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樓蘭爲何葬身沙漠
 
2001年1月1日發表
 
【人民報訊】在新疆天山以南,橫亙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之東, 有一處已乾涸的湖泊窪地,被稱爲羅布泊窪地,面積10萬多平方公里。從衛星像片上看,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然而歷史上羅布泊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一頁,這裏曾活躍着一個人口衆多、商賈雲集的繁華名城──樓蘭。如今,昔日的繁榮只在人們的夢想之中了!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蒙古語意爲「多水匯入之湖」。這裏地勢低窪,曾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聚水中心,同時接納衆多河流,如東部的疏勒河,西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等。先秦《山海經》稱之爲「幼澤」,一世紀時的《漢書》描述它「廣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歷史上,沿羅布泊北岸和孔雀河故道是最早開闢的「絲綢之路」,後來羅布泊南岸又有「絲路南道」開通,商賈不絕,人煙稠密,東西方文明在這裏交流融會。著名的樓蘭古城就位於羅布泊西北岸。

文獻中,樓蘭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樓蘭、姑師邑有城郭, 鹽澤。」樓蘭「出玉,多茵葦、怪柳、胡楊、白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囊駝。」但公元4世紀之後就再無記載了。1224年,馬可波羅經過此地時,這裏已成了神出鬼沒般的漠漠黃沙。

神祕消失千年,樓蘭古城再現人世。

在清乾隆時期(18世紀中)繪製完成的「嘉峪關到安吉延等處道理圖」標示着「魯普腦兒」(羅布淖爾),古城遺址在那時可能已被發現。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於1901年發現後,引起世人關注。經過近百年對樓蘭古城的發掘研究,樓蘭昔日的繁華部分地爲人們所知:有一條從西北流向東南的古水道穿城而過,城內街道分明。城正中是帶有夢幻般景緻的官署,官署房是土坯牆,高大的門柱、朱漆的棟樑,顯露着當年的豪華;南部是居民區,有的宅院有正房、廂房,屋後還有果園。古城東有一座高大的佛塔,五里外有一座佛寺;城東北的土堆是漢代驛站的遺址;城西北與西南有成片的胡楊林。樓蘭遺址周圍有不少墓地,發現有大量來自黃河流域的絲綢織錦,也有西亞風格的毛布。在樓蘭城內還發現了大量漢文木簡、漢代錢幣、羅馬風格的玻璃器皿等。

那麼,樓蘭爲何魔法般地從繁華的城邦湮沒到沙漠裏而成爲神祕的死城呢?學者們的看法可分爲兩大類。

羅布泊自然北移說

據考古學家所獲木簡文書推斷,古樓蘭城氣候溼潤、植物繁茂。漢魏時期的羅布泊就在古樓蘭遺址附近,當時北面的孔雀河與南部的車爾臣河都匯入塔里木河,然後經庫魯克河,在樓蘭古城北注入羅布泊,羅布泊湖水孕育了樓蘭城的文明;後來由於羅布泊北移,樓蘭城水源枯竭,樹木枯死,當年興旺的城市面臨着死亡的威脅,居民們棄城別走,尋找新的水源,樓蘭古城也隨之逐漸毀滅了。羅布泊在歷史上的變遷是樓蘭失蹤的重要原因,這一猜測已爲大多數學者肯定。

那麼,羅布泊又爲什麼會不斷遷移呢?中外學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解釋。斯文赫定認爲,羅布泊遷移的原因是由於塔里木河流水和風攜帶大量泥沙沉積湖中,湖底逐漸淤高,終於使塔里木河無法流人而只好改道他流。於是舊的羅布泊就乾涸了,新的羅布泊得以形成,而新的羅布泊仍免不了遭同樣的厄運。蘇聯的穆爾扎也夫則把羅布泊的移動歸結爲塔里木河的改道,由於塔里木河與孔雀河所彙集的水來自崑崙山、帕米爾、天山山脈,夏季冰雪融化;河流流速加快,它的水流在土質易被沖刷的谷地上奔流,常常衝出一條新的河床,改道他向,造成另一個新的湖泊,而舊的羅布泊因得不到水就漸漸乾涸了。蘇聯的西尼林又從新構造運動來解釋羅布泊的遷移,由於塔里木盆地基岩各地塊問的構造運動表現不均衡的結果,因而影響到水在河床與湖泊中的重新分配,有時孔雀河與塔里木河沿伊列克河向南注入南羅布泊,有時則向東經庫魯克注人北羅布泊,因爲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經常改變,湖泊也隨之南北遷移了。

人爲環境破壞說

這一說法主要來自中國學者,他們認爲人爲的因素與社會環境的影響是樓蘭衰亡以至湮沒的重要的原因,羅布泊水只是在人的控制、指揮下,才改變了它的進程。

他們的理由是,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處,湖水不可能移到別處去。鑽井分析,湖盆沉積物、孢粉說明,這裏3000年來一直有水停積,湖泊的沉積作用從未中斷。湖盆周圍的湖堤,鹽殼堅硬如鐵,不懼風蝕。湖水確因注入徑流之變化,水量有過盈虧,但卻未曾越出最外層的湖堤。30年代,人們可以盪舟進入羅布泊,50年代,還可見湖水盪漾。只是人工在來水方向上建起了「大西海子」水庫後,美國衛星1972年的照片才揭示:羅布淖爾湖走完了它最後的一程,已經化作爲一個乾涸的湖盆。

他們發現樓蘭荒原的一件盧文木簡,樓蘭人寫有規定「絕不能砍伐小樹」,「嚴禁砍伐活樹,砍伐者罰馬一匹」。因而認爲當時人們對林木大規模的破壞,導致徹底毀滅自身生存的基礎。同時人口增加,過境商業繁榮,對樓蘭沙漠田的農業生產,增加了不小的負擔。這些都是人爲的因素決定了樓蘭古城的毀滅。

該重視的新說

人與自然本是融爲一體的,自然爲人所成所住。自然需要人的善心呵護。從中國學者的發現,人爲的因素決定了樓蘭古城的毀滅應該可以肯定。然而,樓蘭人既然認識到砍伐的禍害,應該也能想到可以種樹植草加以保護。按照中國學者的解釋,也許樓蘭人做得太晚了。不過,這裏需要提醒的是用隨機論觀點來看待「太晚」,可能會掩蓋背後必然的原因。當人們對自然掠奪的貪婪之心膨脹,呵護自然的善心溟滅,「太晚」也就必然了。

樓蘭古城的消失之因,還可以有新說。有一點顯然無須爭議,樓蘭古城曾經輝煌過,但毀滅了。歷史上有許多輝煌的城市毀於彈指間。如果我們能夠把衆多毀滅的輝煌的城市加以統一考察,這也許捷徑。書經大禹謨說:『洚水儆予』洚水就是洪水,用洪水來警告人,因此有了大禹時代的洪水。西方聖經中耶和華看到人類的罪惡愈來愈大,終日所想的都是惡事,就很後悔造人,於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爲我後悔了。』,才特降洪水懲罰世人。也許樓蘭古城的消失表現上是人或自然所爲,其後面可能就是貪婪膨脹,善心溟滅過了度而遭天怒呢。
轉自正見
(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1,70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