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文化 › 文章: |
華夏多義士(圖)
【人民報消息】 義婢妙聰 有一個婢女名叫妙聰,是明代保安(今陝西懷來縣西北新保安)右衛指揮張孟哲家中的婢女。 永樂年間,張孟哲被徵調去防衛宣府。適逢北方盜賊侵入保安地區,張孟哲不在家,他的府中遭到強盜劫掠。張孟哲的妻子李氏與張孟哲的妹妹,她們二人爲了免受強盜們的污辱,雙雙跳井,想以死來守住自己的貞潔。 婢女妙聰也跟隨其後躍進井裏。妙聰到了井中,發現姑嫂二人並未死,她想到李氏已經懷孕,擔心水涼會傷害李氏本身和腹中的嬰兒,於是她背起李氏使其不至沾水受涼。妙聰就這樣硬撐下去,不知持續了多長時間。 盜賊退去後,張孟哲的弟弟張仲哲在井內找到妙聰等主婢三人。他用粗繩將嫂嫂與妹妹拉出井來,她二人安然無恙。而婢女妙聰從井裏被救出後,發現她的身體還僵硬地作託背狀,已經死去很久了。 她用自己的身心一直託揹着女主人,真是生死不變其身心啊! (事據:清代張培仁《妙香室叢話》) 義僕趙延嗣 趙鄰幾好學、善著述,宋太宗提拔他爲知制誥。可他過了一年就死了,他兒子趙來之也有文才,後來因出差死於塞外。他家裏極其貧窮,剩下三個女兒都很幼小,沒有田地養活自己。 趙家僕人趙延嗣侍奉趙鄰幾很久,忠義不忍離去。他費盡心力營辦衣服和食物以供給主人的三個女兒,無論怎樣勞苦都不躲避。 這樣過了十幾年,趙家三個女兒都長大成人了。這時,趙延嗣來到京都尋訪趙鄰幾舊日的朋友,想請他們幫忙讓趙鄰幾的三個女兒出嫁。找了許久,趙延嗣終於見到翰林學士宋白和侍郎楊徽之。趙延嗣忍不住放聲大哭,詳細說明趙鄰幾三個女兒的悽苦情況。 宋、楊二人大吃一驚,對這位義僕深爲感佩說:「我們穿的是儒者的衣服,戴的是儒者的帽子,和趙鄰幾是朋友卻不能撫卹他的遺孤,遠遠趕不上你呀!」便迎接趙家的三個女兒進京,選擇優秀的人士把她們嫁了出去。 趙家三個女兒都有了歸宿,趙延嗣這才離開趙家。 有一位學者石介先生,專門爲趙延嗣寫了傳文,用以激勵天下的人。 (事據:宋.李元綱《厚德錄》) 義妾張氏 張氏,明代南京人。松江(今上海松江)商人楊玉山到南京販賣貨物時納她作妾,兩人共同生活了一個月,但好景不長,楊的正房妒忌心特強,張氏被逐回家。 張氏被逐出楊門以後,閉門隱居獨自一個人生活。而楊玉山還常與她往來,並贈給她數以千計的財物。 二十多年後,楊玉山獲罪服勞役,散盡家中財產,終日抑鬱不快,致使雙目失明。 張氏知道這些情況以後不及多想,徑直來到楊玉山家,先拜見女主人楊妻,之後手捧楊玉山的衣袖大哭不止。哭罷,拿出先前楊玉山給她的全部財物,包括金銀和珍珠首飾,拿來給楊妻的兩個女兒置辦嫁妝,送她們出嫁;又替楊妻生的兩個兒子娶了妻子。 這些大事辦完以後,她繼續留下來服侍楊玉山,爲他煎湯熬藥。一年後楊玉山亡故,張氏仍不肯離去又留守靈柩,直到服喪結束。 張氏的父母強令她回到孃家,因她是被丈夫和楊妻逐出之人,有理由離開楊家。但是張氏沒有離去,爲楊玉山守節一直到死,終生不再見一個外人。她說她要「從一而終,守志爲幸」。 (事據:清.張培仁《妙香室叢話》) 忠義刺客 五代時,葛從簡任忠武節度使,爲人十分橫霸。他聽說許州有一富人,家中有一條玉帶,很想據爲己有但卻無從得手。 於是,葛從簡就派遣兩個刺客夜入那富人家中,要刺客殺死富人取來玉帶。 晚上,那兩個刺客越牆進院隱藏在樹林中,見富人夫婦相敬如賓,言談舉止皆合於仁義。二人嘆道:「葛從簡節度使要我們殺這樣的人,爲的是想要玉帶,像這樣的人才是可恥可惡。如果我們殺害了仁義之人,我們肯定逃不脫災禍。」 於是,那兩位刺客從暗處出來對富人告以實情,建議他們快把玉帶獻出,以免引來殺身之禍。之後,這兩個刺客跳牆而走,不知道何處去了。 (事據:明.劉昌《縣笥瑣探》)△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