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塞納-馬恩省河畔世界遺產 巴黎綠色古書攤(圖)
 
2015年3月9日發表
 
巴黎塞納-馬恩省河兩岸的攤商守着綠色木箱,裏面擺滿古書、郵票、舊雜誌和各式紀念品。

【人民報消息】遊人行經巴黎塞納-馬恩省河,一定看過兩岸的攤商守着綠色木箱,裏面擺滿古書、版畫、郵票、舊雜誌和各式紀念品。這些古書攤是巴黎獨有風景,是全球最大露天書店,也是列名的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1991年把塞納-馬恩省河岸列爲世界遺產,其中包含河岸景觀,也就是這些古書攤商。 中央社報導,古書攤商帕皮歐(Alain Papillaud)接受訪問時說,談到古書攤商與塞納-馬恩省河一起列爲世界遺產時,「我老婆覺得很好笑,直說『那我晚上都和世界遺產睡在一起了』。」 帕皮歐覺得,古書攤列爲世界遺產,顯示這些綠色書箱須受保護,「因爲這是巴黎魅力的一部份,也是全球獨一無二的」。 古書攤在河兩岸綿延約3公里,目前約有220名攤商掌管約900個綠色書箱。帕皮歐的攤子座落新橋(Pont Neuf)和藝術橋(Pont des Arts)之間的左岸,是遊客最多的地帶之一。6年來的書攤生涯,帕皮歐最珍惜的就是這些年與人的相遇,「很多外籍留學生成家後帶孩子重遊巴黎,特別喜歡來逛舊書攤,和我說說話,回憶過去的青春」。 古書攤的源頭可追溯到16世紀,當時巴黎有許多販賣書、報紙和年曆的流動攤販。1607年,寬闊的新橋完工,是塞納-馬恩省河上第一座橋,流動書販聚集在此,引起書店業者不滿,便以「流動書販貶抑書的價值」爲由,要求頒佈禁止流動書販在新橋上做生意的命令,流動書販因此改到新橋附近營生,直到17世紀末才獲准重回新橋和鄰近的聖米歇爾橋(Pont Saint-Michel)上。 19世紀初,塞納-馬恩省河兩邊築起河堤,供人行走,流動書販開始在護欄邊上擺起攤子,逐步成爲定點書販,但展售架非固定式,收攤時還是得帶走,直到1900年代初期才改成固定木箱,也就是遊客現在看到的樣子。 19世紀法國文學興盛,作家雨果(Victor Hugo)、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等相繼寫出雅俗共賞的作品,帶動閱讀風氣,出版社、書店和書販成爲熱門生意。 攤商被視爲獨資業者,不向市府交租,只須依營業額繳稅,並遵守規定,例如一週至少營業4天,不賣種族歧視、反猶、色情類書刊。△

 
分享:
 
人氣:20,86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