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直守正 節操自持的陳廷敬(圖)
 
智真
 
2017年11月28日發表
 



陳廷敬以卓越的學識和高潔的人品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被人們稱爲官品人品文品俱佳的一代賢相。

【人民報消息】陳廷敬,字子端,號午亭,清代澤州(今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人,先後擔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修身敦行、淳厚、謹慎是其基本處世作風,以卓越的學識和高潔的人品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被人們稱爲官品人品文品俱佳的一代賢相。

陳廷敬出自書香門第,家風淳樸,家教甚嚴,他從小喜愛讀書,三歲起誦詩詞,六歲讀私塾學習儒家經典,讀書過目不忘,九歲賦《牡丹詩》有「欲使物皆春」的句子,被人稱爲「神童」。他尤喜聖賢之道,深知古之爲文者,非以其辭,期於明道。特別注重修身、養性,經常以歷代名士的節操和憂國憂民的心懷自勉,雖然年幼,已抱經世濟民之志。

陳廷敬二十歲時以進士入仕,任內弘文院侍讀,三十四歲時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康熙皇帝日講起居官注,兼記注與講解經史於一身,即將皇帝的一言一行書之於簡冊併爲皇帝講解經史。他協助十六歲的 康熙清除鰲拜及其同黨,併爲康熙講授各種經典著作及治國理念,爲君之道。他向康熙講《論語》中「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真誠的期盼皇帝崇尚禮、義、信而勿追求虛名,不說空話,多辦實事。

陳廷敬和掌院學士喇沙裏、侍講學士張英等多次與康熙談經論史,評述前代朝臣、宦官結爲朋黨營私舞弊禍國的大量史實,提醒皇帝以史爲鑑不掉以輕心。康熙多次表揚他們「每日進講,啓迪朕心,甚有裨益」。還特別讚揚陳廷敬「夙侍講幄,簡任論扉,恪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淹洽、文采優長……」,並賜予《御製詩集》。

陳廷敬針對當時清廷內不少官員貪污腐化的現狀,向朝廷上疏說:「貪廉是衡量一個官員是否合格的關鍵。要使官員清廉,就先要使他們養成節儉的品德。古人以儉素爲美。現在由於奢侈之風未除,以至辦事節儉反受譏笑,鋪張浪費而無人反對,於是貪污求利、觸犯法律的事就跟着多起來。」康熙表示贊同,指出今後「務須返樸還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務實,崇尚書儉至意。」

陳廷敬還上疏說:「考察總督巡撫須以養民教民爲稱職,要做到指導和管好吏員,孔子說過: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也。要使百姓不觸犯條令,不如先行上之教。凡是官吏加派火耗,貪贓受賄,搜刮百姓,他每天就忙碌於察言觀色、逢迎上司,又哪有工夫去行上之教呢?百姓看到吏員的所做所爲,就會說:『這樣的人還能教導我嗎?』因此總督巡撫合適的人選要自己身正,不爲利慾所動,爲羣吏做出榜樣。」陳廷敬的上疏被朝廷採納。康熙經常與他討論朝政大事,陳廷敬針對當時農民賦役苛重的情況,提出減免錢糧稅收的一些辦法,得到了實施。後來他被升任爲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陳廷敬到吏部上任後,立下規矩說:「自廷敬始,在部絕請託,禁饋遺。」爲了抵制跑官、要官、買官的不正之風,他嚴飭家人,有行爲不端者、有送禮賄賂謀私者,不得放入。

陳廷敬提倡「廉儉以正風尚」,注重個人修養,作風公道正派。周圍有德才出衆者,他均極力舉薦。康熙曾召各部大臣舉廉能官吏,陳廷敬舉薦的陸隴其、邵嗣堯、王士禎等皆是百姓稱頌的清官,康熙遂將他們提拔爲御史,又升爲尚書。有人告訴陳廷敬:這幾個人廉而剛,好提意見,說不定將來會弄到你頭上。陳廷敬表示,剛一些,提意見多一些,有什麼不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康熙知道後誇獎他說「卿爲耆舊,可稱全人」。

陳廷敬生平好學,詩、文、樂極致,其「文與詩皆雅健絕倫,淵源最正」,他寫自己對詩歌的感悟和品味:「夫詩之爲物,……其至者足以動天地而格神祇,窮性命而明道德」。

康熙很欣賞他寫的《賜石榴子》詩:「仙禁雲深簇仗低,午朝簾下報班齊。侍臣密列名王右,使臣曾過大夏西。安石種栽紅荳蔻,火珠光迸赤玻璃。風霜歷後含苞實,只有丹心老不迷」。康熙帝寫詩贈給他:「禮義傳家訓,清新授紫毫。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視其爲盛唐賢相房玄齡、姚崇和大詩人李白、杜甫一樣的人。

陳廷敬還擔任了語言文字鉅著《佩文韻府》和大型字書《康熙字典》的總修官,《康熙字典》是我國文化史上首部辭書,全書四十二卷,收錄四萬七千多字,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有刪減)

 
分享:
 
人氣:29,75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