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屠呦呦獲獎後 新華網還不肯放過她(圖)
【人民報消息】屠呦呦獲諾獎是因爲她領銜發明青蒿素,大大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使世界上34億人受益。這次獲獎的深遠意義在於,世界首次對中華民族「草」藥百分之百肯定。但是,這種喜悅卻被妒忌和爭名爭利所淹沒,這是近幾十年養成的平均主義、見不得別人好的最典型的一次表現。 記得文革中一些名演員、名演奏家因爲遭妒忌,被迫自殺的彼彼皆是。 使用嗓子的讓你發不出美妙的聲音來,使用手指演奏的手指被折斷。這樣做的人是自己成不了名演員,也不讓別人成。 今天看到新華網「科技創新里程碑」欄目裏的一篇文章感受頗深,這篇署名文章的題目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屠呦呦團隊骨幹鍾裕蓉印象》,通篇談的都圍繞着一個主題「諾貝爾獎得主不應該是屠呦呦」。原因?她與「我」無關,她就不應該拿到諾貝爾獎。 這位文章的作者是屠呦呦團隊成員鍾裕蓉1960年一起入學的大學同班同學,那是四川大學生物系植物班60級。 其實,不管文章作者是誰,這篇文章都會出籠。因爲領導沒有這個意思,也就沒有這篇文章。 作者寫道:「1965年,大學畢業後,鍾裕蓉分到北京的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而我則作爲生物系唯一一個考上研究生的人,開始在四川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讀細胞學。那以後,我到北京去,都要去看看老同學。」那年文革還沒有開始。 後來,文章作者只零星知道老同學鍾裕蓉的一點情況,「我只知道她在做一件有關國防的研究,後來又知道她因做實驗引發氣管腫瘤,切除了一邊肺的三分之二。」 到「1993年,鍾裕蓉公派日本作訪問學者,從此音信杳無。」到2015年屠呦呦獲諾獎,文章作者說看到新聞裏提到22年未有任何聯繫的老同學鍾裕蓉的名字,於是猴兒急的從北京農科院的一位同班老同學那裏得到了一個據說打不通的電話號碼。 在此之前,文章作者從來沒打過國際長途電話,此時「我緊急開通了國際電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改正了電話號碼中撥國際長途時的錯誤,終於撥通了鍾裕蓉在日本家中的電話。」這是爲了什麼呢?七八十歲的人了,僅僅因爲在新聞中看到了老同學的名字?這很難讓人理解。 據文章說,1993年,鍾裕蓉公派日本作訪問學者後,丈夫也公派至日本進修,兒女也都去了日本。1997年,她在55歲那一年,正式從中國中醫研究院退休,定居日本至今。 這位老同學文章第二段就寫道:「鍾裕蓉是屠呦呦團隊的主力,是她第一個成功的取得青蒿素晶體,以至於有人認爲,真正應該得到諾貝爾獎的應該是她。」這是什麼意思呢? 文章說,「鍾裕蓉說,能夠參加這一個最終獲諾獎的項目研究,起了一個『螺絲釘』的作用,覺得很幸運,很滿足。其實,鍾裕榮在屠呦呦的青蒿素科研團隊,不僅是『螺絲釘』,還是頂樑柱。」 文章這樣否定青蒿素科研團隊組長屠呦呦:「吸附劑的種類很多。倪慕雲和鍾裕蓉在組長的指導下,試了許多吸附劑都失敗了。」也就是說屠呦呦是個飯桶。 文章繼續兜着圈子說屠呦呦不應該拿諾獎:「於是鍾裕蓉決定另闢蹊徑。正當而立之年的鐘裕蓉,在一份有關氣管炎藥物研究的文獻中,發現硅膠對於分離中性物質比較好。鍾裕蓉在層析柱上填充了硅膠,讓青蒿提取液緩緩通過硅膠,過濾了雜質,青蒿抗瘧疾的有效成分純化液便流了出來。那是1972年的一個永遠難忘的晚上,晚飯後鐘裕蓉照例從家裏走到實驗室去加班。當她走進實驗室時,發現盛純化液的容器中出現了方形結晶,她當時高興得流下了眼淚。後來,在其他研究單位的協作下,搞清楚了這種結晶的分子結構。屠呦呦正式命名這種有效成爲青蒿素(語句不通)。青嵩素至此正式誕生。」屠呦呦只會起名?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獲得有「準諾貝爾獎」之稱的拉斯克獎,獎金25萬美元。這是中國生物醫藥界所獲得的最高的世界級大獎。然而,這個被外國同行推薦得到的殊榮卻遭到本國領導和同事的妒忌。 2011年11月15日,時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非常客觀的說,此次評獎關鍵看三個方面:一是誰先把青蒿素帶到「523」項目組。二是誰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誰做了第一個臨床實驗。屠呦呦做到了三個「第一」,她得這個獎實至名歸。 另外,屠呦呦在古代中醫藥典籍的啓發下,還創造性的解決了4個問題:選用哪種青蒿?選取哪個部位?在什麼季節採摘?用什麼方法提取? 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醫學獎評選委員會宣佈把諾貝爾醫學獎頒佈給出生於愛爾蘭的威廉-坎貝爾、日本的大村智以及屠呦呦──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 美聯社10月5日報導稱,這3位獲獎者將分享800萬瑞典克朗(約96萬美元)獎金:一半獎金(48萬美元)授予屠呦呦,另一半獎金坎貝爾和大村智各得24萬美元。 據寧波日報10月6日報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卻沒人告訴她,她還是從電視新聞中得知的。 在屠呦呦從央視得知自己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三天後,10月8日,中國科協主辦了「科技界祝賀屠呦呦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座談會」。 85歲高齡的屠呦呦在下午3點鐘到場。 屠呦呦演講中始終貫穿着並肯定着團隊協作工作的方式,尤其是研發過程講得很細。在講的過程中,她一直把「我」說成「我們」。她說: 「東晉時期,(也就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有個《肘後備急方》(記載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壓出來的水喝下去。後來回想我們當時一般中藥都是用水煎一煎,就考慮到爲甚麼這麼來處理這個藥?我們就考慮,可能有溫度破壞的問題,還有一個提出來的到底是什麼(成份),也就是說,還有一個藥用部位的問題,還有一個品種的問題。早期的青蒿、5月的青蒿根本沒有青蒿素,因爲從植物來說,它體內沒有合成青蒿素,就是大量的青蒿酸,都有品種的問題,有藥用部位的問題,還有采收季節的問題,更多的是提取方法的問題。從這四個方面反覆實踐以後,最後才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部位,這個部位能夠抗瘧,有百分之一百的抑制率。其實青蒿一大部份都是杆,這個杆根本不含有青蒿素,只有很少的一點,葉子才含有青蒿素。所以後來,我們用乙醚來提(青蒿素),因爲乙醚的沸點比較低。但這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用乙醚提出來的雜質還是比較多的。有酸性和中性兩個部份,酸性部份是沒效的而且有毒性,所以去掉酸性部份,留下來的中性部份,這才能達到100%療效。」 今年10月19日,新華網主辦的「科普中國」,借屠呦呦當年的團隊成員鍾裕蓉幾十年沒有任何聯繫的大學同學的嘴再次話裏話外的否定中國諾獎得主屠呦呦。 這樣的文章應該是在上級的指示下出籠的吧? 如果不是媒體報導,誰會相信屠呦呦是從電視上獲知自己得諾獎的! 國人總在問:爲什麼咱中國人那麼聰明,卻總得不到諾獎?現在明白了吧?妒忌心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在媒體出了那麼多報導說明屠呦呦得諾獎是實至名歸,現在還出文章否定她。可想而知,這個體制把人的思想都扭曲到怎樣可怕的程度了。△ (人民報首發)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