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臺灣人 當然就是中國人(圖)
鮑光
2016年1月23日發表
1885年,清政府下昭在臺灣設立行省。圖爲1892年通車的臺北至新竹的鐵路。
出土文物證明臺灣與大陸的關係。【人民報消息】鳳凰網1月20日刊登了「鳳凰資訊」欄目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一個臺灣女孩的溫情長文:我是臺灣人 當然也是中國人》。
這是轉載臺灣33歲的女藝人劉樂妍(Fanny)在臉書粉絲專頁發表的一篇長文,在這篇文章之前加了一些評論。
劉樂妍(Fanny)1983年3月生於臺灣台北,蔣介石去世時她還沒有出生。但她是純粹的外省人。準確的說,出生地是臺北,祖籍是湖北。爲什麼?因爲她爺爺祖籍是湖北。
按照維基百科的資料,劉樂妍的外公是國民黨空軍少將,祖父母和外公外婆都是1949年跟隨蔣中正(蔣介石)轉移到臺灣去的。爺爺祖籍是湖北,奶奶是江蘇,外公是安徽,外婆是浙江。四位長輩說起國語來是四種地方腔調。
看完她的溫情長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網友的評論。一位江蘇省南通市網友1月20日貼帖子說,「劉樂妍讓我們看到在臺灣還是有良知的中國人。」有4527人認同。跟貼的是江蘇省鹽城市一位網友,帖子寫道,「有良知的中國人,沒錯。問題是認同的中國是一個還是兩個,這是根本問題。」跟帖是1月22日貼的,到北京時間24日還沒人認同這個清醒理智的跟帖。這是促使我想寫點東西的原因。
溫情長文確實很溫情,但是她對臺灣人、中國人是不是一國人的認知還處於模糊狀態。也就是說她把臺灣和中國看成兩個國家了。她舉的是自己家的例子,這個例子恰恰把臺灣和中國分開了。
她寫道:「我臺灣出生,臺北長大,我當然是臺灣人」,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自中國,「所以我當然也是中國人,爲什麼現在這個社會非得只能選一種?」
劉樂妍使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生在臺灣的自己「也是」中國人的理由,是因爲她的父輩是從中國大陸過到臺灣去的。
該博文說,「臺灣有很多外籍新移民。越南人,印尼人等等,她們在臺灣開枝散葉,拿臺灣身份證。你說他們是臺灣人嗎?當然!他們是臺灣人!但是你能說他不再是印尼人越南人嗎?不,他們也是印尼人越南人。這問題我想了很久。那我呢?我是中國人嗎?該怎麼去定義中國人和臺灣人?是看你擁有哪邊的身份證嗎?就這麼簡單而已嗎?」
拿「印尼人」「越南人」來思考如何定義「中國人」和臺灣人的關係,這本身就是錯誤概念,就是承認「兩個中國」,就是那個跟貼所指出的「問題是認同的中國是一個還是兩個,這是根本問題。」
臺灣這個島嶼是中華民族疆土的一部份,所以無論你是這個島嶼上的「先住民」也好,後住民也好,你都是「中國人」,這與中國大陸現如今由哪個政府當政無關。不能因爲你不同意那種體制,你就不認自己的祖宗。體制可以改變,執政黨可以改變,但自己的祖宗不會因此而改變啊!
劉樂妍這篇長文非常感性,讓人感覺溫暖,卻容易讓人忽略了裏面所談問題的基點是把臺灣和中國大陸當成兩個獨立的國家在談。
如果題目改動一個字,把「我是臺灣人,當然也是中國人」改爲「我是臺灣人,當然就是中國人」那就符合歷史了,就準確了。當然,內文的結論也要重新改寫。
但是,改動這一個字,就等於還原歷史真相,還原歷史真相就會觸及到臺灣某些人的切身利益,他們就會利用媒體等等宣傳工具去攪亂人的正常思維,讓人感性的衝動,去幫忙阻止。
所以,還原歷史真相在哪裏都不容易。但是,歷史真相是一定得還原的,也一定能還原。因爲,人不可能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人民報首發)
下面轉載劉樂妍的文章,全文如下:
我是臺灣人 當然也是中國人
作者:劉樂妍
我從來不看政治新聞,但是我每天一定會看娛樂新聞、小狗新聞、美食副刊、柯P(柯文哲)經典語錄和圓仔(赴臺大熊貓幼崽)爬樹。
但是最近的娛樂新聞都跟政治新聞搞在一起。雖然我看不是很懂,但是我還是免不了一定得看到。
我很認真地反問我自己,那我是中國人嗎?
從小,我就是跟着爺爺奶奶被帶大的孩子,我爺爺奶奶的國語都帶着濃濃的鄉音。
來我家的同學都聽不懂我爺爺奶奶說的話,我奶奶跟她們聊天我都要在中間當翻譯。
但是這明明就是中文啊!可是我同學就是聽不懂。只有我聽得懂。
因爲我爺爺祖籍是湖北。奶奶是江蘇。不只爺爺奶奶,我還有外公外婆。他們祖籍是安徽和浙江。
我家附近的鄰居,我奶奶平常散步的朋友,也都是來自山東啊,寧波,南京啊的老奶奶,
這些對我來說,我都沒去過。就只是一些歷史課本上出現的地名。
其他爸爸媽媽帶大的孩子,可能聽了很多白雪公主啦,灰姑娘啦之類的媽媽說的床邊故事。
可是我爺爺奶奶,從小講給我聽的就是他們如何逃難。逃了多遠,怎麼逃?和一些對日抗戰打鬼子的故事。
我奶奶講到激動處,還會落淚……說:日本人都亂抓女孩子。。。等等的
這些故事我聽多了,導致我現在長大喔,我還是不太喜歡日本。我對這個國家沒有太多好感。即使我已經去過一次了
但是我認爲沒有必要我應該是不會想再再花錢去。對這個國家就是。。有吃生魚片就夠了
我爺是個不容許挑戰他的人。小時候日劇,《阿信》這麼紅喔!紅片全臺灣喔~
我爺用濃濃的鄉音說一句:鬼子連續劇,不看!
我吵着跟奶奶說,拜託啦!帶我去吃漢堡好不好,我好想吃吃麥當勞喔!
我爺回一句:洋人的東西!家裏沒有!
叫麥當勞回家全家一起吃當晚餐啊這種事,在我家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的!
麥當勞沒有,想當然,pizza也是不可能會有。
我爺爺奶奶不買的東西,基本上我都很難才有機會吃到,或者是根本沒吃過。
我倒是從小到大都吃着奶奶從菜市場買的蔥油餅……
還記得我在外面第一次吃到有包花生的糉子時,我驚呼大叫:咦?!這個糉子好奇怪,包成三角形的而且裏面有好多各種的料喔!
但是我奶奶買的糉子,她都是專程跑去南門市場,買一種長條形的糉子。這種長條形的糉子,裏面只有黏黏的糯米和一條長條型的肉!
現在這種糉子越來越少了,這種不知道他正確的名字是叫外省糉?還是上海糉?。潮州糉?但這才是我從小吃到大我以爲的糉子。
第一次在外面吃到碗□的時候,我已經20歲了。我驚呼!哇賽,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會這麼好吃?爲什麼我奶奶從來沒有給我吃過?
小時候我沒什麼錢,我都吃家裏,奶奶買什麼我吃什麼,我奶奶不買的東西,我都沒有機會嘗試。
老人家很奇怪,永遠只吃自己習慣的那幾樣。所以各種臺灣小吃,我都是長大以後自己在外面體驗才有機會愛上的。
我奶奶卻很喜歡買一種叫雪片糕的東西。她都要專程跑好遠去買。雪片糕陪我從小到大……
但是我奶奶死後,我就再也沒有吃到過這個零食了……請問,你們知道這個雪片糕到底要去哪裏買才有嗎?我很想念,因爲那是我奶奶的味道。
記得當藝人以後第一次去大陸的時候。我在機場聽到左右人潮講話的聲音。我哭了……因爲他們聊天那種有口音的中文。我聽的懂!我全部聽得懂!
只是我爺爺奶奶死很久了,我以爲,我又聽見他們在聊天了。我回頭,看見一羣陌生的臉孔。但是我哭,因爲他們聊天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我家的聲音」。
沒錯!那種有濃濃鄉音有口音的聲音,那就是我家的聲音!
我爺爺跟我說過一個故事,就是他有一次打仗,抓到了四個共軍中國人。他趁沒人注意的時候把他們放了。叫他們快回家!他只殺日本人,我問他爲什麼要放?他說:中國人爲什麼要殺中國人?
爺爺最後在病床前的半年。他的精神狀況時好時壞,很少再多說什麼,也常常迷迷糊糊的。
但是他對從前的事情卻記得特別清楚。所以只要我跟他聊他年輕的事,他就會打起精神的來說給我聽
他在病床前的最後半年,成爲了我倆談心最多的時候。。可能因爲我們住在臺北市吧!健保病房同住的有五六個老人。
很巧的就是全都是外省老伯伯。隔壁床老爺爺先發難的說了一句,蔣中正欠我一個公道。
我問:什麼公道啊?
老爺爺說:說要回去都沒回去……唉。結果我爺聽到了,也打起精神跟我說話了,又說起他小時候在家鄉的故事。
然後他又低喃:這輩子都回不去羅……
我知道,那是他想家的聲音。我們是他的家,那兒也是他的家!
開放探親以來,奶奶找回了好多在寶應,無錫,南京各處還活着的親人。可是爺爺在湖北的爸爸媽媽姐妹,一無所獲……
他跟我說的故鄉湖北,就是他記憶中的樣子。就是田,在他的家鄉里人人都種田。
臺灣有很多外籍新移民。越南人,印尼人等等,她們在臺灣開枝散葉,拿臺灣身分證。
你說他們是臺灣人嗎?當然!他們是臺灣人!
但是你能說他不再是印尼人越南人嗎?不,他們也是印尼人越南人。
這問題我想了很久。那我呢?我是中國人嗎?該怎麼去定義中國人和臺灣人?是看你擁有哪邊的身分證嗎?就這麼簡單而已嗎?
我爺爺我奶奶,當然都是臺灣人拿了臺灣身分證在臺灣生活四十幾年,回大陸探親都被稱作是臺胞。
但難道他們就不再是中國人了嗎?他們當然也是中國人。我看得出來我爺爺奶奶對那片土地的感情和依戀。
我臺灣出生,臺北長大,我當然是臺灣人。但是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自中國,所以我當然也是中國人,爲什麼現在這個社會非得只能選一種?我真搞不懂。
那是一場時代的悲劇,命運的捉弄,沒有人願意……這個問題真的沒有必要拿出來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