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生死有命 功名利祿早有定數(圖)
 
許茹
 
2020年4月3日發表
 
有多少世人明白人在世間不過是匆匆過客,所謂的功名利祿皆有定數。

【人民報消息】《紅樓夢》有一首《好了歌》,詩中寫道:「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一首詩道盡無數人在人世間執着的追求,但是到頭來卻是一場空。有多少世人明白人在世間不過是匆匆過客,所謂的功名利祿皆有定數。 及第時間有安排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大學士紀曉嵐出任己卯科山西鄉試正主考官。閱卷之後,有兩份試卷已經明確可以中舉。一份確定爲排名48位的舉人,可是蹊蹺的是在填寫草榜的時候,試卷被同爲考官的萬泉縣令呂令癏誤收進他的衣箱中,因此遍尋不到。另一份確定排名53位,但在填寫草榜時,陰風驟起,將蠟燭吹滅三四次,更換其它名字後,陰風就停止了。這兩名本該中舉之人在這一年都落榜了。 待到揭榜後,拆開試卷的封條,才知道這兩名考生的名字,失卷者叫範學敷,滅燭者叫李騰蛟。紀曉嵐疑心這是鬼使神差,刻意阻撓他們的前程。 不過在第二年的恩科鄉試中,兩人卻又同時中舉。範學敷仍然是48名,而李騰蛟則在乾隆四十六年中了進士。 莊學士墜江得神救 翰林學士莊本淳,小時候曾跟隨父親莊書石乘船,夜晚,船停靠在江岸,他不慎失足落入江中,船上沒有人發現。 正當莊本淳在江中掙扎時,突然聽到耳邊有人說道:「快救起福建學政的大老爺,這事兒關係中第,千萬不要馬虎。」聲音落下後,他發現的身體已不知不覺中掛到船尾上,於是大聲呼救,得以倖免。 莊本淳成年後參加科舉中第,後來果然官至福建學政。他在上任之前,把這件事告訴紀曉嵐,並說:「我可能回不來了吧?」紀曉嵐便用安身立命之說勸勉他。誰料想,他果然在任上去世。 還有莊本淳的兄長、禮部侍郎莊方耕,雍正庚戌年在北京居住,正好趕上地震,被堵在一條小衚衕裏。當時,正好兩面牆對倒,成人字形帳篷的樣子,他在裏邊坐了一天一夜獲救。紀曉嵐覺得這正說明生死有命。 烏魯木齊卒於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這個地名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好圍場」。紀曉嵐在烏魯木齊做官時,有位筆帖式,名字就叫烏魯木齊。算起來,他命名的日子是在清朝軍隊平定西域前二十餘年。 烏魯木齊說,他剛出生時,他的父親夢見他的祖父說:「你所生的兒子,應起名爲烏魯木齊。」並用手指比劃這幾個字給他的父親看。他的父親醒來後,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然而夢中的一切又清晰異常,所以就給孩子起名叫烏魯木齊。 沒想到,烏魯木齊長大後竟然來到烏魯木齊,這難道意味着他將死於此地?後來,烏魯木齊升遷爲印房主事,果然病死在任上。 計算一下,他從軍到烏魯木齊,直到去世,始終沒有離開過此地。凡事皆前定,怎麼能不相信呢? 誰人肯向死前休? 東光人霍易書,是雍正甲辰(公元1724)年鄉試舉人。爲求顯達,他滯留在京城很長時間,還是沒得到一官半職,十分鬱悶。於是他到廟中求神,神仙隨後在夢中用詩點化他:「六瓣梅花插滿頭,誰人肯向死前休,君看矯矯雲中鶴,飛上三臺閱九秋。」 雍正五年,清朝開始實行官品以頂戴做區分的制度。霍易書的頂戴爲銅盤分六瓣組成的,如梅花,他這才明白夢中詩歌首句的意思。他心裏想,仙鶴爲一品官的補服,三臺爲宰相位,首句既然應驗,最後兩句也應該應驗。 此後,霍易書從中書舍人官至奉天府尹,後來,卻因事獲罪,被貶到軍中,被貶的地方叫葵蘇圖,意思是「第三臺」。這與詩中的第四句吻合,而他戍邊九年才回到京城,應了「閱九秋」。 在塞外的日子裏,霍易書自署別號爲「雲中鶴」,也是取詩中之意。 後來,霍易書將這段經歷講給紀曉嵐的父親姚安公。姚安公說:「霍字上爲雲字頭,下爲鶴字之半,這裏邊正好隱藏着你的姓氏。所以『矯矯雲中鶴』之語也不是空談了。」 霍易書聽罷,感嘆道:「豈止如此啊!早年,我年輕氣盛,銳意進取,自認爲卿相之位垂手可得,但終是一無所獲。這樣說來,第二句是神在告誡我啊,可惜我當時並沒有明白。」 享樂奢華致祿數用盡 清朝獻縣令某臨死前,看門的僕人在夜晚聽見他的書齋裏有人說話,大意是:「你這些年來享樂奢華,祿數已經用光了。你的父親在陰間打報告,要替你預支下一輩子裏一年的祿數,以處理那些未了事,不知是否得到批准。」不久後,令某暴卒。 紀曉嵐聽工部侍郎董文恪公曾經說:「上天之道,主張凡事不能做得太過分,因此,過於奢侈和過於節儉,都會招致不幸。經過多方面的驗證,對於過於奢侈者的懲罰,富人比較輕,而有權力的人比較重;對於過於節儉者的懲罰,有權力的人比較輕,而富人比較重。這是因爲富人過於奢靡,耗費的是自己的錢財,而有權力的人奢侈,必然利用職權、貪婪無度,想要得到的也就很容易到手。有權力的人過分節儉,不過是把緊自己的錢財罷了。而富人過於節儉,其對下屬和百姓必然非常刻薄,對他們也必然斤斤計較,也因此不免利用機巧,陷害他人。所以,士大夫要時時記住,過分利己必損害他人,凡事留有餘地,才是謀得福分之道。」 (參考數據: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有刪減)

 
分享:
 
人氣:22,77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