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古代經典的智力遊戲(多圖)
 
2014年11月3日發表
 
七巧板是中國著名的拼圖玩具。
踢毽子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
魯班鎖是一種涉及立體幾何知識的玩具。

【人民報消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那時沒有高級玩具,但孩子從來也不缺遊戲內容,玩的遊戲,充滿了懷念之情。踢毽子、拍方寶、滾鐵環、抓羊拐、玩彈球、扔沙包、跳皮筋兒……到處都可以找到玩具,一幫一夥,熱鬧非凡地追逐在街頭巷尾,天真爛漫、無憂無慮,而童年的玩伴兒長大後也會是你終生的朋友。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幼兒的教育,產生了許多經典的玩具和遊戲。這些遊戲有智力的、玩耍的、觀賞的,五花八門,且都蘊涵着古老的文化、傳說,不僅讓孩子娛樂,而且讓孩子在玩耍中了解傳統文化。 七巧板 七巧板是中國著名的拼圖玩具,最早出現在四千年前。這種玩具利用七塊幾何板拼出不同的形狀來提高人們的智力,它是受到「規」和「矩」幾何元素的啓發製作出來的,即大三角形兩塊、小三角形兩塊、中三角形和正方形、菱形中一塊,合成一個正方形或一個長寬二比一的長方形。由於這種玩具簡單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紙板製作,而玩起來的無窮趣味足以使成人爲之着迷,所以流傳極廣,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的清朝宮廷玩具中,就有一副盛放在銅盒中的七巧板。 九連環 它的結構比拼圖玩具稍微複雜一點,是用鐵絲和鐵片製成的。它共有九個環和一個柄,玩法是要把九個環一個個套到柄裏去。然後再一個個取下來。看起來簡單,真正玩起來卻頗費周折。九連環在二千年前的《戰國策》中就有記述,秦始皇曾遣使入齊,使臣拿出來玉連環對齊君王后說:「齊多知,而解此環否?」意思是說,齊人知多識廣,能不能把其中的環解出來?九連環被認爲是人類發明的最奧妙的玩具之一,此玩具對開發智力、培養學習、活動手指筋骨均有益處。 華容道 它有一個帶二十個小方格的棋盤,代表華容道。棋盤下方有一個兩方格邊長的出口,是供曹操逃走的。棋盤上共擺有十個大小不一樣的棋子,它們分別代表曹操、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和關羽,還有四個卒。棋盤上僅有兩個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過這兩個空格移動棋子,用最少的步數把曹操移出華容道。 這個遊戲的發明要追溯到遠古時代的洛書,後來傳入宮庭,演變成了「重排九宮」遊戲,這是「華容道」的雛形。後來人們結合了《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稱此遊戲爲「華容道」。由於該遊戲變化多端,精深莫測,具有百玩不厭等特點,被稱爲世界「智力遊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的遊戲」之一。 魯班鎖(孔明鎖) 魯班鎖是一種涉及立體幾何知識的玩具。通過幾何分割,可以組成多種鎖定方式。是由中國古代房屋的榫卯結構轉化而來的。因爲魯班是中國木工的始祖,所以得名「魯班鎖」。也有傳說此遊戲是由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的,所以又有人稱它爲「孔明鎖」。這種三維的拼插玩具內部的凹凸部份齧合,十分巧妙。拼裝時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其內部結構。這種玩具最早見於文字是中國清代一本魔術書《鵝幻彙編》,當時叫「六子連芳」。 以上這四種古老的智力遊戲一直留傳至今。它不僅鍛練孩子的智力,還通過觸摸、觀察讓孩子從感官上了解立體幾何、數學、結構等,是平面計算機無法比擬的。遺憾的是,現在越來越少的孩子在玩兒這些玩具,而是更熱衷於現代的科技產品。 除了上述的玩兒法,還有面人兒、皮影戲、泥模子、草編動物、抓蛐蛐、粘知了、陀螺、空竹、拔牛筋兒等等,過去孩子們的遊戲多的數不清,大部份玩意兒都是孩子們根據當地環境自己創造的出來的。很多從古代留傳下來的玩意兒又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

 
分享:
 
人氣:38,23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