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江澤民的花籃獻給敬愛的父親(多圖)
 
曹天生 丁俊萍
 
2003年3月1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編者按:這篇文章摘自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主辦的綜合性黨建月刊《廣東支部生活》的2002年第10月刊。全文照登,顏色都保持與原稿一致。這篇文章重點旨在吸引人的紅色「序」的部份和第三部份「烈士夫人誓育遺孤」。


江上青——魂系皖東北的革命烈士

在安徽宿州革命烈士紀念館裏,陳列着江上青烈士在抗日戰爭中爲維護皖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英勇犧牲的事蹟。1995年8月29日,泗縣烈士陵園舉行了烈士銅像揭幕儀式。銅像前整齊地擺放着許多花籃,其中一隻花籃上醒目地寫着:「獻給敬愛的父親」。署名:江澤民、王冶坪、江澤玲、江澤慧……

一、爲國捐軀的一生

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4月10日出生於江蘇揚州仙女鎮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江石溪,精通醫學,具有愛國和民主思想,有《石溪詩詞》傳世。1927年11月,江上青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道路。他與人一起創辦《夜梟》雜誌,抨擊國民黨反動統治,宣傳革命,並被捕入獄,坐獄半年。1929年8月江上青入上海藝術大學讀書,被轉爲中共黨員;10月,被中共法南區委指定擔任藝術大學支部書記,從事地下工作;12月再次被捕入獄,被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一年多的牢獄生活,使江上青的身體受到極大的摧殘。1931年2月,江上青經組織營救到南通養病;8月,到上海暨南大學社會學系學習,繼續祕密從事學生運動。

1937年抗戰爆發後,江上青與戰友們一起組織了「江都縣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先後到達合肥、六安、大別山區、商城、浠水等地宣傳抗日。後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江上青等人回到大別山區,參加了安徽省戰時民衆動員委員會第八工作團,繼續在大別山區進行抗日宣傳工作。

1938年11月,江上青接受中共安徽省工委宣傳部長張勁夫的派遣,擔任中共皖東北特別支部書記,隨新任安徽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盛子瑾到皖東北開展抗日工作。他正確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按照中共安徽省工委的要求,把公開活動和祕密工作巧妙地結合起來,用智慧和生命開創了皖東北團結抗戰的新局面,爲皖東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被反動地主武裝殺害,以身殉國,年僅28歲。

二、小灣子壯烈遇難

江上青是隨同盛子瑾與許志遠談判返回途經小灣子,遭反動派伏擊而犧牲的。盛子瑾,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生。九一八事變後,曾任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大隊長。抗戰爆發後,任安徽省六安縣縣長。盛子瑾想與我黨建立統戰關係,我黨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派楊效椿等共產黨員到盛部開展工作。盛子瑾在安徽省中共地下黨的幫助下,積極發動羣衆,組建武裝,於1938年秋收復六安縣城,一時聲名大振。11月,盛子瑾被委任爲安徽省第六行政區督察公署專員、第六區抗敵指揮部司令和第五游擊區司令部司令。鑑於共產黨的力量和聲望,盛子瑾請求安徽省動委會給他介紹一批軍政幹部。中共安徽省工委審時度勢,決定派江上青帶一部分共產黨員隨盛子瑾到皖東北開創這一地區的抗戰局面。江上青擔任新組織的特別支部書記。特別支部研究決定首先要做好盛子瑾的統戰工作,促使他堅持抗日立場,聯合抗戰到底。

1938年11月19日,江上青隨盛子瑾到達皖東北。皖東北的皖六區,轄泗縣、鳳陽等9個縣。這裏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貧窮落後,地方實力派勢力很強,土匪、幫會橫行,形勢錯綜複雜。抗戰爆發後,各縣城相繼淪陷,津浦鐵路以及公路兩側,大的集鎮都駐有日僞軍、維持會,全區有淪陷區、半淪陷區、游擊區。9個縣多數縣爲地方實力派所控制。爲打開抗日局面,江上青積極組織動員地方抗日武裝,廣泛進行抗日宣傳,協助盛子瑾打擊日寇,打擊不服從指揮的地方實力派,很快在皖東北站穩了腳根。1939年3月,盛子瑾正式委任江上青爲專員祕書,兼任第六區抗敵指揮部、第五游擊區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此後,江上青利用合法身份和職權,進一步團結愛國人士,創辦了皖東北軍政幹校,初創了洪澤湖抗日根據地,同時祕密擴大黨的組織。在江上青等人的協助下,盛子瑾整頓吏治,嚴厲打擊貪官污吏,深受當地士紳和羣衆的好評,皖東北很快出現了軍民協作,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新局面。

隨着皖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八路軍、新四軍順利進入這一地區活動,全民抗戰的熱潮越來越高。但是,國民黨頑固派和反動地主豪紳卻紛紛向國民黨安徽省政府控告盛子瑾縱容共產黨。國民黨安徽省政府對盛子瑾本來就不放心,桂系派許志遠、秦慶霖當時分別任靈壁、盱眙縣長,他們與盛子瑾作對。一些地方實力派也對盛陽奉陰違,聚攏到許、秦旗下,專與盛子瑾搞磨擦。許志遠等倚仗着省府的支持,野心膨脹,陰謀害死盛子瑾,以取而代之。

1939年8月下旬,爲維護皖東北團結抗戰局面,從大局出發,來皖東北開展工作的張愛萍等人建議盛子瑾、許志遠在靈壁與張大路商談,捐棄前嫌,消除隔閡。經三方協商妥當,盛子瑾在江上青等人陪同下,前往靈壁赴會。爲保證會談安全,張愛萍等人決定會談地點由八路軍蘇魯豫支隊胡炳雲大隊警衛,盛、許的部隊不準進入,以示公正。會議由張愛萍主持,他言之諄諄,望雙方以大局爲重,攜手抗日。經過協商,許志遠願意接受盛子瑾的政令,會談表面圓滿結束。但張愛萍對許志遠早有警惕,盛子瑾、江上青一行動身返回時,他勸盛子瑾不要經小灣子,繞道馬廠回專署比較安全。盛爲會議的氣氛所感染,未聽勸告,堅持走原路返回專署。

不出張愛萍所料,許志遠利用親戚關係,與王仲濤、周益齋串通一氣,授意他們聯合大柏圩子地主柏逸生等各方反動武裝500多人,按照盛子瑾來往靈壁經常走劉圩、小灣子的規律,埋伏在濉河一帶的樹林中,準備暗算盛子瑾。1939年8月29日,盛子瑾一行經此,突然槍聲四起,他身着便裝跳入濉河,躲在岸邊一棵彎樹下隱蔽起來,倖免於難。江上青聽到槍聲,策馬奔到隊伍前面,想以民族大義曉諭匪徒,平息事變。匪徒們見他騎馬身着戎裝,戴眼鏡(盛子瑾也戴眼鏡),誤認爲是盛子瑾,一齊向他開槍,江上青身中數彈,遇難殉國。同時遇難的還有共產黨員朱伯庸等6人。王仲濤等將被打死的人拋入濉河中,鮮血染紅了河水。

1940年4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視察皖東北時,對前一階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作出高度評價,他說:「抗戰初期,我黨在皖東北與盛子瑾的統戰,是一個成功的範例。」而這一成功範例飽含着中共皖東北特支書記江上青的辛勞和功績。原八路軍、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副處長劉玉柱(離休前任國務院二機部副部長)說:「上青同志的一生是不懈追求進步、從事革命活動的一生;是爲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一生;是爲共產主義理想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鬥的一生。」

三、烈士夫人誓育遺孤

江上青犧牲的噩耗傳到江蘇揚州,江上青的夫人王者蘭痛不欲生。江上青的長兄江世俊、長嫂吳月卿對江上青爲國捐軀異常悲痛,對這位弟媳十分同情,按照傳統,把正讀初中的次子江澤民過繼給江上青夫婦。從此,江上青夫婦有了嗣子。

在以後的歲月裏,王者蘭並沒有被壓倒、壓垮,她撫養烈士遺孤,嘔心瀝血,飽嘗艱辛。江上青的子女繼承父親的遺志,努力學習,堅定地跟黨走。其子江澤民成爲我黨第三代領導集體核心;長女江澤玲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次女江澤慧成爲科技專家。王者蘭建國後在上海蔘加銀行工作,「文化大革命」前退休。1985年8月10日病逝於揚州,享年74歲。

摘自2002年第10月刊《廣東支部生活》

注:《廣東支部生活》,是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主辦的綜合性黨建月刊,一九九二被評爲廣東首屆『十佳優秀期刊』,一九九六年獲第二屆『優秀期刊』稱號,一九九八年獲『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稱號,一九九九年發行量達一百四十六萬冊。

 
分享:
 
人氣:25,23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