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人民的夢?(圖)
 
作者:楚文
【人民報消息】5月23日,巴黎戴高樂機場發生的候機廳屋頂坍塌事故後,座落在北京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的安全性引起了人們的普遍質疑,因爲該項作品的設計師正是負責設計戴高樂機場新翼客運大樓的總建築師安德魯。另外,據法國巴黎檢控官辦公室近日透露,安德魯曾因爲在取得中國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投標過程中涉嫌舞弊,遭到法國當局初步調查(中央社臺北5月30日電)。

其實,中國國家大劇院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設計師安德魯在取得國家大劇院的投標過程中是否涉嫌舞弊?這都不是我等布衣所能感興趣的問題。但作爲一個納稅人,我在此想關心和質疑的是,中國作爲一個經濟、文化還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國家,我們是否有必要花費納稅人的錢,來修建這樣一個龐大的面子工程?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中國國家大劇院的機會成本是不是太高昂了一點?以本人之愚見,國家大劇院的建造,是再次爲公有制的極權體制下資源的畸形配置做了具體詮釋。

最近,一位ID爲「tlp」的網友加貼在互聯網上的一篇題目爲《國家大劇院:每個座位造價=兩所希望小學》的文章,用精確而又詳實的資料說明了中國國家大劇院高昂的機會成本。該文寫道:「國家大劇院總投資26.8838億元,大劇院工程內部三大劇院座位數已經確定爲5743個,平均每個座位造價近50萬。以每個希望小學平均造價25萬(參照浙江標準)計算,國家大劇院總投資可以建5473*2=10946所希望小學。有人根據上海大劇院的運營經驗預計,國家大劇院建成後的運營費和維護費用也將十分驚人,僅每月的電費就需要400萬元人民幣,可以建16所希望小學。」作者繼續寫道:“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自1989年創立以來,15年累計接受海內外捐款22億多元,資助250多萬名貧困學生上學讀書,援建希望小學9508所。在每100所農村小學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學。(2004年2月24日 (中國青基會通訊2004年第1期))。比較可以看出,國家大劇院這一項建設投入比「希望工程」15年的募資還多。如果將這筆費用投入農村教育可以相當於「希望工程」15年的成就。”(見「凱迪網路」之「貓眼看人」 http://www.cat898.com )真可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該文所提供的數位,確實可以說是令人觸目驚心。

又是一個六一兒童節要來臨了,一向以關注底層民衆疾苦的不寐論壇(第48期)在兒童節前夕,貼出了一組反映中國農村兒童貧困面貌的照片,看後撼人心魂,令人辛酸。其中有一張照片更是過目難忘:幾個衣裳襤褸的兒童專心致志地擠在一張課桌上聽老師上課、寫作業,而這張課桌竟是數個不規矩的石塊上面搭著一塊破爛木板。一個很多兒童還缺課桌的國家,卻去修建平均造價近50萬元一個座位的國家大劇院,想一想,能不辛酸嗎?其實,質疑國家大劇院不僅僅是其機會成本的問題,而且還有它修建計劃的出臺是不是符合民主程序的問題。也就是說,國家大劇院的修造究竟是個人意志的體現,還是民主決策的産物?我想根本買不起門票、並望院興嘆的廣大工人、農民,是不可能贊同修造這樣一個虛華的國家大劇院的。當然,在這個國家,民衆的房屋被拆遷都無需同他們商量,建造這樣一個國家大劇院,就更不會有人俯下身來傾聽民衆的意見了。建造國家大劇院這樣一個大的專案,既可以像金字塔、萬里長城、空中花園那樣顯示專制國家的威力,又有人可以以此尋租而賺得盆滿鉢滿。看來,極權體制是既有效率,又有效益。

中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曾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說,建成國家大劇院可以說是圓了中國民衆多年以來的一個夢(中新網北京2月12日電)。從未聽說過建國家大劇院是「中國民衆多年以來的一個夢」,而只聽說過1840年以來中國民衆一直有一個「強國夢」。而要圓幾代中國人的「強國夢」,靠的不是國家大劇院傳來的夜夜笙歌,而是教室裏面傳來的琅琅書聲。輕平民化的教室而重貴族化的劇院,只能阻滯和延緩中國人的「強國夢」。因而,孫部長「圓夢」一詞不知何從說起?或者,不要把圓某個人的夢,說成是圓中國民衆的夢。

國家大劇院取名「國家」,其實已經表明大劇院是屬於「國家」。「國家」是什麼?著名自由主義學者任不寐先生曾精闢地指出:「『國家』不過是一副面具」,而面具背後是「形形色色的獨裁者」(任不寐:《「國家」何以「尊嚴」》,載「不寐之夜」網站(已關閉))。因而,大劇院屬於「國家」,也就是屬於「形形色色的獨裁者」和依附於獨裁者們的既得利益者了。它肯定不屬於這個「國家」裏面的廣大民衆,民衆也不需要華麗眩目的大劇院,他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溫飽、是孩子們的學費和能擋風遮雨的教室、是能夠兌現的喊了很久的九年制義務教育。

完稿於2004年5月31日清晨

──轉自《議報》 (誰的國家大劇院?)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法國司法機構調查北京國家大劇院涉賄賂醜聞 中國政府極力否認(圖) 2004/6/1 (19,160次)
中國官方表示願協助法方調查國家大劇院詐騙案 (圖) 2004/5/30 (16,374次)
驚人造價──國家大劇院每個座位花掉兩所希望小學 (圖) 2004/5/30 (16,771次)
北京國家大劇院建築師涉嫌詐騙被當局調查 (圖) 2004/5/29 (15,645次)
安德魯是怎樣獲得中國大劇院設計合同的? (圖) 2004/5/28 (17,851次)
戴高樂機場坍塌 安德魯急返巴黎 江澤民尷尬 (圖) 2004/5/28 (18,635次)
央視臺長還想多活兩年 溫家寶阻止CCTV新樓基建(圖) 2004/5/27 (18,739次)
芝民盼27日見江澤民 王太華麻州被起訴 國大劇院浮出危機 (多圖) 2004/5/27 (19,051次)
大劇院的驚人傳說!江澤民的「水中巨蛋」是噬人怪獸(多圖) 2004/5/26 (45,695次)
江私人醫生探聽趙病情 四小時六四錄像胡編亂造(圖) 2004/6/3 (28,751次)
江拍案怒吐八個字!新華網越報導越砸鍋(多圖) 2004/6/2 (34,488次)
江悠哉哉朱肝顫顫 開平作案哪是最大貪(多圖) 2004/6/1 (29,049次)
這篇不尊重六四歷史事實的文章是張良寫的嗎? 2004/5/31 (21,688次)
實在憋不住!幫新華網圖集再添幾張照片(多圖) 2004/5/31 (25,402次)
老江,這是打北京寄來的,轉一圈還得給您寄回去(圖) 2004/5/29 (21,436次)
胡錦濤繞過上海挖福建毒梟 兩省級91廳處級貪官完蛋(多圖) 2004/5/29 (35,627次)
嘿,看着真過癮!一張拍案叫絕的江氏廣告(圖) 2004/5/28 (29,633次)
胡錦濤批示等於瞎掰 最高檢察院官逼民反(多圖) 2004/5/28 (21,837次)

不敢再當江家幫!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請辭(圖) 2004/5/28 (31,985次)
這兩張圖片泄露溫家寶與上海幫的最新戰局(圖) 2004/5/27 (44,260次)
一個驚人消息!老江發賤給阿扁下了跪(圖) 2004/5/26 (23,555次)
陳良宇赤裸裸戳破曾慶紅 大管家上海壓胡溫弄巧成拙(多圖) 2004/5/25 (42,762次)
一號專「雞」遇難 江澤民喝水塞牙(圖) 2004/5/24 (32,121次)
糊塗了!北京出臺的這新政策是衝誰去的(多圖) 2004/5/23 (33,569次)
黃菊曾培炎同遭質問 已失控胡錦濤痛斥搞多中心(多圖) 2004/5/22 (39,463次)
到底誰看誰笑話!一張震驚軍界上下的照片(圖) 2004/5/21 (34,199次)
愛滋病冠亞軍李長春全包 摩托車見黃麗滿就搶銀行(多圖) 2004/5/21 (24,205次)
嘖嘖,江澤民還不如這個女人(多圖) 2004/5/19 (28,551次)
幕僚透露:政治局不是鐵板一塊 新進軍委的忐忑不安 2004/5/18 (24,464次)
一個逼近的危機!《黃禍》的預言在實現中 2004/5/17 (25,712次)
羅乾的氰化鉀帶了沒有?!女獄警陪吃陪睡 監獄勞改場騷亂蜂起(多圖) 2004/5/16 (54,111次)
中南海惶恐不已!江羅給胡溫留下好大一堆狗屎(多圖) 2004/5/15 (33,607次)
張高麗仗勢血口大噴姜春雲 二千萬農民揭竿憤起25省市(多圖) 2004/5/14 (46,366次)
沾上晦氣!去年被江澤民接見的印度總理落選(多圖) 2004/5/13 (18,925次)
《暗殺陳水扁》果然與江有關!江氏嫡親網如此愚弄讀者(多圖) 2004/5/12 (24,452次)
江使這毒招兒致胡死地 中國要出大事(多圖) 2004/5/11 (44,942次)
感覺真好!一個歷史故事讓我從臺灣大選中超脫出來(多圖) 2004/5/10 (21,624次)
江氏父子露餡兒!四大商業銀行爆致命內幕(多圖) 2004/5/10 (41,182次)
黃菊召開溫家寶批判會 江西省書記噎個大歪脖兒(多圖) 2004/5/9 (59,891次)
陳良宇怒斥曾慶紅演鬧劇 胡錦濤警告民爲生存而反(多圖) 2004/5/8 (40,948次)
周正毅喂肥120多上海幫 中央社這消息讓江氏父子焦慮(多圖) 2004/5/8 (23,475次)
這兩字改動非同小可 薄一波咽不下最後一口氣(圖) 2004/5/7 (35,801次)
看了新華網!俺孩子娘信心大增:陳至立那角兒俺也能當 2004/5/7 (20,738次)
宋平和中央對着幹 胡錦濤驚呼幹部斷層危機(多圖) 2004/5/6 (37,44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