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共极力抹杀俄国人功劳 「神五」总设计师不打自招
 
作者:陈劲松
 
【人民报消息】近期,中国成功发射了首次载人上天的"神舟五号"飞船,标志著中国航太科技的一大进步。但为了标榜"政绩",激发民众狂热的"爱国主义"情绪,当局大肆宣传渲染,从中夹杂诸多夸张和不实。例如,当局再三强调:"神舟五号"完全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事实上,中国的太空科技完全来源于俄国。

首先,该项载人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于1955至1961年在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六年,专攻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其航太知识全部来自前苏联。

其次,俄国训练了中国首批宇航员。俄罗斯星城航太训练中心,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为中国训练了首批宇航员吴杰和李庆龙,中国的航太训练中心,正是在吴、李二人回国后,以这二人为主建立,紧接著,吴、李二人传授训练了十多名中国宇航员,包括这次搭载"神舟五号"上天的杨利伟。

再次,中国"神舟五号"酷似俄国"联盟号"。二者不论外型还是重量,都极为接近。总共三部分构造中,"神舟五号"与"联盟号"的无压舱和轨道压力舱几乎完全一样,微小差别仅仅是位于下部的回收舱,"神舟五号"的回收舱较"联盟号"的回收舱的尺寸稍大一些。另外,在一旦出事后的打捞作业上,略有创新,如此而已。

为了掩盖模仿痕迹,在"神舟五号"发射前,中方刻意立下"所有技术设备必须是中国制造"的原则。比如,中国本来在1995年就悄悄购买了俄国的著陆舱,但却不直接使用,而是模仿建造了"自己的著陆舱",用于"神舟飞船"。宇航员的挑选也是如此,强调第一次载人上天,一定要载"中国自己训练的人",于是,功劳最大的吴杰和李庆龙两人都靠了边站,反而是他们的徒弟杨利伟被挑出来,并出尽了风头。事后杨利伟被擢升上校,并在家乡塑像。

这类"障眼法"显然是欲盖弥彰。针对外界有关中国"神舟飞船"模仿俄国"联盟号"的质疑,总设计师王永志一再出面解释:虽然俄罗斯对中国的太空计划有"一些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神舟飞船"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只是"越看越觉得俄罗斯的飞船有它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就拿它作为赶超目标。争取一步到位。"好一个不打自招!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国"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两天后,俄国"联盟TMA-3号"飞船再次升空,稍后成功地与16国联合建造的轨道平台对接。搭载于该飞船的两名俄美宇航员卡列里和福阿莱,将前往国际空间站,替换另外两名已经在那里飞行和工作了6个月的俄美宇航员马连琴科和爱德华.卢,交接后,卡列里和福阿莱将在太空站工作200天。显然,总共飞行了21小时的中国"神舟五号",与俄国的"联盟号"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从前苏联算起,俄国宇宙飞船已经载人飞行超过100次,运货飞船的飞行次数也非常可观,俄国的航太技术不仅是货真价实的"自己开发",而且傲视并领先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国际太空站工作的爱德华.卢(原名卢杰),是一名美籍华人。其实,在杨利伟升空之前,已经有四位华裔宇航员成功升空,他们均为美籍华人。除了卢杰之外,还有王赣骏、焦立中、和张福林。

许多中外专家指出:实际上,中国科技行业眼下处境尴尬,在世界科技竞争力排名榜上连年下滑,"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固然可以满足一时的虚荣,为中国科技打一针"强心剂",但并不能根本扭转中国科技的颓势和劣势。 更多人强调:作为"百年大计",当局应该加大投资长期遭忽视的教育行业,而不是将巨资耗费于这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原题:揭秘「神舟五号」模仿俄国技术〕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0/22/2843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