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太意外!北京竟遭这个小国死死拿捏(图)
立陶宛是一个小国,但无畏于中共的威逼,敢于对中共提出严厉批评,中共对立陶宛的霸凌行为并不奏效。(谷歌地图截图)
【人民报消息】北约将于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峰会。就在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主办国立陶宛上星期公布了一份印太战略,在欧洲国家中罕见严厉地对中共提出一系列批评,甚至明确为中共在乌战和台湾问题上划出“红线”,其强硬立场被认为可能会成为今后北约政策走向的一个潜在的风向标。 以主办国身份推动中国议题 据美国之音报道,北约在去年峰会上发布的“战略概念”中首次将中国描述为对北约的“利益、安全及价值观”构成挑战。有迹象显示,中国可能继续成为今年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 立陶宛议会议员马尔德基斯(Matas Maldeikis)说,我们已经看到北约对中国越来越关注,而“立陶宛的战略将为其他成员国在这个问题上提供可以利用的立场,在北约机制中推动这一战略的立场将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像美国这样的成员国理解并支持我们的印太战略。” 曾经去年率领该议员团访问访台湾的马尔德基斯在给美国之音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还说,正如立陶宛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一样,“对中国问题也将产生类似的影响。”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里世界之家全球秩序项目经理托马斯·沙特克(Thomas J. Shattuck)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立陶宛在北约峰会之前发布这份文件的“时机非常耐人寻味”,“显然,这(中国议题)将成为与其他北约成员讨论的话题之一。”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经济项目研究员马修·雷诺兹 (Matthew Reynolds) 也说,立陶宛选在峰会前夕发表印太战略“并不是巧合”,立陶宛一直在与美国增强其对华政策的一致性。 在立陶宛公布“印太战略”的同一天,英国与波兰签署了2030战略伙伴联合宣言,其中指出,两国认识到“中共所带来的系统性挑战和其日益专断的国际主张。” 中共官媒《环球时报》在一篇题为“北约包藏的对华祸心,被立陶宛提前暴露了”的社评中称,立陶宛和其他几个北约成员国在“涉台方向上有所联动”,而且“在大变局之下,立陶宛的激进对外政策有一定代表性”。 尽管中国议题在北约国家中有广泛的共识,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并不清楚立陶宛的中国立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同。 曾任美国智库外交政策研究所亚洲项目副主任的沙特克说,欧洲较大的国家可能会对立陶宛的立场有所保留,“例如法国和德国可能对这一新战略尤其不满意,因为它以许多令我感到惊讶的、耐人寻味的方式抨击了中国。” 立陶宛在上星期的战略声明中呼吁加强团结,“欧盟在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中保持声音统一非常关键,这样我们才能放弃分裂性的框架和倡议。” 沙特克说,很明显,北约峰会将专注于乌克兰问题,也许这份立陶宛的战略文件可能跟北约设立东京办事处的日程有些关系,“但总体而言,不会改变峰会原本的议程,因为这个议程在文件发布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立陶宛屡开风气之先 立陶宛不但在2021年率先退出中共倡导的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此后又允许台湾在维尔纽斯以“台湾”之名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邦交国境内使用“台湾”名称的外交机构。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和战略地位的迅速提升,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发布有不同版本的印太战略,但相比之下,立陶宛上星期的战略声明在中国问题上的措辞罕见地强硬。 从乌克兰战争、到台湾、南中国海紧张局势、以及中国的贸易政策等等。这份题为《为了一个安全、有韧性和繁荣的未来》的文件对中共进行了几乎是全方位的直言不讳地抨击,指中共在人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政策等“对自由开放的民主社会构成了重大挑战。” 相比之下,欧盟在其“欧盟在印太地区的角色和作用”的政策性文件在表示严重关注印太地区安全的同时都避免直接提及中国。 “我们看到立陶宛在其印太战略中使用的语言比我们所看到的欧盟的语言要强硬得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雷诺兹说。 在极为敏感的台湾问题上,这份仅十几页的文件还十几次提到台湾和台湾海峡,强调“军事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或者使用武力或威胁改变台湾海峡地区现状,这些都是红线”。 “立陶宛是第一个发布以台湾为中心的文件的国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沙特克说。 立陶宛人口仅200多万,面积列在世界第120之外。亚洲问题专家沙特克说,就印太战略而言,美国、日本、韩国等等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战略声明,但对于立陶宛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波罗的海国家来说,发表这样的文件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从这个意义上说,立陶宛的做法非常独特。” 立陶宛的国际示范效应 随着中国强大的经济影响力正在迅速蔓延到地缘政治领域,经济胁迫被认为是中共越来越令人生畏的外交工具。自立陶宛在2021年初宣布同意以“台湾”为名设立经贸代表处以来,中共和立陶宛的关系急转直下。为了避免维尔纽斯的国际示范效应,中共誓言“绝不轻饶”,除了外交降级外,还采取了将立陶宛从海关系统中移除、并向第三国公司施加压力等罕见的严厉措施惩罚立陶宛。“中共对立陶宛采取了对其他国家从未采取过的措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沙特克说。 然而,几年来立陶宛似乎丝毫没有屈服。 除了立陶宛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本来也只占立陶宛全部经济的1.5%外,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雷诺兹说,立陶宛之所以能够顶住压力的重要原因是盟国在其危难之际伸出了援手,立陶宛与中国的贸易减少了1.22亿欧元,但这部分被对第三方市场的1.15亿欧元贸易增加所抵消,净损失仅为700万欧元。此外,在立陶宛的案例中还看到,台湾、欧盟和美国都向立陶宛企业提供了支持。 雷诺兹还指出,中共对立陶宛的霸凌行为不但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它加速了欧盟采取反胁迫措施的过程。”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个报告发现,中共的经济胁迫通常不会给目标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份题为《否认、转嫁、加威慑:应对中国的经济胁迫》(Deny, Deflect, Deter: Countering China's Economic Coercion)的报告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惩罚的影响似乎往往微不足道,这部分是因为中国不想自己承担巨大的成本。 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雷诺兹说,“立陶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训。市场经济往往在面对中共的经济霸凌时表现出更强的韧性,比起最初想象的要强。”△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抵御俄罗斯防范瓦格纳 德国将派遣兵力常驻立陶宛(图) 2023/6/26 (14,196次)
新闻简述(图) 2022/9/8 (32,381次)
川普被抄家后的演讲:绝不屈服 绝不放弃(图/2视频) 2022/8/12 (175,868次)
新闻简述(图) 2022/5/26 (52,758次)
澳大利亚与立陶宛连手 对抗中共胁迫(图) 2022/2/9 (57,625次)
与中共交恶 立陶宛所有外交官离开中国(图) 2021/12/15 (54,726次)
欧盟力挺立陶宛 提案制裁"干预主权"国家(图) 2021/12/8 (60,412次)
立陶宛外长:不畏胁迫 向世界展示抗共之道(图) 2021/11/24 (55,737次)
电锯艺术家用原木雕出展翅翱翔巨鹰(图) 2021/10/16 (17,733次)
疫情后 中国经济复苏美梦变噩梦 2023/7/14 (33,811次)
习大大“关怀”所罗门群岛(图) 2023/7/14 (53,288次)
这可能是一个信号:秦刚遇到的麻烦不小(图) 2023/7/13 (69,250次)
军方内部有分歧 习近平面临“党指挥枪”不顺手的局面(多图) 2023/7/12 (55,396次)
七常委中有“渣男” 习李为何“不近女色”(视频) 2023/7/12 (103,929次)
全军为何急盼习近平下台(图) 2023/7/11 (50,245次)
影响习命运的12条历史性政策(图/视频) 2023/7/11 (103,109次)
“趁你弱 要你命”习总又被俄爹狠狠捅了一刀(图) 2023/7/10 (32,348次)
大开眼界!韦伯望远镜完成了一大创举的原因就在于此(多图) 2023/7/10 (78,190次)

有因即有果!流浪猫竟成家庭保健医(图) 2023/7/9 (71,549次)
扯裤裆!余茂春发表中共八十年前的民主颂 2023/7/6 (50,758次)
习近平和隋炀帝七大相似之处 2023/7/4 (56,159次) 📝
习近平“两板虎”注定让新经济计划失败 2023/7/4 (30,460次)
苍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毙 谁还装糊涂(多图) 2023/7/3 (147,591次)
小笑话:左起第三位是江泽民同志 2023/6/30 (87,984次)
美考虑祭新限制 使AI芯片出口中国难上加难 2023/6/29 (10,181次)
乌克兰小故事:“对不起,我偷了你的车” 2023/6/29 (356,564次)
小笑话:遍地“反贼” 习近平问老毛咋办 2023/6/27 (93,596次)
习近平今天怎么还没露面? 2023/6/26 (67,437次)
与亡亲故友梦中相见 那是真实的(图) 2023/6/26 (65,239次)
普里戈津唱的这是哪出戏? 2023/6/25 (57,006次)
中共听不懂谈判只认得拳头 2023/6/23 (21,586次)
世界第二富豪妻子的选择令人钦佩!(图) 2023/6/23 (23,518次)
中共若发动战争 那末日就铁定来临 2023/6/22 (81,675次)
网友热议布林肯访中 :别说暴风雨来前无征兆(图) 2023/6/21 (22,672次)
美国务卿布林肯48小时旋风式访华白搭 2023/6/20 (19,586次)
习近平忘却的故事 2023/6/19 (36,966次)
习近平让全世界都翻烙饼(图) 2023/6/18 (141,476次)
私人医生李志绥泄露毛的最大嗜好(图) 2023/6/17 (73,951次)
中共缺啥 新华网补啥(多图) 2023/6/17 (24,531次)
今年画风大不同 他们眼中的光彩成为了历史(多图) 2023/6/17 (22,028次)
“上海石库门里的红色印记”在胡言乱语 2023/6/16 (57,330次)
小笑话:想当年 江泽民为何让宋祖英离婚(图) 2023/6/16 (105,852次)
金无怠的绝望 露出中共的铁石心肠 (图) 2023/6/15 (80,835次)
赞!韩国这一动作勇气与智慧并举 威力胜过萨德导弹(多图) 2023/6/15 (92,186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