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體版 |
首页 › 分栏目 › 专题 › 文章: | ||
陈光标被逐步揭开伪善的面纱(4)(多图)
陈光标的慈善捐赠注水太多,满嘴谎话! 【人民报消息】(接上)
在整个事件的各个阶段,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在发声,包括李开复、冯小刚这些所谓的名人,但理性的深刻的讨论似乎只能在纸媒中进行。有慈善界专家从合法性上对陈光标的慈善行为进行了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九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也就是说,依照法律,在公益捐赠活动中,个人是不能作为捐款代理者接收捐款的。而陈光标的很多捐款却是通过向企业界和公众募集来的,而收到捐款的情况和善款的去向却根本不公开,最后倒把捐款数字肆意夸大,然后功劳算在自己头上。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先生的观点可谓切中啃綮:「陈光标先生把公开募捐来的钱布施给穷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人的特立独行,属于个人权利。其实不然,他的行为已经带有明显的公共性,如此搅动社会神经的大动作,竟可以置法律于度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诟病现行慈善体制不透明为号令的高调慈善募捐活动,其资金流向竟然更加不透明,『道德化身』的高大形象后面是一个大大的监督盲区。当然,出现这个令人悲哀的结果不能全怪陈光标先生个人,传媒界的推波助澜、法律界的无动于衷、慈善界的麻木不仁、监管部门的放任自流,都难辞其咎。」 徐永光先生和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都曾劝说陈光标成立慈善基金会,但是他始终不肯,他似乎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儿,享受一个人的荣光。 在央视「面对面」之后,我们迫于压力雪藏了那些调查结果,而陈光标则还会不时的出镜,我把这理解为他修复自己公众和慈善形象的努力。 两年来,平心而论,随着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失效,他创造新闻的频率似乎减少了一些,不过一旦出现新闻,方式大多仍然是出位雷人博眼球。另外,他终于不再单靠拆迁来支撑自己号称早就「超过百亿」的企业营收,开始卖凉茶、卖暖茶、卖空气,还宣称进入光伏行业,他的商业版图确实在扩大,至于能不能成功,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好了,揭开了陈光标的慈善真面目之后,让我们再看看2011年取代陈光标的新首善曹德旺先生是怎么做慈善的吧。 2010年3月份西南大旱,曹德旺决定向灾区捐赠2亿元。中国扶贫基金会迅速「盯」上了他──他们希望曹能将这笔善款捐赠给基金会,然后再通过基金会发到灾民手上。但曹表示自己要监督善款的发放。后来签订的协议被称为最苛刻的捐赠协议:由曹氏父子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将随机抽检10%的家庭,如发现超过1%的不合格率,中国扶贫基金会需按照查抽获得的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予以赔偿。为实现项目运转,基金会一般会收取善款一定额度的「管理费」,行规一般为善款的8%-10%,但曹德旺一开始提出,只愿意给1.5%,也就是300万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各让一步,确定为3%,也就是600万元。另外,曹德旺还提出,所有项目需要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在此之后,如果还有捐赠款没有发放到户,这些善款将由其全部收回。最终这个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这一事件一度让外界击节称赞。它终于使得慈善有了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曹德旺还做了一件在中国慈善界具有开拓性的事情,他说服有关部门,实现了上市公司主要控股人捐赠股份,成立慈善基金会的突破。
从1983年开始做慈善,曹德旺累计捐赠已经超过50亿元。而中国的民众知道他却比知道陈光标要晚。曹德旺信仰佛教,他曾对媒体说:「施恩不图报,图报非君子,这就是中国的慈善观。为什么陈光标去台湾捐赠,台湾人说你回去读一下《金刚经》。因为《金刚经》里即强调了这一点。」 曹德旺这种低调而注重实效的慈善得到了公益慈善界和社会民众的普遍赞誉,到现在,他的形象和陈光标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回想起来,2011年可谓是中国慈善界的多事之年,我们质疑陈光标慈善造假后不久,一个名叫「郭美美」的妙龄女子开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微博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头衔,却在微博不停地炫富,被网友发现之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慈善组织大佬──红十字会的持久讨伐和抵制。大家认为中国红十字会强奸了人们的爱心,大家捐赠的钱财最终变成了郭美美小姐用来炫耀的名包、名车。 这一轮对中国慈善业的质疑持续时间更加长久,最终让中国红十字会当年的募捐数额降至冰点,但也使得全社会对于中国慈善业长期缺乏的信息公开和慈善监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过到现在,暴富的郭美美到底和中国红十字会之间有何勾连,仍然没有人能说的清楚。红十字会在舆论的压力下有了些被动的改变,但要想能够重新赢得国人的信任恐怕并不是这些许改变和一时半会能够实现的。 而2011年另一个慈善界的动向则是给人希望的,那就是通过网络、微博等新的社交手段而兴起的公民慈善的蓬勃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原凤凰周刊调查记者邓飞组织的「免费午餐」活动。公开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免费午餐的募集资金已经达到5000万元。为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提供营养午餐。后来他又和伙伴们发起了另一个公益活动──针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大病医保」。重要的是,这些通过发动社会集资而实现的慈善活动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公开透明科学的实施制度,邓飞不止一次的说,他就是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让这个社会更好一些。动机的纯良加上制度的保障使得这些慈善活动赢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 我们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虚假慈善和捐款欺骗之后,终于可以对中国的慈善事业抱有一份信心和希望了。不是依靠某个自封的「大善人」,也不是依靠几个官办垄断的慈善机构,而是依靠我们普通人公益之心的觉醒以及慈善制度的不断完善,当让人们放心的慈善路径变的足够多,当意识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慈善变得公开而透明,谁还会去赞赏推崇一个一心想要出名搏利的「大善人」呢?谁还会去把钱稀里糊涂的捐给那些官办机构呢?△ (全文完) | ||
| ||
相关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