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經濟過熱」只是中國政府創造出來的一個名詞 (圖)
 
作者:何清漣
 
2004年6月2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國所謂的「經濟過熱」,只是中國政府創造出來的一個名詞。無論從中國政府發佈的統計數據還是經濟學家們討論的問題來看,其實中國經濟面臨的真正問題是投資結構嚴重失衡,部分產業形成了巨大的產能過剩。

*「經濟過熱」的說法是想隱藏什麼?

由於中國生產能力過剩(簡稱爲產能過剩)並非第一次,至今總共已經發生過三次(1984~1985、1987~1988、1992~1993)中,投資增長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至於重工業主導的增長,則從90年代初期以來就是如此。而且以前發生過的三次都是政府主導投資所造成的惡果,而且導致政府運用國家權力所投的資金幾乎全部化作皁沫泡影。

這次投資過剩,完全是承接九十年代後期以來積累的勢頭。早在1998年,筆者曾撰文分析過中國的一些行業,如汽車、鋼鐵、電子、房地產等十三個產業已經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並且表現爲地區之間產業結構趨同,全中國各省將汽車工業做爲本地支柱產業的當時竟有22個(現在是25個),將電子工業做爲支柱產業的則達24個,這樣導致的惡性競爭除了企業之間互相砍殺之外,沒有其它。

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的產能過剩,並沒有得到政府有效糾正。以強悍著稱的朱鎔基的辦法是通知中宣部下達命令,任何人不得對國家重大經濟政策進行負面評論。而經濟學家們出於各自的利益,也從來沒有認真對中國的經濟問題切脈診斷,於是中國經濟在舊的產能過剩基礎上又形成了新的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的領域幾乎就與九十年代後期以來產能過剩的領域大部分相同,集中在鋼鐵、汽車與房地產及其相關領域。至於「經濟過熱」之說法,無非是爲了掩蓋中國政府與學界的錯誤而已:同樣的錯誤已經犯過三次,再犯第四次無非說明政府幹預經濟沒有好結果,以及學界的不負責任或者愚蠢瞞旰。而永遠英明正確偉大的中共政府哪能讓人家來證明自己不配執政,中國的經濟學者們又哪能讓公衆知道他們經常爲了自己的錢袋在胡說八道?更何況在中共意識形態教育中,對資本主義最有力的批判是「資本主義的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承認本國存在巨大的產能過剩,豈不等於承認自己也處於危機狀態?

* 跛足發展:中國工業「過熱」,農業、服務業「偏冷」

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20日發佈的數據進行計算,2003年GDP總量中第一、二、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爲15%、54%和31%,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比改革以來最高的2002年又提高2.2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下降2.7個百分點,非農產業出現了新的「非均衡增長」。在第二產業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全部工業的增長速度估計超過了13%,是1996年以來的最高值,屬於超常規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可以說是對前幾年「去工業化」發展模式的一種糾正,其中除了少數投資用於重化工業技術改造之外,主要是基本建設投資過大。這種投資偏倚必然帶來產業結構偏倚之外,還導致出現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工業固然「過熱」,而農業、服務業依然沒有從前期的不景氣中走出來。

2003年,農業、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分別只有2.5%和6.7%,比2002年減緩了0.4和0.8個百分點。這和前面談到的三次經濟「總體過熱」時期第三產業同步高速增長(1984、1985年分別爲19.4%和18.3%,1987、1988年分別爲14.4%和13.2%,1992、1993年分別爲12.4%和10.7%)的情形明顯不同。因此,到目前爲止的產業發展只是出現了以工業「過熱」爲特徵的「局部過熱」,農業和服務業仍處於「過冷」或者至少是「偏冷」的狀態。這種「冷」、「熱」並存的失衡狀態必然造成工業領域供給過剩,服務業領域需求不足,並強化短缺和過剩並存的矛盾,最終阻礙「一般工業化」(以工業的產值和就業比重提高爲特徵)向「後工業化」(以服務業產值和就業比重提高爲特徵)的發展。

由此必然引起一連串問題,這些問題並非中國政府踩踩經濟剎車就可以解決。

* 經濟過熱的新推動者:民營企業

而且這次投資結構出現失衡,還有一個新的推動因素,即民營資本。如前所述,在前三次經濟「過熱」(1984~1985、1987~1988、1992~1993)中,投資主體是政府,而在這一次經濟增長加速中,最值得關注的變化是投資主體的變化,即非政府主導的民間投資作用開始顯現。如從今年初到4月底,投資總體上保持了30%的增速,但鋼鐵和汽車投資的增幅顯著大於平均增速,前者是130%,後者在超過70%,是投資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也是被指責爲「過熱」的最有力證據。但細究起來,會發現一個新的特點:目前鋼鐵和汽車的投資主體是民營企業!據說在國外,年產500萬噸鋼的企業只有40個,而僅在中國唐山市周圍的鋼鐵企業就有56個,大部分都是近年出現的民營鋼鐵企業,而且目標都是年產500萬噸。江蘇常州一家民營企業聲稱要建一個年產2,000萬噸的鋼廠,剛在長江邊徵完了地,而據說江蘇省政府並不了解此事。可見由政府系統統計的全國在建鋼鐵1.1億噸的數字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差距,全國在建規模到底有多大,連自稱全能的政府也說不清。據說汽車行業由民營企業投資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僅浙江一個省就有40多家民營企業在投資汽車行業。目前中國已經有了120多個汽車整裝廠,而與此同時,中國的交通道路情況卻未見改善,路車之比越來越緊張,公衆收入也未見大幅度提高,這樣下去,不形成供給過剩才真堪稱奇怪。

中國政府幹預經濟的熱情在世界各國堪稱獨一無二,而管理能力又如此劣弱,僅僅依據不盡不實的報表判斷中國投資總體狀況,哪能不出現問題?

*「經濟過熱」的根本原因:外資與內資都在尋找出路

中國的經濟目前其實只是「局部過熱」,而且主要由非經濟因素而帶來的扭曲表現。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最主要的潛在風險之一,是外資湧入和內地居民儲蓄雙雙大增。2003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總順差高達555億美元,比前年同期飆升1.6倍。外匯儲備餘額在2003年底達到4,033億美元,全年新增1,168億美元。此外,中國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2月末達到22萬億元,全年新增3.7萬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4萬億元,全年新增1.7萬億元。

儲蓄與投資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供給與需求一樣總是需要趨於均衡。換言之,如果人們將錢存到銀行,銀行會迫切地希望把錢貸出或投資,否則難以支付閒置資金的利息。中國龐大的資本增量急需尋找市場,但就外幣投資市場而言,因美元正處利率歷史最低水平而難以獲利;就本幣投資市場而言,制度以及地方行爲等種種原因令資本的去向過度集中,飢不擇路的資本成爲過度投資的誘因而不是結果。2003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幅均遠高於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懂經濟的人都知道這幾個指標意味著什麼。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不久前曾警告說,中國經濟已敲響了資金過剩的警鐘,此時若不開放資本流出,只是一味鼓勵資本流入,這將會加劇內地資產泡沫,並進而釀成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 外國資本的「中國夢」

對歐美各國資本來說,東方,尤其是中國,永遠是實現夢想的地方,「經濟成長機會在別處」,這個「別處」,近年來指的主要是中國。對他們來說,中國不但可以提供廉價勞動力與低稅收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國還有龐大的商品市場。




中國「夢」

前兩者上文談到中國那種由投資過剩所導致的生產能力過剩,而生產能力過剩反映的其實是一個問題:產品的供給永遠大於需求,中國依靠大量外資私人資生產出來的產品,但沒有形成相應的市場需求。因爲中國依靠血汗工資制吸引了大量外資,而因此得到就業機會的龐大勞工羣體卻沒有得到維持家庭必需的必要工資,這樣一個人羣雖然數量龐大,但對社會總消費能力的增加卻意義不大,道理非常簡單,這個羣體沒有消費能力。中國改革25年多,經濟過熱幾度發生,原因就在於在生產與分配這一關係中,政府只注重生產,卻從不注重分配,結果是生產過剩,消費不旺。

中國政府在吸引外資時的口號是中國有龐大的市場,但實際上只想在吸引外國資本,增加企業稅收的同時,部分解決中國第一難的就業問題,而產品最好是能夠出口,讓世界各國都消費「Made in China」的產品,從而增加中國外貿收入;而國際資本除了看好中國的低勞工成本與優惠的稅收之外,還看中了中國這個號稱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由於外逃的中國貪官污吏們顯示出來的巨大個人消費能力,他們誤以爲「中國人富了」,全體中國人都擁有巨大的購買能力。中國因此成爲比印度及東歐各國更被外國資本看好的巨大市場。

但外國資本錯了,因爲「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只是他們一廂情願的夢想而已。這種夢想並非始自今天,而是從鴉片戰爭時期就開始。1842年虛弱不堪的中國清朝政府與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實行五口通商以後,英國的倫敦曾經「興奮若狂」,衆多英國商人「一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全都發了瘋似的」,他們把鋼琴乃至吃西餐用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國來,在他們的懸想中,中國人每人用一付這樣的餐具,每一個家庭買一架這樣的樂器,應該是沒有困難的。至於他們當時的主要商品--棉紡織品的「新市場美景」,更是「廣泛而動聽地被宣傳開來」,公衆被告知說,「只消中國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頂棉織睡帽,一雙襪子,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在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而事實是三年不到的時間內,這一夢想就開始破產:餐具與鋼琴的市場消失了,絕大多數中國家庭幾乎不消費這兩種商品;棉睡帽與襪子的市場也消失了,因爲中國人不使用睡帽,絕大多數貧窮的中國人更是買不起遠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

但是這一中國夢還一再延續下去。馬來西亞的前總統馬哈蒂爾在1999年就曾談過與中國政府維持好關係的重要性,說過「只要中國人每人消費一升橄欖油,這個市場就龐大得驚人」。而事實上中國人的99%以上無法消費昂貴的橄欖油,直到今天爲止,在中國的商店裏都難覓橄欖油的蹤跡。

在13億人口這個事實面前,外國資本在做投資研究報告時,可能應該想想有多少人具有消費能力這個問題,在一個社會底層(下層人士與邊緣化人士)佔據了83%以上的國度,其市場擴張其實有限。而產品供給的持續擴大與民衆消費能力的相對萎縮,其結果必然是中國一輪又一輪的「經濟過熱」──生產能力過剩。

作者何清漣爲旅美中國經濟專家, 著有《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美國博大出版社, 2003年出版)等書。

摘自(大紀元) 〔原題目:是生產能力過剩還是經濟過熱?〕

 
分享:
 
人氣:13,58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