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西南王李井泉和沒嚥氣就送進焚屍爐的兒子(多圖)
 
盧笙
 
2006年5月6日發表
 

1951年的李井泉。
【人民報消息】今天看《九評》之七「評中國共產黨的殺人歷史」,其中有一小標題是「大饑荒」,這一段提到了六十年代的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這使我想起「父債子還」的古訓在這個家庭的具體體現。

李井泉以前做過什麼壞事,不清楚,但三年大饑荒他背的血債可不是一千兩千人的問題,而是八百萬人的性命。

九評之七寫道:中共建政後死亡最多的政治運動是「大躍進」之後的大饑荒。紅旗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紀實》一書,在「大饑荒」一文中說「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人口數,大約在四千萬人左右。中國人口減少四千萬,這可能是本世紀內世界最大的饑荒。」

這一場大饑荒被中共歪曲成「三年自然災害」,實際上那三年風調雨順,大規模嚴重的洪水、乾旱、颶風、海嘯、地震、霜、凍、雹、蝗災等自然災害一次也沒有發生,完全是一場徹底的「人禍」。由於「大躍進」使全民鍊鋼,大量莊稼拋在地裏無人收割,直到爛掉爲止;同時各地卻「爭放衛星」。

當時甘肅、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廣西等許多省份餓殍遍野,沒有飯吃的農民還被逼着去「大修水利」、「大鍊鋼鐵」,許多人走着走着路就一頭倒在地上永遠也起不來了。最後死了人沒人有力氣掩埋,許多村莊一戶一戶地死絕。


大饑荒後,中共繼續「偉光正」。
這樣的人倫慘劇到底發生了多少我們無從知道,但我們卻知道造成這無數人倫慘劇的罪魁中共卻把它變成了黨領導人民抗擊「自然災害」的頌歌,並繼續號稱自己「偉光正」。

大饑荒後,肇事的省級幹部們僅僅做了走過場式的檢討了事。在四川餓死了八百萬人的省委書記李井泉甚至後來還被提拔當了西南局第一書記。他的名言:「中國這麼大,哪朝哪代不餓死人?」

開放雜誌2005年九月刊有蔡詠梅的一篇回憶錄《李井泉害死無數四川人》,文章說,李井泉廢掉省糧票四川人恨之入骨。現在年青一代根本不知道糧票一說,那時每個城市有自己印製的糧票,不能通用,而省級糧票才可以通用。那時每個月發的糧票比金子還貴重。

蔡詠梅寫道:1960年8月23日這一天可能那一代四川人都不會忘記。大饑荒已很嚴重,許多人營養不良全身浮腫,父親從榮昌縣回來時一身腫得發亮。大家開始吃一種叫「康麩散」的麥麩代糧,還以炒鹽當菜,養小球藻補充營養。大街上搶食的天天都有,我親眼見搶食的被人拳打腳踢也要先把搶來的半個饅頭狼吞虎嚥下去。一個我認識的中學俄文教師爲了吃飽飯,辭了教職,到街頭賣烤紅薯。鄰居有一家母子分了竈,兒子在自己麵粉盆做記號防母親偷吃…… 千奇百怪的事都出現了,人的存在意義已完全返祖到最原始的本能:活命。

就在這樣一個絕望的時候,這一天清晨飢腸轆轆的人們醒來,駭然聽說四川省當局宣佈四川省糧票全部作廢。遠在青白江的母親氣得跺腳,欲哭無淚。要知她身上已變成廢紙的十多斤省糧票是她餓着肚子一口口省下來的,是要救她年幼的兒女的!

回憶錄繼續寫道: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這一黑心命令不知把多少已在飢餓中的人趕向了絕路。李井泉最惡劣的是,在1959年批彭德懷時不但非常賣力,還學毛澤東搞引蛇出洞整人。李井泉開了廬山會議回四川后召開省委大會傳達廬山會議精神,竟不把中央已將彭德懷定爲「右傾機會主義份子」的決議告訴與會幹部,而是把彭德懷的萬言書交給不明真相的幹部,讓大家發言表態,結果許多幹部中招,說他們與彭德懷的看法一致,也認爲大躍進政策失誤。待白紙黑字記錄在案,李井泉才鐵青着臉將中央決議拋出來,在會上當場就有發了言的幹部嚇昏過去。

結果發言支持彭德懷的幹部全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份子,在全國反右傾運動中,四川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份子幹部也最多。因此四川人對西南王李井泉恨之入骨。


文革宣傳畫:打倒李井泉!
幾年以後的1967年6月,毛澤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運動」,很快觸及到各層領導幹部,李井泉被打成走資派,修理的死去活來,老婆上吊,家破人亡。孩子們沒錢吃飯,到垃圾箱去揀東西吃。這對李井泉的嘲諷實在是太大了,他餓死自己管轄的老百姓,共產黨要餓死他的孩子。更可怕的是,在北京航空學院上學的二兒子李明清受到他株連,被造反派打到幾乎要嚥氣的時候,被送到火葬場,竟然活着就塞進焚屍爐,燒成了一把灰。

李井泉後來復職任人大副委員長,有人向他彙報了這個事情,聽完之後他默默的回到房間,把門關起來,當晚痛苦到沒有出來吃飯。四川人說,李井泉死了一個兒子痛苦到極點,而大饑荒時,他餓死了無數四川百姓和他們的孩子,他怎麼毫不動心?

歷史上有很多祖輩不幹好事,給兒女帶來災難,由兒孫去償還的慘烈故事,只不過人不但不去檢討懺悔自己都幹了什麼,反而埋怨老天爺不公平。

李井泉早已過世,現在那些不幹好事的人是否考慮懸崖勒馬,給自己的子孫留一條後路?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62,68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