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幕僚透露:政治局不是鐵板一塊 新進軍委的忐忑不安
 
姜平
 
2004年5月1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全世界都在關注着臺灣和香港的動態。

江澤民對香港街頭橫幅耿耿於懷

大紀元5月18日報導說,同是一個民族,同是一個祖先,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大陸的中國人和香港人卻過着很不一樣的生活。雖然香港自1997年迴歸中國大陸,但邊界管轄十分嚴格,大陸人若不參加旅行團很難進入香港。但從去年7月開始,北京逐漸允許人民自行到香港旅遊。這項計劃現已推廣到16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

周先生(音譯)是來自北京的法律學者,他對香港立法會議員使用街頭橫幅,走向選民及社會的做法表示讚許,這是在大陸所見不到的。 他欣賞這種深入民衆的做法。他認爲:「這種方式比較直接。」

從事廣告業的汪先生(音譯)初次到香港旅遊,看到譴責北京鎮壓法輪功的橫幅時,感到十分意外。他說 :「這在中國大陸是不允許的。」汪先生認爲:「人民的自由不應該被抑制。」

至今大陸依然酷刑折磨和虐殺法輪功學員,如果大陸越來越多的人自行到香港旅遊,看到法輪功學員在香港打出「法辦江澤民」,他們會怎樣想呢?

這是江澤民最想馬上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的原因。這是中共最近對香港非常強硬的主要因素。

政治局不是鐵板一塊

二十三條立法是江澤民於二○○二年發動的。爲什麼江澤民對香港這麼耿耿於懷呢?因爲那裏的法輪功學員可以有權力遊行、開法輪大法學員心得交流會,可以向世界過往民衆講清法輪功的真象,講出江澤民鎮壓法輪功的原因。這樣的地方江澤民不害怕嗎?所以他對此恨得咬牙切齒,時刻都想報復。

首先江要扼殺香港人民要求在二○○七年進行特首直選和二○○八年立法會直選,因爲從中央高層到地方基層,死心塌地跟着江澤民走的人實在太少了,這從兩會代表的呼聲,從絕大多數元老拒絕出席江前胡後的兩會情況來看,完全反映出江氏已經孤家寡人。

「兩會」期間,江不能不祭出「愛國」運動高潮,用這頂大帽子封住反對他的口。令人關注的一件事是,「兩會」宴請港澳人士,爲了避免表態,胡錦濤、溫家寶都不出席,只讓賈慶林主持會議,黃菊作陪。只有黃菊講了句「香港發動愛國的討論,很有意義」,藉此應付江交給的任務。由此可見,政治局也不是鐵板一塊。

從國家安定、經濟復甦方面來講,胡溫不希望江澤民製造的鎮壓惡夢再繼續進行下去。政治局常委基本上以應付的態度對待這場運動。而曾慶紅是主管香港事務的,他不願意在沒有人出面負責的情況下,自己頂煙上,所以宴請港澳人士時,爲了不表態他縮了起來。

江不得不親自出馬

春節過後,江澤民想利用胡溫爲自己服務的把戲終於沒指望了,決定不顧後果親自跳出插手香港事務,發動「愛國」鬥爭。在江澤民表態下令後,不需負根本責任的胡錦濤決定在壓力下表態按江的指示辦。曾慶紅得了江的指令跑得飛快。甚至他那低調的弟弟曾慶淮都在香港故意招搖張揚。

前哨雜誌5月刊透露說,鎮壓香港這場民主運動是由江澤民春節期間在廣東親自發動和直接指揮的。

江澤民在廣東期間談到香港問題時說,二十三條有關國家安全,香港人有責任對此立法,但香港民主派居然煽動幾十萬香港人上街遊行反對二十三條立法,這主要就是香港缺乏愛國教育。江還說,民主派得寸進尺,居然要求開放二○○七年的特首直選和二○○八年的立法會直選。讓他們上臺,香港一定會被搞亂,因而必須在香港進行一場愛國教育運動,讓愛國論佔領香港的輿論陣地。

「愛國教育」掀不起大浪

現在中國人,無論在哪裏的中國人都越來越清醒了,江澤民祭出的「愛國教育」「愛國論」裏的「國」指的是獨裁屠夫江澤民本人。要求愛的「國」就是愛「賣國賊、羣體滅絕的屠夫江澤民」!國家安全指的就是江澤民的安全。香港不安全就是江澤民感到不安全。現在江的「愛國教育」「愛國論」在香港已經掀不起大浪。

臺灣5月20日的總統就職典禮馬上就到了,江澤民想攻打臺灣的夢終於破滅,香港人民看到江澤民除了在新華網上叫罵之外,什麼招術也沒有了,連那幾個鐵桿兒司令的血書都成了被嘲笑的證據。

臺灣不會被江攻打

臺灣不會被江攻打,也不允許被江攻打,因爲那裏的法輪功學員已經發展到三十萬人,而且每天都在增加;臺灣朝野從正副總統,臺北市長馬英九,國民黨主席連戰等等都表態支持信奉「真善忍」的法輪功;江澤民在臺灣歷次僱用殺手的陰謀一次都沒有成功過。人都懂得一個道理:一個允許和歡迎好人存在的地方是有福氣的,好人越來越多的地方是有福氣的!

不管江澤民如何叫囂,從現在起,對臺灣他只有動口沒有動手的份兒;在中共中央內部,江澤民沒有任何本錢要求重掌大權,他這個軍委主席的前途是悲慘的,命運是不堪的。

高層幕僚說,這一點連黃菊都已經看清楚了,那三個被江新提拔進軍委的正在忐忑不安。

至於香港怎麼辦,問題很簡單,去年七一怎麼搞,今年要搞得比去年還好!

當全民都起來反迫害之時,江澤民還有什麼戲能唱呢?!

 
分享:
 
人氣:23,02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