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封城致老人倍感寂寞 书信互动助缓解孤独感(图)
 
因中共病毒实施的封城限制,加剧了许多老年人的孤独感,有的老年人最近开始用传统写信的方式与儿童互动,以缓解孤独感。

【人民报消息】澳洲维多利亚州因中共病毒实施长期严格的封城限制,加剧了许多老年人的孤独感,尤其是英语非母语的老年人。有的老年人最近开始用传统写信的方式与儿童互动,以缓解孤独感。 据《时代报》报导,澳洲多元文化小区服务机构在疫情流行时,建立了一个长者智能和移动信息中心项目,让文化背景和语言相同的老人与儿童通信是这个项目的一部份。 墨尔本老人斯威斯塔克(Zygmunt Swistak)出生在波兰,今年96岁,他在20岁时从达豪集中营中幸存下来。在二战结束后,斯威斯塔克移民澳洲,他的兄弟和父亲则在集中营被杀害。 和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斯威斯塔克在几个月的封城中倍感孤独,而且英语还不是他的母语。他最近开始通过写信与别人联系,这些用波兰语写给7至14岁儿童的信,内容涉及很多话题。斯威斯塔克主要回答了孩子们关于生活的问题,例如作为一个小女孩,是否可以对家庭成员摔门。 斯威斯塔克说,虽然他已经96岁了,但写信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用,也是他保持精神健康的一种方式,同时他还画画、写诗和作曲。 该项目负责人伦纳托维奇(Ewa Lenartowicz)表示,此项目旨在帮助缓解其它文化背景老年人的社会孤立感。目前他们有55名老年人和66名志愿者,提供十多种语言,如英语、波兰语、阿拉伯语、马其顿语、斯里兰卡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她说:「建立与当地小区的联系和归属感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伦纳托维奇表示,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对许多其它文化背景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她说:「他们移民到澳洲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生活境遇。他们的亲戚和亲人往往生活在其它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老人失去了英语能力。有些老人甚至从来没有机会学习英语。」 根据澳洲健康研究院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澳洲人中有三分之一出生在海外,其中大多数是非英语国家。2019年老年护理委员会的中期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护理设施没有满足文化和语言多样化的老年人要求。 萨欣戈兹(Magdalena Sahingoez)是一对9岁双胞胎的母亲,她说,她的孩子是通过埃德蒙-斯特泽列基墨尔本波兰学校介绍参与的这个通信计划。 她说:「我觉得这很美好。在波兰学校,他们(孩子们)学习波兰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额外的体验;现在,他们开始学习如何写信,写地址,而他们在学校里不经常学习写信。」 萨欣戈兹的孩子丹尼兹(Deniz)说:「在疫情期间,老年人变得更加孤独,这些信件对他们很重要。人们不能经常去看望他们,我知道老年人确实需要有人倾诉,因为他们会有孤独感。」(托尼编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2/25/7221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