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面臨江曾聯盟生死挑戰(六)──江曾軍事戰略觸目驚心
 
作者:中南客
 
2003年12月1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江澤民軍事思想之三:北退南進,南爭北棄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空衛士」們巡邏祖國邊防的一瞥觸目驚心:南方劍拔弩張,軍演真槍實彈,炮火連天。導彈旅,坦克師,潛艇,大炮源源不斷調往前線,氣吞萬里,而北方邊境黑龍江,新疆,吉林,內蒙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金戈鐵馬沒見蹤影,遙瞰遠目,獻仇供恨:江氏把祖國344萬平方公里領土無償獻給歷史上的侵華宿敵俄國,《中俄邊界協定》於1999年12月9日黑箱操作祕密簽定,至今不敢提交人大審議,不敢提交聯合國備案,成了「國家絕密」!爲防愛國軍人抗議,國防軍調往福建前線,撤走軍民,向內陸後退的新邊界線,又再後撤百公里不設防,作爲中俄軍隊緩衝地帶,亞洲最長的中俄邊界線,廖無人跡,大門敞開,成爲中華有史以來恥辱奇觀。

2002年俄首普京訪華,到清華講演,學生不僅出難題,還將一軍,請他唱歌,普京謝絕說「我沒有你們江總書記那樣多才多藝」。江氏白送三百多平方公里土地後,憤怒地看到俄國真心反恐與美國結盟,放棄反導條約,誠心加入北約,自己不敢當面抗議,讓學生們搞點小報復,這種小兒科式的折辱,卻招惹來對方初步小警告,暗示還有更大把柄在握:普京返國,俄報刊立即披露「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動從新劃邊界後撤500公里,中國人氣魄很大!」多麼難堪的諷刺,煽在中國人的臉上,多麼赤裸裸的警告,打在江氏賣國賊的心頭──小小警告,更大的把柄在後頭。

不僅如此,江氏向歷史宿敵俄國還單方面開放領海與領空:允許俄海軍在中國領海航行,遊弋,允許俄空軍在中國領空航行訓練,前年臺灣地震,卻單單把俄國飛機運載救運臺胞的物資截扣,不許通過,江氏賣國如此慷慨,對本國同胞又如此狠毒,對歷史宿敵一再輸血,奴顏諂媚,是何把柄在俄國?

嗚呼!國人汗顏,將士扼腕,大盜竊國,萬馬齊喑。

衰哉!怒目南天,氣吞萬里如虎的三軍將士竟無一人敢問一個爲什麼?竟無一人敢於思考這一切究竟爲了誰?

如果說應該對社會主義鄰幫一百個放心,但十年前黨就傳達全軍:資本主義已在俄國復辟,俄共書記戈爾巴喬夫是大叛徒,俄國是反共國家,敵我矛盾。

如果說是爲了對付美國和平演變的需要,但資本主義的俄國對中國大陸和平演變更方便,因爲更加貼近中國,因而影響更大。去年俄國經濟恢復,普京訪華,大陸網上一片向俄國學習政治改革的呼聲,與論竟然空前一致!

如果說是爲了軍事上抗衡美國,俄國援售印度的軍備遠比高價訛售中國人的精良,以備一旦有變,俄印南北呼應,夾擊大陸。而且二百年曆史證明,美國對華沒有寸土要求,而不斷蠶食,鯨吞,吞下不吐化爲俄國版圖的正是宿敵俄國。

如果說是爲了國家穩定,邊境安全,歷史上任何國家,世界上任何軍隊都沒有甘心束手不設防,從邊界後撤幾百公里,靠與鄰國《君子協定》來保障國家安全的。看看歷史:聳恿英法聯軍侵華及乘八國聯軍之役乘火打劫,殺盡我黑龍江以東六十四個屯的同胞,強佔我被馬克思稱爲相當七個法國的大量領土的正\是這個江氏對它獻媚不已的歷史宿敵。

北退南進,南爭北棄是江氏軍事思想的戰略佈局。

當前俄羅斯陸海空軍中軍官廣泛閱讀的侵華教材:《基本地緣政治》(俄國戰略權威,俄國家戰略參謀部軍事大學教授杜金先生所着)一書中公開教導俄軍:」中國大陸永遠是俄羅斯的最大威脅和潛在敵人,故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使中國的滿洲,內蒙,新疆,寧夏,西藏完全獨立,以與俄羅斯建立緩衝地帶」。俄國報刊一致讚賞江氏代表的中國人氣魄很大,但是從新邊界解放軍後撤500公里竟還夠不上俄國要求的「緩衝地帶」,上述幾大塊少數民族地區起碼在500萬平方公里以上,加上廣西壯族自治區與臺灣,李登輝「七塊論」的版本,竟來自江氏搖尾乞伶的「友好」國家俄國。

這位國家戰略權威還諄諄教導俄國軍官:「俄國的上策在於應引導中共向南部擴張,以使其喪失對北部和西部的注意力。」

神武宣揚楊利偉形象,糞擊小燕子趙微,網上屠盡臺胞的叫囂......

果然十三億人都放鬆了對西部新疆,北部吉林,黑龍江已被縮小並後撤的邊疆的注意力......是誰之過?

文革中錯抓多少叛徒、內奸,誰能料到今天真正地道的叛徒、內奸、國賊卻掌控了全軍全民的生死大權。

《孫武也十三篇》開宗明義便說: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個國家的三軍司命,軍委主席,攝政大拿,處理軍國大事,竟由鄰國戰略「引導」,與宿敵侵略擴張的要求出奇地吻合,形成支配十三億人口,幾百萬軍隊並被《解放軍報》大肆吹捧的江澤民軍事思想,實在是中外軍事思想史上空前絕後的醜聞,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代表解放軍陸海空三軍的新任國防部長曹剛川,身負國家存亡之責的軍委付座徐才厚,郭伯雄怎麼就不替13億軍民着想,問它一個爲什麼呢?祖國與個人,前途堪憂啊!

(待續)



 
分享:
 
人氣:18,35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