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美官員披露《南方週末》採訪細節(圖)

11月1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遊覽中國長城。

【人民報消息】美國總統歐巴馬這個星期早些時候訪問中國期間,接受了《南方週末》的採訪。這篇訪問的推出,引起不少關注。一些評論人士說,中宣部明顯在中間操縱。美國之音記者就這次採訪的安排事宜,同美國駐華使館新聞官員通了電話。

美國駐華使館新聞發言人蘇珊·史帝文森女士(Susan Stevenson)說,南方週末採訪歐巴馬總統,是歐巴馬到達北京之後,由美方安排的。

歐巴馬抵京之後方作安排

蘇珊·史帝文森女士星期五從北京接受美國之音從華盛頓打過去的電話採訪時說:「總統抵達北京之後,白宮方面請我們安排一個採訪,因爲總統那時候、星期三早上定好要接受美國幾大電視網絡的採訪。所以,使館方面就與南方週末取得了聯繫,邀請報社的編輯來採訪總統,採訪是在18號早上進行的。」

史帝文森女士說,不大記得到底是哪一天和南方週末聯繫的,不是星期一(11月16日)就是星期二(11月17日)。

白宮事先說不安排中國(中共)媒體採訪

她說:「之前,沒有一點跡象表明總統到中國之後,會接受當地中國媒體的採訪;事實上,我們起先被告知,不會安排中國當地媒體採訪。」

美國駐華使館發言人蘇珊·史帝文森說,以往,總統出訪之前,都在美國接受到訪國家主要媒體的圓桌採訪,但是這一次,由於胡德堡槍擊案的發生,白宮方面不得不取消了本來安排好、駐美中國主要媒體在華盛頓對歐巴馬總統的圓桌採訪。

有不少媒體都報道說,中宣部在這次採訪期間,從內容到形式,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採訪期間都在場。

採訪期間中宣部不在場

對此,美國駐華使館發言人說:「我可以證實,採訪期間,沒有中宣部的人在場;至於南方週末事先有沒有得到中宣部的『指示』,這得問報社了;不過,我可以確認,採訪現場,在飯店裏,我沒有看到任何中宣部的人。」

美國使館新聞處說,整個採訪過程前後他們都沒有和中宣部打任何交道。使館新聞處官員說,中宣部是負責「對內」的。

奧巴馬給南方週末的贈言

雖然星期四出版的最新一期南方週末並沒有刊登採訪內容之外的任何花絮,但是,中國國內一些網站上刊出消息說,《南方週末》採訪時送給歐巴馬一份去年該報報道他當選的報紙,歐巴馬則在專訪後爲該報留言,留言說:

「致南方週末和該刊讀者:我期待着我們兩國之間關係紐帶的繼續延伸,同時祝賀你們在重要政策信息的分析和流動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了解各方信息的民衆對有效的執政來說,至關重要,而自由的媒體的貢獻正在於爲公衆傳遞信息。]

美駐華使館證實確有其事

歐巴馬總統的這一留言並沒有公開發表在南方週末的版面上,不過,美國駐華使館官員證實了歐巴馬總統確實有給南方週末簽字留言。

使館發言人蘇珊·史帝文森女士說:「我可以確認總統確實留下了一份手跡;在中國,和重要人士會面之後,請這些人士在留言簿上簽字留言,是很普通的。總統他確實是在留言簿上籤了名,還留了言。」

史帝文森女士說:採訪按計劃進行了大約10分鐘左右,當時沒有任何其他媒體在場。

官方媒體遭婉拒

星期五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說,中國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CCTV)主動申請採訪奧巴馬,但是被美方婉拒了。

雖然採訪歐巴馬總統的機會來之不易,但是,很多報道和評論都說,南方週末的提問,實在是缺乏新意,口徑和官方媒體沒有兩樣。對此,北京的資深媒體人士、中國青年報下屬[冰點]雜誌前主編李大同說,介於中國的目前的「國情」,南方週末沒有辦法提出更加尖銳的問題,提了,也登不出來。

不可以擅自行動

李大同說:「他們肯定不能擅自行動的,因爲這是大事兒嘛!」

李大同說,雖然採訪內容本身沒有什麼新意,但是,美方邀請南方週末來採訪奧巴馬,這本身就是新聞。

李大同說:「很明顯,美國方面沒有接受中國主流媒體的任何採訪,相反安排一箇中國南方報系下屬的南方週末來採訪奧巴馬總統;中國南方報系目前被認爲是中國新聞界裏面最敢說話、最代表民意的這樣一個報業集團,因此美國方面的這個安排是有用意的。」

代表國家利益發問

上海的[第一財經](China Business News)報道說,到北京採訪歐巴馬總統的南方週末編輯向熹說:「既然歐巴馬選中了我們,那麼,《南方週末》就要代表中國的利益去發問 ...」

美國之音點擊[第一財經]網站上的相關文章,希望閱讀更加詳細的報道時,這篇訪問已經看不到了,只是讀到「無法找到該頁;您正在搜索的頁面可能已經刪除、更名或暫時不可用」。

(美國之音)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歐巴馬講話"譯文對照"整理者的感言 2009/11/23 (25,289次)
奧巴馬也得「翻牆」 2009/11/23 (16,734次)
上當了!對照白宮和中共對歐巴馬講話的譯文(下) 2009/11/23 (23,958次)
上當了!對照白宮和中共對歐巴馬講話的譯文(中) 2009/11/22 (22,971次)
小花絮!歐巴馬訪華第一站牽中共鼻子 2009/11/21 (27,532次)
《南方週末》對歐巴馬專訪的6個問題(圖) 2009/11/21 (18,503次)
網路戰爭——中共否認到底 2009/11/21 (14,636次)
上當了!對照白宮和中共對歐巴馬講話的譯文(上) 2009/11/20 (27,556次)
奧巴馬拜見日本天皇 恭敬背後的故事(圖) 2009/11/17 (38,864次)
歐巴馬講話"譯文對照"整理者的感言 2009/11/23 (25,289次)
小笑話:重慶報警量降30%的原因 2009/11/23 (22,084次)
人算不如天算!引渡條約爲江量身度造(多圖) 2009/11/22 (39,779次)
小花絮!歐巴馬訪華第一站牽中共鼻子 2009/11/21 (27,532次)
小笑話:薄熙來正確理解黨的意思(圖) 2009/11/21 (24,247次)
上當了!對照白宮和中共對歐巴馬講話的譯文(上) 2009/11/20 (27,556次)
差點見閻王的徐光春 家中被竊遭算計 (多圖) 2009/11/19 (39,387次)
哇哇!巴拉圭大旱啦…別總盯着咱的天災(多圖) 2009/11/19 (25,741次)
小笑話:中南海影壁的妙用(圖) 2009/11/18 (25,322次)

傳李鵬病重 江已提前準備屎盆子(圖) 2009/11/17 (40,349次)
奧巴馬拜見日本天皇 恭敬背後的故事(圖) 2009/11/17 (38,864次)
薩馬蘭奇和江澤民都是克格勃(多圖) 2009/11/16 (48,677次)
奧巴馬中國行 風雨交加(圖) 2009/11/16 (29,765次)
小笑話:中國訪民不喜歡美國總統訪華(圖) 2009/11/16 (29,572次)
胡錦濤注意到沒,這變化對你非同小可(多圖) 2009/11/15 (36,703次)
小笑話:江曾在習近平面前爭功 2009/11/15 (27,780次)
炸窩了!中共說後果難估量 2009/11/14 (31,009次)
誰說文強這算官場一絕(圖) 2009/11/14 (32,936次)
咋投票…俺愛祖國的藍天(多圖) 2009/11/14 (23,606次)
小笑話:薄熙來茅塞頓開 2009/11/13 (20,873次)
大搜羅!軍委主席江澤民駭人聽聞的政績 (多圖) 2009/11/12 (47,460次)
天!這張圖片16年後才曝光(圖) 2009/11/12 (60,480次)
兩眼失神頭頂假髮!周永康被逼上井岡(圖) 2009/11/11 (32,351次)
電視劇《緣聚多倫多》梗概之前的話 2009/11/10 (31,096次)
小笑話:老江妒忌薄熙來 2009/11/10 (22,515次)
新華網編輯沒有不神經衰弱的(多圖) 2009/11/9 (26,419次)
絕哏兒!英國笨賊和中共三呆婊(多圖) 2009/11/8 (28,183次)
遇弱肉不強食引發的聯想(多圖) 2009/11/7 (25,285次)
一個旮旯裏的醜聞:中共篡改德總理演說(多圖) 2009/11/6 (28,014次)
高層譁變!萬里支持軍方干涉賈甲事件 2009/11/5 (45,087次)
着着實實!老江被這個反共的厲害女人給噁心了(圖) 2009/11/4 (34,611次)
不是人工製造!北京50年首見提前大雪(多圖) 2009/11/3 (32,171次)
60年沒變!雲南民房在地震中現「輝煌」(多圖) 2009/11/3 (26,966次)
薄熙來謀反遭中央粉碎(圖) 2009/11/2 (45,976次)
10月江遭重擊!老姘陳至立的接班人突解職(圖) 2009/11/1 (35,763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