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
烏魯木齊新一輪鎮壓準備好了(多圖)
烏魯木齊市公安局不但有警察,還有特警支隊,現在又出來個「飛虎突擊隊」。 「飛虎隊」這個名字威震世界的時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首次作戰是在1941年12月20日。侵華日軍的10架轟炸機由越南起飛進襲昆明,被「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一舉擊落9架。受到保護的中國人贊爲「飛虎隊」,自此「飛虎隊」成了「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代名詞。 美國的飛虎隊是幫助中國消滅侵略軍,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新成立的「飛虎突擊隊」是非法統治中國的共產黨鎮壓維吾爾族同胞的暴力組織。 中共非法建政以來,一直向國人灌輸「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60多年過去了,現在才明白中共說的「亡我」的「我」指的是它自己。前年美國有一個新法律,中共黨員不許加入美國籍,加入後被發現被舉報,將遭受嚴厲處罰,甚至驅逐出境。 歷史可以證明,美國是中國人民的朋友,而中共是中國人民的敵人。 讓我們先來看看二戰期間美國飛虎隊是如何幫助中國的。 ◎ 二戰期間 蔣介石出錢邀請美國空軍保護國人 美國援華飛虎隊戰功赫赫! 幾乎沒有中國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美國「飛虎隊」,「飛虎隊」全稱爲「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陳納德是「飛虎隊」創始人。 美國退休飛行教官陳納德上校,1893年9月6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1937年7月初,陳納德受國民政府委任爲顧問,抵達中國考察空軍,協助發展中國空軍及訓練飛行員。幾天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 1940年,蘇聯把原本在中國作戰的「蘇聯志願航空隊」撤走,希望用侵華日軍來鉗制蔣介石當政的國民政府,消耗國軍,以此讓中共在後方坐大,蠶食地盤。這就是爲何毛澤東面對日本政要的道歉時,說沒有日軍侵華,就沒有我們共產黨的今天。
陳納德立即開始對美國志願隊成員進行專門訓練。當時條件十分艱苦,有幾人最終忍不住辭職,回國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志願隊人員的戰技戰術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1941年11月,陳納德將美國志願大隊編爲3箇中隊。 同時,陳納德回美國宣傳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取得羅斯福總統的支持。在1940年底至1941年透過「租借法案」爲中國購入一百架寇締斯 P-40 戰鬥機,又獲批准讓美國退役及備役軍人到中國協助國民政府作戰。陳納德在美國招募約一百名飛行員,當中40名來自陸軍航空軍、60名來自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多數爲後備役軍官;另外亦招募了約200名地勤人員。 飛虎隊首次作戰是在1941年12月20日。當時美國尚未對日宣戰。日本的10架轟炸機由越南起飛進襲昆明,被飛虎隊擊落9架。
此時,陳納德獲恢復美國陸軍現役上校,1942年2月3日升爲準將,後又被提拔爲中將。1942年7月14日,「志願援華航空隊」由美國第十四航空軍之下的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取代。原來的志願空軍中只有五名飛行員接受任命轉往新的單位,多數人轉爲擔任運輸機師,或加入軍隊到其它地方作戰。原來的志願空軍解散後,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沿用「飛虎隊」的名稱。 1992年,美國政府宣佈承認於志願航空隊服務等同於在美軍服役,飛虎隊的老兵亦可得到退役軍人待遇,並獲頒發獎章。 ◎ 「飛虎隊」是中國人賦予的美稱
後來,國民政府的中國代表團向好萊塢的著名動畫片製造商沃爾特•迪斯尼公司的藝術家們請求爲飛虎隊設計一個隊標,沃爾特•迪斯尼親自動手,根據「Flying Tigers」一名設計出「一隻張着翅膀的老虎躍起撲向目標,老虎的尾巴高高豎起,與身體共同構成了象徵勝利的V形」的圖案。有了這個圖案之後,飛機上就不再畫鯊魚頭了。 ◎ 中共的「飛虎」隊專吃本國百姓
什麼錚錚誓言呢? 「防反彈,保穩定,強基礎,誓死維護首府的穩定和安全!」 既然中共把烏魯木齊市搞到「誓死」的程度,那麼就不能考慮再兼顧什麼「穩定和安全」。 報道說:「作爲維護烏市政治、社會穩定的拳頭和尖刀力量,特警飛虎隊將重點開展城市反恐處突、劫持人質、重大涉槍涉暴等案件的現場處置工作」、「做黨的忠誠衛士」。 王樂泉當政時,不但把維族男人殺死,而且把頭統統砍掉,你殃視春晚再怎麼念「亞克西」,那麼多條人命不能說殺完就完了,誰家有人冤死誰家也不能不了了之。
所以,什麼「飛虎突擊隊隊員的錚錚誓言響徹廣場上空」,說白了,就是扯着大嗓門替自己壯膽兒。 還記得王樂泉曾在電視上說了什麼嗎?他公然說:那些漢族人多糊塗,他們竟然拿着棒子出來幫助維族人,打漢族警察……! 共產黨到了這份兒上了,它能不今天搞出個飛虎隊、明天搞出個飛狼隊,來治療自己的恐懼症嗎? 這個新聞出的挺及時,它所起的作用就在提醒國人,不管中共說了什麼、許諾了什麼,都不要相信,都不要對它抱有任何幻想,中共不會停止殺人的,它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滅亡。△ (人民報首發)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