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衆已開始對伊拉克虐囚事件深思
 
2004年5月1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Anthony J. Spires5月14日在耶魯全球(YaleGlobal)刊物上寫道,對於屢受美國壓力要求其尊重人權的中國而言,美國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受國際譴責可能像是頗具諷刺意味的角色互換。雖然中國政府和官方媒體藉機「還以顏色」,但作爲替代民意晴雨表的中國網上佈告欄顯示,中國網民對於虐囚醜聞的影響持不同看法。

據大紀元記者李天光編譯報導,YaleGlobal這篇文章(Some Chinese See Positive Lessons in Iraqi 「Torture Gate」--Chinese official media's attempt to score points against the US is supported by some but derided by others )說,伊拉克囚犯遭虐待的逼真圖像招致幾乎全球各地對美國的譴責。中國作出類似反應亦在預料之中。作爲一個因其踐踏人權而常遭美國批評的國家,虐囚的曝光顯然是一次「回敬」的機會。中國官方媒體和許多國民已應驗該預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中國網民已將阿布格萊布(Abu Ghraib)監獄醜聞當作關於新聞自由和政府責權制價值的一堂課。美國體制中的這兩大特點恰是中國所缺。

5月10日,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中國認爲,美國和英國保證伊拉克俘虜的基本人權。他同時還補充說,任何國家均可能發生踐踏人權現象。 5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時,內容不是來自該報評論組而是中國網民。人民日報新聞網主頁的頭版文章宣稱:「難道這是美國的人權嗎?網民談論虐囚事件。」該網址蒐集的張貼充滿煽動性的反美情緒。

然而,儘管人民日報網站專挑符合已確定的反美基調的文章張貼發表,但整體張貼文章顯示中國網民意見衆說紛紜。許多人譴責美國虛僞,但也有人藉機暗示中國在此領域內的尷尬處境。中國有8千萬網民,網上討論成爲民意的替代晴雨表,清楚說明中共願意允許的公衆討論方式。對人民日報主辦的『強國論壇』上張貼的內容的分析顯示,中國網上審查制度讓中國網民享有發表看法的一定空間。美國虐囚事件的暴露遠非僅是招致簡單單一反美立場,而是引發了對人權、民主和媒體作用等問題的廣泛討論。

在上週張貼的有關伊拉克俘虜受虐的逾500條意見中,約45%表示出明顯的反美情緒。但有四分之一的張貼讚揚美國媒體在揭露虐囚事件中發揮的作用,並批評中國新聞界面對國內的問題無力以同樣方式處理。除此之外,逾三分之一的評論多少會讚揚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

當然,反美情緒不乏其辭。自虐囚事件成爲新聞以來,敵意攻擊包括從「美國談人權,全世界作嘔!」的形象化描述到「美國應該改善其自身的『人權』教育」的冷嘲熱諷。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確信美國的違反人權現象如此值得一提。針對5月13日的頭版文章有人反問:「文章爲甚麼只講反美內容?難道這就是中國新聞媒體的性質嗎?」另一位網民接着表示:「你因揭露自己的『難堪的人權記錄』而遭批評,但如果你掩蓋自己的『難堪的人權記錄』,就成了榮耀的事了!」

談到民主,有些中國網民諷刺美國政治說:「布什和拉姆斯菲爾德爲虐囚事件而道歉爲了甚麼?我認爲只是爲了選票。」但並非人人如此玩世不恭,就有人反擊道:「但至少要比從來不道歉的人強多了」──幾乎是毫無遮掩地批評中國領導人的專制做法,即他們從來不會爲諸如天安門屠殺等行爲道歉。另一名網民表示贊同並爭辯道:「有些國家的問題是,當他們傷害了自己的人民時,他們甚至不會道歉,還不允許你談論。比較而言,美國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一位網民稱穩定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但又一位網民答道:「穩定必須以民主和法治爲基礎,而不是壓迫。」

本週發表的許多以事實爲基礎的文章均提到紐約客、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是如何透露被證明對美國的全球形象帶來如此傷害的新聞。這些詳情中國網民都有注意。

一名網民指出:「軍中的醜聞是美國自己的媒體透露的。總統和防長均已道歉認錯。顯然這種體制和這個國家能夠糾正錯誤。」幾乎無一例外的是,有關媒體在醜聞中所發揮的作用的其它議論均使美國得到讚揚。一條張貼說:「美國自己揭自己短的做法真了不起!這才是『民主』與『新聞自由』的真正含義!」另一人表示同意說:「不得不承認,人家的新聞媒體就是比咱的強多了。」

隨着伊拉克俘虜受虐促成國際上強烈譴責違反人權行爲,中國政府允許其網民以相當自由的方式表達觀點。雖然審查當局可在任何時機開始限制網上討論,但尚無跡象顯示將有具體的政策變動。5月12日政府宣佈了一項調查踐踏人權的全面行動,包括調查刑訊逼供和虐待受官方拘押人員的做法。至於此舉能否使中國在國際人權界贏得佳譽,還要看該行動如何落實。無論全球對這些變化作何反應,中國領導人不會誤解其衆多網民的意思:需要改革的絕非美國一家。

注:耶魯全球(YaleGlobal)是「耶魯全球化研究中心」刊物。作者Anthony J. Spires是耶魯全球網絡助理編輯和耶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分享:
 
人氣:13,87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