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計劃生育引發民怨大爆發(多圖)
 
人民報記者王一雄
 
2007年5月22日發表
 

廣西博白縣爆發七個鎮逾五萬人,反對當地政府強暴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大規模衝突事件。(網路圖片)



5月19日,廣西博白縣沙陂鎮數千民眾圍攻鎮政府並燒燬多個辦公室,砸毀汽車,摩托等計生工作中使用的設備。圖為農民將寫有「中國共產黨」字樣的政府招聘踩在腳下。(圖片來源:中國大陸論壇)

【人民報消息】中共計劃生育積累的血債已經開始償還。廣西博白縣的計劃生育政策野蠻執法引發的民怨大爆發。博白縣多個鎮發生政府樓被燒等抗暴事件。5月19日,博白縣沙陂鎮數千民衆擁往政府。鎮政府樓多個辦公室被燒,汽車、摩托車,等都被砸燒。

計劃生育賽過鬼子進村

過去的幾個月內,大陸論壇已經有不少帖子揭露當地博白縣爲控制計劃生育的種種惡行。

消息稱,博白縣因爲計劃生育不達標,上級給縣委書記掛黃牌警告,今年8月底前要搞黃牌。要完成超生費任務幾個億,結紮任務幾千例。不然的話縣委書記要摘下頭上的烏紗,並且博白的每個公務員一個計生指標,要幫政府「收500元超生罰款,一個結紮任務」。

網上一個標題爲「廣西大地"計劃生育"的暴行真的令人髮指!!!!」的帖子稱,「每當夜幕降臨或快天亮的時候,甚至光天化日之下,在每個村委會全體黨政領導的帶領下,鎮裏的計劃生育工作組幾十至幾百人,有穿西裝領結的;有穿戴警員衣服的,有戴着軍帽的.每個人手拿着鋤頭、鋼管、磅錘、木棍等等大堆的工具,在摩托車的掩護下,小車跟進,直奔村莊而來.下車後他們倡導毛主席的團結一致,直取「華容道」撲上農家,看主人不在(其實是在周圍躲着,不敢出來),錢是取不了,他們便開始了「三光」政策.有值錢的傢俱、電器、農具就帶走,甚至不值錢的生活用品,如鍋,茶壺,統統用鋼管打碎,甚至連三兩百斤賴以生存的口糧都要搶走。」

據稱,縣組織計劃生育工作執法大隊進行裝備「每人一身制服,一個鋼帽,一支電筒,一支電棒,一個手銬」,下一步執法口號是「不見人,要見物。不見物,要見屋」,而違反超生就「砸!砸!砸!」的紅布條標語更是大剌剌就掛在街道上,惹得民怨沸騰。

民衆被逼到沒路 燒樓抗暴

據中國論壇上消息稱,5月19日是11點40分左右,大量人羣擁往博白縣沙陂鎮政府。政府大鐵門緊鎖,聚集門外的民衆向裏面扔石頭砸玻璃,警衛極力阻攔,局勢緊張。

後來有計生站的人員在樓頂向下仍一塊拳頭大的磚頭,據稱砸傷一人,羣衆怒火爆發,西牆被推倒,多個辦公室被燒燬。汽車、摩托車、電腦、牌匾等民衆能找到的東西都被砸燒。

近幾天博白縣就曾發生一系列類似抗暴燒樓事件,沙陂鎮、那卜鎮、大垌鎮、英橋鎮政府全部被燒,汽車、電腦、文件被燒燬。旺茂鎮、松旺鎮計生人員被打死。消息稱,博白縣只有文地和寧潭兩鎮的鎮政府未被燒。

消息稱,如今博白縣政府已經緊急從貴港調來重兵封鎖該鄉鎮出入路口,荷槍實彈,並在街頭放狼狗咬人了,死傷仍沒有完全統計清楚。

網上消息稱,現在博白縣已因計生工作死去5人,有3個是抓計生的人,有2個是沒膝下還沒有男孩的父親,後來這兩人自殺。

燒樓抗暴事件發生後,網上得到消息的人無不拍手稱快,稱「官逼民反」,有人稱「起義了!」

中共絕了自己的後路

北京法學博士滕彪先前曾表示說,雖然中共自己訂定的「計生法」中對相關人員的行爲有所規定,抓人、打人、扒房子、搶東西這些都是(中共)法律不允許的,然而多年來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時涉及的違法侵權,仍然在全國各地發生着。

2005年盲人維權者陳光誠以及一衆志願者,經過調查,發表了揭露野蠻執法的山東臨沂計劃生育調查手記,揭露山東臨沂地方政府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中野蠻執法,強制結紮、強制墮胎、辦學習班、實施拘禁、虐待等等侵犯人權的行爲。

人權人士胡佳說:「計劃生育的事情(中國)哪兒都在發生,陳光誠出來以後,形成一個國際關注的焦點,全世界都在關注計劃生育引發的人權傷害,這令中國政府壓力很大,覺得非常丟人。在這種關注之下仍然堅持錯誤,是因爲那牽涉了他的命脈。政府部門現在最怕的就是社會不穩定因素,其中尤其是羣體性事件,計劃生育欠的血債太多了,很多都是生命權健康權的問題。」

計劃生育越嚴苛,中共欠下的血債太多,因爲是直接牽扯到最低層最多數民衆的切身利益,所以最容易造成整體性、全民性的抵抗,廣西博白縣的民怨大爆發只不過是報導出來的冰山一角。但是中共自詡「偉光正」,所以制度不會有任何改變,規定也不會有任何寬鬆,中共唯一會做的是更加暴力壓制人民,當然,人民會用更暴烈的手段對付中共。


被計生辦破壞後的房子。(網絡圖片)


廣西某地的計劃生育標語。


一個超生戶被砸後的房子。


政府西邊外牆被羣衆推倒


轎車被掀翻


摩托車也不可倖免


一樓樓底起火一片狼藉


起火


車被砸


民警無可奈何



政府牌匾也被燒

 
分享:
 
人氣:23,92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