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泰斗王宇清向新唐人漢服大賽致敬(圖)
 
白亞士
 
2008年6月27日發表
 

臺灣漢服史耆宿王宇清老先生。
【人民報消息】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第二任館長、96歲高齡的臺灣漢服史研究泰斗王宇清教授最近表示:欣聞新唐人電視臺即將舉辦「全球漢服迴歸大獎賽」,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能向世界上推行漢服,對我國家有很大的貢獻。讓全世界人了解漢服文化是了不起的!我衷心的感謝、感謝,我要向你們(新唐人)致敬!

王宇清教授1913年出生於江蘇高郵縣,1949年37歲時渡海來臺,剛到臺灣的時候沒有電視,電影院也不普及,民衆與軍中學校缺乏娛樂,當時很需要一些舞臺話劇腳本,王宇清就寫過三本舞臺話劇腳本,演出時服裝搞不清楚,京戲服裝又不能用,導演跟他要服裝,因而引發他濃厚的好奇心與興趣,由於各大學、圖書館只有原始文史資料,找不到任何有關漢服的著作,於是他立志研究中國服裝史,後來以寫下的教材在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與研究所教書,在臺灣開創了中國服裝史學科。

王宇清表示,在遼寧發掘50公尺地下的一個祭壇,前圓後方、非常精美,那是8,000年前的一個考古遺址,裏面有石頭堆成的龍,龍的文化與前圓後方的思想早在8,000年前已經存在,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與服裝史學淵源,像皇帝或媽祖頭上的戴冕,頂上冕版「前低後高」象徵謙虛、不能狂傲,冕版「前圓後方」則代表天地,在《大戴禮記》中載有天圓地方。天圓地方也是一種象徵,象徵規與矩,事事守規章、循規矩。

而另外在6,000年前河南地窖裏發現陪葬的右龍左虎骨骸,在山西省夏縣發現了6,000年前半個蠶繭,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歷朝歷代的漢服都是千古萬古傳到了漢朝而集其大成,所以漢服不是指漢代衣服,而是萬古「漢民族」、「漢文化」承傳下來的服飾,以「禮」爲總代表,以「龍」爲基本符號標誌,而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就是他的基本精神。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賽公告




 
分享:
 
人氣:14,35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