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须有这先决条件
 
辛馨
【人民报消息】今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人高锟先生(Charles Kao)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奖励他们在光纤和半导体领域上的开创性研究。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另外两名获奖者平分另外一半奖金。

其实,2000年就有另一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他就是因小说《灵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先生。

2000年10月12日,60岁的法籍华人剧作家、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导演和评论家高行健先生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瑞典科学院对高行健作如下评价:“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1940年,祖籍江苏泰州的高行健出生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涂鸦的爱好。1950年,中共刚刚非法统治中国,高行健全家搬到了南京。

1952年,12岁的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着作。那时中共还腾不出手来整治学校,当时高行健师从画家郓宗嬴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

1957年,反右大浪潮开始,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2年,高行健从法语系毕业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7年,在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9年5月,作为全程翻译,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1980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1年著作《现代小说初探》引起中共不满,1982年,与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中共元老谷牧的儿子)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由北京人艺演出,引起轰动,并被中共“关注”。

1985年,多才多艺的高行健在北京与雕塑家尹光中举办泥塑绘画展,开始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这也是高行健在大陆举办的唯一一次画展。同年,应邀赴欧洲五国(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访问八个月,在柏林文化之家举办了个人画展,获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卖画获“巨款”四万马克,从此高行健开始了以画养文生涯,获得了更多写作上的自由。1987年,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1988年开始,在巴黎定居。
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年展。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国国籍。1999年,高行健的画作在巴黎参加罗浮宫第十九届国际古董与艺术双年展。2000年,因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着作,高行健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

中共对高行健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异常愤怒,这从中共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网站人民网发表专稿《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违背了诺贝尔遗嘱》可见一斑。专稿说,“这次文学评选,可以说是诺贝尔奖金的大贬值。不论从评选的衡量尺度、工作方法和评选人组成看,诺贝尔基金会都必须做彻底改革。对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早就提出多次呼吁,这次文学评奖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呼吁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如果诺贝尔基金会需要诺贝尔奖金保持信誉,那就应该听取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的呼声,趁早开始彻底改革。”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专事写作反对共产党作品的德籍罗马尼亚女作家赫塔•米勒。中共新华网以《米勒凭什么摘得09诺贝尔文学奖 更像"局外人" 》 为题报道说,这一结果绝对属于冷门中的冷门。其作品仅台湾引进过一本繁体中文版的《风中绿李》,简体中文版的作品则一本都没有引进过。

报道还说,米勒“1953年8月17日生于(共产党统治下的)罗马尼亚的德语区,1987年移居德国,现居住在柏林。她的作品大多描绘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共产党的)禁书。”

会两种语言的赫塔•米勒毕业后做了翻译,罗马尼亚特务机构“国家安全部”想让她当特务,被她拒绝了,之后她被公司开除。随后,她只能通过在幼稚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并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在做翻译期间,她写作了短篇小说集《低地》,这篇小说未能在罗马尼亚出版,但在德国出版后引起极大反响。她还曾多次对共产党统治的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1987年,共产党把米勒的饭碗夺去,她被迫与丈夫移民去德国。

美籍华人高锟先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引发了中国大陆同胞的热烈讨论。有人问:什么时候中国籍的科学家或文学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其中很多人并不知道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咱们中国人的,但中共不但不让国人知道,而且还指责那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违背了诺贝尔遗嘱。

所以,有人总结出高锟先生获得成功的关键两步:

一、1948年,上海沦陷前夕,高锟先生全家从上海移居英国管辖地香港;

二、1996年,香港回归共产党统治前夕,高锟先生从香港移居美国。

结论已经出来了: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取得诺贝尔奖的先决条件是:有多远逃多远。△

(人民报首发)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与贾甲的交往点滴及在北京机场的最后通话(图) 2009/10/23 (15,394次)
江:这小子打黑打乱套了! 2009/10/22 (35,603次)
奥巴马,白宫通讯办公室主任应该换人(图) 2009/10/22 (25,025次)
庆贺《人民报》周报出版第200期 2009/10/22 (17,155次)
何等的壮举!为中国民主 贾甲抵京遭拘捕(多图) 2009/10/21 (29,402次)
小笑话: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 2009/10/21 (24,677次)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须有这先决条件 2009/10/20 (26,022次)
踹断亲爹三根肋骨 薄熙来管黑社会老大叫爹(多图) 2009/10/19 (54,243次)
政治局常委会有关薄熙来的最新决议 2009/10/18 (40,987次)

证据在此!江泽民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图) 2009/10/18 (34,093次)
猫腻!挪威刚到手的美国油田要转卖中共(多图) 2009/10/18 (28,948次)
这小小新闻发出两个不可忽视的信息(图) 2009/10/17 (27,894次)
小笑话:王立军的担心 2009/10/16 (27,046次)
10月15日新华网透露特大喜讯(图) 2009/10/15 (32,062次)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勒的沉痛(图) 2009/10/15 (23,423次)
习近平出访欧洲 薄熙来打翻醋坛(多图) 2009/10/14 (40,615次)
不想再留下遗憾 万里高调考察天津内幕(多图) 2009/10/13 (39,727次)
原河北省人大副主任、组织部长化名退党 2009/10/12 (28,037次)
笑晕胡锦涛!绝了门儿的“十一”恶搞解说词(多图/视频) 2009/10/12 (84,717次)
北宋神人邵雍(图) 2009/10/12 (37,370次)
看图吧!天安门一个极其凄惨的新闻(多图) 2009/10/11 (37,299次)
四川怪事:蛇有脚还有爪子(图) 2009/10/11 (47,016次)
从台湾故宫为雍正继位正名说起(图) 2009/10/10 (30,211次)
北京为何举办鸡同鸭讲的“世界媒体峰会”(多图) 2009/10/10 (27,906次)
周永康正在步黄菊后尘(多图) 2009/10/9 (43,687次)
此次诺贝尔文学奖给文人指出一条正确的写作之路(图) 2009/10/8 (25,737次)
“十一”曝惊天内幕 中共已经完结(多图) 2009/10/8 (53,315次)
中组部理直气壮泄密的原因 2009/10/8 (37,449次)
最重要问题 不是热比娅获新西兰签证(图) 2009/10/7 (31,823次)
随便发帖!发展论坛不看领导人的小脸子(多图) 2009/10/6 (32,820次)
耿和:高智晟、孩子的父亲你在哪里? 2009/10/6 (28,791次)
这新闻意味着什么──神韵明春将光临香港(图) 2009/10/5 (61,647次)
?!阅兵式这句口号我没听错吧(图) 2009/10/5 (36,962次)
一张图片的小小角落引出个恐怖新闻(多图) 2009/10/4 (37,239次)
极富创意!老江制作的身份证曝光(多图) 2009/10/4 (39,90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