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香港普选特首!江外婆露出了鳄鱼的牙齿(多图)
 
杨奇

香港人民可否说了算?
【人民报消息】香港经过“七一”120万人大游行之后,成了中共的一块烫手山芋,现在江泽民让曾庆红主管香港,曾庆红玩儿得转吗?

在香港人要求于二零零七、零八年普选特首及立法会议员呼声日高之际,中国官方新华社发表一篇访问了内地四名法律专家兼《基本法》权威人士的文章。文中特别提到四人一致认为若有人以为特首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怎么改,完全是特区内部事务,应由港人自己决定,“这是一种误解”。在处理香港政治体制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损害‘一国’”。也就是提醒香港人民,“两制”是做做样子,而“一国”才真正体现中共独裁的本意。

香港政党领袖表示,四名法律专家的言论是中央给香港的压力,这些言论进一步削弱港人对中国法律的信心;政党领袖认为普选特首的谘询一来是港人的内务,二来并没有违反《基本法》, 所以反对中央替港人决定谘询的时间,否则《基本法》的其他内容便变得没有意思。

中央向港施压


民主党主席杨森
大纪元记者吴雪儿在香港报道说,民主党主席杨森认为,四名法律专家的言论是中央给香港的压力。杨森指出,现时香港的情况理想,应该维持现状,而且商界都认为香港需要政制改革。他提醒说,如果按照《基本法》所订下的三个步骤,立法会通过,反映市民的诉求,但董特首不允许的话,会造成政制危机,影响台湾的和平统一。

他又指出,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法律上,每一个时势就有一个新的解释,香港人根本对中国的法律完全没有信心,四名法律专家的言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续说,从政这么久也没有听过甚么“如有需要”,这是一个新的演译这样下去人们会对《基本法》失去信心。

应多听取意见

杨森说:“(中央)不喜欢听也要说,不要再在这里钻空子,好好听取多方面的港人意见。”他表示,四名法律专家不能够推翻当年《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姬鹏飞的说话,姬说过九七至零七年十年过度,之后会与香港人谈。

除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重复新华社所说的话,杨森不觉得从胡锦涛的说话中是反对普选,而他本人是听胡锦涛的话多于新华社,他又觉得新华社这次发表的言论比胡锦涛更左。

普选谘询会法


自由党主席田北俊
自由党主席田北俊表示,没有详细了解事件,但他根据报章上报道,认为内容是叫港人遵守《基本法》,但他看不到要在零四年初的普选作谘询不符合中央政府的《基本法》。他指《基本法》内容写法很简单,并没有提到香港如何做谘询,一下子谈到改制的细节,就要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议席通过,再经特首核准,最后再经中央同意才能成功选出特首一职。

因此,田北俊觉得将会进行的普选特首的谘询并没有违反《基本法》,所以应该继续进行。中央政府对普选特首表示兴趣是可以的,但他认为,现在这么早的阶段不应该牵涉中央政府,最重要是有初稿,已经接近有四十位议员通过,才接触中央。


特首董建华
田北俊很天真,他不明白中共是独裁政权,中央政府对普选特首表示兴趣,就是要插手指定符合中央政府心愿的特首,而不是要普选出真正对香港人民负责的特首。所以不可能在议员通过后再报给中央,而是中央从一开始就一定要介入,如不是这样,那就不叫做“中共”。

新华社向香港发出警告

田北俊不认为中央应替港人决定谘询的时间,因为这是港人的事,否则《基本法》
的其他内容就变得没有意思。田北俊称,如果立法会出现三分之二议员通过支持普选,是一个很大的共识,他希望在这种情况下,特首和人大常委都支持普选这个方案。

其实新华社在这个时间发表这些言论,就是在警告香港人民:别离中共的距离太远!否则......

江外婆露出了鳄鱼的牙齿


黔驴治港
鹦鹉学舌的四名法律专家,包括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员、在人大释法事件中炮轰香港终审法院的萧蔚云、许崇德、吴建□,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夏勇。

四人一致认为,香港政治体制是《基本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央必须高度关注,他们并提出五点:

第一,在政治体制中既要维护“两制”,又要坚持“一国”,而且首先要注意坚持“一国”这个“一国两制”的前提,不能损害“一国”;

第二,政治体制涉及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若处理妥当,有利于维护中央与特区的相互关系;

第三,政治体制对于香港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经济繁荣;

第四,香港各阶层都应当有机会参与香港的民主政治,对这一点的任何忽视,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江外婆
第五,“有人以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怎么改完全是特区内部事务,应当由港人自己定,这是一种误解。”《基本法》附件一订明,二零零七年以后特首及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如需修改,最终均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备案。

许崇德更明确指出,“(特区)成立至今已经六年多了,事实表明,目前香港的政治体制切合香港的实际情况,适应特别行政区客观发展的要求,是符合香港居民的根本利益的。”他相信港人会从“维护稳定繁荣的大局出发,谨慎对待”。

江外婆露出了鳄鱼的牙齿,这只是吃港人的预备动作。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江泽民三大政治心腹之一“倒戈”(图) 2003/12/5 (26,436次)
胡锦涛难为董建华 2003/12/5 (18,529次)
江泽民公开表示对胡温不放心 (多图) 2003/12/4 (26,950次)
广东省举报李长春 国务院公安部通报黄丽满(图) 2003/11/30 (40,058次)
香港警告:致死福建A型流感恐提前爆发 2003/11/30 (15,716次)
解放军集结东南 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2003/11/28 (20,052次)
港区选举 亲北京党惨败 中共尴尬 (图) 2003/11/26 (16,547次)
中共港媒重点摸黑 香港民主派大胜 2003/11/24 (65,779次)
如此“国家秘密”──新华社《内参》选刊 2003/11/21 (21,732次)
高官太太公开集体炼法轮功 高层会议江胡几乎摊牌酿成流血事件(多图) 2003/12/8 (141,011次)
江泽民和乔石的新一轮军内之战(图) 2003/12/7 (69,275次)
人大五常委弹劾陈至立 教育杀手给江外甥大开方便之门(图) 2003/12/7 (57,925次)
近日动态!江外甥女婿周永康导致高层失控(多图) 2003/12/7 (72,445次)
啧啧!江泽民利用央视对胡锦涛大发嫉火(多图) 2003/12/6 (60,463次)
新华网这则消息透露上海帮正在激战胡锦涛(图) 2003/12/6 (49,543次)
新华网对中科院院长的这个报导炸残江绵恒(多图) 2003/12/4 (36,422次)
到这时候!华侨时报这头驴哭死都找不着坟头(多图) 2003/12/4 (23,196次)
给胡锦涛一点建议!清除江画像这招厉害(图) 2003/12/3 (29,301次)

江泽民这辈子碰到了胡锦涛,真幸运!(多图) 2003/12/2 (42,146次)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 整体歪批历史(多图) 2003/12/2 (25,781次)
No!扫黄不应该抓妓女也不应该抓嫖客(图) 2003/12/2 (38,868次)
这个新闻对薄一波来说是个噩耗(图) 2003/11/30 (38,346次)
牵出江绵恒!刘金宝交代高层“同伙”十多人(多图) 2003/11/28 (36,724次)
有点不妙!“绝密文件”江泽民版出现在新华网上(多图) 2003/11/28 (37,197次)
高薪聘请一毛不拔!江绵恒连布什的弟弟都涮了一把(多图) 2003/11/28 (26,919次)
胡锦涛,怎么中央不给他治治病呢?(图) 2003/11/27 (28,302次)
怎么构思出来的!央视昨首播安全套广告惊羡群视(多图) 2003/11/27 (33,042次)
新华网今天这个消息是不是出错了?(图) 2003/11/26 (25,571次)
重大新闻!新华网一张扇中共嘴巴的照片(图) 2003/11/25 (33,634次)
真有你的!江泽民两亲信一哭一笑(多图) 2003/11/24 (29,416次)
中缅用兵防兵变 股市坑民也疯狂(图) 2003/11/24 (17,399次)
江胡斗就差个宋祖英!今天终于以这种形式露面了(多图) 2003/11/23 (71,850次)
朱熔基让贾黄李辞职 尉健行爆中共高层内控色情绝密(多图) 2003/11/22 (63,276次)
高层裂痕越补越裂!胡出访曾庆红大搞阴谋(多图) 2003/11/21 (40,910次)
胡锦涛,电话号码给您准备下了,请过问!(多图) 2003/11/19 (30,988次)
薄一波坐轮椅没忘发坏 薄熙来赴香港再钓金龟(多图) 2003/11/18 (33,279次)
泄露国家最高机密!李真是程维高教唆坏的(多图) 2003/11/17 (27,562次)
薄一波父子身体力行解释“请君入瓮”(图) 2003/11/16 (24,592次)
胡温,这问题你俩何时想解决?(图) 2003/11/15 (22,117次)
可怕的结局!中南海的“自投罗网”秘密行动惨败(多图) 2003/11/14 (40,763次)
从诱供李真的副检察长说起!我丈夫就是这样变坏的(图) 2003/11/13 (40,568次)
北京那个秘密会议出了什么事? 2003/11/12 (30,899次)
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高官整政敌时真闪耀出智慧的火花 2003/11/12 (27,358次)
上海帮在这种情况下打出V形手势!这些照片不是偷拍的(多图) 2003/11/11 (45,507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