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艾未未“借款”大爆“神话” 中共人心向背(图)
 
2011年11月7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因税案“借钱”一事再成世界媒体热点,三天时间民间自发向其“借钱”529万元;11月7日,中共喉舌《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艾未未借钱还税搞得太戏剧性";艾未未则坦言,这件事很美妙,不是童话而是神话。

我们用我们的参与和钱来投票

德国之声采访了艾未未,他笑着说此时的感觉只在故事中听说过,以前不相信现实中会出现,这是一个美妙的事情:“早晨起来,你看到院子里飞满了人民币叠好的小飞机,家里有很多猫,在玩着纸团,我一看,怎么都是钱,你会想到这个事有点像雪崩。

“从6月22日我出来时,最早的几个人表示,他们心中不愉快,到整个网络掀起给'犯罪嫌疑人'还债务的像运动的事件,这是自发的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的人说这是我上个月的退休金,有的人说第一个月的工资,有的人说是我买下一双鞋的钱,还有人说这是我做面膜的钱,还有人说我七个月的孩子已经成了你的债主,你得世世代代还我的钱了,大多数人还说借你一百年还不需要利息,我们用我们的参与和钱来投票,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机会把我们心中的郁闷说清楚。他们希望能有个机会表达,当他们在几十年中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媒体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就说,我们帮一个'罪人'还清债务总是可以的吧。如果这个都不可以,估计只能做'罪人'自己了。所以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美妙的事情。很多人也说,这已经不是童话而是神话了。”

近二万人争当债主 借款529万元

11月7日,已经进行三天时间的“成为艾未未债主”的网上行动还在持续之中,据艾未未工作室工作人员刘艳萍向德国之声介绍,截止11月7日中午1时,根据已经公开帐户信息的到帐金额统计,目前已经收到网友借款529万元,借款人有18829人,来自世界各地,但以中国内陆为主。她也估计还有很多邮政汇款正在邮路上。目前工作室工作人员正在仔细登记,以待日后进行还款。

11月7日,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单仁平"的文章"艾未未借钱还税搞得太戏剧性",,认为艾未未可能有"非法集资嫌疑",并指自发的借款人为"极少数人",此文章激起网民一片骂声之后,上网不久即被该报主动删除。

回溯事件经过:11月1日,艾未未接到北京地税局对发课公司的处理、处罚决定,总金额为1522万元,限期15天缴纳,如愈期将被处以每天20余万元的罚款和追究公司法人的刑事责任。11月2日,艾未未的母亲高锳和弟弟艾丹以艾青故居为抵押物签署抵押声明;之后,上海维权律师李天天、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发出捐款救急倡议。11月3日,艾未未发出推文表示:借给我吧,赢了我还,输了我也还;11月4日,应众多海内外网友的要求,艾未未工作室公开了"借钱"帐号信息,并实时公布"借款"的汇款情况。

网友:进入欢乐债主时代 当债主还需排队

德国之声报道,一扫11月1日北京地税对艾未未下达处理、处罚通知时的阴霾和艾未未母亲抵押艾青故居的悲情色彩,当漫画家“变态辣椒”将艾未未的压力变成一幅"鸭梨"漫画后,当无数汇款单和银行转帐、支付宝、Paypal等汇款目不暇接时,就如艾晓明所言,一场草泥马自发的喜剧上演。网友自称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黄世仁”,进入到“债主”时代。

新晋成为债主的中国文化学者王小山在微博上发出信息,说他亲自到艾未未工作室送借款,岂料人太多,当债主还需排队;

据刘艳萍在Twitter微博发布信息,11月5日,艾未未的夫人路青在院子里发现多只折成飞机的纸币,相信是网友从院外飞进了艾宅;另有网友在艾未未邮件中留言,请他仔细到院子里找"借款",他们将钱从院外扔进了院内,与钱绑在一起的是一只鸭梨。11月7日早晨,邮局工作人员把776张汇款单堆在艾未未工作室的桌子上时,带着极大的不解和困惑表情。

刘艳萍还描述,艾未未送走一批亲自到家中来送"借款"的人,大喊:"债主慢走"之后,一边小声嘀咕:"我原来也是挺有钱的人,喊人债主,一时还真难适应。"

艾未未的新“债主”之一、中国的自由撰稿人殷德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希望,这是一种人从内心的渴望。表现出来大家内心对独裁政权的反抗,当然很多人也是把艾未未当作一个符号,反对中共对他处罚的方式、政治迫害的手段。这次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进步,虽然离走上街头还有一段距离。”

“自由表达、维护公民权利就是我的罪名”

就《环球时报》评论文章中提到的艾未未可能涉及"非法集资",艾未未工作室早前已经发表声明,此次为借钱,且网友为自愿行为,款项将不付利息全额归还。

中国知名律师浦志强对德国之声表示,这根本不属于"非法集资"行为,因为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艾未未一事不存在"非法集资"罪的特征和要价,网友自发的行动,从性质上说更类似于给红十字会捐款的行为。且艾未未已经提前声明为借款。

艾未未认为,在艾未未事件整个过程中,大多数媒体不敢提及此事,但“从我被抓以后,《环球时报》是少数几个被当局允许进行抹黑的,他们的抹黑也是获得了国家的专利的,他们有可能从公安的渠道获得种种信息,他们编造种种罪名,其实他们不需要罪名,我也不需要,因为自由表达就是我的罪名,维护公民权利就是我的罪名,他们再找另外的罪名显得很愚蠢。”

 
分享:
 
人气:27,23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