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黑龍江林區大騷亂 中央震驚(圖)
 
作者:穆木英
【人民報消息】二OO三年十一月初,黑龍江省伊春、鶴崗二市的林區,由於當局嚴重侵害職工權益,引發工潮,其後由於省委處理不當而演變爲大騷亂,持續了一個多月方才平息。

黑龍江林區領導另搞一套引發工潮

二OO三年十一月初,黑龍江省林區的職工,忽然接到通知:林區林場接上級通知,要立即進行體制改革,搞國有股份制,精簡三分之二的職工,限時要職工在官方制訂的條件下籤下合約,並把林區拖欠的工資、津貼等,改爲職工「認股、參股」的資金。職工紛紛拒絕接受合約,舉行集會抗議,要求林區黨委拿出上級文件,公開是誰搞的「鬼」合約。

到了十一月中旬,官方採取分化、利誘、威脅等手段,搞各個擊破,但收效甚微。伊春西林區、五營區的職工,分別召開萬人維護職工階級生存權誓師大會,並向各兄弟林區發出呼籲;相互支持維護職工階級基本利益,維護職工階級的工作權、生存權等憲法保障的權益。同時,他們還向國務院、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發出加急電報,請求派工作組進駐,維護「執政爲民」的方針?

省委省政府工作組偏幫林區當局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工作組進駐伊春、鶴崗後,卻完全站在林區當局一邊,下令職工要相信黨、相信政府,並搬出「以階級鬥爭爲綱」的看家本事,威脅稱:要警惕政治上別有用心的勢力,在職工內部組織煽動,挑撥職工階級與黨、政府對立,要求職工立即復工,恢復林場社會正常秩序,職工要立即解散、脫離非法組織活動。

當局收買職工代表遭拒

除了威脅以外,當局還組織黨、政、公安隊伍到職工代表和工運組織者家中去搞利誘,提出先停止一切集會、罷工、上訪活動,就補發拖欠工資,然後如能勸導職工簽了合約,當局就給他們特別優惠,甚至許諾賞給他們「董事」、「林場副場長」的職務。但是職工代表和工運組織者都不爲名利所動,反倒對上門的說客提出質問:誰委派你們來的?是按哪一條政策開列的條件?

雙方談判破裂後,當局又撕破面具,給他們扣上「別有用心」、「敵對分子」的帽子,指控他們在職工隊伍中肇事,準備動用專政手段實行鎮壓。

職工召開維護生存權誓師大會進行抗爭

十一月下旬,林場職工和當局的談判中止。

伊春市五大林區(西村、翠巒、五營、帶嶺、南岔)、鶴崗市三大林區(鶴北、蘿北、鶴立)的三十多萬職工和家屬,舉行了各種抗爭活動。各林場紛紛召開職工維護生存權的誓師大會。

到了十二月五日、六日,近五萬職工帶著橫幅、傳單和數十萬職工簽名的呼籲書,上省裏去請願。

當局立即調動了五千多名公安、武警,封鎖鐵路、公路,開動宣傳工具,威脅說事件性質已轉變,要採取無產階級專政字段。於是職工隊伍轉而佔據林區的政府大樓,並進駐了伊春、鶴崗的政府大樓,使二市陷入癱瘓。

在騷亂中,地方幹部、公安、武警和林區職工發生流血衝突。在伊春火車站、西村林區政府大樓、鶴北林區政府大樓、鶴立林區政府大樓,都有數十人傷亡,其中包括林區黨委書記、武裝部的幹部。數十輛政府、公安車輛被羣衆推倒焚燒。

十二月六日下午高峰期,參與抗爭活動的職工和市民,共有六十多萬,連當地的基層幹部和其他行業的市民,也都表示支持、聲援。

中央震驚,迅速處理

事件震動了中南海,中央下令省委、省政府領導要親自到林區解決。中共中央、國務院工作組也迅速派駐到伊春、鶴崗,強調三點:穩定社會局面;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查辦借改革之機侵吞國家財產和損害職工利益的有關部門。

二OO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國務院辦公廳就此發出通報。

通報指責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借林區改革,另搞一套損害廣大林區職工利益的政策,嚴重危害了職工和政府的關係。

通報又指責:省、廳部門官僚作風,習慣武斷決定,導致事件拖延、惡化,造成惡劣政治影響。

林區書記局長以瀆職貪污罪被捕

通報還嚴厲指責有關部門隱瞞事件原因,向上級謊報情況。

該通報下令:有關部門要按政策落實好職工的工作、生活、居住、醫療等應享有的利益,自覺配合好上級工作組整頓林區班子的工作。

現伊春市和鶴崗市的黨政班子已經改組。伊春市有五名地、市幹部被免職,鶴崗市有七名地、市幹部被免職。林區黨委改組,有五名林區的書記、局長,被宣佈以瀆職、貪污等罪名予以逮捕。

編後議:切勿秋後算賬

此次林區工潮,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直接處理下,已經平穩解決了。至少到現在爲止,還沒有見到抓人的消息和繼續抗爭的消息。

如果按照黑龍江省委的那套「階級鬥爭爲綱」的辦法,分化瓦解,大抓「敵對分子」,這事情早就鬧得不可收拾了。

胡溫就職後,關於怎樣對待羣衆抗爭的新的政策規定,區分了界限,不準隨便套用「階級鬥爭爲綱」,任意上網上線,這是一個進步。看樣子,此次解決林區問題,還能認真貫徹(當然省裏還是老一套)。我們希望能堅持下去,切勿先把工運領袖記入黑名單,等事件平息之後再慢慢收拾,即「秋後算賬」。如果那樣的話,這個當局就再也沒人相信了。

2004年1月爭鳴雜誌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上海漕寶路發生暴動 場面十分混亂 2003/9/28 (19,870次)
河北琢州SARS蔓延引發騷亂 2003/5/9 (15,443次)
北京發生騷亂 2002/9/28 (17,427次)
福州數萬球迷暴亂震驚中央 2002/6/10 (14,492次)
紅朝亂象:北京連環爆炸 福州球迷暴亂 2002/6/10 (13,863次)
湖南郴州發生騷亂 2002/4/20 (12,580次)
瘋狂球迷火攻中國足球甲A聯賽,燒燬四部警車──3.24西安球迷騷亂紀實 (圖) 2002/3/25 (12,382次)
大陸騷亂:陝西球迷火燒中國足球甲A聯賽看臺 2002/3/24 (13,354次)
江澤民大慷國人慨 官兵血肉橫飛引發騷亂 2001/11/2 (16,464次)
一張蹊蹺的照片!美國對香港多嘴 中共回拳有絕招(多圖) 2004/1/10 (31,244次)
一件說出來能讓江羅被暗殺的消息(多圖) 2004/1/9 (27,168次)
我睜圓了眼睛!一張令人目瞪口呆的照片(圖) 2004/1/9 (38,697次)
小金庫排行榜黃麗滿第一 陳良宇扣壓檢舉信被責令檢查(圖) 2004/1/8 (23,689次)
曾慶紅佔山爲王!擠胡耍江 漸成氣候(多圖) 2004/1/7 (27,761次)
鍘二炮!老軍頭軍隊考察滿眼爛渣 遲浩田拒開會不聽老江檢查(多圖) 2004/1/6 (41,468次)
薄熙來香港招商趣聞!命彪形大漢將記者拎起轉180度(多圖) 2004/1/5 (36,932次)
國歌伴豔舞!薄熙來管轄區歌頌江澤民有絕招兒(多圖) 2004/1/4 (37,743次)
江辦主任賈廷安掛上軍銜 兩集團軍長明升暗降(多圖) 2004/1/3 (35,567次)

軍事專家新年力駁政治局 江父子篡權計劃大半已完成(多圖) 2004/1/3 (28,629次)
人民網這篇文章是點江澤民還是點江綿恆? 2004/1/3 (19,373次)
神祕話筒!數百萬元過把癮 海軍最大的頭兒是宋祖英(多圖) 2003/12/25 (55,813次)
楊白冰動真的了!陳希同出獄上告江澤民 薄一波殺手鐧已用到盡頭(多圖) 2003/12/24 (97,372次)
副總理回良玉!你知道「瑞貝卡」成功背後的驚天黑幕嗎?(多圖) 2003/12/24 (32,250次)
李肇星在線交流趣聞!被網民盯住長相猛誇後暈掉(多圖) 2003/12/23 (32,084次)
中央政治局忸忸捏捏!今天終於鼓足了勇氣揭開遮羞布(多圖) 2003/12/22 (32,863次)
賈慶林驚阻胡錦濤安撫 八大政治花瓶衝破阻力發出吼聲(多圖) 2003/12/22 (52,924次)
低調處理密友!一個不顯眼的新聞在中新網悄悄出現(多圖) 2003/12/21 (29,652次)
從《烏蘇裏船歌》說起!胡錦濤小心被起訴(多圖) 2003/12/20 (26,163次)
江攙沙子胡搖篩子!上海廣東到底是誰的地盤(圖) 2003/12/19 (30,793次)
哇噢!今天新華網被江澤民控制了(多圖) 2003/12/18 (24,233次)
保安高層提供薩達姆下落 江澤民現在疑神疑鬼(多圖) 2003/12/18 (20,849次)
江家幫民調中全軍潰敗 劉淇陳良宇薄熙來黃麗滿僅得百分之八(多圖) 2003/12/17 (52,086次)
農民組織搖山動地!中央緊急召開全國電話會議 (多圖) 2003/12/17 (32,500次)
瞧!薩達姆被抓後,中共是怎樣被外國記者可勁兒糟蹋的(圖) 2003/12/16 (31,670次)
周永康這一蠢鬧,新華網外交部都招架不住了(多圖) 2003/12/16 (25,783次)
薩達姆落網 美國隨即宣佈延遲朝核六方會談 (圖) 2003/12/16 (16,818次)
薩達姆被抓!中共召開緊急會議 高層打成一鍋粥(多圖) 2003/12/15 (38,295次)
薩達姆被保鑣出賣!江澤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多圖) 2003/12/14 (24,248次)
貪官頭腦還真清醒 中央領導不省人事(多圖) 2003/12/13 (32,116次)
新華網這張照片露底!江澤民正處於危機之中(多圖) 2003/12/12 (27,722次)
江曾加快了竊國的腳步 胡錦濤至今敵我不分(多圖) 2003/12/11 (34,082次)
瞧!讓溫家寶出訪難堪,羅幹周永康鬧得真兇 2003/12/11 (20,696次)
高層形勢險峻!朱熔基讓江綿恆放老實點(多圖) 2003/12/10 (29,936次)
高官太太公開集體煉法輪功 高層會議江胡幾乎攤牌釀成流血事件(多圖) 2003/12/8 (141,01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