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強搶喬石風頭的醜聞(多圖)
 
陳東
 

河姆渡遺址
【人民報消息】江澤民這個強搶喬石風頭的醜聞目前還很少有人知道,這與浙江餘姚縣(現在改爲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有直接關係。現在先來介紹一下背景。

在浙江餘姚市的這個「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由文物陳列館和遺址公園兩大部分組成。 文物陳列館緊鄰遺址西側,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由6幢建築組成,單體之間用連廊相接。建築造型根據河姆渡7000年前「幹欄式」建築風格,「長脊、短檐、高床」的特點而設計,依託456根樁基,構築出高於地面的架空層。人字形坡屋面上聳起5-7組交錯構件,象徵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術,再配以土紅色波紋陶瓦、炒米黃毛面牆磚,顯得古樸、野趣,並與河姆渡文化融爲一體。序廳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鯤鵬,表現了河姆渡先民愛鳥、崇鳥的文化習俗。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展廳
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 經鑑定屬於61個動物種屬。從陳列的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哺乳類的骨骼殘片,展示了昔日的河姆渡是古林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堪稱7000年前的古動物王國。

在生產和生活領域裏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蹟的河姆渡人,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劃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創造了輝煌的原始藝術,展現了河姆渡先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他們以象牙、骨、玉、石、陶、木爲載體,通過琢磨、刻劃、捏塑、繪畫等藝術手段,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構思奇巧、寓意深遠的藝術作品,那種講究對稱、追求平衡的審美意識和整齊、穩重、沉靜的藝術作品,令人讚歎不已。展出的衆多藝術品中,尤以象牙雕刻件最爲珍貴,其中就有作爲遺址標誌的「雙鳥朝陽」蝶形器。

以遺址考古發掘場復原和四棟「幹欄式」建築再現爲主體內容的遺址公園,在文物陳列館東南100米處,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河姆渡遺址的發現, 被學術界公認是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同類型的文化被命名爲「河姆渡文化」。

1982年,河姆渡遺址經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招牌題詞是由喬石寫的。

原因有二,一個是因爲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喬石於1949年中共建國起至1954年曾經在浙江工作過,屆時曾任浙江省杭州市委青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市委青委書記,華東局青委統戰部副部長。另一個原因是喬石夫人是餘姚人。

我去參觀時看到博物館的題詞是喬石寫的。雖然後來通過媒體知道李嵐清、雷潔瓊、費孝通、盧嘉錫、程思遠、李貴鮮、吳學謙、胡繩等也題了詞。


江澤民給河姆渡博物館題詞
據悉,江澤民得勢後1992年9月去參觀,看到題詞是喬石寫的,一下子妒忌心就上來了,聽博物館的人說,江當時的臉沉得很厲害,陪同的領導很緊張,一路揣測到底哪裏出了紕漏。後來悄悄去問江的隨從,才知道江容不下喬石,看見他的題詞就生氣。另外還鬧明白了,這題詞是誰的也不行,江走到哪裏題字要擺到哪裏,連漁網廠也一網打盡,在題詞這個問題上不分高低貴賤,就是一刀切!

博物館領導很爲難,喬石是13屆政治局常委那也是得罪不了的,但他也耳聞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鼠肚雞腸,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於是1993年5月,終於藉口博物館整理後重新對外開放,把喬石的題詞拿下來,掛上了江澤民的蛙爬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0/25/3296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