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古人教子以德(圖)
 
智真
 
2017年12月23日發表
 
古人非常重視對後代「德行」培養,這種言傳身教之精神成爲後人正身教子的楷模。

【人民報消息】古人追求真理,注重品德和操守,不僅要求自己躬身力行,也非常重視對後代「德行」培養,這種言傳身教之精神成爲後人正身教子的楷模。 司馬光《訓儉示康》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正直坦蕩,爲官儉廉,平生未有不可對人言之事。 司馬光教兒子司馬康「以儉爲美德」,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題爲《訓儉示康》的文章。圍繞着「成由儉,敗由奢」這個古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旁徵博引許多典型事例進行教誨。 文章一開篇,司馬光就說:「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衆人皆以奢靡爲榮,吾心獨以儉素爲美。」他感嘆當朝「風俗尤爲侈靡,但本人應該自身潔好,不要隨波逐流」。司馬光接連舉了李亢、魯宗道和張文節等官員的儉約作風事蹟,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 司馬光說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讀書人應志於真理,充實道德,不追求外在浮華。近年風氣尤其奢侈浪費,風氣敗壞,正人君子能助長這種惡劣風氣嗎?只有道德高尚之人才會有深謀遠慮。」「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一次,司馬光看到兒子隨意用手翻書看,就教導他說:「君子喜讀聖賢書,首先要愛護書籍。讀書前,先要把手洗乾淨,把書桌擦乾淨,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的端端正正,態度要恭敬,靜心學習不走神兒。爲人要質樸,做事要踏實,具備這些道德質量,才能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 在司馬光的教育下,司馬康潛心讀書,修真養性,並以儉樸自律,後來歷任校書郎、著作郎等,在爲人、治學方面酷似其父。當時,京洛一帶流傳着這樣一句佳話:「可爲人師表者,司馬父子也」。 陸游教子「學貴身行道」 南宋傑出的詩人陸游,剛正不阿,心繫百姓,因不事權貴而屢遭貶謫。 陸游有六子一女,他非常重視對子女做人的教育。他告誡孩子們:「但願你們長大成人之後,鄉親們稱讚你們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個老百姓,與那些高官顯爵相比也是無愧的。」 陸游教育子女要知書達理,在《五更讀書示子》中寫道:「你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好時機,要刻苦攻讀,莫失良機。讀書最要緊的是學以致用,要切實做到『善言座銘要躬行』、『學貴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學習古人的高風亮節,不媚權貴,正直無私,時刻想着報效祖國。」 陸游還告訴孩子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即作文先做人。要注重修身,時常檢查自己,有錯必改;看到別人有好的行爲,要主動自覺的學習;不要與那些華而不實的人結交在一起。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陸游在冬夜裏教小兒子陸子聿讀書時所作,他手把手地教陸子聿寫字,教導他讀書學習一定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送子龍赴吉州掾》是他爲二兒子陸子龍到吉州赴任地方官時寫的贈言,詩中說:「汝爲吉州吏,但飲吉州水;一錢亦分明,認能肆饞毀!」要求二兒子清清白白做官,他還告誡二兒子說,在吉州有我的一些朋友,他們不但有學問,而且品德也好。你到那裏後,可以去拜訪他們,但不要向他們提出什麼要求,可以同他們相互勉勵。要不求利祿,廉潔自守,成爲一身正氣、真正爲百姓謀福的人。 陸游的子女後來都成爲遠近聞名的賢德之士。 張英教子「做人立品」 清代大學士張英,敬信神佛,樂善好施,爲官清正,對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無不言,深獲康熙皇帝的信任。 張英寫的家訓《聰訓齋語》中屢次提及做人要「立品」:讀經書、修善德、慎威儀、謹言語。他在家教中從來不主張疾言厲色,而是使用日常的淺白語言,細緻耐心。 張英教導兒子張廷玉如何爲人處世:「與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須有益於人,便是善人。」「能處心積慮一言一動皆思益人而痛戒損人,則人望之若鸞鳳,寶之如參苓,必爲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 張廷玉牢記父親教導,從小就熟讀經書,待人寬厚恭儉,後任職大學士、軍機大臣。後來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參加殿試中一甲三名探花,張廷玉聞知後,提出「天下人才衆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應占天下寒士之先」,認爲兒子還年輕,還該努力學習、磨礪,積攢福德,這樣才踏實可靠,懇請將其子列爲二甲。雍正從其請,將張若靄改爲二甲一名。 張若靄後來在南書房、軍機處任職,盡職盡責,謙虛自處,頗有乃父遺風。人們都稱讚張家家風淳厚,謙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鑑日月,祖孫三代都是爲官清廉、人品端方、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 (有刪減)

 
分享:
 
人氣:30,12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