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穿越高空的云雀 婉转动听的夜莺(图)
 
沉静

阮妙芬( Nancy Yuen )。(摄影:明国/大纪元)

【人民报消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阮妙芬( Nancy Yuen ) 在歌剧界拥有较高的地位。她主演的《蝴蝶夫人》,《茶花女》、《阿伊达》、《费加罗的婚礼》、《卡门》、《波希米亚生涯》,广受欢迎和赞誉。阮妙芬的歌声常萦绕飘飞在大型音乐会、艺术节上,她演唱的经典名曲《弥赛亚》、《创世记》、《安魂曲》和《C小调弥撒曲》,美如天籁,令人难忘。与她合作过的乐团有伦敦莫扎特乐团、英国广播公司音乐会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等。

一、音乐是一大享受

阮妙芬在香港出生,11岁到英国。1988年,仅仅是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生的她,就脱颖而出,主演歌剧《蝴蝶夫人》,一举成名。

“难以想像不走声乐这条路,我是怎样的景况。我好像生来就是唱歌的。”她笑盈盈地说,“我喜欢台上的感觉,演绎完全不同的性格,丰富多彩;与不同国家的人台前幕后密切配合,是不容易的事。我个性独立、乐观,适合舞台生涯,喜欢音乐,音乐是我的一大享受。”

《蝴蝶夫人》虽然是意大利人作的词曲,用西洋唱法去演绎。但阮妙芬来自东方,接触过不少日本人,观赏模仿日本艺伎,借鉴电影和电视剧,她演的蝴蝶夫人惟妙惟肖,玲珑秀丽的形体、含蓄的东方韵味,比西方演员更胜一筹。

演前,酝酿情绪,一句话也不说;演时精神集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投入。忘掉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演《阿伊达》时,她看很多资料,请教黑人,做足功课。“当我脸化妆得黑黑,在台上演唱时,观众们根本不知我是华人”。

茶花女也是她最喜爱的角色之一,人物内心丰富,命运跌宕起伏,要在两个小时内,用歌声把茶花女的爱情与痛苦传达给观众,引起共鸣和同情,颇有难度。然而正因如此,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感是无法形容的。

她秀外慧中,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侃侃而谈。“演唱现场,充满神奇的魔力。一般人没有经历过,体会不到,就好像过山车,有惊有喜。每一出歌剧,就是一个推动力。我喜欢有一点压力,是健康的压力,会带动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蛮喜欢那种挑战,那种过山车的感觉。”

问她这样优秀,很多歌剧演来驾轻就熟,是否压力越来越小?她摇头,正色道:多明哥说过永远在爬山,在走。多少年来,我也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当你觉得到了颠峰时,那就在走下坡路了。我从学生身上也能学到东西。音乐的美和奇妙,我一直是蛮有兴趣,时时回味,魂牵梦萦,蛮享受的。

闲暇时,她兴趣广泛,看电影、话剧、芭蕾舞,揣摩人家的演技,提高修养。爱听古老歌曲,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有韵味,很好听。“每一种表演艺术,面对观众的表达都是有联系的,相通的。”


阮妙芬( Nancy Yuen )。(摄影:明国/大纪元)

二、古典歌曲历久不衰

问:古典歌曲演唱家与流行歌手在唱法上的差异?

阮: 古典歌曲演唱家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练习基本功,但流行歌手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练习。古典歌曲演唱家是用整个身体在唱,分配好胸、口、头三个腔体共鸣的比例。流行歌手……(她做拿麦克、气喘嘘嘘的样子,微微一笑。)所以我们的满足感很大。

问:但他们的名声远远比你们大,钱也赚得多,受大多数人的追捧。

阮:你别忘记,流行歌曲的寿命较短,五年就算老的了。而古典歌曲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历久不衰。我唱了十九年,还可以唱很久。流行歌曲是讲包装、广告的,是看他们要不要从你这个人里面推介出一些东西来。古典歌曲是一门艺术。为什么《茶花女》、《阿伊达》这么久了,场场演出还有这么多人去欣赏?艺术是人们越看越喜欢,每场演出都是不一样的享受。如果我的目的是钱,那也不会走艺术这条路。我觉得有能力讨生活就够了,有些东西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三、声乐大赛是非常奇异的鼓励

阮妙芬常在东南亚演出,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她认为,传播媒介、教育部门做好的话,会起推广作用。让人们从小就接触到正统声乐,那么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她在新加坡有不少学生,她说,人才肯定会有,但培养训练起来,难度较大。伦敦每晚都可选择不同的音乐会、交响乐团、歌剧来听,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当然现在比十年前好多了,新加坡拥有一流的场地设施吸引国际乐人来演出。

在她看来,成功至少有三个因素组成:40%的天才,40%的勤奋,20%的运气。想成才,下苦功夫努力和对音乐的领悟能力都很重要,还要有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方法。

谈到新唐人的首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阮妙芬点头赞叹:“是非常奇异的鼓励。华人声乐人才分散在世界各地,这次能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切磋技艺,是非常好的机会。”

音乐的好处是能感动人,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素养,甚至于听不懂歌词的人,都会被歌声打动。阮妙芬的歌不容错过,请静静聆听:

音色既高亢又柔和,低音淳厚有力,中音柔美流畅,高音有种直升穹顶壮丽辉煌的感觉。功底扎实,音域宽广,声情并茂,收放自如。她的歌声,如凌空飞翔、自由自在的云雀,清丽悠扬;又如婉转圆润的夜莺,优美动听。


新唐人电视台首推“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大赛聚同行关注 拓展华人声乐空间(多图) 2007/10/17 (20,686次)
新唐人声乐大赛 二十名选手进入决赛 水准极高(图) 2007/10/17 (18,711次)
美声女子组复赛 评委:难分伯仲(多图) 2007/10/16 (17,885次)
声乐大赛展现正统艺术 华人声乐走向国际舞台(多图) 2007/10/16 (18,487次)
声乐大赛初赛揭榜 36名选手入围复赛(多图) 2007/10/15 (17,836次)
美声男子组比赛结束 选手:心中淌的歌(图) 2007/10/15 (17,266次)
美声女子组初赛结束 评委称水准高(多图) 2007/10/15 (17,568次)
声乐大赛倒计时 多国选手畅谈心声(多图) 2007/10/15 (17,602次)
新唐人声乐大赛为美国音乐之都注入活力(图) 2007/10/15 (15,843次)
十七大!不要让胡锦涛成为第二个朱熔基(图) 2007/10/16 (56,658次)
十七大常委七人 尘埃未落定 2007/10/14 (44,068次)
原来如此!曾庆红失败的根本原因(多图) 2007/10/14 (57,220次)
徐诺曼成为希拉莉挥之不去的阴影(图) 2007/10/14 (31,558次)
油吃多了拉稀!两图片看老江的最怕(图) 2007/10/14 (40,223次)
防江曾蹬蹬腿!北京将实行净空管制(图) 2007/10/12 (41,022次)
高层达成共识:周永康不进常委会 2007/10/12 (42,013次)
吴邦国宣布:曾庆红贾庆林退下 2007/10/11 (45,971次)
大局已定!江无反手之力 胡树核心地位(多图) 2007/10/11 (47,896次)

伤脑筋!两件让中共无法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多图) 2007/10/11 (46,303次)
江泽民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图) 2007/10/10 (49,144次)
还剩6天!不是胡锦涛等不及了 2007/10/10 (44,854次)
高层新规定!十七大升官的潜规则 2007/10/9 (46,962次)
希拉莉这丑闻让中共把嘴乐歪了(多图) 2007/10/9 (37,960次)
江乖乖!她比宋祖英魔力还大的原因(多图) 2007/10/8 (62,740次)
西方媒体谴责养共为患的大财团(图) 2007/10/7 (35,195次)
中共鼓动下!缅甸不平凡的十天(多图) 2007/10/7 (32,412次)
忒高!老江和陈至立都被绕进去了 2007/10/6 (38,643次)
这新闻让黄菊老婆和江大公子晕菜(图) 2007/10/5 (47,351次)
BBC这个消息在告诉世界什么(多图) 2007/10/5 (46,843次)
中共国旗被人满街踩踏的原因(多图) 2007/10/5 (49,011次)
一张气死老江的图片(图) 2007/10/4 (51,298次)
《色,戒》触到老江心底的那块哆嗦肉(多图) 2007/10/4 (55,127次)
银河系的新星在告诉我们(图) 2007/10/4 (55,106次)
置人于死地的藏红花(图) 2007/10/4 (44,519次)
胡访上海!老江的老巢要掉底儿了(图) 2007/10/3 (48,031次)
江惨败!习近平李克强将接班十八大 2007/10/3 (62,600次)
江泽民在这两方面有巨大贡献 2007/10/2 (39,161次)
持节不变!记被秦桧陷害的忠臣洪皓 2007/10/2 (24,954次)
江绵恒争取被从宽处理的内幕(多图) 2007/10/1 (54,806次)
一个划时代的动作(多图) 2007/10/1 (34,909次)
黄健翔没有输 刘翔输的正是时候(多图) 2007/9/30 (40,836次)
谁往习近平头上摆这虱子(多图) 2007/9/30 (43,280次)
新华网这个新闻有点儿意思(图) 2007/9/29 (33,011次)
曾庆红吴邦国已经半公开决裂 2007/9/28 (49,45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