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用人之道:不提拔沒頂撞過自己的部下(圖)
 
陶涵
 
2010年6月17日發表
 

張作霖
【人民報消息】我的父親陶尚銘曾任張作霖的祕書和日文翻譯12年,又任張學良的高級幕僚三年多。父親生前與朋友們聊天,談過張氏父子的許多祕聞逸事。

父親向朋友們談論張作霖的用人特點時,是從任毓麟談起的。

任毓麟,清朝舉人,清末曾任職直隸總督署。張錫鑾任奉天督軍後,聘任毓麟爲督軍署文案,後將其提升爲政務廳長。

張作霖繼任督軍,任毓麟已離開督軍衙門。張作霖將他請回,聘爲督軍署祕書長。1918年,張作霖升任東三省巡閱使,任毓麟也升爲巡閱使署祕書長。

1924年,張作霖入京後,參與決定北京政府內閣的人選。張作霖的很多部下認爲,任毓麟這回能當內務總長或教育總長。然而,張作霖在京執政三年多,內閣改組過8次,任毓麟從未得到過提名。

一天,幾個幕僚在張作霖面前說,任毓麟跟隨大帥十多年,忠心耿耿,辦事認真,文筆也不錯,爲什麼不提拔?

張作霖說:「任毓麟是個好人,他跟我差不多天天見面,卻沒有和我抬過一次槓。難道我就一點過錯都沒有嗎?」

父親在講述這段故事時,總要將張作霖與段祺瑞、吳佩孚作比較。

張作霖認爲,段祺瑞和吳佩孚都是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的人,希望部下奉承自己,聽不進不同意見。於是,徐樹錚受到段祺瑞的重用,白堅武受到吳佩孚的重用。

徐樹錚和白堅武得勢後,做了很多壞事,人爲的製造摩擦,客觀上拆了段祺瑞和吳佩孚的臺。

張作霖卻有自知之明,看到了段祺瑞和吳佩孚用人不當,因此希望任毓麟能夠直言敢諫。任毓麟卻做不到,張作霖很失望。


摘自《領導文萃》雜誌2004年第8期,原題:《張作霖的用人之道》

 
分享:
 
人氣:24,64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