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一句「牽腸掛肚」把賀國強汪洋全否
 
戚思
 
2009年1月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薄熙來在2008年11月25日至26日召開的中共重慶市委三屆四次全委會上說,「三農」問題直接關係重慶市發展的根本戰略,特別是城鄉統籌、「兩翼」振興、庫區的安穩致富這三件大事,「對歷屆市委、政府都是重中之重,都是令人牽腸掛肚的大事」

薄熙來講話中批評道:在直轄10年以後,重慶仍有「313個鄉鎮不暢通、2817個行政村不通達」,仍有「2000個貧困村」,說交給他的這個「重慶家底」如何如何沉重。

有的官員發牢騷說:既然這麼沉重了,何必7月匆忙動工,11月在重慶大學城立起一個造價500萬元、37.4米高的毛主席塑像呢?加上這10層樓高、46噸重的塑像,重慶豈不更沉重!

薄熙來想把重慶的問題一刀切給他的前任,這是個極其愚蠢的舉動。他最近又使上錢去,在人民網上刊登打擊前重慶市委書記賀國強、汪洋,抬高自己的文章。

人民網的這篇文章說,「在以前的成就和面臨的機會面前,少數領導幹部難免就開始自我滿足、盲目陶醉」,「這部分領導幹部對自己的工作、對人民羣衆的事情肯定不會『牽腸掛肚』,而是代之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甚至得過且過」。

文章說,「筆者認爲,薄熙來對重慶事情的『牽腸掛肚』,更是重慶數以萬計領導幹部的『作爲標杆』。如果,重慶全市上下的所有領導幹部都對重慶的事情『牽腸掛肚』,重慶何愁不發展、重慶何愁騰飛!」

一句話,把重慶不發展,沒騰飛的罪過統統歸罪於重慶所有大小官員的不「作爲」,一個都沒落下。難道薄熙來上任一年,刮掉「菩薩巖」、逼迫全市唱紅歌,豎立毛像就是「作爲」了,就是「標杆」了?

薄熙來的皮厚是有歷史的,在遼寧省他說自己是整個遼寧省人的「父親」,這不是噁心人家祖宗嗎?況且這小子也太狂妄了,黨才當上「媽媽」,薄熙來竟然要當一家之長,成爲「戶主」。

薄熙來還把兩位前任都罵了,一位是現任中紀委書記、政治局常委賀國強,另一位是政治局委員,現任廣東省委書記。哪個官職都比他大的多,而且賀國強正管着經不起調查的貪官薄熙來。

中紀委是幹啥的?專門蒐集、調查中共黨官的一切貪腐不法行爲。薄熙來不能得罪中紀委書記啊,他從在大連當市長開始,直到在遼寧省當省長,商務部當部長,走到哪裏,小辮子拖一地,揪住哪一根,都夠上絞刑架的資格。在人民網上打擊賀國強,薄熙來豈不是嫌自己老婆和兒子在英國過的太舒服了。

薄熙來的前任是汪洋,汪洋調去廣東當省委書記,誰都知道這是升官。重慶是四川省裏的一個半鄉半市的山城,說是直轄市,那是江澤民一時高興給劃分出去的。既然廣東省比重慶市大的多、也重要的多,那麼中央怎麼個個眼都瞎,都看不出薄熙來比汪洋各方面強的多的多,不把他直接送去廣東省當省委書記,而把汪洋調過去,又把他調過來,費二遍手呢?要是那樣安排的話,薄熙來還會給江澤民和曾慶紅送重禮,要求回賊冷賊冷的遼寧省,也不肯到沒他就無法騰飛的重慶上任嗎?誰不知道廣州比瀋陽住着舒服、待遇又高的多。

薄熙來幹什麼事都不留後路,包括對他親爹。文革期間薄熙來沒想過他爹還有可能復職,以爲整親爹就能得到什麼實惠,於是往死裏整薄一波。後來胡耀邦作主給他爹恢復原來待遇,薄熙來又猛利用這層關係,爲自己的仕途開通道路。怪不得薄一波認爲這些孩子裏頭就這個兒子能進官場,夠狠。

從一篇2008年8月薄熙來組織發表的文章來看,他公開整賀國強和汪洋並不令人意外,因爲他都已經和現任政治局常委、胡錦濤的接班人習近平叫板了,把胡錦濤也罵了,中共官場上誰還能在薄熙來的眼裏呢?

那篇文章的題目無遮無掩:《薄熙來與習近平,哪個更應該是未來的政治明星?》。文章說,「在政績方面,無論是從《維基百科》還是國內公開的網站上,看不出習近平有什麼顯著的政績」。

文章很露骨的說,「對於同是太子黨,又同在政治局,從學歷上來說,薄熙來應該更勝一籌的(注:學歷是花錢買的),但是爲何一個被選舉爲國家副主席,而另一個卻成了重慶市市委書記了呢?」

文章最後忿忿不平的說,「中國的公民,如果在未來我們通過一定的努力要回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賦予的選舉權的一部分權力,也就是隻能在他們兩人中選出一個我們的國家主席,我們會選擇誰呢?」

惦記着2012年當中共國國家主席的薄熙來,到重慶擔任第一把手已經一年了,在這一年裏他做了很多惡事,例如刮掉「菩薩巖」、讓全市唱紅歌,還有豎立毛塑像,等等,薄熙來敢保證他在2008年乾的這些壞事,在2009年不給重慶人民帶來災難?

薄熙來屢屢標榜自己對重慶的事情「牽腸掛肚」,那麼,2009年就難保他的腸子肚子不牽出來掛在辦公室玻璃上。△

(人民報首發)

看神韻藝術團美麗的動態圖片

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時間表及購票全信息

神韻藝術團紐約及新澤西演出時間表,購票請到這兒!




 
分享:
 
人氣:39,72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