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專題 › 文章: |
《江澤民其人》六:沙漠風暴老賊心驚(圖)
在江澤民當總書記一年有餘之時,美伊之間爆發了海灣戰爭。美國在代號爲「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中取得的巨大成果讓鄧小平重新考慮中國今後的發展方向。 1990 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入侵科威特,一天後,科威特全境淪陷。伊拉克的入侵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以美國爲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爲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實施了軍事打擊。伊拉克的殘暴獨裁者薩達姆是中共的好友,二者之間暗地裏一直來往密切,當時中共在國際上非常孤立,怕得罪國際社會而不敢公開支持薩達姆。 江澤民是在參與屠殺「六四」學生後上臺的,從他的綽號「客裏空」和「江牛皮」知道,此人除了耍嘴、作秀、打小報告外,沒有什麼真才實學。海灣戰爭客觀上檢驗了江在當上總書記後到底能承擔和解決多大的難題。 面對這樣大的國際挑戰,江心慌了,很有些不知所措。他這時才知道坐在總書記的位子上也有不舒服的時候。中共當時正處於「六四」屠城後的貿易禁運,國際上朋友十分有限。出於擺脫外交困境的考慮,鄧小平定下的調子是:「少插嘴,不插手!」這給江澤民解了圍,因而中共在聯合國決議上投了棄權票。 1﹒沙漠風暴 1991 年1月17日晨,以美軍爲主體的聯合國部隊開始向伊拉克發起了代號爲「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幾周之內就使得薩達姆的軍隊毫無還手之力,傷亡慘重,被迫接受聯合國自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來通過的十二項有關決議。2月28日零時,聯合國多國部隊停止了一切進攻性行動,持續了四十二天的海灣戰爭結束。 在這次戰爭期間,翻開中共的報紙,還充斥着人民戰爭、游擊戰等戰術分析,甚至預期美國可能會陷入越戰那樣的泥潭。沒有想到,以美國爲首的多國部隊,採用航天、航海和航空技術立體作戰,武器之先進、配合之精妙令國際社會歎爲觀止。 美國情報部門當時調動了航天通信衛星、民用觀察衛星、光譜分析衛星,對伊拉克軍事情報進行監聽、破譯和紅外線高空拍攝,並用巨型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伊拉克的一切信息都盡收眼底。同時,在戰爭打響的前6個小時,美國發動了一場強大無孔不入的電子干擾戰,以至於伊拉克的指揮系統全面癱瘓,雷達熒光屏上則飛飄起一片斑斑點點的雪花;美國的隱形戰鬥機則從空中撒下大量的干擾片,故意在敵方雷達上顯示出虛假的飛機磁信號目標,迷惑薩達姆的「空中眼睛」,讓伊拉克的 「薩姆—6」地對空導彈去追蹤那些虛無縹渺的「幽靈」。薩達姆的軍隊頃刻間變成了聾子和瞎子。 美軍使用高科技武器以極少的傷亡取得了巨大的軍事成就。這不但給鄧小平很多啓示,而且強烈地震撼着中共高層,要求以現代化高科技武器裝備軍隊的呼聲也陡然升起。摸槍就哆嗦的江澤民神經裏還缺少這根弦,他對於中美兩國的軍力對比還停留在韓戰和越戰的歷史中,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江澤民這時想起了《1999:不戰而勝》。中共無論在精神信仰和軍事實力上都與美國天差地遠。隨着東歐劇變,冷戰已經趨近尾聲。民主從歐洲大踏步向東邁進,離中國已經僅僅隔着一個蘇聯,而戈爾巴喬夫面臨着民主化浪潮的重重壓力,這個紅色帝國已經風雨飄搖。以美國意識形態和武器裝備之先進,如果對中共延續冷戰思維或實施軍事打擊,後果不堪設想,一黨專政就會解體。 江澤民站在世界地圖前一籌莫展,他帶話給還在美國讀書的長子江綿恆,建議江綿恆書可以慢慢去讀,畢業之後先在美國找個工作,在美國多盤桓幾年,因爲一來江澤民在中央立足未穩,二來江澤民對中共前途也毫無信心。 2﹒討好蘇聯 自1989 年「六四」屠城後,被視爲在複雜系統的融合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對中共實施武器禁運政策,而中共在系統工程和融合方面缺乏經驗。但中共不難僱傭到那些系統工程方面的「天才」人物。例如,中共利用俄羅斯經濟的貧弱,以支付硬通貨的方式獲得技術專家的豐富經驗。另外,自90年代以來,約有1500名俄羅斯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一直在爲中共軍隊建設提供幫助。 在鄧小平、楊尚昆等人的注視下,領導內行的門外漢江澤民作爲軍委主席必須有所爲。他後來宣佈向俄羅斯購買現役高性能武器系統,結果花鉅款買回來的都是前蘇聯淘汰的武器和大批前蘇聯性能落後需要清倉的裝備,接收的戰機頻頻失事。中共自接收蘇戰機(包括蘇-27及蘇-30)以來,分別在1997、1998、2000、2001年發生五起事故。 1975年下水、1994年退役的俄羅斯航母「基輔」號在2000年8月被軍委主席江澤民如獲至寶地迎進天津港。據有關人員透露,購買「基輔」號航空母艦的總貸款達到7000萬人民幣,可謂耗資巨大。「基輔」號好不容易進了港,專家們以爲能從中得到技術情報,結果發現原有參考價值的東西全部被卸光了。軍方大呼上當,向老軍頭們告狀。幹了蠢事的江澤民,更加沒有安全感,這個軍委主席當得戰戰兢兢,用江澤民自己的話講,「如履薄冰」。 當時的蘇聯國內經濟不振,加上武力鎮壓若干加盟共和國,在國內外面臨嚴重困難。中共爲了加強軍事裝備,表示對蘇共的支持,1990年10月份,和蘇共進行軍事合作,決定向蘇購買一批新式戰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991年1月25日告訴外國記者,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將於當年5月訪問蘇聯。這是自1957年毛澤東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四十週年慶典以來,訪蘇的中共最高領導人。 江澤民訪蘇時,蘇聯改革派重要人物葉利欽要求會見江澤民,但被江澤民拒絕;江單獨會見了反對改革的蘇聯副總統雅納耶夫,告訴他希望蘇聯回到社會主義路線上來。這也反映出江澤民反對改革的左傾態度很鮮明。副總統雅納耶夫在三個月後監禁戈爾巴喬夫的政變中起了關鍵作用。 在江澤民訪蘇期間,爲了拉攏與蘇聯的關係,穩固自己的權力,江不惜一切代價討好蘇聯。江對中俄邊界毫不在乎,同意重新進行中俄邊境勘測。在克格勃的精心安排下,當年蘇聯間諜、江澤民的舊情人出現在江的面前。江明白自己過去的一切把柄都在克格勃手裏,因此心知肚明地乖乖就範,祕密把相當於幾十個臺灣面積的有爭議國土(實際上是被強佔的中國領土)拱手送給俄羅斯。本書第14章將詳述此事 。 3﹒低估鄧小平 鄧小平認爲改革開放、搞活市場,從經濟入手與美國抗衡,已經迫在眉睫。光有幾個經濟特區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中國必須改革經濟、全面開放。已是大權在握的江澤民可不這麼想,他認爲自己好容易爬上來就不能再下去,越開放老百姓越難控制。爬上高位的江澤民有點飄飄然,大大低估了鄧小平的政治能量,所以江上臺後講過一句與鄧小平頂着乾的「名言」:「讓私營企業家和個體戶傾家蕩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江澤民的家族成爲「中國第一貪」時,江澤民又大搞起「讓資本家入黨」 了),他還有對應的另一個方針:「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鄧小平開始後悔不該輕率聽信陳雲、李先念的話讓江澤民當總書記。 1990年春天,鄧在上海多次召見上海市長朱鎔基,並對朱鎔基進行考查,覺得朱是中共高層少有的懂經濟的人才,而且有魄力,具有實幹精神,不是江澤民那樣耍花架子的人。江在上海的耳目及時把鄧小平的動態報告給江澤民,江的妒忌心又翻騰起來。 江的妒嫉源於自己無德無能,而又怕任何有才能者威脅到自己的權位。雖然表面上江澤民大權在握,但自從他上臺,黨內外許多人士都不看好這個投機鑽營者,並估計江只是個過渡性的人物。處在高位上的江雖然洋洋而自得,但其內心也多少感到了自己在黨內地位還遠未鞏固,論資歷、才幹、人脈,自己遠居人後。對於權力的偏執使得江形成了強烈的妒忌心,將一切才幹、資歷、人脈等勝過自己的人都視爲潛在的威脅。 1991年2月鄧小平在離開北京去上海過農曆新年之前,明確說:「我現在在北京講話沒有人聽,我只有到上海。」這一次鄧小平在上海告訴了朱鎔基,想要調他到國務院工作。鄧並且委託楊尚昆召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一班領導,傳達這一「中央決定」。 1991 年春節前,鄧小平在上海發表講話,要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搞市場經濟。時任《解放日報》負責人的周瑞金等人根據鄧小平在上海的講話精神,撰寫了《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幹部》四篇文章,署名「皇甫平」,開篇發表在 1991年大年初一的《解放日報》上。「皇甫平」的後臺老闆實際上是鄧小平。 這一切鄧小平既沒有通知也沒有刻意瞞江澤民,鄧完全把江排斥在外。 這些由鄧小平支持、上海市長朱鎔基直接過問的改革開放文章受到江澤民的忌恨和抵制,江不僅對這個改革趨勢沉默不言,而且支持北京黨內左派人物發起的抨擊、批判,還派人對鄧小平在上海的言行進行調查。江澤民本人則在北京忙着遊說中共核心層的其他元老,尋找能夠制約鄧的人。 1991 年4月12日,在全國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鄧小平力排衆議,正式任命上海市長朱鎔基爲國務院副總理。5月,鄧小平爲了表示對朱鎔基的支持,帶着他一起視察首鋼,並且當面由衷的誇獎說:「我黨高級幹部中真正懂經濟的還不多,像朱鎔基這樣懂經濟的同志,應當提到更高層次的領導崗位上來」。鄧對朱的誇獎讓鼠肚雞腸的江澤民既驚慌又忌妒,以後江澤民經常讓親信蒐羅材料,不管是不是朱鎔基的責任,反正逮着機會就壓制、排擠和打擊,讓朱受到許多冤枉氣。 江澤民暗中反對鄧小平的言論也被鄧知道,鄧對江強烈不滿。政治局常委喬石和副總理田紀雲多次發表支持改革的講話,鄧小平稱讚說:「很長時間沒有聽到這樣好的講話。」這又讓妒忌心非常強的江澤民埋下了懷恨喬石、田紀雲的種子。鄧小平在對江澤民等反對改革的人的強烈不滿和失望中,和楊尚昆、萬里、喬石等人商量,準備讓趙紫陽復出,並且在92年的十四大上徹底改組中共中央領導班子。江澤民聞訊大驚。 4﹒蘇共垮臺引起的驚恐 1991年6月,鄧小平重新啓用趙系人馬胡啓立、閻明覆和芮杏文。胡啓立任機械電子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芮杏文任國家計委副主任,閻明覆任民政部副部長。這是鄧小平準備爲趙紫陽復出做的鋪墊。 幾個月之後,1991年年底,貌似強大的蘇聯共產黨,在幾天之內就垮臺了,使得整個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蘇共的解體強烈衝擊中共,嚴重地打擊中共的信心,使得中共高度緊張,認識到強大如蘇共也有倒臺的一天。中共以前常說一句話,「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如今蘇共倒臺了,中共不能不想想自己會不會還有明天。 中共常常說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而反觀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共產黨才是真的紙老虎。所有獨裁者的垮臺都是樹倒猢猻散。當時除了蘇聯解體外,柏林牆倒塌、波蘭團結工會獲勝、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天鵝絨革命、匈牙利完成了民主轉型、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被推翻和處決、保加利亞完成了第一次全國大選……共產世界土崩瓦解。有個形象的說法,說推倒共產黨執政的政權,在波蘭用了10年,匈牙利10個月,民主德國10周,捷克 10天,在羅馬尼亞只用了10個小時。共產政權的連鎖崩潰,令江澤民如坐鍼氈,極度不安。 1991年7月1日,江澤民在中共建黨70週年的講話中,拋棄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路線,大力鼓吹以「反和平演變爲中心」,加緊在思想意識形態上的控制,並且強調:「要劃清兩種改革開放觀,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同資產階級自由化主張的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化的『改革開放』的根本界限。」江澤民甚至從理論上聲稱「改革開放中也有路線鬥爭」,直接把批判矛頭指向了上海的「皇甫平」,即指向朱鎔基以及朱的支持者鄧小平。江澤民堅決反對改革開放的講話獲得臺下左派們的熱烈掌聲。第二天,承受很大壓力的副總理朱鎔基被打發到湖北考察並巡視暴雨災情,而江澤民則在北京支持了左派們對朱鎔基新一輪的全面清算。 江澤民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是共產黨政治上的高度控制、經濟上的落後在現代社會走入了死衚衕,反而把問題歸咎到改革開放上,要繼續往左轉,實在是過時思維。 庫恩在爲江澤民作的傳中大肆吹捧江對改革的貢獻,改變了中國,其實都是信口開河,因爲江澤民從一開始就是極端保守派,根本不贊成改革路線。不過他的見風使舵以及作秀還是欺騙了不少不了解內情的人,尤其是外國人。 江澤民後來雖然迫於情勢轉向支持改革,但是對思想意識形態的控制卻是江澤民當權期間的一貫思維和政策。江澤民極端仇視思想自由,指責異議人士是不愛國。他竟然對他的傳記作者庫恩說:「我不知道那些人(異議人士)的血管裏是不是還流淌着中華民族的血液?」真是荒唐,憂國憂民的人不算愛國,難道江澤民這樣的出賣國土的日俄漢奸反成了愛國者? 5﹒討好李鵬和軍方 在最初的幾年,江澤民在黨內地位十分不穩,他不僅僅受到來自左、右兩派干政大老的壓力,也面臨着黨內黨外對「六四」屠城的不滿。對外交往這時降到了冰點,許多國家在「六四」屠城後都把大使召回國內一段時間,貿易和武器禁運對中共的出口經濟打擊很大。 李鵬原來是江澤民的頂頭上司,現在倒成了江澤民的下屬,二人見面的時候都有些尷尬。江澤民當時每次政治局開會都是和李鵬並排而坐,共同主持會議,江澤民每每看着李鵬的臉色行事,外界稱其爲「江李體制」。爲了鞏固自己在黨內的地位,江不得不討好李鵬這個出身於水利部的總理。江澤民第一次出外巡視就選擇了李鵬一心想上馬的「三峽工程」,並積極策劃使人大強行通過「三峽工程」的預案。 這種討好是十分赤裸裸的。常把科學掛在嘴邊的共產黨和江澤民,此時卻把最權威的專家們扔在一邊,不顧三峽將引發的航運、發電、移民、生態、環境、戰備等重重問題,讓一些完全不懂水利科學的人,包括文藝明星、勞動模範和少數民族代表等來決定這個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工程,這在外界看來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江澤民這麼做,除了討好李鵬,實在沒有其它任何意義。 無德無能、沒有軍方資歷的江澤民在1989年11月被任命爲軍委主席,但老軍頭們怎麼肯聽他這個從來沒有摸過槍的人的指揮?江澤民當時還不敢像鄧小平那樣封幾個上將,在軍隊中又無自己的班底和人馬,所以除了撥鉅款給軍方向蘇聯購買陳舊的武器外,江澤民又想起來漢奸老爹教給他的宣傳技能。他指示要拍出幾部歌頌解放軍的片子,一方面討好軍方,一方面給「六四」後痛恨解放軍的老百姓洗腦。江澤民親自爲一些片子題寫片名,包括三部斥巨資的戰爭片《大決戰》。 在拍片子的過程中,江澤民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當時有一位姓李的導演拍出了一部《開國大典》。影片對蔣介石的塑造沒有采用中共的臉譜化做法,而是把他塑造成爲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負責電影審查的人不許電影公映,並要求導演把蔣介石描繪成一個愚蠢而兇殘的人,導演拒絕了。 思想開放的李瑞環聽說了這件事,就邀請江澤民一起觀看這部影片。其中一些鏡頭讓江澤民十分好奇,因爲看起來像是極爲珍貴的紀錄片鏡頭。江澤民問李導演那些鏡頭是從哪裏找到的。導演回答說,那些鏡頭根本就不是找的,而是他們剛剛拍攝的,經過特殊技術處理後,看起來就像紀錄片一樣。江澤民十分滿意。他最後看完電影后總結說:「真的和假的糅合在一起——我都被騙過去了。」 這種手法用於電影當然是正常的,但江澤民卻從中想到了宣傳欺騙中可以用的重要的一招兒。讀者將會在第17章看到江澤民爲欺騙民衆而對於這種手法的發揮。 6﹒鄧小平的反擊 1991 年8月31日上海的「皇甫平」在《解放日報》第一版發表題爲《論幹部精神狀態》的文章,提出:精神動搖是最可怕的事情,幹部必須解放思想。9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了一篇由《人民日報》總編室副主任李德民和理論部一位高級編輯起草的社論《一切爲了改革開放》和鄧小平對着幹,這篇社論由當時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李瑞環閱讀通過後,《人民日報》社長高狄卻故意加進一段「對改革開放要必須先問姓『社』姓『資』」的內容,對「皇甫平」進行全面性的、更高層次的批判。李瑞環根據鄧小平的指令,在第二天見報的社論內容中刪去高狄的這段話。爲此,鄧小平狠狠地說:「《人民日報》想全面批判鄧小平。」鄧對江產生了極度的不信任。 在1991年年底的時候,鄧小平完全被江澤民的所作所爲激怒了,對所謂「第三代領導核心」的江澤民不僅完全失去信心,而且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鄧小平雖然在名義上沒有任何職位,但是仍然牢牢地控制着軍隊:軍隊由鄧最親密的老朋友楊尚昆和十分信任的部下楊白冰管理。楊尚昆和鄧小平是1932年認識的,是60年的老朋友。楊白冰的上將軍銜是鄧小平於1988年9月親自授予的,一直忠實地執行鄧小平在軍中的政治路線。另一位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是鄧的老部下,也對鄧忠心耿耿。 鄧小平看到,平庸、軟弱、無能、妒賢,思想保守、頑固的「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妄圖阻撓改革開放。因此,鄧小平痛下決心利用手中的軍權做最後一搏,準備在中共十四大上,撤換反對改革的總書記江澤民等人,讓堅決執行改革開放路線的人上臺。鄧小平籌劃由喬石替代江澤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並在八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由李瑞環或朱鎔基替代李鵬,擔任國務院總理;由萬里繼續擔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楊尚昆卸任國家主席;徹底解散陳雲把持的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 鄧曾就這個方案向楊尚昆、萬里徵求過意見。同時,爲了表示對喬石的支持,鄧小平對喬石在各地的講話予以高度肯定。這又讓江澤民嫉恨不已,把喬石看成了冤家對頭,鄧小平死後,江最後以年齡爲限逼迫比自己年輕的喬石下臺,這是後話。 鄧小平還準備再次起用被軟禁的趙紫陽,讓他擔任全國政協主席。鄧並不懷疑趙紫陽堅持改革的態度,關鍵是「六四」是鄧晚年的最大心病,而趙在「六四」問題上堅決不認錯的態度讓鄧小平非常惱怒。鄧小平於是派人捎話給趙紫陽,要求趙在出來工作前承認一下「六四」事件中的錯誤,以防趙日後爲「六四」翻案。聯繫人回來彙報說,趙紫陽堅持認爲自己沒有錯,不寫檢討。趙紫陽說:「我爲什麼下臺不作檢查?因爲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覺得自己沒有錯,何必檢討?一檢討就不能說明事實真相。」聽完彙報後,鄧小平心中五味俱全,長時間沉默不語。 (版權歸大紀元所有,歡迎轉載,不得更改)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