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这“砖家”的智力还不如一个胎儿(图)
 
——中国大学里,又一个热门专业悬了
 
里约热泪奴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去年全国小学、幼儿园减少超过5000家。(谷歌网页截图)
【人民报消息】继“孩子如果要填报就把他打晕”的新闻专业之后,又一个热门专业,可能也快悬了,那就是当前大红大紫的师范专业。 先直接上一组数据。来自教育部的消息,去年全国小学、幼儿园减少超过5000家,在园幼儿减少177万,小学招生减少81万。 这背后意味着多少教师岗位的消失?但我认为真正的考验还未到来。因为数据有一定的延迟性。 各种因素影响,出生人口下降明显的就是最近几年,人口负增长的拐点也才刚刚出现。据称今年人口出生数较去年进一步下滑,不到800万,只有前些年高峰期的一半多一点。而今年的人口出生下降的“威力”,对教育行业而言要三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那些抢着填报师范专业的考生与家长需要留意这样一种变化。师范专业现在有多火呢?嗯,和当年的新闻专业一样火。 来看看2022师范类院校的分数线,华中师范大学“优师专项招生”,文科生投档线提高了2250位;陕西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理科最低分考生是8292的次位,比上届提升了1781位。 云南一名666分的学霸不报浙大,不选南大,而是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国家优师专项——十几年前,这所学校还不入流品,似乎还因文凭问题引发家长抗议,但如今,它的分数线已经超过不少985高校,令许多考生高攀不起。 关于人口,今年的相关数据还没出来,但大概率只高不低。 这么多考生挤进师范赛道,主要不是有多热爱教育,而是看中教师饭碗的稳定性。近几年,诸如清北毕业生应聘臵中小学当教师之类的新闻,比比皆是。这看起来是一种理性行为,毕竟,随着经济下行,大厂裁员,市场上大批优质岗位消失,教师岗位可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但如果不能提前预判供求关系,可能会成为那个最后买单的人。 当代新古典综合派的集大成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你只要教会一只鹦鹉说“供给”和“需求”,它就能成为经济学家。足见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当前,一方面是师范专业扩招,就像当年各种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一样,如今,一些非师范院校也争着开设师范专业;另一方面,则是需求萎缩。 就是出生人口减少了。 虽然也有人批张雪峰是另一个鸡汤大师,但不管怎样,我同意他对新闻专业的判断,也同意他对师范专业的看法。有家长问上师范学校怎么样?他说,千万别去师范,教师这个行业已经严重饱和了,因为别的专业院校是每个省有1-3个,师范是每个城市都有。 四年之后——考虑到如今的内卷程度,大概率是读研毕业的七年之后——谁知道这些毕业生面临的又是怎样的教育图景呢? 当然,也可以不做教师做别的,就像新闻专业出来的其实多数不干新闻一样。不过,师范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可能还没有新闻专业改行来得强。 顺便感慨的是,人口下降,影响的何止是师范生的就业。
中共的政策急转弯,使得替中共吆喝的砖家都被搞的头脑不正常了。(网页截图)
都在说拉动内需,人口才是内需之王,小到一块尿布,大到一套房子,都与人口有关。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链条上的每一环。所以,有司才着急地鼓励生育。有人连“存量夫妻”这个词都发明出来了。 一些专家甚至献策说,要对不生二胎的进行罚款——这人智力可能还不如一个胎儿,至少胎儿不会出这样的馊主意。 但是,就业、收入等问题不解决,谁又敢冒险生呢?这似乎是一个两难。△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北京颁布激励措施白搭 中国青年宁可四不度日 2023/7/10 (38,544次)
吉林村民自费修桥 全家18人被判刑激起民愤(图) 2023/7/8 (43,902次)
幽默视频:一场高考一场梦(图) 2023/7/6 (38,982次)
极端天气加上农田萎缩 冲击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2023/6/28 (121,147次)
为了三个孩子不受苦 她不当校长在家快乐教学(图) 2023/6/26 (41,658次)
今年画风大不同 他们眼中的光彩成为了历史(多图) 2023/6/17 (22,028次)
冷笑话:这是共产主义天堂(图) 2023/6/13 (51,708次)
中国出生率持续下降 产科暂停助产服务(图) 2023/5/30 (32,656次)
"赤脚学院"教导印度村民制作太阳能灯(图) 2023/5/10 (80,484次)
这可能是一个信号:秦刚遇到的麻烦不小(图) 2023/7/13 (69,250次)
军方内部有分歧 习近平面临“党指挥枪”不顺手的局面(多图) 2023/7/12 (55,396次)
七常委中有“渣男” 习李为何“不近女色”(视频) 2023/7/12 (103,929次)
全军为何急盼习近平下台(图) 2023/7/11 (50,245次)
影响习命运的12条历史性政策(图/视频) 2023/7/11 (103,109次)
“趁你弱 要你命”习总又被俄爹狠狠捅了一刀(图) 2023/7/10 (32,348次)
大开眼界!韦伯望远镜完成了一大创举的原因就在于此(多图) 2023/7/10 (78,190次)
有因即有果!流浪猫竟成家庭保健医(图) 2023/7/9 (71,549次)
扯裤裆!余茂春发表中共八十年前的民主颂 2023/7/6 (50,758次)

习近平和隋炀帝七大相似之处 2023/7/4 (56,159次) 📝
习近平“两板虎”注定让新经济计划失败 2023/7/4 (30,460次)
苍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毙 谁还装糊涂(多图) 2023/7/3 (147,591次)
小笑话:左起第三位是江泽民同志 2023/6/30 (87,984次)
美考虑祭新限制 使AI芯片出口中国难上加难 2023/6/29 (10,181次)
乌克兰小故事:“对不起,我偷了你的车” 2023/6/29 (356,564次)
小笑话:遍地“反贼” 习近平问老毛咋办 2023/6/27 (93,596次)
习近平今天怎么还没露面? 2023/6/26 (67,437次)
与亡亲故友梦中相见 那是真实的(图) 2023/6/26 (65,239次)
普里戈津唱的这是哪出戏? 2023/6/25 (57,006次)
中共听不懂谈判只认得拳头 2023/6/23 (21,586次)
世界第二富豪妻子的选择令人钦佩!(图) 2023/6/23 (23,518次)
中共若发动战争 那末日就铁定来临 2023/6/22 (81,675次)
网友热议布林肯访中 :别说暴风雨来前无征兆(图) 2023/6/21 (22,672次)
美国务卿布林肯48小时旋风式访华白搭 2023/6/20 (19,586次)
习近平忘却的故事 2023/6/19 (36,966次)
习近平让全世界都翻烙饼(图) 2023/6/18 (141,476次)
私人医生李志绥泄露毛的最大嗜好(图) 2023/6/17 (73,951次)
中共缺啥 新华网补啥(多图) 2023/6/17 (24,531次)
今年画风大不同 他们眼中的光彩成为了历史(多图) 2023/6/17 (22,028次)
“上海石库门里的红色印记”在胡言乱语 2023/6/16 (57,330次)
小笑话:想当年 江泽民为何让宋祖英离婚(图) 2023/6/16 (105,852次)
金无怠的绝望 露出中共的铁石心肠 (图) 2023/6/15 (80,835次)
赞!韩国这一动作勇气与智慧并举 威力胜过萨德导弹(多图) 2023/6/15 (92,186次)
李强开会学“习思想” 秦刚“开小差” 2023/6/13 (36,800次)
冷笑话:这是共产主义天堂(图) 2023/6/13 (51,70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