼喚:「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吧!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牆吧!」兩年後柏林牆的倒塌與這位對共產主義發出強硬信息的西方政治領袖不無關係。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美國剛剛發表的演說中,感謝肯尼迪、里根、老布什等幾位美國總統在冷戰期間與西德站在一起,共同抵抗共產主義。20年後默克爾總理的再次真誠感謝,表明了這位女政治家抵抗共產主義的堅定立場,她的謝意也反映了民意:人民沒有忘記那些在抵抗共產專制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個人和國家。

而對這堵圈禁了13億中國人思想的網絡柏林牆,一些政治家怎麼不作聲了呢?也許他們以爲自己需要中共政權配合的具體項目比破除中共網絡封鎖更爲重要,於是在人權、自由這些普世價值上向中共做了妥協。在突破中共網絡封鎖上裝聾作啞、不作爲的態度是一些政府首腦採取的綏靖主義政策。從歷史的教訓來看,這是短視的權宜之計。

9月在美國曼哈頓藝術俱樂部,爲紀念柏林牆倒塌20週年,抗議中共在中國大陸築起的網絡信息圍牆,很多著名民主人士籌辦了「牆倒衆人推」美術展,「我們希望籌集一筆錢去拆除這堵牆。」

當年成千上萬的德國人爲翻越柏林牆付出了鮮血和生命,他們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但他們都是推倒柏林牆的推手。今天在大陸翻越防火牆的人同樣要被治罪,前不久在網上發表異議的郭泉教授被非法判10年重刑。但是中國網民翻牆者越來越多。「推,推,推,推翻這法西斯的網控!」 「中國柏林牆每日一推!」「翻牆是戰術,推牆是戰略!」

「自由如風」,不可阻擋。互聯網時代的信息言論自由,更是封堵不住。中國網上柏林牆的命運和20年前德國柏林牆的結局不會有什麼兩樣,沒有懸念,遲早也是被推倒,而且不會太久。中國網上柏林牆的倒塌,會引起新一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跟隨第一個倒塌的將是中共王朝的紅牆。

 
分享:
 
人氣:15,01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