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吳儀婚前要實習如何溫柔(多圖)
 
肖慶慶
 
2007年11月28日發表
 

撒切爾夫人迎接來參加生日
宴會的英女王(左)。
【人民報消息】九十年代曾家喻戶曉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世界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現在國內也有人把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稱作「鐵娘子」。

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生於1925年10月13日,大學時代參加保守黨,並擔任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1975年2月當選爲保守黨領袖。1979年5月保守黨大選獲勝,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成爲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連任首相。1990年11月辭去首相職務。1992年6月被封爲終身貴族。

2005年10月13日,撒切爾夫人80大壽 的盛大宴會在倫敦一家酒店舉行,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英國屆時的首相布萊爾在內的數百名貴賓參加了宴會。

不管是多年的朋友還是曾經的政敵,很多人專門發來生日祝福,高度評價她。屆時執掌保守黨的邁克爾-霍華德高度評價了撒切爾夫人,將她與著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相提並論。

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激烈攻擊過撒切爾夫人的前議員洛德-豪表示,雖然撒切爾夫人執政的11年經歷了成功和失敗,但不可否認那是一段輝煌成就期。


80歲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
到達生日宴會現場。
撒切爾夫人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女,讓她感到寂寞的是丈夫丹尼斯在2003年6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而一直單身的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今年6月份表示:明年3月份從十一屆人大全退後會結婚成家。這是兩位「鐵娘子」人生中截然不同的地方。

吳儀1938年11月生於湖北武漢,比撒切爾夫人小13歲。撒切爾夫人大學是學化學專業的,吳儀是北京石油學院石油煉製系煉油工程專業畢業。撒切爾夫人1979年5月出任英國首相,吳儀是十六大後的2003年3月出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

宣佈解散蘇共中央的原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是「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多年好友,撒切爾夫人凡是出面總是舉止非常優雅、文質彬彬。

而中共卻恰恰討厭這種風度,文革初期,東北局第一書記、瀋陽軍區第一政委宋任窮的女兒宋彬彬到天安門城樓上去見毛澤東,毛說:「要武嘛!」於是宋彬彬改名叫「宋要武」。在聯合國會議上,中共的女黨官聽着西方國家官員說的話不符合黨的標準,拿起擺在桌上的銅製名片架狠命砸桌子,把所有人嚇壞了:這是女人嗎?!

如此看來,給吳儀「鐵娘子」稱號不是什麼好事,中國共產黨出了醜聞是要吳儀出面當「烙鐵」,把「女性優先」的西方強國的領袖們都摁在臺面上烙一烙。

11月26日,歐洲聯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在北京出席國際食品安全高層論壇時,在10分鐘的致辭中措辭嚴厲的指責中共當局未有妥善處理食品安全問題。

他說:「有些中共官員指出只有少於1%的中國出口產品危及健康,然而歐洲入口商每天從中國進口5億歐元的貨物,哪怕是1%有問題都不能接受。」

曼德爾森還透露,歐盟消費品安全系統去年發現1千宗產品安全問題,其中約半數涉及中國製造的非食品產品,另有9%涉及中國出口的食品,包括蜂蜜、花生以及基因改造稻米等。而今年內,來自中國產品的預警更增加了五成,即收到1千5百宗預警。他不滿中國並未妥善處理問題。

曼德爾森還指出,一連串中國製造的玩具、牙膏和其它商品出現問題而需要回收事件,已經動搖了全球對中國出口產品的信心。

論壇結束後,「鐵娘子」吳儀面帶怒容上前與曼德爾森理論,批評曼德爾森演講的部份內容應該在雙邊會談內討論,不應該公開發表,也就是不應該讓人知道中共的這些醜聞。


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右)指責中共未妥善處理
食品安全問題,吳儀對公開揭中共瘡疤極爲惱怒。
吳儀說的這些話讓人想起,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啓正在2003年年底第二期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上一再強調的:「新聞發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種制度。因爲新聞發言人發表的並不是他們個人的思想,而是代表政府的立場」。希望吳儀的面帶怒容和氣憤難平是代表獨裁政權立場的一種公式化的表現,而沒有溶化在她的血液中。

直到69歲還獨身的吳儀,明年要結婚了。她的未來另一半是中科院院士、前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是個溫文爾雅的學者。據說二人在八十年代中期就認識了,現在能走到一起也非常不容易。她透露:明年3月人大之後結婚成家,到各地休息。

毫無疑問,哪一個人退休了,也不希望家裏沒事找不清閒,請來一位咄咄逼人、梗着脖子永不認錯、永遠「偉光正」的老奶奶。

所以,吳儀,學會溫柔,記住,要想保住另一半不被嚇跑,必須拋棄黨文化的烙印,從學習如何做個合格的女人開始。△

(人民報首發)

購票從速!新唐人「聖誕奇觀」晚會看的就是奇觀

聖誕晚會、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神韻藝術團晚會,看了好福氣!


 
分享:
 
人氣:44,08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