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第三大且最鮮爲人知的權力支柱
 
2009年12月2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共組織部掌握着中共各級政府和主要行業的人事大權。中組部在宣佈任命或任免時,既不需要作任何解釋,也沒有公開競爭,但幕後角逐激烈。而且,買賣官位在地方政府中很普遍,吉林省組織部內部文件就列舉了這類交易中的賄賂、腐敗、欺詐和不擇手段等行爲。

任命或任免 祕而不宣

據英國《金融時報》21日報道,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及中共最高領導人住宅區以西約一公里,有一幢沒有標誌的大樓。入口處也沒有招牌顯示樓內辦理何種事務。大樓使用者的電話號碼沒有列入電話簿。從樓裏打出的電話不顯示來電號碼,只有一串零。

報道稱,中組部是中共第三大、也是最鮮爲人知的權力支柱,掌握着各級政府和行業的人事大權。市場經濟所釋放的自由,非但沒有削弱該部門的地位,反而令人事控制在權力角逐中變得空前重要。

要想對中組部的職能範圍有所認識,不妨試想在華盛頓有一個平行部門。這個假想的部門將監督以下人事任命:美國各州的州長和副州長,各大城市的市長,聯邦監管機構負責人,通用電氣(GE)、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沃爾瑪及其它50來家最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最高法院法官,《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總編輯,各電視廣播公司和有線電視臺的老闆,耶魯、哈佛及其它重點大學的校長,以及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和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等智庫的領導。

報道稱,在中國,所有的對等職位都由中共通過中組部任命。除了少數幾位象徵性的非黨人士任命,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士都是黨員。不僅如此,審查過程是閉門進行的;宣佈任命時,中組部也不對任命的依據作任何解釋。當中組部否決候選人晉升時,它同樣祕而不宣。

幕後角逐激烈

報道稱,通過中組部施予的、以最有權利的黨和政府職位爲形式的恩惠,使其成爲體制內最激烈的內部政治角逐的平臺。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各派系集團、中央和省,以及附屬於不同部門和產業的個人,無不竭力把自己人安排在政府機構中具有影響力的位置上。

報道還說,在政府職位人選未經選舉或公開競爭產生的情形下,確保任命的幕後角逐,就成了中共政治的精髓。中共高層領導人長期以來掌握着特定部門和行業的大權。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甚至撇開了中組部內的專家,而將自己的親信安排至高層,並扶植其子擔任上海科技部門要職。不久前,在能源部門高層的任命上,某些主管法制和國家安全的政治局成員(周永康等)也發揮了相當的影響力。

買賣官位

報道稱,當鄰近香港的商業城市深圳市市長許宗衡6月份因涉嫌腐敗被罷免時,他被指控用批准建築項目換取賄賂,並被指控其市長職位是買來的。買賣官位在中國地方政府中非常普遍,但買賣市長這樣高的職位還很少聽說。

在小地方,最受歡迎的待售官位是黨委書記和地方組織部部長。這兩個職位都擁有極大的自行決定權,能夠任命下屬官位,以換取錢財。

據吉林省組織部的一份內部書面文件,坦率列舉了這類交易中的賄賂、腐敗、欺詐和不擇手段的利己特徵。《金融時報》得到這份文件,將升職競爭描述成「四種賽跑比賽」,破壞了組織部規章制度。

報道稱,在「短跑」中,官員們投機性地抓住領導層重組的機會,遊說上級官員提拔自己。在「長跑」中,他們「會通過各種手段巴結奉承領導,並且會進行人情投資,比如招待上司、送禮以及幫助上司解決問題」。

「接力」賽則需要召集「來自親戚、朋友、同學以及老鄉的多層次推薦」,以接近領導。在「障礙賽」中,官員們會越過自己的頂頭上司,往往利用已退休的共產黨幹部代表自己對組織部施壓。

四川發生的一起案件顯示了這個官位市場的價值:2007年,一名男子假冒某組織部官員,打着可幫忙謀官的幌子,從當地一名官員那裏騙走了6.3萬美元。

 
分享:
 
人氣:16,27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