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掰哧!科學家沒找到諾亞方舟故事源頭(圖)
 
紫巍
 
2007年11月29日發表
 

世界墮落敗壞要靠人自身的覺醒,不允許用諾亞方舟當治療「無神論」的猛藥,
所以現在人還無法靠近它。當人能夠摸到方舟的時候,那一切該來的就都來了!

【人民報消息】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出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科學家找到諾亞方舟故事源頭 源於冰蓋融化》。這文章真的非常可笑,冰蓋融化能淹沒整個世界?

科學家把諾亞方舟的歷史大事當成了故事,因爲他們不相信另外空間有高出人類的、主宰人類的生命體,但是既然被稱作科學家,就必須向人類解釋、回答那些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於是他們爲了自己的顏面就胡謅八扯。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報導說,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早在8000多年前北大西洋巨大冰蓋的融化曾使海平面大幅上升,科學家指出,這一事件可能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拯救人類故事的起源。

挺妙,民衆迷信科學家,那麼中共就站在第三者立場上,拿科學家當炮灰去解釋大洪水。確實這招兒起作用,用「科學家指出」比用「我黨指出」更具迷惑力。

新華網又借用他人之口說,據西班牙《世界報》25日報道,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的科學家指出,發生在距今8740年至8160年間的北美勞倫太德冰蓋融化,造成了近10萬年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淡水增加,地中海海平面也因此上升了1.4米。

天,地中海海平面上升1.4米就可以淹沒世界?!

諾亞方舟(Noah's Ark)記載於聖經《創世紀》。當時人們無休止的相互廝殺、爭鬥、掠奪,人世間的暴力和罪惡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上帝看已經無法救要了,就決定從新建立一個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羣中,上帝認爲諾亞是一個義人,很守本分;他的三個兒子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也沒有誤入歧途。諾亞也常告誡周圍的人們,應該趕快停止作惡,從充滿罪惡的生活中擺脫出來。但人們對他的話都不以爲然,繼續我行我素,一味作惡享樂。

上帝選中了諾亞一家:諾亞夫婦、三個兒子及其媳歸,作爲新一代人類的種子保存下來。上帝告訴他們七天之後就要實施大毀滅,要他們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的造,裏外抹上松香。這隻方舟要長300肘、寬50肘、高30肘(古代長度單位,1肘=0.44米)。方舟上邊要留有透光的窗戶,旁邊要開一道門。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層。他們立即照辦。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說:「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氾濫,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子、兒子、兒媳都要進入方舟。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這些都可以留種,將來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諾亞600歲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開了,巨大的水柱從地下噴射而出;天上的窗戶都敞開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無處可流,迅速上漲,比最高的山巔都要高出15寸。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動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動物的種子安然無恙。方舟載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無邊無際的汪洋上

諾亞601歲那年的1月1日,地上的水都退幹了。諾亞開門觀望,地上的水退淨了。到2月27日,大地全乾了。於是,上帝對諾亞說:「你和妻兒媳婦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裏的所有飛鳥,動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帶出來,讓它們在地上繁衍滋長吧。」

這只是簡略談一下《創世紀》中所記述的有關上一次人類在大洪水中被毀滅和諾亞造方舟的原因,大洪水不是源於冰蓋融化,而是神讓「海洋的泉源都裂開了」,神把「天上的窗戶都敞開了」所致。

《創世紀》說大洪水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巔都要高出15寸,但新華網所引用的研究不承認世界曾被全部毀滅,科學家研究說,海平面的上升導致「黑海被鹹水淹沒」,「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帶的新石器時代的農業人口受影響最大,他們無法繼續耕作」,洪水最嚴重時,僅有「7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地中海沿岸,大約112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沒」,「14.5萬農民向西遷移,尋找更適合的耕地」。

新華網最後暗示《創世紀》所寫的是個根本不存在的故事。報導說,研究小組負責人英國教授克里斯-特尼指出,這一事件被代代相傳,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全世界都發生了大洪水。他的潛臺詞是:根本沒有這麼回事。

但,並不是所有的大科學家都否認神的存在,都敢胡亂解釋神的作爲。

牛頓在1678 年出版鉅著《數學原理》第二版時,在書中這樣寫道:「這一盡善盡美的包括太陽、行星、慧星的大系統,惟有出於全能的上帝之手……就像一個盲人對於顏色毫無概念一樣,我們對於上帝理解萬事萬物的方法簡直是一無所知。」 △

(人民報首發)

購票從速!新唐人「聖誕奇觀」晚會看的就是奇觀

聖誕晚會、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神韻藝術團晚會,看了好福氣!




 
分享:
 
人氣:32,99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