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上帝之子》——以身殉道的王者(圖)
 
2015年11月18日發表
 
影片《上帝之子》劇照。

【人民報消息】「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人也會用什麼量器量給你」,所以請以仁愛、寬恕做你的量器;「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你連左臉也讓他打」,忍辱的心會爲你結下善緣和善果;「百合花,它不勞苦,也不紡織,所羅門王最榮華的時候,他的穿戴也比不上這朵花。」,因爲百合花仰望着上天,在自由的土地上,沐浴着上天的恩露。——美國影片《上帝之子》 2014年,20世紀福克斯推出聖經史詩《上帝之子》(Son of God)。影片以濃縮的語言和震撼的畫面,再現耶穌光輝的一生。 影片中講到,亞當在撒旦的迷惑下,忘記了上帝的叮囑偷吃禁果,因此被貶下人間生生世世遭受痛苦。神憐憫於人,爲了修補、恢復人與神同在的聖潔和榮耀,上帝決定派他的獨生愛子降臨人間,代替人類遭受痛苦,除去世人的罪過。因此,在耶穌還沒有降生時,神就把耶穌下世將要做的,以及將會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啓示給地上的先知。 「上帝之子」降臨的預言代代相傳,一直傳到兩千多年前。耶穌在伯利恆降生,印證了先知的預言:「他將會降生在伯利恆,他會騎着驢子進入耶路撒冷做他們的王」。 以愛和信獲得赦免 耶穌30歲時,在曠野禁食40天虔心禱告,他在戰勝了撒旦的誘惑、試探後開始傳道。信奉他的人與日俱增。耶穌從信徒當中親自選定了12人作爲使徒。 影片中,有一個僞善的名叫西門的法利賽人宴請耶穌,耶穌和他一同坐席開懷暢飲。這時,有一個妓女手執昂貴的香膏瓶出現。從她進來的那一刻,便不停地把眼淚灑在耶穌的腳上,用眼淚爲他洗腳,用香膏爲他塗抹,又用頭髮擦乾,親吻他的腳。 她的舉動使在座的人都很吃驚。耶穌看出西門的心,就對他說:「我來到你家,你沒有給我用水洗腳,她卻用眼淚來洗,並且用頭髮擦乾。你沒有用吻禮歡迎我,她卻不停地親吻我的腳。你沒有用橄欖油爲我抹頭,她卻用香膏抹我的腳。我想告訴你,她所表示的深厚的愛,將證明她許許多多的罪惡都將受到赦免。一個人的愛越少,他的赦免也就越少。」耶穌安慰這名罪孽深重的女子:「你的信心救了妳,平安地回去吧!」 當時,耶穌傳道不同於其它的宗教領袖,他沒有教堂、沒有經卷、沒有任何教條的約束。耶穌在安息日爲人看病;他親近猶太人鄙視的稅吏、妓女、外邦人,以博愛和寬容安慰他們,並開啓他們的心智。耶穌所到之處,譴責宗教領袖的勢利和僞善。他在耶路撒冷的神殿前,摧毀了商販的攤位。因爲神殿是用來祈禱和敬神的莊嚴場地,不是商業中心,更不能借着神的名義大發橫財。 火煉的試驗降臨 影片中,作爲12門徒之首的彼得跟隨耶穌四處傳道,親眼見證了許多的神蹟,也知道耶穌就是預言中所說的「上帝之子」。當耶穌告訴門徒,他即將在耶路撒冷被抓捕、被棄絕、被殺害時,彼得說一定會和他同進監獄。 當外界巨大的壓力襲擊耶穌的門徒時,彼得在雞叫之前,三次不敢承認他是耶穌的信徒。當耶穌受到羅馬士兵的鞭打、凌辱,受到羅馬居民的唾罵時,當時他的門徒也沒有一個敢於挺身而出。 三次不敢承認自己是耶穌門徒的彼得事後悔恨得痛哭流涕。耶穌復活後,彼得重塑信仰的堅固信心。爲了迫害基督徒,古羅馬帝國的皇帝尼羅放火焚燒羅馬城,由此嫁禍基督徒。彼得爲守護對基督的忠貞信仰,以身殉道。他被釘死之前,勉勵同門在苦難中要仰望神的聖潔光輝:「有火煉的試驗降臨時,不要以爲奇怪。」 先知的預言中說,耶穌會被釘在十字架上,並且會被釘在兩個罪犯之間。其中一個罪人說:「你不是彌賽亞嗎?救救我們和你自己吧!」另一個人反駁他說:「你說什麼,他和我們同時受刑,但他可沒有犯罪。」這時耶穌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轉過頭來,帶着寬慰的笑意對後者說:「今天你要和我在樂園了。」 爲耶穌辯護的罪人,他相信耶穌是冤枉的、無罪而受刑,就這一句正義的話,使他獲得了解脫。 預言中的正邪之戰 影片中,先知們從神那兒得到啓示,留下很多預言。西方經典預言《啓示錄》的作者多被認爲是耶穌12門徒之一的約翰。他被多米田皇帝下令放逐到愛琴海的一座荒島上。一天就在這座孤島上,耶穌向約翰展現大量景象:迷惑普天萬國的赤龍;污穢的邪靈——青蛙;邪惡的獸在人的右手和額頭上打上印記;末日大審判時,上天將嚴懲魔鬼撒旦、墮落的天使;新耶路撒冷的壯麗輝煌;新天新地新世界的美好等等景象。約翰根據異象的啓示,一氣呵成寫就了這部《啓示錄》。 《上帝之子》展現了人類兩千年前的深刻教訓。影片中,耶穌在臨死前,祈求上帝寬恕那些凌辱他、嘲笑他、一味聽命行事的羅馬士兵和居民。 耶穌復活後,顯現40天的神蹟,加固了門徒的信心。在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的300多年中,許多基督徒被投進鬥獸賽場,被猛獸撕咬,或者被當成火把點燃焚燒。這些酷刑都沒能使基督徒放棄信仰的決心。耶穌爲替世人贖罪,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的門徒爲堅守信仰以身殉道;當年他們爲人所苦,爲人所害,數百年後他們的光輝和聖潔才爲世人普遍知曉。△

 
分享:
 
人氣:27,26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