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目光短淺」引人發笑 薄熙來又玩砸了
 
姜維平
【人民報消息】可能是回京活動了幾天,薄熙來元旦期間,失蹤了一週,連「新年賀辭」,都是黃奇帆代勞的,這幾天又變得空前活躍,又是開「兩會」,又是會見18家媒體記者,反正幹得壞事太多了,要是一天不包裝自己,不忽悠,就得露出真相:既貪腐,又枉法,既令中南海高層厭倦,又叫各地的同僚反感,再看看華龍網的「兩江論壇」,重慶人斥責其是演員,天天在化妝表演,現在,又演出了醜陋而可笑的一幕:他是目光短淺的人嗎?

據海外媒體報導說,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與主要來自香港和內地的18家媒體記者座談。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在1個多小時的座談中,當遇到「十八大」、「離開重慶」等敏感問題時,薄熙來便加以迴避。這篇文章刊登在海外網站,但新華網的報導沒有這一細節,我想,這是咋回事呢?

報導說,中央電視臺記者「火力十足」地問:「如果『十八大』您的位置發生變化,您如何保證重慶的改革能朝着既定的方向發展?」薄熙來隨即稱,「我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一般半年以後要發生什麼,我不做打算」,引得全場笑聲一片。

我一看就明白了,這是他當年在大連的故伎重演,記者開會前,要報名單,要把需要提問的內容,秉告市委宣傳部外宣辦,而外宣辦的處長,一般情況下,是雙重身份,既是官員,也是安全局的祕密特工,不管咋樣,記者提的問題,事先薄熙來要親自審閱,如涉及到古文古詩,薄得叫祕書查過詞典,再寫出大綱,有時即興提問,薄熙來能言善辯,也不怕難題,但上述這個問題,可不是現場發揮的,它十分重要,之所以別人發笑,是因爲他的回答太拙劣!

一是,薄熙來把十八大上位看得比命還重要,重慶2011年財政收入2900億,花了3900億,赤字1000億,表明他已超前消費,想玩足花架子,自己買個官,就拍屁股走人,正如2000年底離連,大連財政虧空一樣,他必須趕快離任高升,否則,就露餡了,所以,他希望拍馬屁的央視提問,而李長春操控下的媒體也必須服從指揮。這個問題,就這樣出籠了!

二是,他不知道能不能上去,這回十八大,在我看來,是中共建制以來最難產領導層的一次,即使到了開會前一分鐘,都可能發生突變,儘管海外媒體有幾個版本,但都是一種分析預策而已,特別是薄熙來,上去的可能性最低,道理最明了不過:叫喚鳥不長肉,凡是有實力的人不造輿論,你看,李克強最早在遼寧就搞棚戶區改造和廉租房,還去安徽,浙江等地考察,但不忽悠,爲啥?穩上用不着!再看薄熙來,又是邀請外國前政要,又是花廣告費買通《人民日報》等衆多媒體,爲啥?把握不大嘛!

因此,他不敢直言回答,所以,從趙本山那裏學來了「東北大忽悠」,他說,自己是目光短淺的人,對半年後的事不考慮,可是,我們翻翻他歷次講話,不僅半年後的事要吹牛皮,而且,五年後的廉租房連影子都沒有,就吹的天花亂墜了。這個慣於說謊的人,把重慶當成瀋陽的「大舞臺」,把政治當成了「二人轉」,把謊言當成真理,把記者當傀儡。

三是,這樣回答是留個懸念,給同僚們看的,不是給老百姓看的,所以,新華網不報,他知道,到了一定級別的領導,不信官媒,只看海外網或內參,尤其是,他得給遼寧省那些官員看,因爲多年來,薄熙來及其家人貪腐罪行十份嚴重,他的哥兄弟,他的祕書,他的死黨都以權謀私,發了大財,大連的官員早就抓住了他的把柄,但阻力太大,也不敢輕舉妄動。

他用收買輿論的辦法,給自已臉上塗了厚厚的油彩,想告的人不知道他下一步是上還是下,是龍還是蟲,還要等等看;而他自己呢,也知道同僚大都是「落井下石」的勢利眼,生死存亡,在此一賭,試想,如果上不去,就倒黴了,大連有張永祥等20個冤案等着他,重慶有李俊等300多個冤案等着他,不用說這些,就一個李莊案,假如高檢和和高法受理,他就得坐牢,王立軍會第一個站出來檢舉揭發他,何況龔鋼模還活着呢!既使樊奇航死了,但敢言律師朱明勇的證據還留着呢!

由此觀之,他精心地設計了這個問題,他和記者演了「二人轉」,提出此事,讓人們知道他即將高升,但又怕觸怒了胡錦濤,要知道,儘管江澤民等支持薄熙來,但他們已是□頭不高的老朽了,中南海的領導權還牢牢地掌控在胡溫的手裏。

所以,當香港《文匯報》的記者向薄熙來提問,「離開重慶後,您是否會懷念山城時光」時,薄熙來笑容滿面說:「我不能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爲它是個『陷阱』,我怎麼回答都是錯的。我現在所關注的,是埋頭苦幹、做好重慶的事情。」

據我分析,這也是精心設計的,與上面央視記者有別的,是他要自誇「埋頭苦幹」。做爲交換條件,重慶市政府多給《文匯報》一點廣告費就行了!這個提問的人,文章沒提名字,應當是《文匯報》駐重慶記者站站長王長富吧?他可是我的老朋友啊。不管是誰,薄熙來都能玩出新花樣!

但是,正如去年6月10日唱紅逼宮失敗一樣,薄熙來這回又玩砸了!近日,汪洋提出「黨管武裝」,胡錦濤一再強調十八大前,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尤其是徐才厚 1月12日,發表講話: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權威。這表明包括薄熙來在內的原江系人馬,蠢蠢欲動,上位心切,不僅引起同僚的厭惡,而且,造成軍隊的反感。

但是,薄熙來原以爲徐才厚是江的嫡系,是大連瓦房店老鄉,早在90年代,薄熙來在長興島開發時,就給了徐的親友「徐老三」以利益輸送和感情投資,以爲這樣他會支持自己取代李克強當總理,但不料,徐才厚由江澤民倒向了胡錦濤,看來,「習李體制」沒變,薄熙來沒戲了。由此觀之,薄熙來這回說對了:我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啊,你不短淺,能「唱紅」把自己唱傻了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新年看微博──二百多人博言驚心動魄 2012/1/23 (22,041次)
薄紅色恐怖山城人心惶惶 趙長青老淚縱橫 2012/1/20 (20,271次)
重慶的牛皮吹破了(圖) 2012/1/6 (30,888次)
小笑話:薄熙來的反省(多圖) 2011/12/22 (58,632次)
小笑話:薄熙來兩袖清風(圖) 2011/12/11 (132,929次)
薄熙來與薄瓜瓜「交相輝映」(圖) 2011/12/2 (23,207次)
華爾街日報:薄瓜瓜的法拉利象黨旗一樣鮮紅(圖) 2011/11/29 (36,058次)
「臨時工」小調!汪洋給薄三兒一榔頭(多圖) 2011/11/24 (46,019次)
薄熙來在重慶上演兩出鬼戲(多圖) 2011/11/22 (48,445次)
「賣萌」!宋祖英尺度再大也萌不過她(多圖) 2012/1/23 (78,414次)
江系樂死了!也門議會通過「豁免權法」(圖) 2012/1/22 (191,170次)
宋祖英丈夫揭這夫妻圖片是合成的(圖) 2012/1/22 (92,625次)
!!!中南海「也需要查查尿」(圖) 2012/1/21 (184,932次)
?你喜歡圖片中的哪種姿態和眼神(多圖/視頻) 2012/1/20 (151,438次)
小笑話:北京人均GDP已達富裕國 2012/1/20 (135,864次)
邪門兒!誰挨撞誰「最美」 2012/1/19 (35,305次)
李長春,這蠢活兒是不是你乾的(圖) 2012/1/19 (36,528次)
磨磨槽牙:江爺爺苟合老英子(多圖) 2012/1/19 (50,172次)

仍需努力 臺灣民主轉型尚未完成(圖) 2012/1/19 (31,054次)
輸慘!前蘇聯與外星人角力(圖) 2012/1/18 (155,633次)
力挺韓寒 新華網上擺擂臺(圖) 2012/1/17 (44,430次)
金正恩換女主播 朝高層人心惶惶(圖) 2012/1/17 (66,349次)
若動輒離婚 上天就不會送來這種驚喜(多圖) 2012/1/16 (52,512次)
薄瓜瓜可從來沒享受過這種待遇(多圖) 2012/1/16 (61,269次)
2012 「一中各表」已經過時了(圖) 2012/1/15 (40,539次)
內幕:金正男沒有祕密回北韓奔喪(多圖) 2012/1/14 (67,395次)
明朝這位官二代的故事值得一看(圖) 2012/1/13 (53,570次)
高智晟到底是江系手中的哪張牌(圖) 2012/1/12 (57,662次)
氣象專家證實 黨被維穩了(圖) 2012/1/11 (185,175次)
臺灣知名作家學者1709名被逼支持馬英九(圖) 2012/1/10 (40,664次)
面對美大使質問 中共大使嚇到忘記外語(圖) 2012/1/10 (41,820次)
受刑圖!2012龍年郵票天機盡泄(多圖) 2012/1/9 (40,954次)
爲何臺灣選舉誰當總統不重要 這一票很重要(多圖) 2012/1/8 (50,856次)
張藝謀韓紅透露中共快完蛋了(圖) 2012/1/7 (68,304次)
內幕:爲救中共 金正日「喝酒死」(圖) 2012/1/7 (77,158次)
韓紅與毛澤東公開叫板(圖) 2012/1/5 (49,930次)
轉了五道彎兒咱才知道的消息(圖) 2012/1/5 (43,295次)
涮死科學家!眼睛有時也是婊子(多圖) 2012/1/4 (66,326次)
幹壞事!峭壁上的世界首座戶外電梯(圖) 2012/1/4 (37,662次)
2012 李長春更邪性了(圖) 2012/1/3 (186,845次)
哏,金正恩剛接班就不認親爹(圖) 2012/1/3 (40,553次)
2011還有一大新聞:韓寒被黨媽挺了(多圖) 2012/1/2 (49,766次)
人民報2012元旦警言 2012/1/1 (59,679次)
新聞加圖片:金正恩終於大赦天下的原因(多圖) 2011/12/31 (180,10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