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5岁自学钩织 少年精湛手艺助非洲学童(图)
15岁的乔纳.拉尔森在5岁时自学了钩针编织(简称钩织),他凭借出色的编织手艺改变母国埃塞俄比亚学龄儿童的生活。

【人民报消息】15岁的乔纳.拉尔森(Jonah Larson)是一名钩针编织(简称钩织)天才,他在5岁时自学了这门手艺。更了不起的是,作为在埃塞俄比亚出生的一名弃婴,拉尔森正在凭借自己出色的编织手艺改变该国贫困学童的生活。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居住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拉克罗斯县的拉尔森在他的网站上出售精美的手工作品,同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并与总部位于美国的慈善机构Roots Ethiopia合作,为他出生地的农村地区的学校建立了一间图书馆、一间科学实验室以及数个洗手间,同时还添置了许多新书桌。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为他们筹款组建一支足球队和所有配套设备,例如球门、制服和足球等。然后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修复和翻新这所学校。”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告诉大纪元。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钩织神童”的拉尔森于今年4月18日荣获了2023年威廉.R.西姆斯慈善事业杰出青年奖。 拉尔森出生于埃塞俄比亚,但出生后不久就被遗弃在树林里,当地一位妇女路过时听到他的哭声,于是便将他抱回家里。由于经济拮据,这位善良的妇女没有能力抚养他,不得已将他送到了一间孤儿院。之后,他又被辗转送到多间孤儿院接受临时寄养。当他大约五六个月大时,很幸运地被美国一个家庭收养。 5岁时,拉尔森偶然间接触到钩针,并且马上产生了深厚兴趣,于是追问养母珍妮弗(Jennifer)钩针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由于珍妮弗本人不擅长这门手艺,于是在YouTube上给他找了一个指导如何制作洗碗布的简单教程。 没想到一个小时后,小拉尔森就编织出一块漂亮的蓝绿条纹的洗碗布,他自己也感到很自豪。此后,他对钩针编织的爱好就一发不可收拾,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甚至跟家人聊天的时候,他都一直不停地在织东西。 慢慢地,他的编织技艺也日渐成熟,他可以在不足一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一顶帽子,可以在大约四个半小时内编织完一条毯子。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模仿现成的图案,拉尔森现在还经常自己设计图案、拆分构造、计算针数,创作出的精美作品从小巧的杯垫到色彩斑斓的床垫,还有宠物狗的衣服、猫咪的特制小窝等等不一而足。他通常会从流行时装、其他人穿的衣服、“酷炫的调色板”和自然季节中汲取灵感。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他的艺术项目,通过网店Jonah’s Hands LLC筹款以及销售作品之外,拉尔森还在学校努力学习,并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远大的梦想。 “我要去上大学,接着是医学院,然后是住院医师,最终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学业是重中之重”,拉尔森说,对于他和他的父母来说,教育永远是“主要的优先事项”。 由于接受大学教育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因此拉尔森将销售手工艺品的部份收入作为他的学费,但大部份利润都捐给了慈善项目。 “这种爱好似乎是双赢的,同时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妈妈和我为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他说。 拉尔森将此项目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妈妈、爸爸以及许多帮助并支持他将计划付诸行动的朋友。他说:“我们所有人都为此付出了努力。”他还赞扬了收留他的孤儿院的工作人员,他们爱寄养在那里的每一个孩子。 孤儿院的负责人告诉拉尔森的养父母,不要让他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真实出身。通过为该地区的项目提供资金,他、他的家人以及其他许多人都在信守诺言。 自从离开埃塞俄比亚后,拉尔森再也没有回去过,但他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母国,亲眼看一看他出资建造的图书馆和科学实验室,并与那里的人们见见面。与此同时,他将继续追求学业。 他的爱好也非常广泛,除了钩针编织,他还喜欢篮球、网球以及田径等各种体育运动,此外,他还喜欢读书,喜欢狗狗。 “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我也一直会兼职做一名钩织设计师。”拉尔森说。△ (英文大纪元记者Anna Mason/翻译 张雨霏)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习近平和隋炀帝七大相似之处 2023/7/4 (56,159次) 📝
习近平“两板虎”注定让新经济计划失败 2023/7/4 (30,460次)
苍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毙 谁还装糊涂(多图) 2023/7/3 (147,591次)
小笑话:左起第三位是江泽民同志 2023/6/30 (87,984次)
美考虑祭新限制 使AI芯片出口中国难上加难 2023/6/29 (10,181次)
乌克兰小故事:“对不起,我偷了你的车” 2023/6/29 (356,564次)
小笑话:遍地“反贼” 习近平问老毛咋办 2023/6/27 (93,596次)
习近平今天怎么还没露面? 2023/6/26 (67,437次)
与亡亲故友梦中相见 那是真实的(图) 2023/6/26 (65,239次)

普里戈津唱的这是哪出戏? 2023/6/25 (57,006次)
中共听不懂谈判只认得拳头 2023/6/23 (21,586次)
世界第二富豪妻子的选择令人钦佩!(图) 2023/6/23 (23,518次)
中共若发动战争 那末日就铁定来临 2023/6/22 (81,675次)
网友热议布林肯访中 :别说暴风雨来前无征兆(图) 2023/6/21 (22,672次)
美国务卿布林肯48小时旋风式访华白搭 2023/6/20 (19,586次)
习近平忘却的故事 2023/6/19 (36,966次)
习近平让全世界都翻烙饼(图) 2023/6/18 (141,476次)
私人医生李志绥泄露毛的最大嗜好(图) 2023/6/17 (73,951次)
中共缺啥 新华网补啥(多图) 2023/6/17 (24,531次)
今年画风大不同 他们眼中的光彩成为了历史(多图) 2023/6/17 (22,028次)
“上海石库门里的红色印记”在胡言乱语 2023/6/16 (57,330次)
小笑话:想当年 江泽民为何让宋祖英离婚(图) 2023/6/16 (105,852次)
金无怠的绝望 露出中共的铁石心肠 (图) 2023/6/15 (80,835次)
赞!韩国这一动作勇气与智慧并举 威力胜过萨德导弹(多图) 2023/6/15 (92,186次)
李强开会学“习思想” 秦刚“开小差” 2023/6/13 (36,800次)
冷笑话:这是共产主义天堂(图) 2023/6/13 (51,708次)
德国人嫖娼,习近平患性病(图) 2023/6/13 (100,352次)
习近平在西安讨好留学生的目的 2023/6/13 (31,888次)
另外空间我姐夫戴着镣铐(图) 2023/6/12 (109,718次)
这格局谁人能比?马斯克在中国提出三大灵魂拷问(多图) 2023/6/10 (58,715次)
预感真灵!几个离奇小故事(图) 2023/6/10 (69,409次)
《飘》的编剧转生在美国中西部(图) 2023/6/10 (66,892次)
中共傻眼了!美台日将联合建立共同作战图像(图) 2023/6/8 (27,136次)
这个段子现在早就落伍了(图) 2023/6/7 (101,260次)
大陆贫困生全年补助仅3千 留学生每年笑纳30万(多图) 2023/6/7 (53,44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