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癌细胞并非来要命 是让人放下欲望(多图)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百岁老人合影。老天恩赐的好山好水, 让这些百岁老人怎么看都不像百岁人瑞。

【人民报消息】自从媒体报导广西巴马长寿乡之后,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人蜂拥进入到这个穷乡僻壤。从中不少人真的病情减轻或痊愈。一位住了半年病情减轻的癌症晚期病人马姐(她不再让人叫她马总)说领悟到“癌细胞并非来要你的命,而是让你放下欲望。”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闻名遐迩的“长寿县”。1964 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老人28 人,1994 年增至79 人,2013 年,巴马县人口总数27 万人,而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82 人,是中国长寿老人密集度最高的地区。 1991 年9 月,国际自然医学会将巴马列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乡。巴马县政府介绍,造就巴马长寿现象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地磁、空气、水、阳光、食物。 “长寿县”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养生者来到巴马寻找“长寿密码”。 108 岁的黄妈身体健康,坐在自家屋子里,每天都有来到巴马长寿村的游客来探望。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有不少养生者都固定来到巴马长住上一段时间,成了巴马的“候鸟人”。向他们询问巴马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用到一个词“神奇”。 “到这来不用吃药就好了,糖尿病在这呆了两年就好了。不打针不吃药。” “高血糖,那你就来吧,绝对好,糖尿病到这儿效果最好。” “小分子的水对身体对消化对气管各方面都好。没开,就喝,挺好,等开了以后就把矿物质都给破坏了。” “来这不用吃药也能治病” 、“泉水河水生喝效果好”、“要到百魔洞里吸收地磁,到天坑呼吸负氧离子”……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不少,也因此来到巴马的养生者中有不少人是来养病的。 这些“传说”有人信,也有人持保留态度。不论长寿之乡的长寿密码是什么,有一点大家普遍认可也感受得到,那就是巴马的自然环境。 从2003 年开始,绝症患者和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陆陆续续来巴马,求生或求养生。这些不定期居住的外来人口把自己称作“候鸟人”。2012 年,“候鸟人”及来巴马的游客突破了200 万人次。巴马甲篆乡坡月村村民说:“来到这里的,有些是高血压的,糖尿病的,各种的病类都有,有些有癌症的,还是来到这里,令当地多了‘癌症村’的称呼。” 来在这里养生的人说,在百魔洞中磁疗,在娑罗树下吸氧,饮用盘阳河水,是流传的养生长寿的三大“秘诀”。来自县政府网站的资料,盘阳河谷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20,000 个,是一般城市的几十倍,洞外娑罗树,作为和恐龙同时期的植物,被公认是负氧离子最高的地点。高地磁,据说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效。而河水,更是因为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成了所有人的养生汤药。

来到这里养生的“候鸟人”正在锻炼。
79 岁的张鸿义已经不再进洞修养。半年来,他的高血压得到了控制。这天午睡之后,他在活动中心摆象棋局。孤身一个离开家乡郑州在巴马生活,他说自己从不孤独。和他一样,那些从故乡迁居至巴马的中老年人都有充实的日程。从养病开始,到留下养老,巴马是年老之后的另一处家乡。 “候鸟人”也不都是白发人,45 岁的张晏珲住在距百魔洞1 公里的坡月村。来自北京的她自称“理性的养生者”。 “水,磁疗和氧气,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性。”张晏珲总结道。 巴马的一天,从清晨 6 点开始。天未亮的河畔已经聚起从附近村落赶来的晨练者。 7 点半,面对青山做“负氧操”的队伍已达到几百人。 8 点,取水口聚集起打水的人。 9 点,城里来的“养生大师”开始给大家“讲课”。不过村里三天一次的集市吸引了更多的人。集市上,产自乡野的草药都被清楚的标明针对的病症,“巴马出产”是一种治愈的暗示。 此外,商贩也打起了治病养生牌。酒水、食品、泡脚的瑶药,都打上了长寿的标签。其中很多东西就连当地人以前都没见过,难分真假。 癌症病人朱盘生称,寿乡变味了,村民们的思想复杂了,“长寿需要空气好,还有就是生活简单,没有复杂的思想和那么多欲望。”朱盘生和其他“癌症候鸟人”很少问津村民们的商品,以前他买过两次蜂蜜,回去一尝是假的。他担心,憨厚朴实的民风变质 了。 大量人口的涌入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除了每户村房都加盖高层外,外来商人在此投资兴建的大楼或养生中心有如雨后春笋般的盖在山水之间的狭长道路旁,用于出租给蜂拥而至的“候鸟人”。这些数量庞大的外地人的到来,令这片沉寂的土地正发生着令人担忧的变化。建设混乱、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交易来的好生活 钟尚枢坐在他那临河而建的养生公寓的办公室里,正忧心于这样一个问题:眼前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持续多久? “我感觉危机已经到来”。想到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这位“候鸟人”失望的说道:“这里跟四年前已经有很大不同了。” 62 岁的钟尚枢曾是深圳一名五金建材和地产商人,生意场中的长年操劳让他一身是病,以至虚弱到连楼梯也爬不上去。 2009 年7 月,在朋友介绍下,他来到坡月村百魔屯。现在被“候鸟人”视为疗养胜地的百魔洞,正坐落在这个不到六十户人家的小村落里。当时,这里还是一处闭塞贫穷之地,雨天泥泞难行的土路两旁,是一排人畜混居、破旧低矮的土房。贫穷迫使青壮年村民常年在异乡打工谋生,村子里只有老人和幼童孤单的身影。 走进一户河边农家时,钟尚枢看到了一幕让他惊讶不已的情景:一位90 多岁的老婆婆刚从农田里干活回来,红光满面的端着碗喝了几大口河里打来的水。 这个经济落后而又风景优美的地方直到钟尚枢来之前,除了少量“候鸟人”形单影只的身影外,这里仍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 出于商人的本能,钟尚枢在这片好山好水里嗅到了商机。一番思考后,身体状况仍很糟糕的钟尚枢决定在当地投资建一栋养生公寓,除了自己能常居于此,还能将多余的房屋用于出租乃至出售。 在向每户人家承诺提供十余万现金和一套三房一厅的公寓,并在28 年后将建筑完整返还后,钟尚枢将百魔屯村民黄海根等四户人家的宅基地拿到手。对于漫长年月中挣扎于贫困之境的村民而言,这是令人无法拒绝的交易。 黄海根的父亲,73 岁的黄尚新带着感恩之情说:“我们贫穷了很多年,是钟老板让我们过上了好的生活。”
不少养生者在百魔洞口游泳,但他们还不知道这里的水已经被污染了。
开始被污染的长寿村 与许多村民一样,黄海根的儿媳妇黄彩英也在公寓中获得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每个月能挣到1,500 元工资。 “这比以前在外地打工强多了。”35 岁的黄彩英说,她现在能天天陪伴着女儿。 2011 年上半年,钟尚枢的公寓建成开业了。这座占地约400 平方米,有14 层高的楼房位于百魔屯长约百米的“商业街”上,毗邻盘阳河畔,步行至百魔洞只需要几分钟。 当钟尚枢的公寓一层层向上攀高时,外地投资者跟随着越来越多的“候鸟人”的足迹,也纷纷采用同样的合作模式在百魔屯里圈地建楼。 时至今日,百魔屯商业街两侧的老旧房屋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贴着瓷砖、造型雷同的公寓、宾馆。这些动辄十余层高的楼房密集成片,像城中村一样混乱无序的盘踞于盘阳河一侧。这些建筑是如此的突兀雷同,以至于受聘管理百魔洞风景区的经理尤庆辉满脸鄙夷的评价说,“这像什么东西!”他认为这些建筑与当地优美的山水格格不入,简直是“在玉器店里卖杂货”。 但每个月只要花上五六百元,外地人就能在这些楼房租到一间带厨房、卫生间的小房间。而花上一千多元,还能住进提供酒店式服务的沿河公寓里。 当地政府似乎曾有过限制这些与自然风景格格不入的建筑的计画,并在村里张贴出严禁城镇居民违法在农村购买、租赁土地的通告。但这样的管制似乎没什么约束力—— 百魔屯里几栋新的楼房正在加紧施工,装载着碎石、水泥的小型卡车不时在路中驶过, 扬起阵阵灰尘。 现在,百魔屯几乎所有村民的宅基地都已被这样的楼房取代。尽管没有合法产权, 但这些通常悬挂着“养生公寓”之类名称的楼房,根据面积、景观、年限的不同,只要愿意花上几万至十几万的价钱,人们就能买到一套公寓20 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使用权。 钟尚枢刚踏入百魔屯的时候,这里的居民只有200 多人,而整个坡月村的居民也只有约2,600 人。四年后,这里的人口结构已彻底改变。坡月村主任黄英端估计,现在至少有五六成甚至更多的“候鸟人”长期居住在以坡月村、平安村为主的村落里。 2012 年年初,身患肝癌的崔学东便放弃北京的事业,与妻子、女儿长期居住在平安村巴盘屯内。这个地势平坦的村落同样紧挨盘阳河,距离上游的百魔屯不过两公里之遥。崔学东曾经在北京一家生产高速公路安全设施的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2010 年在医院检查出肝癌后,一度陷于悲观恐惧之中。 崔学东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这个村子。住了一个多月后,他感觉自己肋间坠痛感明显减轻,而且体力比以往好了许多,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让他最终成了巴马“候鸟人” 中的一员。 这是个特殊的人群:来自城市,年龄多在60 岁左右,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病、中风乃至癌症之类的疾病。崔学东说,在他接触的候鸟人中,有一半以上患有各种癌症。 “候鸟人”过着单调的生活:只要没有烈日大雨,每天从早到晚,百魔洞洞口前的一片空地上,随时能见到他们载歌载舞的场景。百魔洞是一处雄奇幽深的石灰岩溶洞, 洞内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清冽水潭。许多人相信从洞穴里吹出的凉风能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但旅游业的发展正在改变这个洞穴的原始面貌。这个当年门票只要5 元一张的山洞,现在游览一次需要耗资70 元。有的“候鸟人”愿意花300 元买张月卡,这样每天里能进洞锻炼。但多数人舍不得花这个钱,洞口外一块平地成了他们的免费健身场所。 当地居民原来是饮盘阳河水并在河边洗菜。上天恩赐的的好山好水禁不住人类的破坏,随着来到的“候鸟人”和游客日益增多, 这里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随着商业开发,愈来愈多的人涌入,长寿村已遭到严重污染, 当地的河水现在已不能生饮。
超载的“方舟”污染了干净的河流 当地人常常对这些外来客人的执着举动颇感不解。 “人们总是说这里的环境如何如何好。”黄尚新说。他不明白为何有那么外地人涌到了自己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上。 作为巴马县神奇自然环境的受惠者,崔学东已经决定未来就生活于此。他说,尽管并非人到病除,但在备受疾病折磨的“候鸟人”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把巴马看作诺亚方舟”。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来了密集的人群,精明的生意人则尾随而至,他们修建更多的楼房,开设各种名目的健康讲座,提供从药物泡脚、中医按摩,到食疗在内的各种养生服务,而地方政府在早年的管理缺失, 导致了巴马山村的无序发展,这艘“方舟” 上的乘客已经严重超载,其恶果已经开始出现。 站在盘阳河的源头的草丛中,钟尚枢指着不远处在百魔洞外一段宽阔河道中游泳的人说道,“他们还不知道这里的水已经被污染了。”在他身旁,百魔屯2012 年底建成的唯一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不知何时已停止运作,一股散发着臭味的浑浊污水正从一旁不停流入盘阳河,经过水中游泳的“候鸟人” 后,流向平安村等众多下游村子。 污水全部来自百魔屯里的酒店、公寓。当这些建筑应“候鸟人”之需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时,配套的环保措施却并未齐头跟上。如果不是钟尚枢提醒,黄英端至今还不知道那座投资90 多万元兴建的污水处理站早已成为摆设。 “外地人来得太多太快了,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办。”被钟尚枢拉到污水处理站旁后, 看着污水处理池内涌出的一摊摊污水,这位村主任懊恼的说:“这挺麻烦的。” 不只在河岸边,让许多“候鸟人”心生敬畏之感的百魔洞也正在变质。为了方便流连于此的“候鸟人”和游客,洞内一年前修建了一处公共厕所,一位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称,厕所下方用水泥浇筑的化粪池要很久才清理一次。他猜测,污水早晚会渗穿水泥,渗入地下水系统之中。钟尚枢说,他的一位教授朋友已经从百魔洞附近的河水中检测到了超标的大肠杆菌。 黄英端既感谢“候鸟人”带来的机遇, 也对因新邻居们而生的“麻烦”备感无奈。而钟尚枢的公寓门前,至今仍然挂着一块写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警示牌。 放下欲望 才是养身之道 “若非跟癌症不期而遇,谁愿意尝试巴马这样清淡的生活?”国内保险业巨头西南公司高管、60岁的卵巢癌患者马姐这样说。 马姐是在2012年2月因肚子胀气而就诊的,一查,肚内全是腹水。随后手术,腹腔打开,肿瘤与周围血管粘连严重,医生随即就把肚子给缝上了。 经过数次的化疗及化疗后的手术,经过复查,肿瘤非但没被控制,反而转移至脾脏和部份淋巴。与这个噩耗同时而来的,是她的病友信誓旦旦最后一次化疗后,永远的走了。 受此刺激,马姐暂停了化疗。 她哥哥的一位朋友,肝癌晚期,医生断言活不过2 个月,在云游中他邂逅巴马,居住下来,迄今一年半,肿瘤无扩大。 马姐也来到巴马,放手一试。 半年来,山中岁月净好,她悟出:“癌细胞并非来要你的命,而是让你放下欲望。” 有一件小事对她影响很大。一天,她去了巴马人的厨房,除了油、盐、生抽,找不到第4 种佐料。巴马姑娘笑言:“五星级宾馆大厨来烧菜,恐怕要哭了。” 这句话让马姐震惊:巴马人能把口腹之欲降得那么低,还有什么放不下? 反思自己,在公司身居高位,人人尊崇,但光鲜背后,她始终有心结。 “进班子十余年,我从来都是二把手,上有领导,下有员工。一把手的意见,即便不正确也要听从,对下面员工还要不断疏导、解释。性格又决定了自己不是‘捣浆糊’ 的料。”另外,公司每天2 亿元资金进出,在她手上从未有过差错,长期的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她尝试回归自然,喜欢别人叫她“马姐”而非“马总”。她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点打水、准点爬山,在日历上标注好每天的集市,今天坡月村集, 明天巴马县集,后天甲篆乡集,每3 天轮一次。这些事情有个共同特点,需要毅力,但无需动脑,更无关城府、心机。 如今,化疗掉光的头发已渐渐长出,她浑身感觉从未有过的充沛能量。尽量不去想复查那回事,她说:“自我感觉就是检查指标,没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马姐终于悟到,养生第一条要养心,要让自已心静与心净才是养身之道。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云南逾千村民“冲击”派出所和数百武警激战(图) 2014/2/10 (48,265次)
Google露三点…未婚者勿入(多图) 2013/9/29 (118,860次)
当律师们成了污染社会的帮凶时(多图) 2013/9/12 (72,581次)
体制污染 癌症村民每周用针头刺穿肚皮排水自救(多图) 2013/7/22 (74,317次)
中国,每一头死猪,仿佛都丢掉你的尊严!(图) 2013/4/3 (32,556次)
北京上空悬浮4000吨污染物 (图) 2013/2/5 (27,939次)
中国空气重度污染 投资富豪泪如雨下(图) 2013/1/31 (38,585次)
一个神奇的国度!GDP就这样噌噌上去了(多图)更新 2013/1/15 (212,731次)
惊心动魄的北京空气重污染(多图) 2013/1/12 (222,900次)
到底是王胜俊疯了还是争鸣杂志疯了(图) 2014/2/11 (171,331次)
屋漏雨连天 老江又接国际逮捕令(图) 2014/2/11 (169,688次)
赵本山爱党妈vs郭德纲爱儿子(多图) 2014/2/10 (154,789次)
江泽民父子引领中共国家风(图) 2014/2/10 (160,854次)
马年出生的伟大君王康熙(图) 2014/2/9 (60,982次)
马年初六 观众惊觉被CCTV坑惨了(多图) 2014/2/8 (174,729次)
够损!新华网惊现宋祖英中年结婚照(多图) 2014/2/8 (180,843次)
冤哪!冯小刚春晚前没说这句话(多图/视频) 2014/2/6 (320,306次)
金正恩将被江系暗杀的预告片(多图/视频) 2014/2/4 (387,011次)

爱因斯坦错!宇宙膨胀让科学家抓狂(多图) 2014/2/3 (165,570次)
冯小刚导演的"私人定制"和春晚大有玄机(多图) 2014/2/3 (143,882次)
"福"字倒贴正贴与运气绝对没关系(图) 2014/2/2 (106,215次)
免签四巨头!中国护照的超大含金量(多图) 2014/2/1 (136,481次)
即时新闻:纽约州向天鹅"宣战" 老江抗议(多图) 2014/2/1 (253,648次)
党妈还没死哪!冯小刚可没枪毙郭德纲(图) 2014/1/31 (123,309次)
老江插四根管子 党妈力挺无效 (多图) 2014/1/31 (231,608次)
又见新诗!郭德纲没给嘴雇把门儿的(图) 2014/1/29 (150,001次)
陈光标灰溜溜回国 习近平不是橡皮泥(多图) 2014/1/28 (163,737次)
薄家对江的最权威发言贴在新华网(图) 2014/1/27 (111,107次)
春晚还没到,英子就受到赵本山如此摧残(多图) 2014/1/26 (177,069次)
从新华网烤吃"癞蛤蟆"新闻所想到的(图) 2014/1/26 (112,761次)
将遇麻烦!徐才厚郭伯雄阴阳两面(多图) 2014/1/24 (266,101次)
吃人血馒头!徐才厚不是谷俊山的最大靠山(多图) 2014/1/24 (218,058次)
踩过习肩膀 他为社会止浮躁添清凉(多图) 2014/1/23 (189,666次)
赔章子怡39万港币 壹传媒坐实诽谤仍疯狂(图) 2014/1/21 (123,651次)
"春晚钉子户"被窝儿里应该没有江大哥(多图) 2014/1/21 (143,854次)
小笑话:老江夫妇找英子谈话内容曝光(图) 2014/1/20 (306,373次)
新版人民报如何看文章 2014/1/20 (125,823次)
把真爱和人性的光辉带进这个世界(图) 2014/1/20 (71,987次)
提头来见!北京市长哭战PM2.5(多图) 2014/1/19 (326,191次)
怀念孟加拉 春节前广州惊现"颠地姐"(图) 2014/1/18 (228,759次)
中共没有改变 崔健也没有改变(图) 2014/1/18 (109,528次)
英子老江 同母异父与异母异父(图) 2014/1/17 (126,695次)
想当年朱镕基大受欢迎 江泽民妒忌非常(图) 2014/1/16 (192,933次)
老江在新华网只有一个兵,名字很惊人(图) 2014/1/15 (116,664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